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结合试油生产资料,利用综合地质研究技术,重新研究区块地质特征,落实构造、沉积、储层特,为下一步区块开发和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地震解释;扇三角洲;井位部署
中图分类号:TE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021-01
引言
千5块杜家台油层为一层状岩性构造油层, 1999年断块上报探明含油面积1.4km2,油层平均有效厚度3.7m,地质储量67×104t,可采储量18.4×104t。但通过多年开发,区块累产油仅1.81×104t,采出程度仅2.7%,开发效果较差。该块投入开发以来,有油井10口,共钻遇油层和水淹层66.7m/20层,其中探井3口。目前该块因高含水和套变等原因,没有生产井。断块累计产油1.81×104t,累产水4.57×104m3,采出程度2.7%。区块自下往上钻遇地层中生界、新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和新近系馆陶组、明华镇组、第四系平原组。其中砂一、砂二短兴隆台油层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通过结合试油生产资料,利用地质研究技术,重新落实构造,研究储层发育特征也油藏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重新做井位调整部署建议。
1 构造特征
千5块位于欢西油田上台阶。应用本区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在层位标定的基础上,通过井震结合,对其构造进行精细解释。
千5块构造总体形态为由北西向南东倾没的鼻状构造,但斜坡南北两段断裂组系及断层发育程度明显不同,北段断裂相对发育,规模相对较小,发育了一组北东向正断层,与斜坡走向基本一致,是斜坡构造圈闭主要发育带。构造高点位于千9井西500米处,埋深1360米。
杜家台构造,断层较发育,但断距都较小,断距较小是因为地层坡度较小,以重力为主要因素的正斷层,不易造成巨大的落差。
2 地层特征
本区钻井揭露地层自下而上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四段、沙三段、沙一二段、上第三系馆陶组及第四系,其中沙四段(杜家台油层)为本次储量计算目的的层段。
沙四段(S4):上部都是大段的灰色泥岩,下部为砂岩、砂砾岩呈不等厚互层,夹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揭露厚度390~480m,与上覆地层呈平等不整和接触。
3 储层特征
本区沙四段储层为扇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沉积,物源来自西北方向,砂体平面分布具有北厚南薄的趋势,砂层厚度为30~60m。
本区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粗砂岩、细砂岩及砂砾岩,石英储量为42%,长石含量40%,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基底~孔隙式胶结。
本区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5.5%,渗透率平均为232md,属中孔、中渗型储层。
4 油藏特征
本区沙四段油层埋深1375~1440m,油层分布受构造及砂体分布、储层物性的双重控制、如高部位千5井油层厚度为6.0m,而位于构造较低部位的锦2-11-01井处砂体发育,且形成局部高点,油层厚度达12.0m位于中部的锦2-10-1井处储层物性变差,为差油层,各层之间无统一油水 界面,属于层状岩性构造油藏。
5 调整部署建议
结合千5块杜家台油层和兴隆台油层地质特征、原油性质和开发特点等实际情况,为实现对其剩余油的合理挖潜,提出如下开发调整意见。锦2-11-01砂体杜家台油层由于油层厚度较大,层数多,该井停产前还具有一定产能(4t/d),该砂体高部位还有一定剩余油分布,且目前无井控制,因此,可以在其高部位部署1口更新井实现对其挖潜。部署原则:
(1)油层集中,分布稳定,且纯油层有效厚度5m左右。
(2)具有一定剩余油分布。
(3)与沉积、构造特征相吻合。
(4)具有经济可行性。
结合以上部署原则,该井利用千9井杜家台油层控制, A、B两点位于千9井西南,设计水平段长200-250m。
6 结论
(1)经过重新落实构造发现,构造较以前,更加破碎,发现了一批小断层。
(2)本区所属沉积相为扇三角洲相。
(3)砂体横向变化大,连通性较差。
作者简介:石富强(1985—),男,2009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地质学专业,现从事油田勘探开发。
参考文献
[1] 国景星.陈家庄地区馆陶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微相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2).
[2] 郭齐军,陈建文,焦守诠,等. 高尚堡油田馆陶组辫状河沉积模式[J].地质科学,1997,22.
[3] 李东海,姜在兴,李继山. 济阳坳陷东部新近系馆陶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
[4] 邱立伟,游秀玲,冉启佑.高尚堡南浅层明化镇组下段—馆陶组储层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
[关键词]地震解释;扇三角洲;井位部署
中图分类号:TE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021-01
引言
千5块杜家台油层为一层状岩性构造油层, 1999年断块上报探明含油面积1.4km2,油层平均有效厚度3.7m,地质储量67×104t,可采储量18.4×104t。但通过多年开发,区块累产油仅1.81×104t,采出程度仅2.7%,开发效果较差。该块投入开发以来,有油井10口,共钻遇油层和水淹层66.7m/20层,其中探井3口。目前该块因高含水和套变等原因,没有生产井。断块累计产油1.81×104t,累产水4.57×104m3,采出程度2.7%。区块自下往上钻遇地层中生界、新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和新近系馆陶组、明华镇组、第四系平原组。其中砂一、砂二短兴隆台油层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通过结合试油生产资料,利用地质研究技术,重新落实构造,研究储层发育特征也油藏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重新做井位调整部署建议。
1 构造特征
千5块位于欢西油田上台阶。应用本区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在层位标定的基础上,通过井震结合,对其构造进行精细解释。
千5块构造总体形态为由北西向南东倾没的鼻状构造,但斜坡南北两段断裂组系及断层发育程度明显不同,北段断裂相对发育,规模相对较小,发育了一组北东向正断层,与斜坡走向基本一致,是斜坡构造圈闭主要发育带。构造高点位于千9井西500米处,埋深1360米。
杜家台构造,断层较发育,但断距都较小,断距较小是因为地层坡度较小,以重力为主要因素的正斷层,不易造成巨大的落差。
2 地层特征
本区钻井揭露地层自下而上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四段、沙三段、沙一二段、上第三系馆陶组及第四系,其中沙四段(杜家台油层)为本次储量计算目的的层段。
沙四段(S4):上部都是大段的灰色泥岩,下部为砂岩、砂砾岩呈不等厚互层,夹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揭露厚度390~480m,与上覆地层呈平等不整和接触。
3 储层特征
本区沙四段储层为扇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沉积,物源来自西北方向,砂体平面分布具有北厚南薄的趋势,砂层厚度为30~60m。
本区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粗砂岩、细砂岩及砂砾岩,石英储量为42%,长石含量40%,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基底~孔隙式胶结。
本区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5.5%,渗透率平均为232md,属中孔、中渗型储层。
4 油藏特征
本区沙四段油层埋深1375~1440m,油层分布受构造及砂体分布、储层物性的双重控制、如高部位千5井油层厚度为6.0m,而位于构造较低部位的锦2-11-01井处砂体发育,且形成局部高点,油层厚度达12.0m位于中部的锦2-10-1井处储层物性变差,为差油层,各层之间无统一油水 界面,属于层状岩性构造油藏。
5 调整部署建议
结合千5块杜家台油层和兴隆台油层地质特征、原油性质和开发特点等实际情况,为实现对其剩余油的合理挖潜,提出如下开发调整意见。锦2-11-01砂体杜家台油层由于油层厚度较大,层数多,该井停产前还具有一定产能(4t/d),该砂体高部位还有一定剩余油分布,且目前无井控制,因此,可以在其高部位部署1口更新井实现对其挖潜。部署原则:
(1)油层集中,分布稳定,且纯油层有效厚度5m左右。
(2)具有一定剩余油分布。
(3)与沉积、构造特征相吻合。
(4)具有经济可行性。
结合以上部署原则,该井利用千9井杜家台油层控制, A、B两点位于千9井西南,设计水平段长200-250m。
6 结论
(1)经过重新落实构造发现,构造较以前,更加破碎,发现了一批小断层。
(2)本区所属沉积相为扇三角洲相。
(3)砂体横向变化大,连通性较差。
作者简介:石富强(1985—),男,2009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地质学专业,现从事油田勘探开发。
参考文献
[1] 国景星.陈家庄地区馆陶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微相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2).
[2] 郭齐军,陈建文,焦守诠,等. 高尚堡油田馆陶组辫状河沉积模式[J].地质科学,1997,22.
[3] 李东海,姜在兴,李继山. 济阳坳陷东部新近系馆陶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
[4] 邱立伟,游秀玲,冉启佑.高尚堡南浅层明化镇组下段—馆陶组储层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