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课文时记作者的生平简介,看看生字,了解一下文章的情节。学生对语文的工具性特征容易理解,对人文性却感到茫然。什么原因使学生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语文学习应该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他们认为语文反反复复地学习一篇一篇的文章浪费时间,效果不明显,学不学语文没有意义,所以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征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也就是通过一篇篇人性化的文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学生应该从何入手来提高文化素养呢?
首先,让学生把握文章的灵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看到一篇文章,就应该明白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语文教学目的决定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作品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充分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发展自己,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其次,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语感的对象是言语。言语在反映客观事物时,除了在内容上力求准确外,还要考虑音律上的和谐与优美。语感是在言语的音韵和意义的直接感染下在内心呈现出一个感性的具体形象,在人的直觉思维作用下,迅速做出综合的整体判断,产生美感效应。语感的生成是主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素养积淀下来的语文感受力在语言环境中得以物化,这种感受的获得是丰富活跃的想像与联想能力的确证,自然也就伴生了自我实现的愉悦——美感。语感并不是一瞬间的感觉,而是在语言实践中,多种心理功能协调深化的结果。言语是产生语感的外在物质材料,记忆、联想和想像则是语感生成的内在精神材料,它以情感为动力源泉和情绪导向,在形象再造或创造中获得情绪。如从审美角度培养语感,将提升语感于更高境界中,使其更具敏锐性、直觉性。从语文教学方面说,也将收到更突出、更全面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审美教学的意识和素质,有意识地挖掘语言对象中的美,加强语感中的美感体验。
再次,领悟文中的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感情美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获得体验的,一些优美的文章通过阅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作者同读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读者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把握情感美。文章情感一般是在叙述描写时表现出来的,情感表现为两种形式:1.直接抒情,即不借助其它手段直接抒发自己的爱憎感情。如《故乡的榕树》中“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用简洁的文字,抒发了浓重悠长的游子思乡之情,引起读者感情共鸣。2.间接抒情,即借助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如“心还在跳,腿还在抖,人到底还是上来了”(《雨中登泰山》),通过描写流露出作者意想不到终于登上南天门时的愉快心情。这些感情的抒发都能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可见,情感美也是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判断,从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同一的标准答案。 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既要看其文学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如何,又要看它的艺术形式是否完美,是否富于独创,能否有助于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以及是否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否受到感染和启迪。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还应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所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品味语言,感受其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交际能力。语文教学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李文彦,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征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也就是通过一篇篇人性化的文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学生应该从何入手来提高文化素养呢?
首先,让学生把握文章的灵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看到一篇文章,就应该明白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语文教学目的决定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作品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充分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发展自己,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其次,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语感的对象是言语。言语在反映客观事物时,除了在内容上力求准确外,还要考虑音律上的和谐与优美。语感是在言语的音韵和意义的直接感染下在内心呈现出一个感性的具体形象,在人的直觉思维作用下,迅速做出综合的整体判断,产生美感效应。语感的生成是主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素养积淀下来的语文感受力在语言环境中得以物化,这种感受的获得是丰富活跃的想像与联想能力的确证,自然也就伴生了自我实现的愉悦——美感。语感并不是一瞬间的感觉,而是在语言实践中,多种心理功能协调深化的结果。言语是产生语感的外在物质材料,记忆、联想和想像则是语感生成的内在精神材料,它以情感为动力源泉和情绪导向,在形象再造或创造中获得情绪。如从审美角度培养语感,将提升语感于更高境界中,使其更具敏锐性、直觉性。从语文教学方面说,也将收到更突出、更全面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审美教学的意识和素质,有意识地挖掘语言对象中的美,加强语感中的美感体验。
再次,领悟文中的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感情美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获得体验的,一些优美的文章通过阅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作者同读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读者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把握情感美。文章情感一般是在叙述描写时表现出来的,情感表现为两种形式:1.直接抒情,即不借助其它手段直接抒发自己的爱憎感情。如《故乡的榕树》中“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用简洁的文字,抒发了浓重悠长的游子思乡之情,引起读者感情共鸣。2.间接抒情,即借助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如“心还在跳,腿还在抖,人到底还是上来了”(《雨中登泰山》),通过描写流露出作者意想不到终于登上南天门时的愉快心情。这些感情的抒发都能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可见,情感美也是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判断,从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同一的标准答案。 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既要看其文学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如何,又要看它的艺术形式是否完美,是否富于独创,能否有助于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以及是否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否受到感染和启迪。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还应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所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品味语言,感受其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交际能力。语文教学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李文彦,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