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传类文本是一种特殊的文本,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检验,具有史学和文学的双重特色。作为史学著作,它通过记人叙史来总结历史规律,探寻事理逻辑,揭示人生哲理;作为文学作品,它用语精要,构思独特,表现古人对是非善恶、荣辱沉浮等历史、人事的思考总结,融汇了人们对历史的睿智评价。这种文质兼美的文本更有利于学生在积累文言知识的同时,感悟文字叙述的情理之美,进而走进历史,思考人生。本文拟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来例释史传类文本的独特教学价值。
《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看似浅易通俗。但前人有评:“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清·朱彝尊《经文考》)“高深若山海”于本文何从见得?看似浅易通俗的叙述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耐人寻味的深意?
一、“简笔”蕴深意
所谓“简笔”,是指在叙述上用语精练又含义丰富的句子。在惜墨如金的优秀史家眼里,简笔是一种常用的创作手段,简而不陋、简而不凡是其基本原则。例如,首段第一句话:“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这句话简要说明晋秦伐郑的原因。晋伐郑,是晋公子重耳(即文中的晋侯)逃亡之时在郑国没有得到礼遇,心有嫌怨所致,故曰“以其无礼于晋”。《史记·晋世家》也有记载:
“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
可是,矛盾明明在于晋郑两国,况且,也没有特别重大的矛盾。晋伐郑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真实目的是要吞并郑。那么,秦为何参与其中?
郑是微末小国,夹在晋楚两国之间,“且贰于楚也”一句表明,此时郑弃晋而倒向楚,楚是郑的“后台老板”。倘若晋伐郑,楚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因为凭一己之力难以战胜郑楚两国,晋很明智地请秦来助阵。秦出于对“一杯羹”的贪婪,自然就出兵了。这样,慑于晋秦两国的威力,楚也不敢轻易出手助郑了。可见,秦是被晋拉来做帮凶的。因此,在叙述上是“晋侯、秦伯围郑”而不是“秦伯、晋侯围郑”,晋侯、秦伯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首句仅17个字,却揭示出当时微妙的列国间关系和这场战争的深层原因,以及秦作为“第三者”参战的真实意图。一处简笔,可能会让人不屑一顾,但用心揣摩,细细品味出其中的深意后,就能领悟到作者用语的精要了。
二、“繁笔”彰要害
在叙述的紧要处、关键处泼墨,细致地刻画铺陈,即“繁笔”写法。“繁笔”是作者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文字,彰显创作的神韵,其重要性当然不容小觑。
晋郑交战,为利所驱的秦前来助阵,为何又仅在烛之武的一番游说后就轻易撤兵了呢? 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威力何在?细察文本,这段说辞共10句话125个字,是文本中最重要的一处繁笔: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⑩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序号和“‖”为笔者所加)
如上文所示,笔者将烛之武的说辞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认清形势,放低姿态;第二层次正反对比,晓以利害;第三层次陈说历史,挑拨离间。第一层次是游说展开的基础,且“秦、晋围郑”,烛之武有意将“秦”放在“晋”之前,让秦伯的虚荣心得到满足,易于接受烛之武后面的陈说。第二层次将“亡郑”与“舍郑”对举,表明亡郑于秦无利有害:“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并且,秦希望割占郑的国土本就是幻想,好处终将落入晋的“腰包”,“焉用亡郑以陪邻”一语点醒梦中人,晋的壮大是对秦莫大的威胁。第三层次借当年秦晋两国由“秦晋之好”到“秦晋交恶”的历史恩怨,摆出晋贪婪成性的实例,推断秦在亡郑后也将一无所得;非但如此,实力壮大后的晋必将“肆其西封”,倒霉的必然是秦。烛之武言之凿凿,秦伯心有余悸。
这处繁笔的妙处在于繁而不扰,每个句子都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和作用,絲毫没有赘余之感。而且,句与句组合严密,三个层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让秦伯的情绪由“得意”到“惊讶”再到“后怕”,最终不得不接受烛之武的建议。这也突出了标题“烛之武退秦师”中“退”的内涵。
三、“伏笔”出匠心
“伏笔”是作者在叙述中设的“局”,目的是使文章在结构上严谨周密,在情理上前后观照、严丝合缝,让读者在阅读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段开头,佚之狐劝郑伯派烛之武出使游说秦伯。佚之狐自然是看出了晋伐郑的真实意图和晋秦联手的实际原因。在当时的形势下,郑若请求晋退兵必是徒劳,请求楚发兵支援也是妄想,唯一可行的就是说服秦退兵而脱离困境。从情理上分析,烛之武的游说必须有一个关键前提:烛之武夜访秦伯不能让晋侯知晓。否则,游说很难顺利进行,甚至烛之武此去会有性命之忧。而文本的叙述恰恰满足了这个条件,请看首段第二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正是因为晋、秦都自有打算,各怀鬼胎,联盟基础的不牢给了烛之武一个天机。“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一处伏笔,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做了情理上的铺垫。史家匠心独运、心思缜密,令人叹服。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高中语文经典作品细读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B-a/2016/02/5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中学)
《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看似浅易通俗。但前人有评:“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清·朱彝尊《经文考》)“高深若山海”于本文何从见得?看似浅易通俗的叙述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耐人寻味的深意?
一、“简笔”蕴深意
所谓“简笔”,是指在叙述上用语精练又含义丰富的句子。在惜墨如金的优秀史家眼里,简笔是一种常用的创作手段,简而不陋、简而不凡是其基本原则。例如,首段第一句话:“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这句话简要说明晋秦伐郑的原因。晋伐郑,是晋公子重耳(即文中的晋侯)逃亡之时在郑国没有得到礼遇,心有嫌怨所致,故曰“以其无礼于晋”。《史记·晋世家》也有记载:
“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
可是,矛盾明明在于晋郑两国,况且,也没有特别重大的矛盾。晋伐郑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真实目的是要吞并郑。那么,秦为何参与其中?
郑是微末小国,夹在晋楚两国之间,“且贰于楚也”一句表明,此时郑弃晋而倒向楚,楚是郑的“后台老板”。倘若晋伐郑,楚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因为凭一己之力难以战胜郑楚两国,晋很明智地请秦来助阵。秦出于对“一杯羹”的贪婪,自然就出兵了。这样,慑于晋秦两国的威力,楚也不敢轻易出手助郑了。可见,秦是被晋拉来做帮凶的。因此,在叙述上是“晋侯、秦伯围郑”而不是“秦伯、晋侯围郑”,晋侯、秦伯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首句仅17个字,却揭示出当时微妙的列国间关系和这场战争的深层原因,以及秦作为“第三者”参战的真实意图。一处简笔,可能会让人不屑一顾,但用心揣摩,细细品味出其中的深意后,就能领悟到作者用语的精要了。
二、“繁笔”彰要害
在叙述的紧要处、关键处泼墨,细致地刻画铺陈,即“繁笔”写法。“繁笔”是作者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文字,彰显创作的神韵,其重要性当然不容小觑。
晋郑交战,为利所驱的秦前来助阵,为何又仅在烛之武的一番游说后就轻易撤兵了呢? 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威力何在?细察文本,这段说辞共10句话125个字,是文本中最重要的一处繁笔: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⑩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序号和“‖”为笔者所加)
如上文所示,笔者将烛之武的说辞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认清形势,放低姿态;第二层次正反对比,晓以利害;第三层次陈说历史,挑拨离间。第一层次是游说展开的基础,且“秦、晋围郑”,烛之武有意将“秦”放在“晋”之前,让秦伯的虚荣心得到满足,易于接受烛之武后面的陈说。第二层次将“亡郑”与“舍郑”对举,表明亡郑于秦无利有害:“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并且,秦希望割占郑的国土本就是幻想,好处终将落入晋的“腰包”,“焉用亡郑以陪邻”一语点醒梦中人,晋的壮大是对秦莫大的威胁。第三层次借当年秦晋两国由“秦晋之好”到“秦晋交恶”的历史恩怨,摆出晋贪婪成性的实例,推断秦在亡郑后也将一无所得;非但如此,实力壮大后的晋必将“肆其西封”,倒霉的必然是秦。烛之武言之凿凿,秦伯心有余悸。
这处繁笔的妙处在于繁而不扰,每个句子都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和作用,絲毫没有赘余之感。而且,句与句组合严密,三个层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让秦伯的情绪由“得意”到“惊讶”再到“后怕”,最终不得不接受烛之武的建议。这也突出了标题“烛之武退秦师”中“退”的内涵。
三、“伏笔”出匠心
“伏笔”是作者在叙述中设的“局”,目的是使文章在结构上严谨周密,在情理上前后观照、严丝合缝,让读者在阅读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段开头,佚之狐劝郑伯派烛之武出使游说秦伯。佚之狐自然是看出了晋伐郑的真实意图和晋秦联手的实际原因。在当时的形势下,郑若请求晋退兵必是徒劳,请求楚发兵支援也是妄想,唯一可行的就是说服秦退兵而脱离困境。从情理上分析,烛之武的游说必须有一个关键前提:烛之武夜访秦伯不能让晋侯知晓。否则,游说很难顺利进行,甚至烛之武此去会有性命之忧。而文本的叙述恰恰满足了这个条件,请看首段第二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正是因为晋、秦都自有打算,各怀鬼胎,联盟基础的不牢给了烛之武一个天机。“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一处伏笔,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做了情理上的铺垫。史家匠心独运、心思缜密,令人叹服。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高中语文经典作品细读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B-a/2016/02/5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