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不是金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在当前课改的大环境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而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无疑是通过举手的形式展示出来的。但是,现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很多初中学生知识都掌握了,但是就是不肯举手。那么如何去提高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举手率呢?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调查学生不举手的原因,再去对症下药地找寻提高学生举手率的方法。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不举手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有资料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对文学感兴趣,对语文一般,而对语文课则不感兴趣,而且许多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学生之所以对语文不感兴趣,我想这很大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大家想一想,如果你坐在一节只知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语文课上,那你还想举手参与到老师的讲课中吗?我想你肯定懒于举手,此时的“沉默”对你来说就是“金子”吧?
  二、学生没有学习自信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自尊心也日趋强烈。不少同学为了避免出错而不愿举手回答问题,而且这类学生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怕出现什么情况而招同学嘲笑,怕同学们说他爱出风头,诸多想法给他们举手发言带来许多顾虑。
  针对以上几点原因,我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妨采取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举手率。
  一、多变教法,激发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津津有味地学习的东西,能够很快地学会和掌握。”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举手率,让学生学会语文,就得让他们对学习有较大的动力,就得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一种最直接、最活跃的学习动力。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他们的兴趣爱好,以此投其所好,改变以往以传授知识为唯一重任的课堂形式。教师发挥创造性,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不断变换形式,以万变应不变。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用图片的展示、音乐的熏陶、配乐朗读的感染、录像资料的放映、用讨论、竞赛、表演、辩论、编排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给学生一定的课堂欣赏空间。引进一些具体而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对于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适当引导,合理地将其转化为对学习有益的、能更好地促进学习的辅助力。化枯燥为生动,变空洞为具体,改自动为互动。学生始终能够怀着新鲜、兴奋的心情感受着多变的课堂,以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你还愁语文课上没有举手的了吗?
  二、成功激励,增强学生自信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适应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教法,并不断在此中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发现他们各自的长处,如在语文学科中,有的同学朗读较好,有的同学书写很好,有的同学善于表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加大表彰力度,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取得成功后,学生自然又会出现新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成功的满足感又为学生积蓄了由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这样循环反复就会使学生在激励中自信,从而敢于面对更大的挑战。古往今来,成功人士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经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对自己都充满自信,由此激励自己自爱、自主、自强、自立。所以,学生课堂上的一点点成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想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来。
  三、合理提问,让学生乐思考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学生从老师的提问中,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的信息。教师则可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个个的问题,可以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一个好的问题,既要让学生人人能回答,同时又能够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不同水平的回答,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思考的层次可以不一样。在这样的问题引领下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一定会呈现师生双边活动的最佳效应。
其他文献
“课堂目标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课题究竟有何意义和价值,此课题是否有必要“非进行到底”不可?又能否得出具体详实的实验结果?这是我们课题组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目标教学”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在素质教育中完全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具有其相应的地位和价值,这是不用实验就可以确定的。就如其他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一样,相互交融,共同发挥促进教育教学的作用。一般来说,好的方法都具有
期刊
鲁迅曾说过:“写完至少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修改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修改标题  中学语文课本上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追怀往事而写下的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这些散文曾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定名为《朝花夕拾》。这样一改使标
期刊
随着新课程实践向纵深发展,“教书”这一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而是引导、组织、参与、讨论等的综合;“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而是所有的书,包括电视、电影、网络、报纸杂志,特别是生活这部大书。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也必然发生巨变,如何在新的背景下创新备课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新备课方式,发表一下粗浅的看法。  新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何谓体验?在心理学中,体验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阅读体验,是在阅读的瞬间在心灵上引起的各种快感,它
期刊
苏格拉底有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如果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点燃燎原之火,那么评价首先帮助学生引燃了一根思维的火捻。教师在教学中用好评价介质,不仅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而且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各方面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全面、评价渠道的创新都会给评价注入鲜活的能量。今天,单就课堂上的评价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评
期刊
近年来,作文创新轰轰烈烈,创新作文层出不穷,但有些所谓创新华而不实,虽然形式灵活,令人耳目一新,但内容空洞,缺乏生活气息,缺乏真挚的情感,缺乏鲜明的个性,创新似乎走向了某种极端。我以为学生作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只要与别人不一样,有独到之处,就是创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回归写作的本体,引导学生多角度审题、多角度立意、多角度构思,激活学生思维,让作文百花齐放,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途径一:
期刊
所谓人文精神,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对人生命的珍惜。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没有“人文精神”?似乎是有的。占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家学说不就是“人”的学说吗?但是,这里的“人”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民族、国家的“类”人,而不是“个”人。而且,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
期刊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主阵地、主渠道。“预设”,本指语句中所包含的使其有真值或有意义的估计,站在教育学的角度来解释,即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预先设制教学方案。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教学有可能并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预先设计。“生成”,是课堂对话情景中师生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即时性的获得与发展,是教学的本质内涵,是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僵化走向灵动,由重复走向创造
期刊
语文是什么?有过见仁见智的形象化的诠释。有人说,她是明媚的春天,其色姹紫嫣红,风光无限;有人说,她是迷人的花园,其香沁人心脾,良久不散;有人说,她是窖藏的美酒,其味绵长醇厚,百品不厌。为何有这样的说法?究其原因,它和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有一定的关系。语文是生活与情感的复合体,是人类对生活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是人类思想的载体,闪烁着人文的光芒。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要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净化学生的心灵
期刊
“颠倒的教室” 起源于Salman Khan在TED的演讲,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同传统的中国教育相比,“颠倒的教室”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由教师驱动的模式。在新模式下,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像一个导师、指导者,课堂的互动更多。为了更好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