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并鉴赏优秀文学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学鉴赏素养也是极其重要的。
著名女作家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呢?文章的主题又应该如何界定呢?教参上是这样来解析的:“作者重写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安排的非常巧妙。……思乡怀人才是文章的主题。”
我对这段文字有两点质疑:文章的主题若是思乡怀人,那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是否有雕琢之嫌呢?文章用近500字的篇幅只是作为主题的引子,这种导引还能算是“自然”引出的吗?文章只有两个自然段接近二百字的篇幅写到了返乡探亲,骨肉团聚。而据此就能说明文章的主题是思乡怀人吗?
根据这两点质疑,我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得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琦君是深具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家,因此,看到了“泪珠与珍珠”这样的题目,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诗中“明月,珍珠,泪珠”三个意象玲珑剔透,相映生辉,那么,泪珠,何时能像明月一样的皎洁,能像珍珠一样的高贵呢?眼泪,是人生百般体验的浓缩,但不同的年龄阶段,眼泪的内涵和轻重也是不同的。童年的泪,是稚嫩而又轻飘的。但是,当人生的苦难一一亲历,眼泪的内涵便渐渐的变的复杂而又厚重起来。因此,泪珠,只能代表人类对生命的一种体验。赋予泪珠以纯洁高贵的内涵,便是升华生命体验的过程。那么,文章的结构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解读呢?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少女时期只是在文学作品中品读眼泪。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在忧患备尝的人生中品读眼泪。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用观音与基督的信徒的眼泪,来描述生命的最崇高的境界,这也是人类生命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即第一自然段,作者引马区夫人的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里,作者把人生与忧患并提,并且说,自己那时的少女情怀,并不能体会什么是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可见,那时的作者,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文学句子的美触动了她那时敏感的少女情怀,因此萌生了对未来的丰富的人生经历的憧憬。
第二层即第二自然段:引冰心散文中的句子,“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良心经过泪水的浸润,像雨洗过的青山一样。它启发我们,生命的体验应该追求清新鲜活,真切生动。人的良心不能在麻木中死灭,泪水有时便是滋润生命的春雨,它能赋予生命以蓬勃的生机。
第三层即第三四自然段,这里作者引用了白居易和杜甫的诗。白诗中,“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说明人生的痛苦只有自己才体验的真切 ,忧愁是无法通过外在力量来销除的。而杜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更强烈的触动了作者的少女情怀。经过老师的启发和点醒,认识到杜诗中抒发的是一種老泪横流的哀伤。
但以上对于泪珠的体验,仅限于在文学作品中。是文学作品中描述眼泪的诗句触动了作者纤细敏感的少女情怀。作者此时还未在人生中一一亲历。所以作者用这样的话来承上启下:“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可是,饱经忧患的作家,回首人生,已经没有了痛彻心肺的感觉。因此,一段段本该大书特书的经历,在作者的笔下都变的轻描淡写起来。作者先写到了返乡探亲,在这段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凝望大陆的眼光。那几十年的深情凝望,可谓“眼枯见骨”了。接着,作者写到了为人妻,为人母,常常为冥顽不灵的儿子而掉泪。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了“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句话。可见,为爱而流的泪水是崇高而又神圣的,它能排除世俗的扰攘,还心灵以清明的境界。所以,作母亲的经历,无疑是生命情感的升华。
接着作者又赋予泪珠以诗意的想象。作者想象泪珠像“玫瑰花瓣上的露珠”,这玲珑剔透的物象又赋予了泪珠以诗意的美。但露珠纯洁而又脆弱,而珍珠纯洁而又高贵。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可见生命在奋斗的历程中是多么的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眼泪呢!”这段议论启示我们,生命只有在艰辛的奋斗的历程中,才能获得珍珠般的纯洁和高贵。这时,生命的体验又在奋斗中升华了,此时的泪珠,已是生命中的无价之宝。
最后,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两幅场景,一是流泪的观音,一是基督徒祈祷的情景。东西方的宗教为我们描述了最崇高伟大的生命境界。观音的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是为芸芸众生而流”,慈悲的心怀已使生命走出了一己的忧患。作者描写了基督徒涕泪交流的情景,说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高贵的。接着作者又一次提到了开篇引过的马区夫人的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基督信徒因感恩而获得了谦卑,而心灵又因谦卑而高贵。这也许就是凡俗之人最为清明的人生境界吧。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这是一篇抒写生命体验的文章,作者用她饱经忧患的经历升华了她的生命体验,化泪珠为珍珠。因此,忧患和痛苦成就了她的纯洁和高贵,作者收获了一份最为纯洁真挚的生命体验,并不断的追求更高的生命境界。
著名女作家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呢?文章的主题又应该如何界定呢?教参上是这样来解析的:“作者重写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安排的非常巧妙。……思乡怀人才是文章的主题。”
我对这段文字有两点质疑:文章的主题若是思乡怀人,那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是否有雕琢之嫌呢?文章用近500字的篇幅只是作为主题的引子,这种导引还能算是“自然”引出的吗?文章只有两个自然段接近二百字的篇幅写到了返乡探亲,骨肉团聚。而据此就能说明文章的主题是思乡怀人吗?
根据这两点质疑,我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得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琦君是深具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家,因此,看到了“泪珠与珍珠”这样的题目,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诗中“明月,珍珠,泪珠”三个意象玲珑剔透,相映生辉,那么,泪珠,何时能像明月一样的皎洁,能像珍珠一样的高贵呢?眼泪,是人生百般体验的浓缩,但不同的年龄阶段,眼泪的内涵和轻重也是不同的。童年的泪,是稚嫩而又轻飘的。但是,当人生的苦难一一亲历,眼泪的内涵便渐渐的变的复杂而又厚重起来。因此,泪珠,只能代表人类对生命的一种体验。赋予泪珠以纯洁高贵的内涵,便是升华生命体验的过程。那么,文章的结构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解读呢?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少女时期只是在文学作品中品读眼泪。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在忧患备尝的人生中品读眼泪。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用观音与基督的信徒的眼泪,来描述生命的最崇高的境界,这也是人类生命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即第一自然段,作者引马区夫人的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里,作者把人生与忧患并提,并且说,自己那时的少女情怀,并不能体会什么是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可见,那时的作者,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文学句子的美触动了她那时敏感的少女情怀,因此萌生了对未来的丰富的人生经历的憧憬。
第二层即第二自然段:引冰心散文中的句子,“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良心经过泪水的浸润,像雨洗过的青山一样。它启发我们,生命的体验应该追求清新鲜活,真切生动。人的良心不能在麻木中死灭,泪水有时便是滋润生命的春雨,它能赋予生命以蓬勃的生机。
第三层即第三四自然段,这里作者引用了白居易和杜甫的诗。白诗中,“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说明人生的痛苦只有自己才体验的真切 ,忧愁是无法通过外在力量来销除的。而杜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更强烈的触动了作者的少女情怀。经过老师的启发和点醒,认识到杜诗中抒发的是一種老泪横流的哀伤。
但以上对于泪珠的体验,仅限于在文学作品中。是文学作品中描述眼泪的诗句触动了作者纤细敏感的少女情怀。作者此时还未在人生中一一亲历。所以作者用这样的话来承上启下:“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可是,饱经忧患的作家,回首人生,已经没有了痛彻心肺的感觉。因此,一段段本该大书特书的经历,在作者的笔下都变的轻描淡写起来。作者先写到了返乡探亲,在这段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凝望大陆的眼光。那几十年的深情凝望,可谓“眼枯见骨”了。接着,作者写到了为人妻,为人母,常常为冥顽不灵的儿子而掉泪。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了“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句话。可见,为爱而流的泪水是崇高而又神圣的,它能排除世俗的扰攘,还心灵以清明的境界。所以,作母亲的经历,无疑是生命情感的升华。
接着作者又赋予泪珠以诗意的想象。作者想象泪珠像“玫瑰花瓣上的露珠”,这玲珑剔透的物象又赋予了泪珠以诗意的美。但露珠纯洁而又脆弱,而珍珠纯洁而又高贵。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可见生命在奋斗的历程中是多么的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眼泪呢!”这段议论启示我们,生命只有在艰辛的奋斗的历程中,才能获得珍珠般的纯洁和高贵。这时,生命的体验又在奋斗中升华了,此时的泪珠,已是生命中的无价之宝。
最后,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两幅场景,一是流泪的观音,一是基督徒祈祷的情景。东西方的宗教为我们描述了最崇高伟大的生命境界。观音的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是为芸芸众生而流”,慈悲的心怀已使生命走出了一己的忧患。作者描写了基督徒涕泪交流的情景,说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高贵的。接着作者又一次提到了开篇引过的马区夫人的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基督信徒因感恩而获得了谦卑,而心灵又因谦卑而高贵。这也许就是凡俗之人最为清明的人生境界吧。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这是一篇抒写生命体验的文章,作者用她饱经忧患的经历升华了她的生命体验,化泪珠为珍珠。因此,忧患和痛苦成就了她的纯洁和高贵,作者收获了一份最为纯洁真挚的生命体验,并不断的追求更高的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