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丹青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45574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绘画艺术,人们能说出梵高的“向日葵 ,”莫奈的“睡莲,”更近一点的苏州“吴门画派,”甚至人们眼前最著名的达芬奇“蒙娜丽莎”,浅浅的微笑、眸子、手臂,百看不厌,耐人寻味。曾去过湖东诚品书店,翻阅过厚厚一本达芬奇画册,其中“蒙娜丽莎,”放大还是缩小,完全符合人体自然黄金比率,用光、色彩,细节处理、表达,令人惊叹,不愧为世界顶级名画。因为达芬奇学过解剖学,因此,无数的艺术家关注、研究、学习他的创作技法。五年前,儿子带我们去巴黎卢浮宫,花了大量时间在油画展区,专心至致欣赏人类艺术精品,其中,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拥挤人群中,有幸亲眼目睹了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蒙娜丽莎。”(卢浮宫实地拍摄)这是油画带给我的最初印记,喜欢欣赏这门艺术,得到了精神上的陶冶。
  金纬老师,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山西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山西人,我们算半个老乡。作画、教学是金老师的本职,一名深受学生喜欢、爱戴的好老师,油画家、书法家。更确切的说,他是一位很有天赋,艺多广博的艺术家。倘若我们小聚,酒过三巡,大家必须请金老师说个笑话或吟唱一曲山西小调。雅俗共赏,笑话不仅逗我们会心一笑,从中亦有所启示;带有浓厚乡音的山西小调,“一对对鸳鸯水上漂”,宛如一曲信天游,意境深邃,大家頓时鸦雀无声,听得如醉如痴。
  金老师对学生好、对朋友真,体现在画上,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加之他生活在苏州20多年,画风既有塞北的粗犷,又不乏江南小桥流水的细腻入微,润物无声。实际上,金纬老师就是我心中最美丽的“图画。”前些日子,金老师在李公堤举行了画展,我欣然前往。
  当时画廊人较多,大都戴着口罩,想必都是热爱艺术的人,也是冲着金老师的魅力来的。我在画廊两处展室,时而驻足凝视,时而拍照留存。我不懂画的风格和所谓的流派,最简单的办法,用欣赏摄影作品的方式去体悟、理解画作,入不入眼,耐不耐看,能否让人兴奋激动,引起共鸣。最重要的是要有感觉,“赏心悦目,心情愉悦。” 60多幅展品中,有金老师去年和今年疫情期间的新作,也有近几年的精品。因为疫情,宅家的这两个多月,创作了20多幅小画也很有意义。记得去年底,金老师送我的一册厚厚的《指尖的歌吟》精美画作,当时棒在手中,爱不释手,闲暇时光体悟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温暖与感动。画作充满着金老师对故土、故人的爱,深深的乡愁和眷恋。乡愁是金老师脑子里永远挥之不去的存在。金老师说:“因为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古老的遗存会慢慢的消失,是很可惜的,应该把历史的根脉留住。”
  我特别喜欢“静静的白桦林”,色彩简单,简约唯美。树枝受光面与冬雪光影映照,呈现出诗意,令我身临其境,感受到单纯简洁的形式美。“美丽的乌兰布统草原”,这幅画层次清晰,色彩对比强烈,骏马蓝天白云蒙古包,让我的心胸豁然开朗;“通往太湖的船道”,看上去更加亲切,好像几天前去过的太湖岸边,离我不远…
  几幅人物粉画,令我眼前一亮,其中“旅行者”,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我请教金老师,是不是某某老师?正是!太像了。 仔细端详这幅画作,以个人对这位老师的印象,就像沈复笔下的芸娘,集灵气,秀美,聪慧,精致于一身,温婉风情,心有荷香,风雅理性,耐心细致,一位典型的姑苏女子。与其称“旅行者,”不如改为“姑苏女人” 。
  “吉祥草原”这幅粉画也很喜庆,像一枚邮票小型张,无论是拆单还是组合,表现了蒙古族人民那达慕盛会奔放热烈的场景,服饰色彩又不夸张,再现了他们火热的生活和真性情。
  画布前我一再琢磨,金老师除了勤奋和天赋,作品丰厚,体裁广泛,幅幅有境界,件件意不同。什么是他创作源泉?一定与他经历见识有关。他不只是画室里的画家,而是一位行走于江湖中的画家,实践和生活是他艺术的源泉。
其他文献
诗人印象  在苏州的文人圈子里,猫小七是公认的有仙气的女子,相貌柔美,调子和缓,性情有点冷,喜欢和诗书作伴,更享受独处时光,不喜欢混迹在热闹人群中。能写一手漂亮的好字,还精通各种音律,生活中,有时候发呆,有时候写作。多数时候,一年中常常满世界旅游,生活在苏州以外的“别处”。猫小七的枕头边一直放着一本手帐,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是记录梦境。平时触景生情,脑袋里蹦出一个好句子,也会随手记录下来。  嗯,细细
期刊
讓文化遗产回归生活,雅集是最生动的不二载体。  近日,一场充满诗意与生命感悟的赏荷雅集在古典园林里碰撞出风雅生活的火花,琴、曲、诗、书、画、艺等八项江南非遗,在文人们雅集中再度鲜活,一座名城的生活方式回归其最初的本来面貌。  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指导,拙政园管理处和苏州园林博物馆主办,现代苏州杂志社协办,苏州沧浪诗社、苏大东吴曲社、浙江桐音曲社、无锡天韵社、宜兴昆曲研习社等十多家江浙沪众多非遗文化
期刊
中张家巷河西段恢复工程一经完工,苏州城里的“老人们”便忙不迭地跑去看“热闹”。作为历史城区范围内恢复的第一条河道,这条“消失”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河道通水“复生”,或许意味苏州正变得越来接近那个传说中的东方水城“苏州”了。  水城气运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苏州古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以“水”为中心,从城市的空间格局、空间肌理脉络、功能布局、方位布局,到城墙的形态、城门的布局,无不体现出与水系的适应性
期刊
上方山麓、石湖之畔原有莫舍村。南宋范成大五十七岁归隐石湖,沿“越来溪”建绮川亭于石湖南岸莫舍村。莫舍莫舍,莫舍已道,范成大住绮川亭,山水为景,烟火关情,写下大量的田园诗,流传后世。莫舍村也因绮川亭,名气大振。村人以绮川亭为豪,以范石湖为榜样,发愤读书,代有显者。  岁月消逝历史更替。现如今,莫舍村因拆迁成为莫舍社区。近年来,社区不断完善社区环境和服务,将一个安置小区打造成百姓心中聚人聚心、春风化雨
期刊
“翰墨天成——百年吴门书法展”是古吴轩近年来重点打造的“百年吴门系列展”之一。百年只是个概数,时间跨度大约从“鸦片战争”延续到二十世纪末。展览作品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法家,还包括清末进士、官员,民国时期的文人学者、金石家、藏书家,解放后的文学家、书画家等。字体涵盖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而且都是每个人的经典代表之作。作品从制式上讲有立轴、镜框、对联、条屏、信札等一应俱全。  什么样的字
期刊
一本书,便是一片天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出版一本书,就像是在平庸忙碌的生活中捕捉一丝丝风雅和光亮,编织成生活的意义。  向美而立的校园教育  在这花开疫散的五月,又有两本新书经由杂志社的全程编辑设计出版面世,这便是由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编著的特色校本读物《花间集》和《言语密码》,而在园区校老师们的笔下,这一本本书籍编织的更是教育的意义、爱的意义。  在高度现代化的苏州工业园湖东地区,有着一栋栋漂亮
期刊
很多人因为王稼句的这一支生花妙笔,而了解苏州,爱上苏州,王稼句也因此有了“王苏州”的雅号。王稼句先生在苏州的名气大到什么程度呢,从外地寄一封信给他,信封上不用写详细地址,只要写“苏州王稼句”,邮递员就能把信送到他手上。他与书早已密不可分,或者说王稼句这个名字,就是书的另一个称谓。他就是一个这样的写书人,吃进去的是书,挤出来的还是书。他这一辈子,估计是跟书较上劲了。  好好写书、深谙书味的“杂家” 
期刊
这位香山匠人,为此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  苏州留园,是苏州大型古典园林,位于古城阊门外,始建于明代。  1961年3月4日,留园,以其轩榭厅堂众多、且布局合理、建筑精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庭院内,峰石林立、池水明瑟、古树繁茂,“不出城郭,宛若郊墅”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公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园林建筑。  
期刊
夜幕落下,吴江东太湖度假区水秀天地热闹非凡,专场夜市里的展区错落分布,非遗文创、特色小吃、手工艺制品……整齐地在摊位上摆放,如织的人流缓缓涌入,很快又沉浸于夜色之中。苏州湾畔,荧光夜跑复又在苏州湾畔汇集一群激昂的跑者,“姑苏八点半·繁华吴江夜”正式拉开序幕。  姑苏八点半  繁华吴江夜  多彩活动和繁华夜市联袂亮相,“姑苏八点半·繁华吴江夜”水秀天地专场夜市暨第七届太湖文化启动仪式在苏州湾水秀天地
期刊
6月16日,在双塔街道钟楼社区活动室内,一群居民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这一天,社区邀请了著名苏州评弹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周明华以传统评话的形式,为居民讲述苏州历史上的廉政故事。  打造最苏式“百家讲坛”  听周明华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以故事为载体,带着评话的技巧,风趣的噱头,在轻松的氛围中引人思考,可是说是笑声中藏着“干货”。毕竟讲台上的讲师,是位从艺五十多年的评话演员。  1963年,周明华考入苏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