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美丽的课堂火花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soul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主阵地、主渠道。“预设”,本指语句中所包含的使其有真值或有意义的估计,站在教育学的角度来解释,即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预先设制教学方案。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教学有可能并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预先设计。“生成”,是课堂对话情景中师生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即时性的获得与发展,是教学的本质内涵,是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僵化走向灵动,由重复走向创造的超越。它可以是学生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意等。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者要耐心聆听,如果此“生成”有研讨意义,应及时疏导,说不定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评价手册》中,有一篇名叫《夏日原野上的追赶》的课后练习,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偷瓜少年被看瓜老人发现了,老人穷追不舍,尽管天气炎热,腿脚又不太利索,加上一大把年纪,老人一路上就是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最终少年害怕了,投降了,不得不放下瓜。老人一步一步逼近,终于到达西瓜跟前,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脑袋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然后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读到这里,我就开始做后面的练习,其中一道题是: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我顺理成章的得出了结论:为了履行看瓜的职责。可上课在讲这道题目时,在得出这个结论后,一位学生突然举手问我:老师,为什么老人追回西瓜后又将西瓜放回原地?一开始,我莫名其妙,哪里提到老人把西瓜放回原地了?经过学生提醒,原来在“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后,真的还有一句“又将西瓜放回了原地”,心里不禁一阵自责,怎么那么马虎呢,把这句忽略掉了呢。同时也一样感到很奇怪:老人千辛万苦就是为了追回西瓜,怎么又放回去了呢?其实在我阅读过程中,受了定向思维的影响,也以为老人在千辛万苦的追赶后,最后一定把西瓜拿回去了,所以疏忽了这一句。于是发动学生说“这位学生真细心,老师备课时还没注意到这句话。老人最后还是把西瓜给少年吃了,那干嘛还去追赶呢?”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老人后来发善心了,看少年跑得那么热,所以不忍心就把瓜给他吃了;有的学生说作者写错了。乘学生七嘴八舌讨论之际,我也把思路理清了,见学生一筹莫展,思路堵塞,于是进一步引导说:“大家再想想,老人直接把瓜给少年和追到后再把瓜给少年意义一样吗?”学生眼睛亮晶晶的,说:“哦,老师我明白了。虽然两者结果都一样,但如果老人不去追,那么这个西瓜算是被那个少年偷走的,老人既没有履行到看瓜的职责,同时又纵容了少年的不良行为。而老人追回后再给少年,既表现了老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同时老人用行动对偷瓜的少年进行了一次教育。”探讨至此,师生都感慨良深,为文本独具匠心的设计而惊叹,也有一种百般思考后讶然惊醒的满足。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插曲”,竟引发出这么深刻含蓄的道理,真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瘦弱的、不自信的少年被困悬崖,闻讯赶来的父亲没有亲自爬上悬崖救儿子,而是鼓励他自己一点一点下悬崖,最终胜利脱险的故事。课文学完后,请学生谈谈对文中的“父亲”的看法。大部分学生站起来说,很欣赏父亲的做法,父亲的做法很明智,他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看到儿子处在险境中,很是沉着冷静,根据地势一步步指导儿子下悬崖,教给了儿子战胜困难的勇气,他是一位循循善诱、教子有方的好父亲。这些答案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眼看就要圆满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这时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个父亲很不好,在孩子最危险的时候没去救他,反而叫他自己下来,到底是孩子的性命重要还是教育重要?一石激起千尺浪,大家议论纷纷,觉得这位同学说得也很有道理,比起生命来,当然命最重要,这样看的话,觉得那位父亲太不近情理了,也是不明智的。我一开始猛的一听,也觉得这样看也很有道理,但转而一想,如果父亲不去救他,这个孩子真的会有生命危险吗?于是,我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这次意外的生成,教会了学生要研读文本,从文中找答案,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见妄下结论。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教学效益来自于由精心预设而导致的自然生成。我们应该对课堂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估测,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库,以备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教学中才能从容应对,收放自如,使课堂出现“神来之笔”,使教学环节的断裂之处生成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璀璨花朵,让生成变成一个无法预约的美丽。
其他文献
一、“Catch-22”——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局  “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但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  “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 《第二十二条军规》所描写的困局,用在我们的初中作文教学上,很是合适。  何解?  ——我们语文老师都在教学生写模式化的考场作文。  ——因为中考阅卷时间太紧,老师来不及品味。你得用华丽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
期刊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优孟的人,在朝延上模仿楚国死去的贤相孙叔敖。他穿上孙叔敖的衣服,戴上孙叔敖的帽子,学着孙叔敖的语言、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楚王一看,十分惊讶,以为是孙叔敖死而复生了。这件事提醒了楚王,使他感到不该忘掉贤相的后代,于是加封了孙叔敖的子孙。优孟模仿孙叔敖的故事,被后人认为是中国古代剧的雏形。这个事例说明,戏剧是从模仿开始的。  其实,不光是戏剧,我们学习写作的过程,应当说也是始于模
期刊
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现在,农村中学学生在写作文时就像记流水账,句子不通顺;内容不真实;主题不新颖。究其原因:首先,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对新事物的接触和了解很少,对身边人事物缺乏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其次,农村的孩子课外阅读太少,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少,导致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不高,出现了没有写作素材根本无从下手或者有素材也无话可说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期刊
“课堂目标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课题究竟有何意义和价值,此课题是否有必要“非进行到底”不可?又能否得出具体详实的实验结果?这是我们课题组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目标教学”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在素质教育中完全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具有其相应的地位和价值,这是不用实验就可以确定的。就如其他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一样,相互交融,共同发挥促进教育教学的作用。一般来说,好的方法都具有
期刊
鲁迅曾说过:“写完至少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修改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修改标题  中学语文课本上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追怀往事而写下的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这些散文曾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定名为《朝花夕拾》。这样一改使标
期刊
随着新课程实践向纵深发展,“教书”这一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而是引导、组织、参与、讨论等的综合;“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而是所有的书,包括电视、电影、网络、报纸杂志,特别是生活这部大书。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也必然发生巨变,如何在新的背景下创新备课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新备课方式,发表一下粗浅的看法。  新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何谓体验?在心理学中,体验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阅读体验,是在阅读的瞬间在心灵上引起的各种快感,它
期刊
苏格拉底有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如果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点燃燎原之火,那么评价首先帮助学生引燃了一根思维的火捻。教师在教学中用好评价介质,不仅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而且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各方面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全面、评价渠道的创新都会给评价注入鲜活的能量。今天,单就课堂上的评价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评
期刊
近年来,作文创新轰轰烈烈,创新作文层出不穷,但有些所谓创新华而不实,虽然形式灵活,令人耳目一新,但内容空洞,缺乏生活气息,缺乏真挚的情感,缺乏鲜明的个性,创新似乎走向了某种极端。我以为学生作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只要与别人不一样,有独到之处,就是创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回归写作的本体,引导学生多角度审题、多角度立意、多角度构思,激活学生思维,让作文百花齐放,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途径一:
期刊
所谓人文精神,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对人生命的珍惜。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没有“人文精神”?似乎是有的。占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家学说不就是“人”的学说吗?但是,这里的“人”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民族、国家的“类”人,而不是“个”人。而且,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