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组织富有成效的数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高效。
观察之一:情境缺乏目的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案例一]《认识图形》教学片段
教法A:
教师出示一幅由简单图形组成的房子图。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一座美丽的房子,还有花、树和草地。
生:我看见房顶上有烟囱在冒烟,主人肯定在做饭了。
生:我发现这个房子没有装窗户!……
至此,四五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老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不断又有新的发现。
[反思] 情境创设,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而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提供土壤。教法A片段中,教师忽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仅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虽开放,但缺乏明确的观察内容,导致情境地创设未能进入本质。
教法B就处理得比较好,教师只通过寥寥数语就概括出情境中美景,然后教师及时调控,提出问题:“有哪些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找出常见的图形,再进行抽象。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突出了教学重点,又接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发挥了情境创设的作用。
观察之二:情境缺乏典型性,造成学生的认知偏差
[案例二]《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段
教法A:
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倒过来的。比如:人可以用手倒立;杯子可以倒过来口朝下放在桌子上,这样的例子你能举一些吗?
(学生举了很多例子,诸如扫地时将凳子倒过来放在桌子上等)
师出示“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的句子,让学生从左往右读,再从右往左读。
师出示课题:倒数
师:猜猜看,倒数是什么?
(由于受前面那些问题的影响,许多同学都说:“就是将数学倒过来”或“倒着数”。)
教师接下来又问:你能举个例子吗?
教法B:
师:我们班本学期新来了几名学生,经过十多天的接触,他们和同学有了友谊,相互成了……
生(齐说):朋友。
师:谁来解释一下,你我怎样理解“相互成为朋友”这句话的?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互相成为了朋友”。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我是他的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
师:日常生活中像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例如,你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你的学生。
师: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数学中也有,我们已经学过一些,你们还记得吗?
生: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直线A就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也是直线A的垂线。
生:8÷4=2,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数学中具有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一个知识(出示一组互为倒数的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探求倒数的求法。)
[反思] “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本质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是倒数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认知中的难点所在。两个导入片段中,教师都善于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把问题情境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但我们也不难看出:教法A中如此创设的情境,可以说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格格不入,教师只在“倒”字上下功夫,而忽略了“倒数”的本质意义,师生之间只在漫无边际地“ 侃”着,这样的生活原型只能对学生起误导作用,造成学生以“倒数”概念的认知偏差。
而在教法B中,教师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互为朋友”、“师生关系”等创设情境,抓住了“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关键。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从感性上初步理解了“互为”的含义,为学生准确理解倒数的意义作了铺垫。
[写在后面的话]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从上面或失败或成功的教学片断来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应具有实效性。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创设情境不在于氛围营造的简洁华丽之分,而在于有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进其思维活动的展开和认知的发展,这样的情境创设才具有实效性。
2、情境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差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故事、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使他们从内心感到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3、防止认识上的“唯情境论”。在充分认识情境的实效性的同时,要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对于一些不便于或没必要创设情境的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情境的使用尺度,即:创设情境应该“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4、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情境。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的学习,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学习,如果是靠高压的政策或管制得到的数学成绩,我们牺牲的将是学生的兴趣、自信、诚真,那是得不偿失的,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也是相悖离的。
【作者单位:义乌市稠城三校浙江322000】
观察之一:情境缺乏目的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案例一]《认识图形》教学片段
教法A:
教师出示一幅由简单图形组成的房子图。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一座美丽的房子,还有花、树和草地。
生:我看见房顶上有烟囱在冒烟,主人肯定在做饭了。
生:我发现这个房子没有装窗户!……
至此,四五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老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不断又有新的发现。
[反思] 情境创设,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而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提供土壤。教法A片段中,教师忽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仅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虽开放,但缺乏明确的观察内容,导致情境地创设未能进入本质。
教法B就处理得比较好,教师只通过寥寥数语就概括出情境中美景,然后教师及时调控,提出问题:“有哪些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找出常见的图形,再进行抽象。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突出了教学重点,又接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发挥了情境创设的作用。
观察之二:情境缺乏典型性,造成学生的认知偏差
[案例二]《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段
教法A:
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倒过来的。比如:人可以用手倒立;杯子可以倒过来口朝下放在桌子上,这样的例子你能举一些吗?
(学生举了很多例子,诸如扫地时将凳子倒过来放在桌子上等)
师出示“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的句子,让学生从左往右读,再从右往左读。
师出示课题:倒数
师:猜猜看,倒数是什么?
(由于受前面那些问题的影响,许多同学都说:“就是将数学倒过来”或“倒着数”。)
教师接下来又问:你能举个例子吗?
教法B:
师:我们班本学期新来了几名学生,经过十多天的接触,他们和同学有了友谊,相互成了……
生(齐说):朋友。
师:谁来解释一下,你我怎样理解“相互成为朋友”这句话的?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互相成为了朋友”。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我是他的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
师:日常生活中像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例如,你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你的学生。
师: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数学中也有,我们已经学过一些,你们还记得吗?
生: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直线A就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也是直线A的垂线。
生:8÷4=2,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数学中具有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一个知识(出示一组互为倒数的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探求倒数的求法。)
[反思] “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本质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是倒数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认知中的难点所在。两个导入片段中,教师都善于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把问题情境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但我们也不难看出:教法A中如此创设的情境,可以说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格格不入,教师只在“倒”字上下功夫,而忽略了“倒数”的本质意义,师生之间只在漫无边际地“ 侃”着,这样的生活原型只能对学生起误导作用,造成学生以“倒数”概念的认知偏差。
而在教法B中,教师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互为朋友”、“师生关系”等创设情境,抓住了“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关键。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从感性上初步理解了“互为”的含义,为学生准确理解倒数的意义作了铺垫。
[写在后面的话]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从上面或失败或成功的教学片断来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应具有实效性。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创设情境不在于氛围营造的简洁华丽之分,而在于有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进其思维活动的展开和认知的发展,这样的情境创设才具有实效性。
2、情境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差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故事、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使他们从内心感到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3、防止认识上的“唯情境论”。在充分认识情境的实效性的同时,要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对于一些不便于或没必要创设情境的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情境的使用尺度,即:创设情境应该“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4、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情境。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的学习,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学习,如果是靠高压的政策或管制得到的数学成绩,我们牺牲的将是学生的兴趣、自信、诚真,那是得不偿失的,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也是相悖离的。
【作者单位:义乌市稠城三校浙江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