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即是说,对话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这种“对话”的有效性,教师须要考虑的内容会涉及多方面。
一、點拨引导,教给学生对话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均在说准备工作之重要,也包含了方法的重要性。表现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对话与教师、文本、同学的对话工作做好,取得应有效果,就必须注意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相关方法的指导。
一是引导学生扣住情境点,进行换位学习。学生读到一篇文章,认真读,边读边思考,总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对方。此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点,深入文本进行换位思考,如换做和充当文中某些人物角色做设身处地之思,就会较好地理解或认识到作者蕴含于文中的观点或思想等。如教学《好嘴杨巴》,即有学生抓住“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三句话,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进行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好嘴”之“好”在于主人公杨巴的“敢说、难说、快说、巧说”,从而在思维矛盾和冲突处顺利解开文本之密码。
二是引导学生捕捉文章留白,眼神对话空间。文学作品多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以“言外之意”引发读者在虚实结合的境界下挖掘文章的深刻含义。表现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与发掘课文的留白点,从而得以在珍视自我“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标语)的基础上尽情地发挥想象,寻找到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的最好切入点。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老舍先生始终都没有说自己有多喜欢济南的冬天,但却在文中无一处不在表达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欢,从对济南的“宝地”之谓到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都带给人的美的享受,无一不说明了这一点。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到这一点也就认识与理解了老舍先生蕴含在文中的浓浓的赞美之情。
三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模糊点进行多元对话。由于某些原因,文本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某些问题并不会去明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模糊点进行多角度思考与表达甚至是对问题的前无古人的全新认知,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思辨性。仍如前例《好嘴杨巴》的教学,对主人公杨巴的评价,有学生即在“能力、智慧和策略”之外,读出“这是杨巴在那种环境下,不得不这样做”的认知,“智慧的背后是面对权利高压时的无奈,机灵的背后是人格的丧失”,“总之,为了生存,杨巴不得不如此”。
二、创建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的策略
1.平等民主中对话,和谐中孕育精彩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有效对话的重要参与者。故此,要成就课堂对话的精彩,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应有作用,使对话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进行。为此,民主、平等、真诚应成为课堂有效对话的核心关键词与核心特质。由于在对话学习中,所有的“权威”不再绝对,所有的“真理”不再权威,学生的知识获得、方法掌握、技能熟练、情感激发、价值认知等都是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气氛中达成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对话过程中应拒绝再表现出“权威”的色彩,而应在可能的、在学生纠错中“虚心改正”。如此,才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对话意愿并孕育精彩。
2.体验感悟中对话,个性中绽放精彩
如前所述,作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的文本阅读中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这又与个人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等密不可分。故此,有效对话应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以相对真实的生活情景模拟,为学生的有效对话创设提供有益的认知背景,并借此激发学生的对话心向,以此达成在语文课本之外展开向生活学习的“生活语文”的回归。做好这一点,一方面,要活化教材,将演讲、辩论、表演、游戏等多种与语文相关的活动引入课题,实现学生在现实的、说话的情境中展开“对话”;另一方面,以前者为基,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对话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与周围的人、家庭、社会、自然等诸多方面的交往活动中去学习、认知、体验、感悟等。这样才会帮助学生收获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3.有效生成中对话,细节中造就精彩
如教学《再塑生命》一课时,在评价主人公莎莉文老师的环节,有学生提出“莎莉文就是个傻子”。显然,该问题虽然真实——来自学生的真实想法,其实质却涉及语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并关乎这一目标的有效达成。此种情形下,教师无法对这一问题保持无视而应进行积极地引导思考,“怎样来对待莎莉文的‘傻’”,从而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认知:先做人,再做事;德为先,才为后。以此,既深化对课文主旨之理解,并弥补对教学设计知不足。
总之,要保持语文课堂对话的有效和高效,就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与恰当的教学策略的采取。如此,才会使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凤城中学(362400)
一、點拨引导,教给学生对话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均在说准备工作之重要,也包含了方法的重要性。表现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对话与教师、文本、同学的对话工作做好,取得应有效果,就必须注意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相关方法的指导。
一是引导学生扣住情境点,进行换位学习。学生读到一篇文章,认真读,边读边思考,总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对方。此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点,深入文本进行换位思考,如换做和充当文中某些人物角色做设身处地之思,就会较好地理解或认识到作者蕴含于文中的观点或思想等。如教学《好嘴杨巴》,即有学生抓住“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三句话,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进行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好嘴”之“好”在于主人公杨巴的“敢说、难说、快说、巧说”,从而在思维矛盾和冲突处顺利解开文本之密码。
二是引导学生捕捉文章留白,眼神对话空间。文学作品多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以“言外之意”引发读者在虚实结合的境界下挖掘文章的深刻含义。表现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与发掘课文的留白点,从而得以在珍视自我“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标语)的基础上尽情地发挥想象,寻找到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的最好切入点。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老舍先生始终都没有说自己有多喜欢济南的冬天,但却在文中无一处不在表达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欢,从对济南的“宝地”之谓到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都带给人的美的享受,无一不说明了这一点。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到这一点也就认识与理解了老舍先生蕴含在文中的浓浓的赞美之情。
三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模糊点进行多元对话。由于某些原因,文本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某些问题并不会去明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模糊点进行多角度思考与表达甚至是对问题的前无古人的全新认知,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思辨性。仍如前例《好嘴杨巴》的教学,对主人公杨巴的评价,有学生即在“能力、智慧和策略”之外,读出“这是杨巴在那种环境下,不得不这样做”的认知,“智慧的背后是面对权利高压时的无奈,机灵的背后是人格的丧失”,“总之,为了生存,杨巴不得不如此”。
二、创建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的策略
1.平等民主中对话,和谐中孕育精彩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有效对话的重要参与者。故此,要成就课堂对话的精彩,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应有作用,使对话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进行。为此,民主、平等、真诚应成为课堂有效对话的核心关键词与核心特质。由于在对话学习中,所有的“权威”不再绝对,所有的“真理”不再权威,学生的知识获得、方法掌握、技能熟练、情感激发、价值认知等都是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气氛中达成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对话过程中应拒绝再表现出“权威”的色彩,而应在可能的、在学生纠错中“虚心改正”。如此,才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对话意愿并孕育精彩。
2.体验感悟中对话,个性中绽放精彩
如前所述,作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的文本阅读中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这又与个人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等密不可分。故此,有效对话应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以相对真实的生活情景模拟,为学生的有效对话创设提供有益的认知背景,并借此激发学生的对话心向,以此达成在语文课本之外展开向生活学习的“生活语文”的回归。做好这一点,一方面,要活化教材,将演讲、辩论、表演、游戏等多种与语文相关的活动引入课题,实现学生在现实的、说话的情境中展开“对话”;另一方面,以前者为基,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对话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与周围的人、家庭、社会、自然等诸多方面的交往活动中去学习、认知、体验、感悟等。这样才会帮助学生收获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3.有效生成中对话,细节中造就精彩
如教学《再塑生命》一课时,在评价主人公莎莉文老师的环节,有学生提出“莎莉文就是个傻子”。显然,该问题虽然真实——来自学生的真实想法,其实质却涉及语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并关乎这一目标的有效达成。此种情形下,教师无法对这一问题保持无视而应进行积极地引导思考,“怎样来对待莎莉文的‘傻’”,从而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认知:先做人,再做事;德为先,才为后。以此,既深化对课文主旨之理解,并弥补对教学设计知不足。
总之,要保持语文课堂对话的有效和高效,就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与恰当的教学策略的采取。如此,才会使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凤城中学(3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