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态生成性课堂是学生完成思维灵动和个性发展的广阔平台。教师在课堂中能充分把握这种动态因素,能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将课堂由静态引向动态、由有效引向优质。
【关键字】动态生成性课堂;核心素养;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普通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维度[1]。新课标强调了对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而非记忆背诵[1]。课堂是教育实施的主战场,课堂教学需要基于对学生成长的生命性思考,强调学生的知识体验过程,因此构建动态生成性课堂将成为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动态生成性课堂的内涵
动态生成性课堂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宗旨。在课堂教学中,以生物学核心素养统领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和工程学实践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少而精的学习获得最大的成果,以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命需要为宗旨[2]。
二、動态生成性课堂的特点
1. 教师引导的精准性
教师在课堂上指引教学过程的精准性将直接影响教学品质,减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和拓展。学生作为课堂上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发起者,具有瞬时性和发展性,而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学生认知和理解程度的差异性,都有可能偏离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此时就需要教师的精准指导,能够及时的将生成性资源归类、总结,课堂上进行多维度的知识和价值引导,完成不同学生核心素养的多层次培养。
2.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与生活联系的关键意义就是促进人有价值的去创造生活,学生作为课堂知识的主要获取者,应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动态生成性课堂,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程构建,去发现、探究和分析问题,通过合作与交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动态生成性课堂能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需求,活力四射的课堂定会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3. 课堂成果的创造性
动态生成性课堂,为不同学生的独特成长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凭借知识、情感等去再发现、再创造,将知识概念转变成有思想、有内涵的精神体验。课堂上将原素材和生成性问题进行融合、互补和修正,形成更加综合和完善的新认知,并发展出新的科学问题,让课堂更富有创造性。
三、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生成
1. 生成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预设既是对教育的期望,也是教学的基础,而教学目标的生成则是教学的延伸,旨在促进人的综合发展。生成性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过程性,教师在把握预设目标的同时,教师能够敏锐的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与预设的教学目标相融合,使目标更具体、更生动,让学生用发展的视角去理解教材知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不仅能形成新知,也为教师目标教学提供更多的基点。
2. 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是教材,而教材内容大都是高度概括的知识大概念。教师需要在授课时将书本知识再处理,将静态的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密切联系,整合并发展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熟悉感和体验感,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发展性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成果呈现的过程,它应该具有生活性和发展性。发展性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用问题驱动教学内容,教师应具有转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能力,将书本的知识变成问题,引导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探究和理解。问题驱动课程教学的关键就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的设置要适中、成递进关系,学生通过问题的指引,不断体验科学发展过程,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及核心素养。
4. 赏识性的教学评价
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教学评价,要求教师用赏识的心理去看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营造一种心理安全的气氛,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赏识性评价是维系师生、生生有效对话的纽带,是促使课堂动态生成的“助推器”。给予学生不同的积极评价,学生在信任的环境中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多方向发展,产生和释放的能量也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精彩的课堂也将随之产生。
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开放的,教师需要从生命的高度、用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在极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激活新知,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生命主体的自由发展,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生机勃发的重要部分,使课堂成为源源不断、经常更新的一泓活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在继承与创新中诞生的新课标--访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刘恩山[J].基础教育课程,2018,(1):60-64
[3]付修儒.论生成性课堂的构建--基于生成性思维的视角[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4]吴少玲.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关键字】动态生成性课堂;核心素养;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普通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维度[1]。新课标强调了对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而非记忆背诵[1]。课堂是教育实施的主战场,课堂教学需要基于对学生成长的生命性思考,强调学生的知识体验过程,因此构建动态生成性课堂将成为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动态生成性课堂的内涵
动态生成性课堂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宗旨。在课堂教学中,以生物学核心素养统领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和工程学实践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少而精的学习获得最大的成果,以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命需要为宗旨[2]。
二、動态生成性课堂的特点
1. 教师引导的精准性
教师在课堂上指引教学过程的精准性将直接影响教学品质,减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和拓展。学生作为课堂上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发起者,具有瞬时性和发展性,而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学生认知和理解程度的差异性,都有可能偏离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此时就需要教师的精准指导,能够及时的将生成性资源归类、总结,课堂上进行多维度的知识和价值引导,完成不同学生核心素养的多层次培养。
2.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与生活联系的关键意义就是促进人有价值的去创造生活,学生作为课堂知识的主要获取者,应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动态生成性课堂,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程构建,去发现、探究和分析问题,通过合作与交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动态生成性课堂能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需求,活力四射的课堂定会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3. 课堂成果的创造性
动态生成性课堂,为不同学生的独特成长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凭借知识、情感等去再发现、再创造,将知识概念转变成有思想、有内涵的精神体验。课堂上将原素材和生成性问题进行融合、互补和修正,形成更加综合和完善的新认知,并发展出新的科学问题,让课堂更富有创造性。
三、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生成
1. 生成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预设既是对教育的期望,也是教学的基础,而教学目标的生成则是教学的延伸,旨在促进人的综合发展。生成性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过程性,教师在把握预设目标的同时,教师能够敏锐的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与预设的教学目标相融合,使目标更具体、更生动,让学生用发展的视角去理解教材知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不仅能形成新知,也为教师目标教学提供更多的基点。
2. 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是教材,而教材内容大都是高度概括的知识大概念。教师需要在授课时将书本知识再处理,将静态的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密切联系,整合并发展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熟悉感和体验感,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发展性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成果呈现的过程,它应该具有生活性和发展性。发展性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用问题驱动教学内容,教师应具有转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能力,将书本的知识变成问题,引导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探究和理解。问题驱动课程教学的关键就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的设置要适中、成递进关系,学生通过问题的指引,不断体验科学发展过程,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及核心素养。
4. 赏识性的教学评价
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教学评价,要求教师用赏识的心理去看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营造一种心理安全的气氛,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赏识性评价是维系师生、生生有效对话的纽带,是促使课堂动态生成的“助推器”。给予学生不同的积极评价,学生在信任的环境中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多方向发展,产生和释放的能量也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精彩的课堂也将随之产生。
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开放的,教师需要从生命的高度、用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在极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激活新知,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生命主体的自由发展,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生机勃发的重要部分,使课堂成为源源不断、经常更新的一泓活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在继承与创新中诞生的新课标--访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刘恩山[J].基础教育课程,2018,(1):60-64
[3]付修儒.论生成性课堂的构建--基于生成性思维的视角[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4]吴少玲.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