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收藏家的品牌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_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文物收藏者有很多种,有的挥金如土,盲目追求藏品的经济价值,而从不着眼藏品的研究,做一个纯粹的“保管员”,到头来换回满屋子赝品和次品,金钱上的损失不消说,精神上的打击则更甚,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和他的藏品最终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另一种收藏家对心仪的藏品也是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但他们更注重藏品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不断地学习、淘汰,去芜存菁,藏品不多却几乎件件皆精,既保护了珍贵的文物,同时最终亦成为收藏大家。人们一看到他或她,就会想起此人拥有或者曾经拥有什么名品重器,再或者看到某重器名品,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他或她,也就是说,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与物结缘而永不分离,这种由人及物、因物及人的收藏佳话,在近代中国收藏史上并非罕见。我就见过这么一件珍贵的玉器,这么一个奇怪的收藏家,说他奇怪,就因为在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就只拥有一件令人艳羡的国宝级玉器。
  
  二
  
  认识刘君大约是在十七年前的事了,那时在位于香港湾仔庄士敦道的天地图书店,刚新进了一批精美的文物参考书,人头攒动中有一衣着朴素老者不时于书架上取书翻阅,看得津津有味,攀谈后得知对方姓刘,喜爱收藏古物。看他举止言谈高雅,见解独到,顿生景仰之心,遂相约他日到其府上拜访求教。见面当日,按照惯例原以为会看到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的藏品,谁知在一番寒暄过后,刘老只是轻描淡写地从卧室里取出一个异常精美的锦匣,打开后赫然是一件古怪的玉立人(图1)。玉人呈扁平状,圆环首,叉腰,直立于一长条上,最奇特的是人头上还趴着一微张口翘尾、拱背侧身的动物,身体与人首上半部合而为一。人形的颈、腰与双膝间各刻一横弦纹,余皆光素无纹,两面造型、纹饰一致。玉质深绿带灰,两面皆有深浅不一的褐黄沁色,上面零星散布着俗称“金银渗(沁)”的物质,金光闪闪,皮壳风化自然,十分温润。“这不是卑南文化的玉人吗?”我不禁脱口而出。卑南文化是台湾东部地区的一个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件人形玉器的正式学名叫“人兽形玉器”,大部分学者根据形制又称其为“人兽复合式玉玦”或“人兽形耳环”,目前只发现于台湾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圆山文化(台北芝山岩遗址,距今约2000~4000年左右),及卑南文化(台东卑南遗址,距今约2300~5300年左右)。据《台湾史前时代人兽形玉玦耳饰》(宋文熏、连照美著,原载《考古人类学刊》第44期,1984年)一文所收录,才只有14件(其中芝山岩遗址11件,卑南遗址3件),都是私人收藏和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中采集所得(图2A、2B),其头顶动物的独特形象,据古方先生研究,认为与动物崇拜有关,“动物崇拜导致了图腾崇拜,而图腾符号则往往是人兽合一的形象”(见古方《台湾史前时代人兽形玉器的用途和宗教意义》,原载《考古》996年4期第365页)。这种头顶动物的形象,不仅习见于中国境内其他同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还见之于岩画上(图3A、3B)。山东省泰安市博物馆亦收藏了一件名“龙凤冠人形玉佩”的玉器,据说明文字认为其头顶为冠,可是从偌大的“冠”形物米看,不仅比例失调,且毫无美感可言,故应不是冠,而是新石器时代头顶动物的遗风和演变(图4)。
  
  
  卑南文化人兽形玉器真品且不说如凤毛麟角,就是仿品也不多见,这可是我第一次在民间零距离接触。刘老见我激动不已,点了点头,转身坐在沙发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紧闭双眼,好像在回忆一段无言的往事。临别之际,我问刘老是否可以割爱,或者还有其他的卑南文化人兽形玉器可以让我解解馋,回答是“只有这一件,恕难如愿”。既然如此,也不好再说什么,但我还是再三请求:“今后如有意出让,我定是最好的下家”,刘老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可惜自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当然还有那件令人牵挂的玉人。
  
  三
  
  今回想起这件稀有的卑南玉人,以其高达23厘米的尺寸而言,足以在已知的同类器中傲视同群,考已知卑南人兽形玉器中,脚底横棒下有带榫或不带榫两种形式(图5);其与圆山文化人兽形玉器脚底四样,据前引古方文中“其与圆山文化人兽形玉器脚底四榫,应同作为嵌固于某种器物之上的‘插头’,类似木构件中的榫头。……故此,人兽形玉器的用途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嵌插于木质或骨质器物上,便于固定膜拜或持举、并带有宗教意义的玉质神器”。以刘老所藏玉人尺寸之臣,当可作为辅证。另,习惯上把这种人兽形玉器定名为“块”,似乎仍有讨论的必要。古玉,特别是史前古玉的用途,往往由于年代久远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因素,某些器物因形状“古怪”而难以与后世连接,故引起种种猜想并不足为奇。如良渚文化的冠形玉器,学术界就曾有过“发饰”、“钉缀于衣服上的饰件”以及“巫觋所用的一种法器”等多种论调,直到1998年8月浙江海盐县周家湾遗址出土了一件良渚文化象牙梳,在梳背上镶嵌一件这种玉冠形饰,并以两枚横向销钉固定,才最终确定是梳背上的装饰品(图6)。类似情况尚未完全明了者还有玉琮、玉璇玑等,从略。玦是古代一种环形有缺口的玉器,《白虎通》:“玦,环之不周也。”文献上记载有两个用途,一为腰问佩饰,如《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谋士范增不断转动腰间佩带的玉块,暗示项羽下定决心杀刘邦,亦即《白虎通》所说“君之能决断则佩玦”;二是具有符节作用,如《广韵》说“逐臣(被君王放逐到边疆之地的大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还,赐玦则绝”。以上文献从未提及玦是耳饰,可是考古发掘玦却常发现于遗骸头骨两旁,故业者断定其为耳饰。那么至少出现两种可能,一是考古发现的“玦”与文献上记载的“玦”,根本是两种不同的器物,或有其本质上的区别;另一种可能是“玦”最初确为陪葬用品,直到后来才被赋予上引文献所载的人文色彩。但是分水岭在哪里?台湾那志良先生在《谦谦君子·玉器的鉴定与欣赏》(1994年7期71页,书泉出版社)提出“是不是生人带在耳边的都是环,死人则用玦,表示‘诀别’。这也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意见”。再有一个极易被人忽略的可能是一器多用,如明代中后期的青花大缸,要不是在明定陵发现其用来作盛油的“长明灯”,有谁能想到除了贮水或养金鱼外还有这个用途?可见具体问题还得具体研究。已知所有卑南文化人兽形玉器并非全部考古发掘所得,即便近年考古出土的两件,一件出于石板棺外,一件出于石板棺内(然具体部位不详)。另,虽然卑南文化出土大量与中原风格不一的“玦”形器,但若在目前没有过硬的证据前提下,似乎不宜把人兽形玉器特别是底部带榫的一类贸然归入块或耳环一类。故上引古方文中对卑南文化人兽形玉器的定名及用途考证是妥当及科学的。
  
  
  
  四
  
  去年与同是来自台湾的藏友闲聊,无意中提起该件人兽形玉器,获悉刘老原出自台湾名门,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前就已涉足古物收藏,且深入到字画、青铜器、玉器多个领域,后因股市投资失利,迫于生计,无奈终释出所有旧藏,仅带着惟一的一件始终无法割舍的卑南文化人兽形玉器,孑然一身辗转至香港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言毕,唏嘘不已,从此每当我的眼神触及资料册里的这件卑南玉人,或是与卑南玉人相关的数据,总是不期然地想起刘老,想起这个不只有一件但又只有一件珍品的收藏家。看来,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其他文献
明熹宗朱由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木匠(名气大约仅次于鲁班),他的木制品绝对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珍品。熹宗皇帝的作品常施以五彩,精致而妙丽,在雕刻上尤其见工夫,独具匠心,出人意表。  朱师傅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制成一件作品后,满意的会反复赏玩,自得其乐,不满意的,会扔了重做,孜孜不倦。从来不必考虑成本,只为追求完美境界,只有这么制造的木器作品,才能成为“奢侈品”跟熹宗相
期刊
中国古代的文房用具,可谓包罗万象,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奇巧别致,取材新颖各异。文房用具在工艺品中虽然多是小器,但一器之微,往往穷工极巧,考工考史,源远流长。它们从古至今,互相影响,互为促进;它们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由实用品变为精美的艺术品;它们在各个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并且出现诸多精美绝伦的旷世佳作,光耀古今。下面掇取几件取材新颖的书案文具用品,以飨读者及同好。  明代铜铸双龙笔架(图1),造
期刊
董老师:    您好!  久仰大名。我是—名古泉爱好者,几年前我们通过电话,就“宣和楷”通古钱咨询过您。数年又末通话,甚念!时间过得很快,我想了解经过金融危机后的收藏形势及市场走向,今就下面几个问题向您请教,望指点迷津。  第一,2008年7月30日,大连《半岛晨报》刊载一篇名日《“纯佥银人民币纪念钞”破格发行》一文。除介绍发行情况外,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说:“钱币专家刘正昌云:在中国四千年的货币史
期刊
2007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耀州窑博物馆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在西安及周边地区征集耀州窑瓷器200多件。这批文物多来源于西安市西大街的拓宽改造工程工地,器物以青瓷为主,其中有五代青瓷13件套,器型有碗、盏、盘、洗、盏托、执壶、瓶等,现将其介绍如下,与读者共赏之。  1 天青釉碗(图1—1、图1—2),高6.7厘米,口径17.2厘米,底径7.2厘米。敞口,
期刊
最早的布币——平肩弧足空首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铸行钱币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的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形似海贝的铜金属贝以及形状似铜铲,但只有13厘米长的原始空首布币。原始布币的发现,使我们认识到后来出现的空首布以及更迟出现的折布、方足布、圆足布、锐角布等布币,是由劳动工具——铲(指一种可以装柄的用来松土除草的农具,古代称“铸”,镩与布同音,布币的称谓源于此)演变而来的。空首布是
期刊
珂罗版印刷,又称玻璃版印刷,它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艺的一种。1852年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发现经过铬酸盐处理的明胶膜层曝光后表面会发生硬化的现象。1867年至1871午间德国慕尼黑摄影师阿尔贝特根据这一原理,以玻璃版基用于实际印刷,从而发明了珂罗版印刷。清末民初珂罗版印刷传入我国,由于它较之依靠临摹复制、木版水印等传统复制方法具有高效,墨色层次丰富、逼真等优点,所以成为复制中国书画较为理想的印刷术。  
期刊
艺术大师黄宾虹先生在1948年八十五岁那年应杭州市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之聘请从北京来到杭州,结束了老人家旅居北平十一年的生活。杭州艺专的领导为宾老安排居住在西子之滨,临近岳坟及宝石山的栖霞岭。此地得湖山之胜,自古乃名人雅士理想的居住之地,黄宾老艺术生命的最后七年,即艺术成就颠峰时期都是在栖霞岭度过的。  多数研究黄宾虹学术的人士都一致公认老先生传世的精品大都产生在他八十至八十八岁,即白内障手术前的八九
期刊
日本是最早仿照中国钱币形制铸行方孔圆钱的国家,公元708年,即唐景龙二年,日本奈良朝元明天皇首次仿效中国钱型铸造了“和同开珍”小平钱,此后,各朝天皇又累计铸钱11种,即“万年通宝”、“神功开宝”、“隆平永宝”、“富寿神宝”、“承和昌宝”、“长年大宝”、“饶益神宝”、“贞观元宝”、“宽平大宝”、“延喜通宝”、“乾元大宝”等,连同“和同开珍”,日本钱币学家合称为“皇朝十二文钱”,是日本铸钱的第一阶段,
期刊
笔者藏有一枚“太平天国”大花钱(图1),黄铜质,直径109毫米,厚4毫米,重210克,钱体较为轻薄,红斑褐锈,包浆熟旧,图纹清晰。在花钱正面有“太平天国”四个宋体字,字体端庄严谨。笔划有力,边沿框内凸起“双龙戏珠”纹,龙体粗犷,顶端“宝珠”,火焰四射,下端龙尾之间饰有“寿山福海”纹。花钱背面正中“圣宝”两字,庄重得体,两旁“双凤朝圣”,起舞翩翩。边沿框内饰有宝盖、法轮、金鱼、宝伞、妙莲、宝瓶、盘肠
期刊
自从上世纪对耀州窑的大面积发掘工作开始以来,特别是发现了五代地层并出土了一批高档器具后,关于耀州窑的性质及其与明代以来广为传之的“柴窑”的关系便成为古陶瓷界讨论的一个话题。笔者认为要讨论这个话题,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从五代耀州窑出土器物去看其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也应从有关柴窑的文献记载中探讨它的特点和性质。本文主要是对五代耀州窑的出土器物及工具——陶范作以解析,并根据这些分析来判断五代耀州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