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学校实训基地的发展历程,结合当前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状况,研究实训基地的功能意义和价值,探讨新型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改革,提出了妥善处理中国美术学院高职学院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相脱离对策建议。
[关键词]实训基地 技能鉴定 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在教学中贯彻“以就业为导向”方针,在专业设置中紧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特定行业的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符合特定行业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其职业教育中在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搭起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一、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一)实训基地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上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教育开始采纳类似现代实训基地的培训模式,特别是工程专业方面的教育,重视其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转变以往的通才教育模式,强调产学研的结合。德国在高等工程专业教育中更强调学生的工程训练的实践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的工程专业训练直接参与到真实的企业生产中。日本工业产品制造工艺先进,与其在工程专业教育中非常注重实践训练息息相关。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高校的教育发展,也推动了实训基地的发展和创造。作为艺术类院校的实训基地,其发展与工科类院校的实训基地发展有着较大差异。而实训基地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尤其是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实践与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低将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或创业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职业技能鉴定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1.从国家制度角度来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劳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表明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职业能力的外显化,它既反映了劳动者在某种职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水平,又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与学历证书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多地反映了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因此,实施技能鉴定工作,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加强对人才教育和劳动市场的管理,有利于学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紧密沟通。特别是在高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前提,又是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增强动手能力的必要手段,对于当前高教事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从国家人才需求角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来促进。这里的“人才”不仅仅指的是高学历、高职称,确切的讲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特别对企业或公司来讲,那些具备技能的人往往比具备高学历的吃香,因为经济学讲究的是要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价值。技能型人才一般比较实用,他们对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3.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角度来说,通过在高职教育中实现职业技能鉴定,可以给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国家职业标准的依据,来调整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等,并把整个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高职院校中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然而,高职学校教学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而职业技能鉴定属于劳动者职业能力的鉴定,归口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如何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这也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瓶颈。长期以来,高级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6000元难聘数控技工、16万元年薪招不到模具技师、找高级技工比找硕士研究生难,这些现象频见媒体。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已受到全社会关注,解决就业难问题,加强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重点。有关专家分析,培养高级技能人才,进行技能教育开发、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关键。因此,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角度来说,通过在高职教育中实现职业技能鉴定,可以给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国家职业标准的依据,来调整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等,并把整个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高等院校应该重视并加强技能开发和教育工作,抓住机遇,在培养综合性的高级技能人才方面有所作为。
二、中国美院高职学院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美院高职学院有国阳标识公司、帅康灯具照明有限公司、信源银楼、香港珠宝制造业厂商会、杭州零点广告公司、杭州盛世传奇标识系统有限公司、捷派印务有限公司、杭州卡巴尔商业展示道具有限公司等20多个实训基地。
为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从2001年开始,学院根据劳动部门制定并颁发了《关于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毕(结)业生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的通知》和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学院与国家轻工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总站合作,完成了学校各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工作,截至2011年底,已累计组织8批高职毕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共有1877人获得装饰美工技能资格证,为毕业生总人数49.63%。 尽管我院的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矛盾。主要表现在:
1.实训基地概念模糊。高职教育的最大亮点是具备与专业有关的实训基地实体,给教师提供展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实践实训的机会,从而达到“传帮带”“师带徒”式的高技能训练。而我院现存实训基地,数量较少,形式单一,且大多存在的只是挂名,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实训基地更是寥寥无几。而且现在承担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的重要场所还是各系部的实验室,与企业的联系沟通相对是比较少的。
2.职业技能鉴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根据《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定,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应是一个独立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机构,拥有专、兼职相结合的组织管理工作人员和考评员,而现实的情况是,我院从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挂靠在教务处,只是作为鉴定任务的临时执行机构,没有职业技能鉴定常设机构,可以说处于有名无实状态。没有职业技能鉴定的专职人员和专职考评员,更加缺少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必要研究,职业技能鉴定各项工作处于为证需要而被动参与。
3.实训基地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脱离。实训基地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完全脱离的,他们的各自运行是没有交集的。实训基地的运行且属于教学大纲中的任务,而这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就是教学大纲外的点心了,是为了取证而鉴定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笔者将结合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探讨我院未来新型的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发展。
三、探讨新型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改革
如何把职业技能鉴定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起来,如何把实训基地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作为我们学院的专业特殊性(都为艺术设计类方面的专业)改革没有参考对象,都需要自己试探性的实践和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管理经验,作如下理论研究,探讨职业教育的改革意向:
1.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落实“双证制”或“多证制”教学改革,开发“双证或多证融通”教材,以此来逐步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无缝接轨。
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理论基础都应超出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它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备相应职业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职业道德、劳动素质、服务意识以及专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无缝接轨,高职教育体现出来的职业培养应该是包含要取得职业资格标准而进行的教育。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按职业或技术岗位需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技术应用教育,突出的是学生技术应用与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模式不是高等本科院校的课程“压缩饼干”教育模式,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既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又能使人才的培养结构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对应。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显然,职业技能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
我院有艺术设计类15个专业,相对应的专业都有较为严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教材方面还需要新的建设,开发一批适合这种应用性、实践性的教材,并符合国家职业标准。高职院校的教材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教材,不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体裁,而是符合劳动行政部门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内容的新的延续和整合。一个专业可能对应多个不同的职业岗位,这就需要开发教材的教师把与此专业有关的工种资格能力考核标准融入教材中。开发“双证或多证融通”教材,是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接轨的关键。
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
高职教育的最大亮点是具备与专业有关的实训基地实体,该实体给教师展示实际操作能力平台,给学生提供实践实训的机会,从而达到“传帮带”“师带徒”式的高技能训练。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进一步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成反映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或工艺流程的、满足学生课堂实训、课外实习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必需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破解学生顶岗实习的难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仿真工厂、仿真车间、仿真工艺,提高学生的实际感知认识和动手能力,形成良性互动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走出一条高职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对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产学研结合,不仅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实力、培养高职特色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拓展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空间,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必然要求。产学研创新办学模式也渐渐形成了一些较为稳定的教育资源,通过以专业、行业为纽带,以相关院校和行业企业为成员,以实训基地或工作室内为平台,组成了较好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教育新模式,真正意义上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健全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是提高实训基地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建立规范、健全、有效的管理体制是保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基础。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制定实训基地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实训基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对实训各个环节都要有针对性的规定,规范操作。
(2)建立完整的实训教学档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实训教学大纲和实训教材,此教材结合与此专业有关的工种资格能力考核标准,开发“双证或多证融通”教材,合理优化设置实训项目,尤其是针对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对实训成果(实训报告)要作好存档。
(3)建立合理的实训考评机制,定期对管理人员、实训教师等进行检查考核,以促进实训基地管理走向规范化。
(4)根据艺术类实训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实训基地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做到实训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高职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关键词]实训基地 技能鉴定 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在教学中贯彻“以就业为导向”方针,在专业设置中紧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特定行业的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符合特定行业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其职业教育中在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搭起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一、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一)实训基地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上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教育开始采纳类似现代实训基地的培训模式,特别是工程专业方面的教育,重视其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转变以往的通才教育模式,强调产学研的结合。德国在高等工程专业教育中更强调学生的工程训练的实践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的工程专业训练直接参与到真实的企业生产中。日本工业产品制造工艺先进,与其在工程专业教育中非常注重实践训练息息相关。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高校的教育发展,也推动了实训基地的发展和创造。作为艺术类院校的实训基地,其发展与工科类院校的实训基地发展有着较大差异。而实训基地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尤其是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实践与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低将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或创业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职业技能鉴定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1.从国家制度角度来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劳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表明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职业能力的外显化,它既反映了劳动者在某种职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水平,又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与学历证书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多地反映了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因此,实施技能鉴定工作,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加强对人才教育和劳动市场的管理,有利于学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紧密沟通。特别是在高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前提,又是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增强动手能力的必要手段,对于当前高教事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从国家人才需求角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来促进。这里的“人才”不仅仅指的是高学历、高职称,确切的讲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特别对企业或公司来讲,那些具备技能的人往往比具备高学历的吃香,因为经济学讲究的是要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价值。技能型人才一般比较实用,他们对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3.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角度来说,通过在高职教育中实现职业技能鉴定,可以给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国家职业标准的依据,来调整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等,并把整个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高职院校中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然而,高职学校教学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而职业技能鉴定属于劳动者职业能力的鉴定,归口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如何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这也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瓶颈。长期以来,高级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6000元难聘数控技工、16万元年薪招不到模具技师、找高级技工比找硕士研究生难,这些现象频见媒体。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已受到全社会关注,解决就业难问题,加强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重点。有关专家分析,培养高级技能人才,进行技能教育开发、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关键。因此,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角度来说,通过在高职教育中实现职业技能鉴定,可以给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国家职业标准的依据,来调整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等,并把整个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高等院校应该重视并加强技能开发和教育工作,抓住机遇,在培养综合性的高级技能人才方面有所作为。
二、中国美院高职学院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美院高职学院有国阳标识公司、帅康灯具照明有限公司、信源银楼、香港珠宝制造业厂商会、杭州零点广告公司、杭州盛世传奇标识系统有限公司、捷派印务有限公司、杭州卡巴尔商业展示道具有限公司等20多个实训基地。
为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从2001年开始,学院根据劳动部门制定并颁发了《关于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毕(结)业生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的通知》和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学院与国家轻工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总站合作,完成了学校各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工作,截至2011年底,已累计组织8批高职毕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共有1877人获得装饰美工技能资格证,为毕业生总人数49.63%。 尽管我院的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矛盾。主要表现在:
1.实训基地概念模糊。高职教育的最大亮点是具备与专业有关的实训基地实体,给教师提供展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实践实训的机会,从而达到“传帮带”“师带徒”式的高技能训练。而我院现存实训基地,数量较少,形式单一,且大多存在的只是挂名,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实训基地更是寥寥无几。而且现在承担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的重要场所还是各系部的实验室,与企业的联系沟通相对是比较少的。
2.职业技能鉴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根据《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定,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应是一个独立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机构,拥有专、兼职相结合的组织管理工作人员和考评员,而现实的情况是,我院从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挂靠在教务处,只是作为鉴定任务的临时执行机构,没有职业技能鉴定常设机构,可以说处于有名无实状态。没有职业技能鉴定的专职人员和专职考评员,更加缺少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必要研究,职业技能鉴定各项工作处于为证需要而被动参与。
3.实训基地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脱离。实训基地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完全脱离的,他们的各自运行是没有交集的。实训基地的运行且属于教学大纲中的任务,而这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就是教学大纲外的点心了,是为了取证而鉴定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笔者将结合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探讨我院未来新型的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发展。
三、探讨新型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改革
如何把职业技能鉴定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起来,如何把实训基地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作为我们学院的专业特殊性(都为艺术设计类方面的专业)改革没有参考对象,都需要自己试探性的实践和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管理经验,作如下理论研究,探讨职业教育的改革意向:
1.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落实“双证制”或“多证制”教学改革,开发“双证或多证融通”教材,以此来逐步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无缝接轨。
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理论基础都应超出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它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备相应职业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职业道德、劳动素质、服务意识以及专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无缝接轨,高职教育体现出来的职业培养应该是包含要取得职业资格标准而进行的教育。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按职业或技术岗位需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技术应用教育,突出的是学生技术应用与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模式不是高等本科院校的课程“压缩饼干”教育模式,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既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又能使人才的培养结构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对应。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显然,职业技能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
我院有艺术设计类15个专业,相对应的专业都有较为严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教材方面还需要新的建设,开发一批适合这种应用性、实践性的教材,并符合国家职业标准。高职院校的教材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教材,不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体裁,而是符合劳动行政部门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内容的新的延续和整合。一个专业可能对应多个不同的职业岗位,这就需要开发教材的教师把与此专业有关的工种资格能力考核标准融入教材中。开发“双证或多证融通”教材,是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接轨的关键。
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
高职教育的最大亮点是具备与专业有关的实训基地实体,该实体给教师展示实际操作能力平台,给学生提供实践实训的机会,从而达到“传帮带”“师带徒”式的高技能训练。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进一步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成反映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或工艺流程的、满足学生课堂实训、课外实习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必需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破解学生顶岗实习的难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仿真工厂、仿真车间、仿真工艺,提高学生的实际感知认识和动手能力,形成良性互动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走出一条高职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对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产学研结合,不仅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实力、培养高职特色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拓展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空间,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必然要求。产学研创新办学模式也渐渐形成了一些较为稳定的教育资源,通过以专业、行业为纽带,以相关院校和行业企业为成员,以实训基地或工作室内为平台,组成了较好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教育新模式,真正意义上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健全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是提高实训基地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建立规范、健全、有效的管理体制是保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基础。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制定实训基地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实训基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对实训各个环节都要有针对性的规定,规范操作。
(2)建立完整的实训教学档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实训教学大纲和实训教材,此教材结合与此专业有关的工种资格能力考核标准,开发“双证或多证融通”教材,合理优化设置实训项目,尤其是针对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对实训成果(实训报告)要作好存档。
(3)建立合理的实训考评机制,定期对管理人员、实训教师等进行检查考核,以促进实训基地管理走向规范化。
(4)根据艺术类实训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实训基地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做到实训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高职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