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其引发的食品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以及经济垄断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面对转基因产品问题,我国应该参照外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督管理和立法,进一步完善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充分利用转基因食品的巨大商业契机,同时减少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引发的负面影响,维护本国的权益。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法律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已成为一国政治经济利益之争的交汇点。转基因产品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新领域自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其國际贸易的发展也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困扰。中国作为最早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位于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和印度之后,位居世界第六位。随着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迅速推广,转基因作物产品市场销售额也逐年迅速增加,从1996年至2007年累计市值达500亿美元,2008年转基因作物市场的全球市值为75亿美元,占美国2008年全球农作物保护市场价值的14%。2008年,占全球66亿人口一半以上的25个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获得的效益超过了2007年的100亿美元,占全球耕地面积一半以上的25个国家已经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快速增加,必然加速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一、转基因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1.相关法律制度缺乏系统性
我国的虽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转基因的法律规范,但就整个立法现状来说,还不能满足保障我国转基因产品监管的需要。从立法层次上看,除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属于行政法规以外,其余的法律规范都是由国务院的其他主管部门,根据各自主管范围和实际需要制定和实施的行政规章,尚缺乏统一规范的综合性法律制度。现有部门规章较为凌乱,仅能在各自范围内进行规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缺乏统一的国际性标准
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性,面对转基因食品问题,需要国际上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食品法规委员会、国际动物流行病局、国际植物保护公约这三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旨意通过制定出统一标准以避免国际贸易中的争端。由于制定国际标准要谨慎,费时长,所以暂时没有结果。
3.信息公开与标示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转基因法律制度的信息透明与公众知情程度较低,导致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顾虑,影响转基因产品的正常商业发展。我国有关转基因产品的法律制度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规章和条例下,各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不是十分流畅,这与立法上缺乏统一原则与信息公开程度低有一定关系。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是政府刊登和举行的公报、发布会等,而公告的内容十分有限,仅限于单位名称、商品名称和用途等。公众想要了解市面上某类或某样转基因产品的基因成因、风险评估状况或安全监控措施等重要信息困难重重。
二、我国对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应采取的对策
1.完善转基因产品的立法建设
目前我国转基因产品的立法较为分散,且现有制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尚不能跟上转基因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完善转基因产品的立法建设是将解决上述问题的必要途径。各部门的职责仍由各部门承担,但需要一个高层次的协调机制,对各相关部门行使职权的活动进行协调。我国可以借鉴在转基因农产品领域的协调监管的经验,在转基因林业、医药业、工业等领域建立类似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协调性机构,负责整个和同一个部门的立场。在转基因产品市场开放程度逐渐加大,国际贸易逐渐频繁的情况下,我国的法规建设更应该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与国外对转基因产品的要求逐渐同步。
2.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
为了促进转基因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各国积极的商讨并制定相关的国际标准,例如,为了防范转基因食品对生物安全的影响,规范越境转移问题,《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通过了《卡特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是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之一,该文件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简称SPS)是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产生的国际多边协定。
3.完善我国的标识制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虽然暂时证实了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也叮嘱各国保持谨慎态度。所以,对于现阶段流通市面的转基因食品,还应该采取强制标识,例如在食品的外包装上要有明显的转基因标识提醒且要求容易让消费者看到。没有标识的转基因食品一律不能在市面销售。另外,还可以新增对非转基因产品的否定标签制度,也就是指在食品上用标识说明“本食品不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字样。这种做法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又能从一定程度上规避以危害安全为借口的变相的贸易壁垒,能有效减少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争端。总之,完善的标识制度既没有扼杀转基因食品在货架生存的机会,而且保证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只要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足够的信心,人们也就会选择转基因食品的购买。
【参考文献】
[1]刘梅冰.日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J].粮油食品科技2003(1)
[2]孟雨、张博源.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绿色壁垒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法制.2011(3)
[3]朱晓勤.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在世贸组织框架内的法律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3)
作者简介:张小军(1986—),男,汉族,山西临汾人,法学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专业:经济法学。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法律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已成为一国政治经济利益之争的交汇点。转基因产品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新领域自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其國际贸易的发展也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困扰。中国作为最早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位于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和印度之后,位居世界第六位。随着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迅速推广,转基因作物产品市场销售额也逐年迅速增加,从1996年至2007年累计市值达500亿美元,2008年转基因作物市场的全球市值为75亿美元,占美国2008年全球农作物保护市场价值的14%。2008年,占全球66亿人口一半以上的25个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获得的效益超过了2007年的100亿美元,占全球耕地面积一半以上的25个国家已经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快速增加,必然加速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一、转基因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1.相关法律制度缺乏系统性
我国的虽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转基因的法律规范,但就整个立法现状来说,还不能满足保障我国转基因产品监管的需要。从立法层次上看,除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属于行政法规以外,其余的法律规范都是由国务院的其他主管部门,根据各自主管范围和实际需要制定和实施的行政规章,尚缺乏统一规范的综合性法律制度。现有部门规章较为凌乱,仅能在各自范围内进行规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缺乏统一的国际性标准
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性,面对转基因食品问题,需要国际上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食品法规委员会、国际动物流行病局、国际植物保护公约这三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旨意通过制定出统一标准以避免国际贸易中的争端。由于制定国际标准要谨慎,费时长,所以暂时没有结果。
3.信息公开与标示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转基因法律制度的信息透明与公众知情程度较低,导致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顾虑,影响转基因产品的正常商业发展。我国有关转基因产品的法律制度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规章和条例下,各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不是十分流畅,这与立法上缺乏统一原则与信息公开程度低有一定关系。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是政府刊登和举行的公报、发布会等,而公告的内容十分有限,仅限于单位名称、商品名称和用途等。公众想要了解市面上某类或某样转基因产品的基因成因、风险评估状况或安全监控措施等重要信息困难重重。
二、我国对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应采取的对策
1.完善转基因产品的立法建设
目前我国转基因产品的立法较为分散,且现有制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尚不能跟上转基因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完善转基因产品的立法建设是将解决上述问题的必要途径。各部门的职责仍由各部门承担,但需要一个高层次的协调机制,对各相关部门行使职权的活动进行协调。我国可以借鉴在转基因农产品领域的协调监管的经验,在转基因林业、医药业、工业等领域建立类似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协调性机构,负责整个和同一个部门的立场。在转基因产品市场开放程度逐渐加大,国际贸易逐渐频繁的情况下,我国的法规建设更应该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与国外对转基因产品的要求逐渐同步。
2.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
为了促进转基因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各国积极的商讨并制定相关的国际标准,例如,为了防范转基因食品对生物安全的影响,规范越境转移问题,《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通过了《卡特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是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之一,该文件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简称SPS)是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产生的国际多边协定。
3.完善我国的标识制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虽然暂时证实了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也叮嘱各国保持谨慎态度。所以,对于现阶段流通市面的转基因食品,还应该采取强制标识,例如在食品的外包装上要有明显的转基因标识提醒且要求容易让消费者看到。没有标识的转基因食品一律不能在市面销售。另外,还可以新增对非转基因产品的否定标签制度,也就是指在食品上用标识说明“本食品不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字样。这种做法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又能从一定程度上规避以危害安全为借口的变相的贸易壁垒,能有效减少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争端。总之,完善的标识制度既没有扼杀转基因食品在货架生存的机会,而且保证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只要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足够的信心,人们也就会选择转基因食品的购买。
【参考文献】
[1]刘梅冰.日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J].粮油食品科技2003(1)
[2]孟雨、张博源.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绿色壁垒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法制.2011(3)
[3]朱晓勤.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在世贸组织框架内的法律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3)
作者简介:张小军(1986—),男,汉族,山西临汾人,法学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专业:经济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