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欧美同学会商会在中国大饭店主办“京城国际精英新年联谊会”时,主办者发现,参加人员居然超过了1000人。而当年这个创意被提出时,有人还在担心,有没有这么多的海归和各界精英。一组织者从连续4年的变化中觉察:“中国的商界精英阶层在扩大,中国社会的新阶层人士队伍在壮大,中国海归的回归的人流在不断增加,中国本土的国际化人士也在剧增,这是以前不曾见到的景象”。
另一个消息,“赢在中国”第二赛季的报名正在进行,将持续到1月18日。新的规则中,外籍人士也可参赛,只要他创业的地点在中国大陆。
成长的再起步
本刊记者 ● 柏万庄
这是一个机会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创业精神和商业气质的时代。无论是赢在中国的70生人,还是才发新芽的80后。这两个群体,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以明星般的风尚划过。
70生人宋文明和周宇因CCTV电视秀节目“赢在中国”一举成为创业的先锋和示范,接着,上千万的风投将输入他们的项目。而更多的价值是,在成名的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社会信任”和“资源人脉”,将使两家企业得到更多的商业机会,这是一笔更为庞大的无形资产。
而李想、茅侃侃、戴志康、高燃等80后,以“年轻创业者”的姿态,在2006年横空出现在历史舞台。当他们的现象跨越经济领域,成为社会话题被媒体爆炒时,李想创办的第二家网站汽车之家开始赢利,茅侃侃的实景游戏高调上线。
创业者的棉花糖定律
今天是“赢在中国”,明天是“赢在世界”。这是张瑞敏在参加活动时的寄语。
“他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型的企业是怎么产生的,过去咱们国家的企业,总是出资人自己就担任了企业的管理者,既是老板,也当了CEO, 不管自己合不合适”。柳传志所看到的新的方式是,“投资人选合适的人、合适的项目,配合各种有效的资源,把它形成在一起,形成企业,这是一种新的机制”。
在传媒的放大下,这些创业者因故事而传奇,因竞技而精彩。俨然成为了商业江湖的新帮派符号。经历了聚焦下欲望的膨胀后,一些创业者开始发现,与传媒的传奇不同,商业的规则没有神话。
“创业就是一场赌注。你具备了全部的因素,仍然靠的是运气”。戴志康发现,当人们全都以胜负做评判时,公众的短视,恰恰成就了创业者个人的短视。他由此告诫自己,不要不知所以了,不要被自己打倒了。
另一个创业者则讲述了“棉花糖的故事”。
乔纳森·佩兴特是故事中的主角,在他4岁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后来闻名于世的实验,实验探讨的是孩子能不能延迟享受。一群孩子被分别带入房间,一个大人进来,在孩子面前放了1块棉花糖,然后告诉孩子自己将离开15分钟,这段时间,如果孩子没有把棉花糖吃掉,将会被再给1块棉花糖当作奖赏。
1换2的交易。付出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回报。但是,对孩子来说,15分钟同样是漫长的。摆在面前的棉花糖的魅力突然变的“难以抗拒”。
实验结果发现,那些能控制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最后都比吃棉花糖的孩子要成功的多。对个人来说,这就是棉花糖定律:
● 要预测一个人未来成不成功,能不能延迟享乐是很重要的指标。
● 成功的人说话算话。
● 不要一开始就把棉花糖吃掉。等待对的时机,这样可以吃到更多棉花糖。
● 凡事要从长远来想。
“重心放低,眼睛向下;若无谦卑,一切皆伪。”也有人如此告诫自己。
“赢”的多层解读
“少图虚名吧”。周宇则认为,“得不断在创业过程中,积累自己的实力,创业还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他考虑的是,在接下来的12个月,怎么更上一层楼。
“2006年是个丰收的年份”,地产商潘石屹在博客上感叹,“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成了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经济体。房价上涨,股票价格上涨,就连投资的艺术品价格也翻番的上涨了,买资产的确实都发财了”。
除了那些明星式新秀,更多低头实干的企业家同样收获着2006. 一个典型的佐证是胡润财富榜的首富张茵。这些企业家没有什么概念炒作,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再简单不过的商业模式,买进原材料,卖出成品。而财富与日俱增。
2006年过去了,2007年又将发生什么?
2007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是2008年奥运前的最后一年。
“能不能抓住2008年的机会,在2007年底就决定下来了。”这是李想对自己公司的判断,李想公司的收入靠的是互联网广告业务。“那些掏钱的人在做什么东西,在2007年的时候,了解他们针对2008年的布局。他们会在什么时期投入多少费用做什么事情,他们是否有奥运小组,他们的奥运小组想做什么事情”。
奥运,这是影响2007年商业社会的第四大变量。其他三个变量分别是:全球化、新技术与资本力量。但是,要赢在2007年,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中国国情。那就是社会的整体需求,从单一的物质需求,正在向整体人生成功的实现需求转化。在这样的时代,企业更具价值的赢,是在社会层面的赢。
几乎可以断定的是,“企业社会责任”、“公益企业家”在2007年将更多的浮现。
·小链接爱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原点
蒋锡培(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我常常在想,无论你多成功都是从不断的失败开始;无论你多快乐,都是从你曾经的痛苦开始;无论你多富裕,都是从贫困开始。无论我们前行的过程中,遭受过多少磨难,但是能够走向成功,是因为被爱,每一步的关键时候,真正帮助你的人出现了。当人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时候,因为自私,会日渐忘记这些,把获得的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归功于自己的秉斌,归功于自己的时运。而事实并非如此,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命运的垂青,除了自身的努力,更大的因素是因为你被爱。所以当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时候,不能自大,不能把一切都归功于自己。爱是被爱的理由。当你站在成功的高点上,应该想想,做了多少有爱的工作,没有爱的成功是一种苍白的成功。对于企业家来说,爱念至关重要,决定了你的职业生涯能走多远;对于企业来说,社会责任至关重要,决定了企业生命的长短。大凡基业长青的公司,其核心价值观描述的不是赢利动力,而是责任动力。
潘石屹(SOHO中国):展望即将到来的2007年,正是北京奥林匹克盛会的前夜,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盛典。2007年我们虽然还会看到一些不和谐,可能还会出现许多我们现在还预想不到的困难,但和平和繁荣一定是2007年的主流。因为从每一件事情,每一个角度都能够看到人们内心更多的爱和善意。这种内心力量的增加,内心巨大潜能的释放,比我们看到的表面经济的增长更快更迅猛,这就是我们社会进步的基石。
“土狼”的管理哲学
本刊记者 ● 林步生
CCTV赢在中国才落下帷幕,周宇已马不停蹄的在全国展开营销攻势。这场营销攻势同样打着创业的招牌,只不过,是以“女性创业”为主题,在山东潍坊、沈阳、南京、武汉、长沙、成都等多个会场推出。
“加盟体会,2007最流行的创业方式”是周宇此次全国巡演的目的。借助CCTV赢在中国的余热,效果不错。以香港体会内衣文化节山东分会为例,到达会场的全国各地经销商有260多人,签约率达70%。这是典型的周宇式土狼风格, 目标明确,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周宇,35岁,香港体会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2006年CCTV赢在中国的亚军。在场外的民间支持率上,他的FANS最多。
从“黑社会”到“结巴”讲师
“1987年,周宇中学毕业,16岁,自己暑假找活干,每天去做围墙上的花墙预板砖,炎热的太阳直射背上,背部曾脱掉几层皮。”“1992年(21岁),卖过热带鱼,快餐,跟同学开过游戏店。”周宇35岁生日的时候,母亲送给他一个礼物——从儿子出生75天到结婚生子各阶段的相片和文字的相册,其中就有以上一段话。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式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医务工作者,善良本份,而儿子周宇在幼年时被周边的人看成是古怪精灵。坊间传言,当周宇十几岁时,大冬天洗着冷水澡,跳喊着“我要当老板!我要当老板!”这是轶闻,没有多少可渲染之处。
不过,成年后的周宇确实不安份,1989年仪征化纤技校毕业后,在一家国企上班。自己也做生意,拿着双份的收入,这同样是那个年代很多人的生存模式,很多年轻人不会安份地捧着铁饭碗上班。最初做生意的时候,钱来自父母,合作伙伴是同学、朋友。年轻的周宇带着现金、坐着火车去异地进货。怕人偷、怕人抢,就打扮成“黑社会”,身穿黄军裤,露出胸膛,腰缠铁链,戴上蛤蟆镜……
对周宇个人成长来说,巨大的变化发生在1993年。那一年,周宇第一次接触传销活动,看到几百人老老实实在听课,现场气氛相当激情,一下被感染了。当时传销才进入中国,周宇觉得特好,就把饭店和游戏厅都卖了。穿着西装,也做起传销来。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周宇正式做起销售,要求自己一天至少拜访30个以上的客户。
在传销界,周宇最羡慕的是那些传销讲师。因为这个“不幸”的人,6岁开始讲话就结巴,所以觉得,能上台讲课简直是人生梦想。于是报考了传销讲师班,培训结束后是当时班上的第一名。
“那时真觉得超越自我是极大的快乐”。周宇的快乐来自两个满足,“超越了自己从小的自卑,同时也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1994年后,周宇做了2年的传销讲师。
从排队的人群中看到商机
1997年,26岁的周宇去上海看一个朋友。这位朋友就职于一家知名的国际内衣公司。周宇发现,朋友的公司门口排了一堆人,觉得很奇怪,就问怎么回事。朋友告诉他,是经销商提不到货,所以在门口等。
“那时正值亚洲金融风暴,内衣生意还这么好”。周宇觉得,行业需求这么大,这生意有做头。正好上海朋友要移民去荷兰,就给周宇介绍了内衣项目。
说干就干,周宇投入了不到15万元,成立了潍坊舒燕女士用品有限公司,自己组织面料,找人生产。那时内衣生产商还很少, 一开始生意特别好,很多人拿着30万的现金,排队找周宇要货。周宇也不用动什么脑子,只要有货,都不用考虑怎么卖,到1999年时,开始自设工厂。
初期没有太繁重的销售工作,主要是周宇和他的女朋友(现在是妻子)一起做。在一个供不应求的行业,舒服的日子持续到2001年。行业跟风的多了,销售开始有些紧张,周宇这才成立营销部去推广。
2000年,周宇去香港,朋友建议今后赴港上市,于是成立了香港体会制衣有限公司。如今这家公司拥有两个品牌,一个叫“体会”,生产文胸;一个叫“悠仙美地”,生产家居服。“体会”走的是中端路线,性价比高。“悠仙美地”走高端路线。生产家居服,是因为看到房地产热,消费者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人不仅要换新房子,新家具,也会换新衣服,特别现代生活压力这么大,对舒适的家居服产生需求。
现在员工300多人,销售上的回款每年能达到3000万以上。
公司的四种角色定位
2001年后,周宇陷入了迷茫,甚至感觉“恐惧”,这种状态持续了近2年时间。
公司的员工增多了,周宇意识到管理的重要。于是看了很多管理书籍,了解了其理念、方法和工具。不读书还罢,一读书,周宇反而觉得,自己的公司没有办法管理了,管理漏洞层出不穷。
“发现问题,就去解决啊”,周宇想,于是严格的去抓管理,可是利润也不见增长。怎么管理?学了反而不是那么回事。这名年轻的管理者迷茫了。当时行业在快速增长,但周宇的公司反而停滞。
“销售没有增长,在这个行业,没有增长就是灭亡啊”,更为糟糕的是,周宇并不知道问题发生在什么地方,这让他感觉“恐惧”。
直到2003年,周宇庆幸的遇到了一位浙江老板。这位浙江老板说,他们也曾有这个迷茫期。并给周宇“上”了生动的一课。浙江老板的破解法是,问题的核心在周宇对自己在公司的定位上。
一个公司可以分为四种角色的人,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专业人士。多数企业,创业初期都是3、4个人一起做起来的,创业者往往同时充当4种角色,但是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创业者会发觉,同时充当4种角色已经力不从心了。更何况,什么都介入,也容易打破职业经理人的层级模式,令经理人感觉不安。
浙江老板建议周宇:作为总经理,首先要给自己定好位。原则是,“凡是涉及你企业利润和费用的事情,你就去;否则,不要去做”。
譬如5S管理的建设,无须亲自操刀,花几千元请人来做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具体的管理工作是公司的“刹车”,并不涉及企业利润。作为总经理,首要的是抓经营。对创业者来说,定位就是经营者和投资者2种角色。
“毕竟创业者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最贵的人力资本,放精力放到管理上,反而是提升了企业的成本,划不来”。周宇被告诫。
“当时我是茅塞顿开,马上扭转了思维,把精力放在了销售上”。周宇说,至今他都感激这位浙江老板。
什么叫与经营有关,周宇的理解是:“经营就是,第一你到底要做什么项目;第二是产品如何定位,这两年到底该怎么走。再具象的说,经营就是产品线、销售额、回款、利润”。
“以前自己角色不清的时候,在路上看到有员工违反厂纪,就会走上去骂几句。现在遇到这种事,我只会说,你把你的总监叫我办公室来一下。总监来见我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我会告诉总监,希望你把管理抓好”。周宇发现,目标清晰后,公司又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所谓专业角色,设计师就是专业角色。创业之初,周宇有时间跑市场,他从市场得到的反馈使得他能给设计师提出很明确的建议。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不再有那么多的时间,创业者的建议已经不太符合市场了。
“但是,你是总经理,职位摆在那,设计师又会听你的,产品设计生产后,销售不好,怪谁?人家会说,这是你周宇讲的”。周宇说,“所以我现在只问,‘请问你的设计思路’。问他大的思路,看他的思路是否符合我们产品线的思路”。
到后来,甚至营销管理也是由职业经理人负责,周宇只出经营思路。每个月,公司根据回款、费用的目标会对相关部门考核。公司以市场链、所有的部门为营销部服务的理念设计考核目标。一些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给周宇提出的360度和平衡记分卡的考核建议他也试图全盘吸收过来。但最后觉得所有的考核围绕主目标展开是企业无论处在任何发展阶段都要遵循的第一法则。
“对创业者来说,公司不同阶段,对自己的定位太重要了”。周宇深有感触,后来,他遇到一个朋友,一聊,也是遇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后来我还发现,看书其实也是有方法的。否则真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周宇说,“譬如授权,我看了管理书上说授权,觉得很有道理,但用起来总不是那么回事,很头疼。后来看了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就200多字,讲的是授权的前提,如果要授权,那么对方的责任心、信息量和专业性要比自己强,那才叫授权”。
如今的周宇对公司的感觉很明确了,“我的定位就是投资者、经营者,在公司要的就是结果”。
“脾气”:市场压力与公司压力的冲突
在“赢利中国”的活动中,观众们发现,这位“土狼”的脾气并不太好。而有的人,则将此理解为创业的激情显现。
周宇的脾气在决赛中遭到了柳传志的婉劝,事实上,当年创业之初的柳传志,同样也是个脾气不好的人。
周宇为什么会“发脾气”呢?
“做传销的那两年,我脾气特好,你也知道,做销售的,脾气都很好,几乎没有脾气的”。周宇说,“后来经营企业,发现脾气一定要大。有时脾气大,员工在执行时效果就明显,这都是被逼的”。
周宇曾有段时期刻意去不发脾气。
“当时读人力资源管理的书,那些‘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主管’之类的书都说,要克制脾气,那我就克制吧”。周宇克制自己脾气的那段时期,正是在公司运营处于迷茫的2001年,尽管当时文胸市场的竞争已经激烈起来,最需要做营销的时候,但是周宇一直把注意力放在管理上。
“后来,自己角色定位清晰了,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抓经营上,脾气又开始大了”。周宇的风格是,“我对公司高层的要求就是一个目标:“指标”。完成任务没有,完成了啊,你给我拍桌子,也没关系;没有完成,叫我爷爷,也不行”。
脾气大的根源,是因为当时公司才从关注管理转向关注经营。“像汽车刹车卡的太死了,还要把汽车发动起来,你扭转局面,就要让员工有压力”。
周宇的理论是,人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在压力面前)就是避重就轻。员工都会有压力。假如来自公司的压力大于来自市场的压力,他就会去市场“宣泄”,把指标做上去;如果企业的压力小于市场压力,他就会把市场压力转移到企业中来,表现是总是拿市场原因当成完不成“指标”的借口。
“所以,要把员工推到市场压力上去”。周宇说,“如今再有员工来找我,我会问,‘什么事情’。他说了问题,我就说,‘你们自己有什么方案?有没有头脑风暴过’?如果没有,那么对不起,你自己回去先头脑风暴。确实解决不了再来找我。什么事都来问我,那我要你做什么”?
不过,周宇的脾气原则是:对事不对人,而且发脾气一定有一个前提,是对方不负责任,或者是做事情不完美。周宇会告诉他的团队,“我在多少人的面前批评你错了,我一定会在多少人的面前给您赔礼道歉”。
在2001之前的原始积累的阶段,周宇靠的是眼光,然后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2001年到2003年的迷茫期。此后,对周宇来说,就是顿悟后的阶段。就象悟道那样,最初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然后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悟道了,还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如今的周宇,在公司经营上,已经训练出能够快速抓住最本质的核心,把复杂的管理简单化。这就是传说中的“土狼”之道周宇版。
周宇:下半辈子要把精力都放事业上
本刊记者● 柏万庄
我在寻找与女性相关的项目
《卓越管理》:赢在中国使你由山东的一名企业家,成为了全国性的“创业英雄”,活动结束后,你的时间怎么安排?
周宇:除了配合公司的内衣文化节活动,主要在筹备“体会女性社区连锁”下一步的工作。一是招募人才;二是收集与女性项目挂钩的小企业的项目,三是谈风投。同时还在学兼并和收购方面的一些知识。
香港体会只有两个产品线,对女性社区项目来说,店面能陈列的产品还太少,所以想多收集产品线,等700万的风投到位后,通过兼并、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将一些小型的创业企业纳入我们的企业。同时找一个擅长零售的人才参与团队,这样,至少能节约一年时间。
《卓越管理》:精力都投入到了“女性社区连锁”这个风投项目,对你原有的香港体会公司有什么影响?
周宇:没什么影响,公司具体操作层面的工作,有团队在运营。我只要求他们向我汇报回款的报表,费用上只要不超过预算,都不用找我。遇到突发事件,费用需要增加再另说。早在2年前,就已经这样了,所以我才可以在2006年抽出身,全程参与赢在中国活动。
我现在考虑的是怎么把香港体会原有的资源放到“女性社区连锁”的项目来。
这次参加赢在中国,也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考验。已经3、4年都没有亲历亲为做事情了。赢在中国的挑战强度也很大。都说创业要有激情,但到底有没有,我一直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自己认为的激情所蒙蔽。通过这次活动的考验,我想周宇还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啊。
《卓越管理》:做为赢在中国的亚军,很多人把你称为是“土狼”,也有部分人把你当成是一个符号和榜样,对那些走在路上的创业者们,你会给予什么建议?你怎么预测自己的2007年,新的一年里有什么希望?
周宇:建议?少图虚名吧。得不断在创业过程中积累自己的实力,创业还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2007年是我的本命年,是变动之年。希望自己能更上一层楼:新的团队、新的项目和新的我。至于体会公司,2007年销售增长30-40%没什么问题,我们的团队也比较完善了。像我们这种完全市场竞争的生意,市场受到政策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如果说希望,希望我的女儿更加活泼可爱,父母和家人身体健康。
700万怎么拿?怎么花?
《卓越管理》:很快就能拿到700万的风险投资了,这也是你和风投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钱拿到后,怎么花?以你们公司的规模,也不是非得要这700万元。
周宇:创业9年来,以前没有和投资商合作过,也没有和风投接触过。银行贷款也很少,基本上都是滚动发展。接触下来的感觉是,人家投钱了,怎么也得对得起人家的信任。钱到手后,20%是储备资金、30%是费用、50%会用于产品线和收购,通过和一些女性项目公司的合作、兼并,加快开店的速度。譬如不久前,我遇到一个公司老总,他是做家居品的,投资了70-80万,在设计上很在行,但是不会卖自己的产品。我们就是在寻找这类与女性项目相关的公司合作。
获得风投的700万,和我们自己拿出700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平台会不一样,对今后企业的正规化发展很有好处。我开玩笑的说,你看丐帮的帮主,组织能力不比皇帝差,为什么一个是乞丐,一个是皇帝,就是因为平台不一样。平台不一样,你想做什么样的事情,也会不一样。
最终目的是上市,5年后做到1000家连锁店。我们的优势是,全国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店,先发制人,而且有市场。劣势是,看资源、信息的整合做的怎么样,如果整合的不好,也没有用,还是人才的问题。我也正在和一个赢在中国的36强在谈,看他的项目怎么和我合作。
如果不参加赢在中国,没有获得700万的风投,我们的速度会晚2年以上。
《卓越管理》:如何用这700万元?
周宇: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新建一家公司,弊端是我可能从精力上,没有办法100%投入;第二种方案是,直接投资到我目前的体会公司。我比较倾向第二种方案,反正我这个年龄,该玩的也玩了,下半辈子,也就是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上。
《卓越管理》:能感觉到,你现在对兼并、收购类的资本运作有浓厚兴趣。这种操作手法固然能加快企业发展速度,但对你来说,之前并无此类成功经验。初次使用这种手法,对并购整合期的风险是怎么看的?
周宇:并购后,最大的失败可能,主要集中在两家公司的文化不融合、组织架构不明朗、流程不清晰。后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关键是双方是否认同对方的理念。不久前去宁夏的时候,遇到了人众人公司的总裁,他给了不错的建议,并购前,首先参加拓展训练,在活动中能最大速度的了解对方的优点和缺点。
我这个人人缘还是不错的,我有个特点,是“多付出,少回报”。譬如和朋友成立一个项目,我愿意投资,由他经营,我们的股份是6:4或者5.5:4.5,但是,我说,如果你做的好,利润你可以拿大头。
从周宇身上学到的朴素销售哲学
● 学历不等于学习力;
● 相信销售的经历会给你带来特别的收获;
● 钱与能力有直接的关系,销售是为了赚钱,而赚钱需要能力;
● 你的成功需要四种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专业能力;
● 沟通能力就是一种销售能力;
● 你必须学会自我管理;
● 销售工作开始时不要想着钱,要想着提高能力;
● 你要学会展示自己,展示优点,展示价值;
● 销售成功的第一步是让客户相信你;
● 你看人不准,那只能怪自己,而销售可以锻炼你的识人能力;
● 销售让我们更快乐,销售成功不仅工作开心,生活也会开心;
● 销售的经历:三年才入行、五年一个坎、八年可称王;
● 遭受拒绝是销售过程中的必然,我们应该总是用灿烂的笑容面对失败。
宋文明:管理风格的演进
本刊记者 ● 柏万庄
“如果把激情比作喷涌的火山,我愿意作连绵的地火,我希望它能够在我企业的内部蔓延,成为推动企业前进的力量。”
用人之道
“人的本性当中就有一个对团队的归属感,应该去感召它”。这是宋文明在处理明星员工冲突时的出发点,除非这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产生背离,“给他们更大的充分的空间,明星员工要用好,比如在困难的地方可以让他们多上去一些,包括对其他团队成员相应的安抚工作”。
“容忍”,“善于用人”,这是宋文明的管理特征。
“一种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下,不再是一个个人的竞争,不再仅仅是这样的一个激情,或者仅仅是这样的靠我们匹夫之勇能够把事情做好,更是一个价值链上寻找更多的资金链,无论是项目还是人”。
与激情想比,宋文明更注重平和和平衡。这缘于6年前他参与新长江重组秦皇岛华联商城的经历。6个人去收购一家几千人的老国企,矛盾一触即发,“对于一个企业,怎么保持它平稳的往前走,那个阶段对我的考验和感受非常多。在以后的企业过程当中,我觉得激情,还有平和,应该很好的综合,尤其作为企业高层,情绪往往会影响到公司文化”。
风格演进
“我是非常激情四射的一个人”,宋文明说,但是,“当企业过了十个亿这样的坎后,你会发觉到再靠感情去做,不靠好的制度做的时候,基本上很难往前发展”。
“中国很多的民营企业,前仆后继的在填这个坑,我真的感觉是一个坑,一个一个尸体堆积起来,什么时候堆积平了就能过这个坎”。这是宋文明在2003年开始思考的问题,那时他在中欧学习,“每次上完课都会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好像整个生命都在燃烧,恨不得立刻投入到实践中去”。但他发现凭一个人的双手和嘴,一个人的影响力,驾驭一个大盘非常艰难,那之后,宋文明开始刻意改变自己的性格。逐渐显现沉稳、处变不惊的风格。
“如果你也觉得自己的性格需要改变的话,可以把一根绳子剪乱,然后一根一根的理出来”。
商业模式
10亿元以上的企业,通常已经形成一种自有体系。系统的制度、系统的管理、系统的思维。
当宋文明思考创业时,他想的是:“在国际化的环境下,网络无限发达,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大家社会的价值链条上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那一段——擅长的那一段,一定要在这个价值链上拥有自己的发言权”。
他选择了一个传统的项目——“人力服务解决方案”。建立一套人力招募、培训、供应、管理的流程,为用工单位提供及时、有效、可衡量的人力服务;为个体人力供应者提供方便、稳定并持续增值的终生就业服务。简单的说,就是培训劳动力,输送技工。而他所创业的公司,是二者的桥梁。
因为“民工荒”、“技工荒”还会长期存在,而“就业难”“农业人口转移”也是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需方的困难在于如何及时招到需要的人,及招来后对人的技能培训、管理和稳定;个体的人力及供方如何找到用工企业,如何满足用工企业的基本技能需要,就业后的薪酬、福利及稳定同样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宋文明对这个项目的投入估算是700万元。一个重要的投入是研发,通过研发,建立该行业的壁垒。
虽然还未从新长江辞职。宋文明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铁三角”团队,一位在苏州和上海负责销售,一个负责研发,而他自己组织供应。在这个团队,宋文明的股份是40%,其他二人各占30%。
未来,这家公司成立后,宋文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放弃作为职业经理人的50万年薪。新公司80%的股份归风投。
2007中国商业趋势预想
文 ● 刘炳辉
又是一年岁初时,又是一年展望时。2006年,中国的商业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层出不穷的中外并购推进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Web2.0的兴起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营销互动平台;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渐渐浮出水面并成为互联网的新宠;国学中儒家管理哲学开始与中国企业管理对接等。这一系列的现象都昭示出2007年中国商业发展的新趋势。
“十一五”规划制定并实施,中国迈向和谐社会,中国商业环境又有了新的命题。2007年,中国商业何去何从?哪些层面将引领新年商业的新趋势?或许我们能从2006年所呈现出的经济现象中窥豹一斑,权且为中国企业家提供一点参考。
学习马云好榜样,低成本做成大生意
推荐指数:★★★★
第一,我不懂技术。公司里开发的软件,我会第一个试用。第二,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所以过日子必须小气。第三,我们没有商业计划,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相信,马云的这番话会让很多“财大气细”的失败者汗颜。
不懂技术、没有资金、没有商业计划,这在普通创业者看来,想取得成功简直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当大部分人都能够掌握技术、拥有资金、都有创意的时候,成功需要寻找新的途径。专业人士分析马云:他遇到了好的市场机遇,他善于整合优良资源,他知道坚持与成功的距离。
市场机遇:市场机遇的发现,是拥有丰富阅历和思维敏锐的企业家的专利。马云在做阿里巴巴时,正值中国互联网兴起,企业广告形式穷途末路时刻。整日穿梭于互联网顶尖高手之间的马云,对互联网的走向了如指掌。当三大门户网站之间开始露出拼杀迹象的时候,马云独辟孤径,在互联网上搭建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迎合了没有资金的中小企业做生意的需求。随后,又同出一辙的制造了B2C淘宝网,迎合了年轻人的购物习惯。
坚持为本:当新浪、搜狐、网易开始挣大钱的时候,阿里巴巴还在苦苦挣扎。在外界看来,阿里巴巴根本就不是互联网的方向,但马云不以为然。分析当时的市场,互联网刚刚兴起,普通网民对互联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电子商务还存在信用缺失。信心的培养需要时间,当一个企业参与到电子商务之中并遵守了规范之后,第二个企业就产生了信心,当第三个企业参与其中的时候,第四个企业就看到了信心……当参与者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马云就成功了。
整合资源:马云用富有无限前景的阿里巴巴项目和雅虎又玩了一把资本游戏:阿里巴巴并购了雅虎中国,并且还获得了雅虎10亿美元的投资,即赚了名气又赚了实惠。在国内,马云获得风投的能力或许不是第一,但其游说的能力在IT业内,却几乎无人能及。并购雅虎中国之作,令马云掌握了互联网业内的几乎所有项目:门户网站(雅虎中国)、搜索引擎(3721)、电子商务平台。
点评:有人说,学马云肯定死。对于这种说法,我的理解是:学马云做电子商务网站肯定死,但学马云做事业的方式肯定能成功。生意都是从小做起来的,马云的这些能力掌握了多少,成功的机会就有多大。
打造新团队,请用儒家管理模式
推荐指数:★★★☆
在中国企业家迷信了一段时间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后,却突然发现西方的企业家却正在中国国学里找方法。过去上MBA班充电,现在到“国学班”里去“寻经”。据了解,中国“国学班”的学费明显高于MBA的价格,清华的"国学班"为26000元/人,复旦的则为38000元/人。国学真能给企业家带来这么高的价值?
将国学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的是国学中的儒家理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是用儒家理论管理了整个国家,效果很不错。在日本号称“企业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也将中国儒家理论运用的淋漓尽致:“中国古代的哲学,是天下之最。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认真总结、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儒家理论讲究“仁政”,其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如此说来,儒家理论的确是一本管理学。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儒家关于人性的认识有两派: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治理应该讲究“以人为本”;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治理应该讲究法制。西方的政治家、企业家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明了民主制度,同时他们也没有否定“人性本恶”,所以又制定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在基督教的辅助下,恩威并济地让人向善,老老实实地打工。这完全符合人性“趋利避害”的心理,把员工牢牢地控制在老板身边。
至于怎么管理,那就更加复杂了,简单分析,仁、德和礼是三种主要手段。其中“仁”的运用最为重要,老板通过“以身作则”的办法,来带动员工,将团队塑造成一个集体,让员工们“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同享福的前提是先共患难。至于“德”,中国老板运用的都很好,制定了各种道德规范,贴在公司的墙壁上,做得好的奖励小红花。而“礼”更加适合中国人,老板的地位不能动,首先要被员工尊重,见面问好,下班打招呼,平时送点“礼”(此礼非彼礼),可以私下联络感情。礼,很符合没有感情办不成事情的中国国情。
儒家的管理哲学绝非如此简单。在《资治通鉴》里,人人都是权谋家,这些权谋家个个都深谙儒家管理哲学。2006年及之前,中国的企业家学完了西方MBA课程,掌握了六西格玛理论之后,2007年应该回头学学儒家的管理哲学了。
点评:其实,关于儒家的管理哲学,中国的老板们早就开始运用了,只是不够系统,尚未形成体系。专门针对企业家开设的“国学班”开课了,老板们终于有机会系统的学习一下,提升一下自身帝王般的“大气”指数。
太复杂、太累,企业经营流行做减法
推荐指数:★★★★
企业家在企业中的功能只有一个:制定管理办法,然后实施下去。
制定管理办法是一门大学问,有的人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的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刚成为企业家的老板喜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不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也不符合成本控制原则。简单化应该是流行趋势,前提是保持专业化的方向。2007年很多法律法规将会出台,市场将会更加规范,老板只要按规则办事,一切就会简单了。
管理学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团队管理、营销管理、品牌管理等等很多,团队管理上节已经有所论述。至于营销管理和品牌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战略问题,可以延伸很多问题,比如当前流行的多元化还是专业化问题。中国企业家口袋里有了钱,喜欢走多元化路线,把盘子做的大大的,好像能够挣到很多钱。2006年,在这条多元化的路线上倒下了很多企业家,2007年,他们应该做减法了。
业务、项目外包:西方国家流行业务外包,中国和印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接包中心。印度的软件开发业务很厉害,英国的财务管理很厉害,中国的产品加工很厉害,接包的确让中国企业家赚了不少钱。随着中国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成本的逐渐提高,以及中国自主品牌价值越来越高,中国有些行业也开始了外包的业务。例如保健品企业,很多企业都是只负责生产产品,具体的商品销售会交给专门的营销公司去运作。外包现象代表的方向是专业化,这是做减法的前提条件。
否定多元化:早些年,“巨人”、“德隆”都是因为多元化倒下的,盘子做大了,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资金来源,用自己的“短腿”和别人的“长腿”赛跑,等于自寻死路。在市场逐渐细分的环境下,多元化应该改道走专业化道路了,给自己项目群做做减法。做减法的企业有一个好例子,就是万科。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万科拥有的业务已经包括外贸出口、零售、房地产、影视、广告、电器工程等。“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什么都涉及到了”的王石开始对自己的业务做减法。到现在,万科已经成了专业的房地产公司,但规模却比原来的航母大多了。
点评:“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国企业家缺少的就是这种“退一步”的心态。做大是目标,做强是前提。多元化的失败案例已经很多,专业化的成功案例也已经很多,这些都是准备“做强”的企业家提供不少研究素材。
商业2.0,
老板站前台营销
推荐指数:★★★★
Web2.0颠覆了互联网的经营模式,也给企业的营销带来新的平台和启示,企业营销似乎也正在进入2.0时代。
“我不是不见人,我从来都见客户的,最小的客户我都见。”华为老总任正非的这句话似乎说明一个问题:老板要亲自上阵营销。尽管,任正非的这句话有夸张的嫌疑,但其倡导的老板营销却不容质疑。2006年,像任正非这样在前台营销的人物并不在少数,向文波、任志强、潘石屹等人都深谙此道。和任正非不同,这些人选择了更宽阔的平台,用自己的观点影响更多的客户。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新浪上的博客被称作中国第一财经博客,起因于徐工在2006年的并购争夺。向文波主动出击在博客上公开发表自己的言论。最受关注的事件,最有分量的发言人,最宽阔的媒介平台,这种营销的作用将有多大?此事上,向文波很有胆识。
有胆识的企业家还有一位,SOHO中国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潘石屹在新浪上博客,同样抢人眼球。到目前为止,潘石屹的博客点击量已经超过了2792万,这意味着2792万人次知道了潘石屹的同时也知道了他的SOHU。同样地产界的两位大腕,华远的任志强和万科的王石在新浪上同样建立了博客。房地产大战,又多了一个平台。这种方式,比斥巨资在央视投广告,比请昂贵的和企业形象不搭边的明星代言效果还要好很多。
为了充分论证这种观点,再列举几个例子:频频接受记者采访、出书讲协同理论的点击科技总裁王志东,主持“西湖论剑”的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总是语出惊人的吉利总裁李书福等。这些人,的确是在“作秀”,但同时也是在“做品牌”,做品牌的形象。
从商从政,都需要营销,个人形象很关键。美国总统布什给自己的女下属打伞,到民间去抱抱居民的孩子,都属个人品牌塑造工程一部分,也是塑造政府形象的一种手段。2007年,已经泛滥的广告手段将会更加泛滥,企业可利用的广告资源也不可能再翻来覆去的炒,怎么办?2.0时代来临,老板走上前台去营销。
点评:“老板是企业的天花板”,老板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老板即是企业形象的化身。这种观点运用在企业营销中,老板就成了企业最佳的营销工具。如果这个企业老板在业内的影响力很大,那就不要浪费,要充分利用影响力,走到前台让客户看看企业的高度。
“和谐” 将给商业环境一个纯净“蓝天”
推荐指数:★★★
“企业的责任是创造最大利润”这一理论的地位无法撼动,但在“一部分先富裕起来”之后,企业的责任又增加了新的内容:“社会责任”。
在中国富人们不断遭受到“原罪论”、“缺乏社会责任”责难之后,一些企业家开始频频捐款,或用于修缮校舍,或用于救助患病儿童,或用于支援灾区。但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最受人们尊敬的企业,绝非简单的几次捐款、赞助行为能够完成的。这些看似温情的面纱,遮不住企业为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本质目的。现实中,很多捐助行为都是经过了认真分析之后,为了塑造企业形象进行的一次广告宣传,一次变相的企业营销罢了。
企业家的本职活动是通过经营企业,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其无论是创造最大利润还是承担社会责任,都应该在经营企业中完成,而不仅是在经营之外赞助公益事业。“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战略,同时也为企业家平衡追求最大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制度的动力。
自然资源浪费、员工福利保障缺失、自然环境污染严重、逃避纳税人责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将整个商业环境的天空污染。“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政府将会陆续出台一些政策,逐渐缩短贫富差距,让创造最大经济利益的企业家们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这种制度下,过去那些为了追求企业最大利润,而失去理性的对社会成负面效益的企业,将在公平的社会机制下受到惩罚。
社会公德心、商业诚信度、资本的洁净度、员工保障度都将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和谐”的标准。正如远大空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跃所言:“我们做企业的体现在七个不做:不污染环境,不剽窃技术,不恶性竞争,不搞三角债,不偷税,不行贿,没有昧良心行为。”
对社会责任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从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一是企业自身的利润和成长,因为没有企业自身的利润和成长,很难谈到社会责任;第二是社会福利。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认为,一定要实现企业成长和企业对社会的福利的双赢,才能真正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点评:社会公德心、商业诚信度、资本的洁净度、员工保障度都将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和谐”的标准。企业家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中,应在把企业经营好的同时,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如此,企业幸焉,社会幸焉。
·链 接·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总裁 杰克·韦尔奇: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混乱的事情规范化。
吉利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要像卖打火机一样卖汽车”、“做企业就跟养猪种树一样”。
蒙牛乳业董事长牛根生:目前中国商业要打造成为三层伦理:第一层是大商圈环境伦理,第二层小商权企业伦理,第三企业家个人伦理。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这个世界是平的,照搬外国人的管理模式难以搞好中国企业,中国需要管理创新,用美国、西方的管理模式,也应该融入中国的管理模式。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 艾丰:所谓企业家就是利用市场手段整合资源的能手,企业家最大的本事就是整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