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主阵地、主渠道。“预设”,本指语句中所包含的使其有真值或有意义的估计,站在教育学的角度来解释,即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预先设制教学方案。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教学有可能并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预先设计。“生成”,是课堂对话情景中师生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即时性的获得与发展,是教学的本质内涵,是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僵化走向灵动,由重复走向创造的超越。它可以是学生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意等。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者要耐心聆听,如果此“生成”有研讨意义,应及时疏导,说不定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评价手册》中,有一篇名叫《夏日原野上的追赶》的课后练习,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偷瓜少年被看瓜老人发现了,老人穷追不舍,尽管天气炎热,腿脚又不太利索,加上一大把年纪,老人一路上就是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最终少年害怕了,投降了,不得不放下瓜。老人一步一步逼近,终于到达西瓜跟前,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脑袋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然后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读到这里,我就开始做后面的练习,其中一道题是: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我顺理成章的得出了结论:为了履行看瓜的职责。可上课在讲这道题目时,在得出这个结论后,一位学生突然举手问我:老师,为什么老人追回西瓜后又将西瓜放回原地?一开始,我莫名其妙,哪里提到老人把西瓜放回原地了?经过学生提醒,原来在“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后,真的还有一句“又将西瓜放回了原地”,心里不禁一阵自责,怎么那么马虎呢,把这句忽略掉了呢。同时也一样感到很奇怪:老人千辛万苦就是为了追回西瓜,怎么又放回去了呢?其实在我阅读过程中,受了定向思维的影响,也以为老人在千辛万苦的追赶后,最后一定把西瓜拿回去了,所以疏忽了这一句。于是发动学生说“这位学生真细心,老师备课时还没注意到这句话。老人最后还是把西瓜给少年吃了,那干嘛还去追赶呢?”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老人后来发善心了,看少年跑得那么热,所以不忍心就把瓜给他吃了;有的学生说作者写错了。乘学生七嘴八舌讨论之际,我也把思路理清了,见学生一筹莫展,思路堵塞,于是进一步引导说:“大家再想想,老人直接把瓜给少年和追到后再把瓜给少年意义一样吗?”学生眼睛亮晶晶的,说:“哦,老师我明白了。虽然两者结果都一样,但如果老人不去追,那么这个西瓜算是被那个少年偷走的,老人既没有履行到看瓜的职责,同时又纵容了少年的不良行为。而老人追回后再给少年,既表现了老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同时老人用行动对偷瓜的少年进行了一次教育。”探讨至此,师生都感慨良深,为文本独具匠心的设计而惊叹,也有一种百般思考后讶然惊醒的满足。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插曲”,竟引发出这么深刻含蓄的道理,真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瘦弱的、不自信的少年被困悬崖,闻讯赶来的父亲没有亲自爬上悬崖救儿子,而是鼓励他自己一点一点下悬崖,最终胜利脱险的故事。课文学完后,请学生谈谈对文中的“父亲”的看法。大部分学生站起来说,很欣赏父亲的做法,父亲的做法很明智,他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看到儿子处在险境中,很是沉着冷静,根据地势一步步指导儿子下悬崖,教给了儿子战胜困难的勇气,他是一位循循善诱、教子有方的好父亲。这些答案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眼看就要圆满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这时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个父亲很不好,在孩子最危险的时候没去救他,反而叫他自己下来,到底是孩子的性命重要还是教育重要?一石激起千尺浪,大家议论纷纷,觉得这位同学说得也很有道理,比起生命来,当然命最重要,这样看的话,觉得那位父亲太不近情理了,也是不明智的。我一开始猛的一听,也觉得这样看也很有道理,但转而一想,如果父亲不去救他,这个孩子真的会有生命危险吗?于是,我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这次意外的生成,教会了学生要研读文本,从文中找答案,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见妄下结论。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教学效益来自于由精心预设而导致的自然生成。我们应该对课堂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估测,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库,以备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教学中才能从容应对,收放自如,使课堂出现“神来之笔”,使教学环节的断裂之处生成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璀璨花朵,让生成变成一个无法预约的美丽。
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评价手册》中,有一篇名叫《夏日原野上的追赶》的课后练习,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偷瓜少年被看瓜老人发现了,老人穷追不舍,尽管天气炎热,腿脚又不太利索,加上一大把年纪,老人一路上就是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最终少年害怕了,投降了,不得不放下瓜。老人一步一步逼近,终于到达西瓜跟前,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脑袋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然后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读到这里,我就开始做后面的练习,其中一道题是: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我顺理成章的得出了结论:为了履行看瓜的职责。可上课在讲这道题目时,在得出这个结论后,一位学生突然举手问我:老师,为什么老人追回西瓜后又将西瓜放回原地?一开始,我莫名其妙,哪里提到老人把西瓜放回原地了?经过学生提醒,原来在“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后,真的还有一句“又将西瓜放回了原地”,心里不禁一阵自责,怎么那么马虎呢,把这句忽略掉了呢。同时也一样感到很奇怪:老人千辛万苦就是为了追回西瓜,怎么又放回去了呢?其实在我阅读过程中,受了定向思维的影响,也以为老人在千辛万苦的追赶后,最后一定把西瓜拿回去了,所以疏忽了这一句。于是发动学生说“这位学生真细心,老师备课时还没注意到这句话。老人最后还是把西瓜给少年吃了,那干嘛还去追赶呢?”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老人后来发善心了,看少年跑得那么热,所以不忍心就把瓜给他吃了;有的学生说作者写错了。乘学生七嘴八舌讨论之际,我也把思路理清了,见学生一筹莫展,思路堵塞,于是进一步引导说:“大家再想想,老人直接把瓜给少年和追到后再把瓜给少年意义一样吗?”学生眼睛亮晶晶的,说:“哦,老师我明白了。虽然两者结果都一样,但如果老人不去追,那么这个西瓜算是被那个少年偷走的,老人既没有履行到看瓜的职责,同时又纵容了少年的不良行为。而老人追回后再给少年,既表现了老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同时老人用行动对偷瓜的少年进行了一次教育。”探讨至此,师生都感慨良深,为文本独具匠心的设计而惊叹,也有一种百般思考后讶然惊醒的满足。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插曲”,竟引发出这么深刻含蓄的道理,真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瘦弱的、不自信的少年被困悬崖,闻讯赶来的父亲没有亲自爬上悬崖救儿子,而是鼓励他自己一点一点下悬崖,最终胜利脱险的故事。课文学完后,请学生谈谈对文中的“父亲”的看法。大部分学生站起来说,很欣赏父亲的做法,父亲的做法很明智,他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看到儿子处在险境中,很是沉着冷静,根据地势一步步指导儿子下悬崖,教给了儿子战胜困难的勇气,他是一位循循善诱、教子有方的好父亲。这些答案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眼看就要圆满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这时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个父亲很不好,在孩子最危险的时候没去救他,反而叫他自己下来,到底是孩子的性命重要还是教育重要?一石激起千尺浪,大家议论纷纷,觉得这位同学说得也很有道理,比起生命来,当然命最重要,这样看的话,觉得那位父亲太不近情理了,也是不明智的。我一开始猛的一听,也觉得这样看也很有道理,但转而一想,如果父亲不去救他,这个孩子真的会有生命危险吗?于是,我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这次意外的生成,教会了学生要研读文本,从文中找答案,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见妄下结论。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教学效益来自于由精心预设而导致的自然生成。我们应该对课堂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估测,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库,以备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教学中才能从容应对,收放自如,使课堂出现“神来之笔”,使教学环节的断裂之处生成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璀璨花朵,让生成变成一个无法预约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