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身心地投入,会产生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营造快乐课堂呢?
一、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
这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我们主动运用“快乐教学方法”,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我认为,“快乐课堂”的建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趣味性。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内容时,应符合学生的口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新课导入时,可以通过讲解有趣味性的小故事或做有趣味性的小游戏,那样会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大大促进学习。达尔文曾说过:“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实物。”可见,趣味性的导入新课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不少光彩。
(2)启发性。教育学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式原则关键在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由于中学生的许多潜能还有待开发,他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不能很好地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环节上,应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具体实例,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教师应学会巧妙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但通过学生的努力思考能受到很大启发。
(3)实用性。“快乐课堂”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掌握知识、技能。在具体的操作上,教师要注重其实用性。例如,在讲解《做更好的自己》导入新课内容时,可先给学生分发一些卡片,卡片上有一些学生熟知的个性特征词汇,要求每位学生从卡片中找一些词汇给自己画像,既找到表明自己优点、与众不同的词汇,又能找到表明自己缺点、不足的词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认识的深入,自我形象也越发清晰,学生就能更好地接纳与欣赏自己。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讲述过浅,以免走过场;也不可太难,以防学生不知所措,不知所云。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置导入内容,注重其实用性,这样会大大有利于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
这是《道德与法治》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精心搜集和准备,不要等到上课时,临时抱佛脚。如何搜集这么多的快乐素材呢?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注意多多积累。搜集素材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功去做去想。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但有一点都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总之生活中有许多的快乐的素材,但需要我们不辞辛劳,细心积累,最好是随身携带素材记录本,随时准备记录有用素材。
《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教科书本身就是德育的重要资源。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要让学生学会笑迎新生活,要珍惜新起点以及如何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其次要让学生走进友谊的天空,正确认识友谊,慎重结交网友;再次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冲突、亲子矛盾,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老师、孝亲敬长;最后对生命进行思考,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整本书隐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当然,教师可以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挖掘和改造,这样会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社会上的时事政治、热点问题也是政治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對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资源。由于时事政治、材料新鲜、形象、生动和真实,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把这些热点问题,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来,以此来进行德育教育,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现奥运精神,神州七号飞船体现的载人航天精神,汶川地震体现的抗震救灾精神等,都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通过运用这些生动、具体和形象的时政材料,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热爱祖国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一、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
这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我们主动运用“快乐教学方法”,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我认为,“快乐课堂”的建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趣味性。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内容时,应符合学生的口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新课导入时,可以通过讲解有趣味性的小故事或做有趣味性的小游戏,那样会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大大促进学习。达尔文曾说过:“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实物。”可见,趣味性的导入新课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不少光彩。
(2)启发性。教育学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式原则关键在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由于中学生的许多潜能还有待开发,他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不能很好地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环节上,应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具体实例,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教师应学会巧妙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但通过学生的努力思考能受到很大启发。
(3)实用性。“快乐课堂”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掌握知识、技能。在具体的操作上,教师要注重其实用性。例如,在讲解《做更好的自己》导入新课内容时,可先给学生分发一些卡片,卡片上有一些学生熟知的个性特征词汇,要求每位学生从卡片中找一些词汇给自己画像,既找到表明自己优点、与众不同的词汇,又能找到表明自己缺点、不足的词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认识的深入,自我形象也越发清晰,学生就能更好地接纳与欣赏自己。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讲述过浅,以免走过场;也不可太难,以防学生不知所措,不知所云。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置导入内容,注重其实用性,这样会大大有利于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
这是《道德与法治》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精心搜集和准备,不要等到上课时,临时抱佛脚。如何搜集这么多的快乐素材呢?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注意多多积累。搜集素材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功去做去想。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但有一点都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总之生活中有许多的快乐的素材,但需要我们不辞辛劳,细心积累,最好是随身携带素材记录本,随时准备记录有用素材。
《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教科书本身就是德育的重要资源。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要让学生学会笑迎新生活,要珍惜新起点以及如何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其次要让学生走进友谊的天空,正确认识友谊,慎重结交网友;再次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冲突、亲子矛盾,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老师、孝亲敬长;最后对生命进行思考,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整本书隐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当然,教师可以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挖掘和改造,这样会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社会上的时事政治、热点问题也是政治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對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资源。由于时事政治、材料新鲜、形象、生动和真实,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把这些热点问题,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来,以此来进行德育教育,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现奥运精神,神州七号飞船体现的载人航天精神,汶川地震体现的抗震救灾精神等,都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通过运用这些生动、具体和形象的时政材料,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热爱祖国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