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传习录》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从友人的问语来看,他认为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可能是将心理解成了心理学意义上的肉体心,也可能是将心理解成了认识论意义上的认知心,把物理解成了绝对客观与人无关的实在物。的确,按照这样的理解实在无法想象一棵茂盛的花树是如何从人的心中生出来的,也不能理解为何离开了我的认知心花树就不存在。难道我看它,它就存在,不看它,它就不存在吗?即使我不去看它,它也仍然在深山中静静地生长着,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怎么就和我的心发生关系了呢?
这样的理解显然是把“心外无物”仅仅当做了一个话头,未能深入领会阳明的原意。阳明所论之心有习心与本心之分,习心包括感性心与认知心。感性心又叫血气之心,是顺人的躯体而产生的,常常发动为情感,也常常与人欲联系在一起。阳明不主张单纯地去除人的情欲,而是养情而不灭情,节欲而不禁欲。认知心又叫智心,是由人的理智而产生的,所求的是闻见之知,若依它而行,就是走的道问学的路子。阳明更重视成德之学,重视德性之知,主张以尊德性统摄道问学。在他那里,这三个层次的心是融为一体的。一般而言,他说心就指的是本心,本心在阳明那里又叫心之本体,亦即良知,感性心与认知心是融摄在本心之中的。他并不是在感性心或认知心的层面上,而是在本心的层面上说“心外无物”。他理解的物也不是与人无关的死物,而是心涵摄下的物。
阳明所说的与花同归于寂的心就是本心,本心为什么能与花同归于寂呢?因为本心虚灵不昧,能体证到万物之一体性。万物一体本就是儒家共义,从孔子到王阳明,再到近代的熊十力,历代儒者通过各种方式体证到了,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体证不是认识,体证到的东西也不是语言所能穷尽的,但即使言有万殊,却是殊途同归,都指向那种万物一体,物我合一的境界。
本心也就是那“一点灵明”,人人都本具这一点灵明,以此感应万物,从这个角度说,每个人都在建构着他自己的世界,世界在每个人眼中都是不一样的。“绝对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悖论,是不可能的,既然有了人的感知就不会是绝对客观的,客观只是相对于主观而言。深山中的花树,你不去看它,不用自己那一点灵明去观照它,你的世界就根本没有它,也就是同归于寂。假如所有的人都不去观照它,它对所有的人来说也就不存在。这样说会带来另一个疑问:在人类产生之前,世界究竟存不存在?其实这种问法已经实现预设了心物为二,仍是从逻辑分析的方式对待本体论问题。本心不是假设出来的,本来就是一种呈现。
我们说万物有别,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是从表象上说,而从本体上说,是没有差别的。所谓本心,就是揭示了万物这种同构性。其实从任何一物都可通达这种一体性,不过从人心入手,最为便捷简易。
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体的,并不是因为人在形体上是万物中的一份子,而是因为存在结构上具有同构性,内在本性上具有一体性。所以阳明回答友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你要看花,你的心必然要自我打开自己,才能调动眼、耳、鼻、舌、身去感受花的颜色、声音、香气、形状等等。若心不打开自我封闭的话,花也不会打开自身,心与花就不能发生关涉,只能同归于寂。寂与后文的明白相对,就是不明,就是未能感通,此时花对于你而言,就不存在。你的心自我打开趋向花,花也同时自我打开趋向你的心,心和花在存在结构上是一致的,所以花才有可能被感受到,此花颜色才能一时明白起来,就是花被唤醒,由潜在变成了现实。
在王阳明心学中心物是不相离的,谈心必定会涉及物,谈物也必会涉及心。他对物也做了特定理解,把物纳入人的心意感应之内,物是心涵摄下的物。具体而言对物有两种理解:意之所在便是物,明觉之感应谓之物。
阳明在对友人解释为何花不在人的心外时,特别强调了“未看”“来看”,“看”本身就是一个动作,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两种不同状态下,花与自身的关系也不同,或同归于寂,或一时明白起来。从这个角度理解的物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客观物了。《传习录》中又有:“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阳明认为意是心之所发,意识具有不安定的活跃本质,具有指向性,所指向的对象就称之为物,事亲、事君、仁民爱物、视听言动都是物,但他并未说亲、君、民是物,可见这样理解下的物其实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事”。
训物为事,就是强调人要在事上磨练,在日用常行中开显自己的道德本心。阳明早年以朱子之法格竹失败,由此认为不能以认知的方法求道德,打通事与物,就是为了把修养成德的重心转到实践中来。这是从心上说物,也就是说事,事作为人的意向结构的一个极,是不能脱离人的,一切事都是意识参与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人的事是不存在的。可见他首先以物指事,然后从心上说物,再通过意与物的关系建构起心外无物的理论。物与事的沟通,使心学的侧重点由超验的自在之物转向实践中的对象。
按照这样对物的解释,我们也可以对山中观花做出这样的理解,如果物是指事,心外无物的重点在心外无事,那么阳明的回答重点不在花上,而在“看花”上。人之意在于看花,那看花就是一物,未看此花时,看花一物也就不存在。
当然,如果仅仅以“意之所在便是物”解物,还是意犹未尽,花与看花毕竟不同,一实一虚,不能等同。这就必须提阳明对物的另外一种理解,即以明觉之感应说物。《传习录》中有言:“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以明觉之感应说物的范围比意之所在说物要大,不仅包括事,也包括通常所说的实在物,如事亲之亲,事君之君。事与物的界限已经打通,暗含知行合一之意。有孝亲之心就有事亲之行为,有忠君之心就有事君之行为。有物的参与才有事,物在事中存在。“意之所在便是物”是从用上说物,而“明觉之感应谓之物”是从体上说物,他更偏重从体上说“心外无物”。
以明觉之感应说物到至极处就通达了万物一体之境,物的范围无所不包。能否体物不遗,是区分大人与小人的关键。《大学问》中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大人即是圣人,领悟到天地万物本为一体,见孺子入井而生恻隐,见鸟兽哀鸣觳觫而有不忍,见草木摧折而生悯恤,见瓦石毁坏而有顾惜,这样说物才更透彻,就是天地万物,而不单纯指事。在这个意义上的物才更符合阳明在“山中观花”一例中作出的解释,不管是花,还是看花,都在本心之感通中,事与物的界限已经打通。
【庞景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肖茂红
这样的理解显然是把“心外无物”仅仅当做了一个话头,未能深入领会阳明的原意。阳明所论之心有习心与本心之分,习心包括感性心与认知心。感性心又叫血气之心,是顺人的躯体而产生的,常常发动为情感,也常常与人欲联系在一起。阳明不主张单纯地去除人的情欲,而是养情而不灭情,节欲而不禁欲。认知心又叫智心,是由人的理智而产生的,所求的是闻见之知,若依它而行,就是走的道问学的路子。阳明更重视成德之学,重视德性之知,主张以尊德性统摄道问学。在他那里,这三个层次的心是融为一体的。一般而言,他说心就指的是本心,本心在阳明那里又叫心之本体,亦即良知,感性心与认知心是融摄在本心之中的。他并不是在感性心或认知心的层面上,而是在本心的层面上说“心外无物”。他理解的物也不是与人无关的死物,而是心涵摄下的物。
阳明所说的与花同归于寂的心就是本心,本心为什么能与花同归于寂呢?因为本心虚灵不昧,能体证到万物之一体性。万物一体本就是儒家共义,从孔子到王阳明,再到近代的熊十力,历代儒者通过各种方式体证到了,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体证不是认识,体证到的东西也不是语言所能穷尽的,但即使言有万殊,却是殊途同归,都指向那种万物一体,物我合一的境界。
本心也就是那“一点灵明”,人人都本具这一点灵明,以此感应万物,从这个角度说,每个人都在建构着他自己的世界,世界在每个人眼中都是不一样的。“绝对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悖论,是不可能的,既然有了人的感知就不会是绝对客观的,客观只是相对于主观而言。深山中的花树,你不去看它,不用自己那一点灵明去观照它,你的世界就根本没有它,也就是同归于寂。假如所有的人都不去观照它,它对所有的人来说也就不存在。这样说会带来另一个疑问:在人类产生之前,世界究竟存不存在?其实这种问法已经实现预设了心物为二,仍是从逻辑分析的方式对待本体论问题。本心不是假设出来的,本来就是一种呈现。
我们说万物有别,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是从表象上说,而从本体上说,是没有差别的。所谓本心,就是揭示了万物这种同构性。其实从任何一物都可通达这种一体性,不过从人心入手,最为便捷简易。
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体的,并不是因为人在形体上是万物中的一份子,而是因为存在结构上具有同构性,内在本性上具有一体性。所以阳明回答友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你要看花,你的心必然要自我打开自己,才能调动眼、耳、鼻、舌、身去感受花的颜色、声音、香气、形状等等。若心不打开自我封闭的话,花也不会打开自身,心与花就不能发生关涉,只能同归于寂。寂与后文的明白相对,就是不明,就是未能感通,此时花对于你而言,就不存在。你的心自我打开趋向花,花也同时自我打开趋向你的心,心和花在存在结构上是一致的,所以花才有可能被感受到,此花颜色才能一时明白起来,就是花被唤醒,由潜在变成了现实。
在王阳明心学中心物是不相离的,谈心必定会涉及物,谈物也必会涉及心。他对物也做了特定理解,把物纳入人的心意感应之内,物是心涵摄下的物。具体而言对物有两种理解:意之所在便是物,明觉之感应谓之物。
阳明在对友人解释为何花不在人的心外时,特别强调了“未看”“来看”,“看”本身就是一个动作,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两种不同状态下,花与自身的关系也不同,或同归于寂,或一时明白起来。从这个角度理解的物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客观物了。《传习录》中又有:“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阳明认为意是心之所发,意识具有不安定的活跃本质,具有指向性,所指向的对象就称之为物,事亲、事君、仁民爱物、视听言动都是物,但他并未说亲、君、民是物,可见这样理解下的物其实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事”。
训物为事,就是强调人要在事上磨练,在日用常行中开显自己的道德本心。阳明早年以朱子之法格竹失败,由此认为不能以认知的方法求道德,打通事与物,就是为了把修养成德的重心转到实践中来。这是从心上说物,也就是说事,事作为人的意向结构的一个极,是不能脱离人的,一切事都是意识参与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人的事是不存在的。可见他首先以物指事,然后从心上说物,再通过意与物的关系建构起心外无物的理论。物与事的沟通,使心学的侧重点由超验的自在之物转向实践中的对象。
按照这样对物的解释,我们也可以对山中观花做出这样的理解,如果物是指事,心外无物的重点在心外无事,那么阳明的回答重点不在花上,而在“看花”上。人之意在于看花,那看花就是一物,未看此花时,看花一物也就不存在。
当然,如果仅仅以“意之所在便是物”解物,还是意犹未尽,花与看花毕竟不同,一实一虚,不能等同。这就必须提阳明对物的另外一种理解,即以明觉之感应说物。《传习录》中有言:“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以明觉之感应说物的范围比意之所在说物要大,不仅包括事,也包括通常所说的实在物,如事亲之亲,事君之君。事与物的界限已经打通,暗含知行合一之意。有孝亲之心就有事亲之行为,有忠君之心就有事君之行为。有物的参与才有事,物在事中存在。“意之所在便是物”是从用上说物,而“明觉之感应谓之物”是从体上说物,他更偏重从体上说“心外无物”。
以明觉之感应说物到至极处就通达了万物一体之境,物的范围无所不包。能否体物不遗,是区分大人与小人的关键。《大学问》中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大人即是圣人,领悟到天地万物本为一体,见孺子入井而生恻隐,见鸟兽哀鸣觳觫而有不忍,见草木摧折而生悯恤,见瓦石毁坏而有顾惜,这样说物才更透彻,就是天地万物,而不单纯指事。在这个意义上的物才更符合阳明在“山中观花”一例中作出的解释,不管是花,还是看花,都在本心之感通中,事与物的界限已经打通。
【庞景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肖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