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li1989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语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重要的课程。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张枣《镜中》为例,探究课堂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努力创设情境、大胆突破束缚、鼓励求异思维、因势利导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这堂课获得大市优质课赛课一等奖。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 发散性思维
  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
  ——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
  高中语文,作为高中教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就必须改变高中语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到的思维,它不满足于惟一的答案,而是指向多种可能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促使学生的心智活动畅通、灵敏、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突破常规和经验的束缚。它也是一种“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开拓思路,从不同途径和角度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教教材”,而是应该充分发挥文本的载体作用,使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有效的训练,也就是用教材教。高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如何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这就要求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问题的设置上,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征提出一些有一定深度、观点新颖的问题,进行设疑,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成为上活一节课的亮点。老师设置的问题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但又不是轻易可以解决的。要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一个相反的思维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设计逆向思维类型的问题。将常规问题颠倒过来思考,以求得问题的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学生由于受课本影响,往往会顺着教材方向思考,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抛开教材提供的条件和思维导向。设计出逆向思维的问题,使他们的发散思维更灵活,更深刻。
  一
  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不能是教师无尽的口耳相授,学生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得来的知识就好比是水缸装水,容易装满,也容易倒掉。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体验、对内容的领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带着一定的学习目的,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观察。
  动口、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来充实自己的知識、丰富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经验能力,从而使学生进步、发展。如在张枣《镜中》“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就落了下来”,“梅花落”是一个很具深意的意象,学生一时很难把握准意象背后的情感。于是,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一首词牌名为《梅花落》的乐曲,此曲主曲调反复三次,断断续续,如怨如诉,听来惹人伤感。同时,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梅”字字形,与“悔”十分相近。“片片心意,如同朵朵梅花,当后悔时,便纷纷落下。那是一种哀伤,怅然若失之感。”学生如是说。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需要研究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自己提出,应努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质疑、自主探索。
  二
  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束缚,独辟蹊径,大胆求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应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允许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理解作品、表达思想和情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支持鼓励他们探究性地学习。如《镜中》有这么句话“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她”是谁呢?当时有部分同学认定“她”指的就是诗人的恋人、心上人。这是一种解读,但还有没有其他解读呢?笔者结合诗歌意象内涵,提示学生朗读了戴望舒《雨巷》,笔者问道:“诗人希望遇到一个像丁香花一样,结着愁怨的‘她’”,如果把“她”换成“他”或者“它”还有没有之前的表达效果?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打开了。很显然,诗歌作品中的“她”代表的是“美好的值得追求的东西”。接着,笔者又提示学生,在古典诗词中,闺怨诗就常常借用思妇、弃妇的形象来表达诗人自己仕途不顺,人生多舛的情感。诗中的“她”也可以指诗人自己。这样“她”的内涵解读一下就丰富起来。
  三
  鼓励求异,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启发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如《镜中》“一面镜子永远等候着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中“镜子”的含义是什么。这是一个难点,也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虽然有难度,但在文本阅读中这是一个激发学生思考的好的契机,也是解读整首诗的关键点。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常规,多种角度多种方法探讨解决问题。有同学认为“镜子是一种反光器物,它的基本功能是照人照物。诗中的‘她’代表女主人公,‘永远等候她’是指诗人希望心上人能回来,回到过去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另一同学马上举手,他认为“诗中的‘她’代表美好的追求。‘永远等候她’是诗人执着于曾经的追求,希望这些美好不曾远离。”又一同学举手,她认为“古人‘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借照镜可以反观自己,通过反观自己可以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她’指的是诗人自己,‘永远等候她’是诗人始终在反观、反省自己,认识自我的内心世界。”又有一同学举手,他说:“镜子的功能是映照,镜中的影像特点是虚幻的。‘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的意思是无论什么映照在镜中,都是虚幻的,曾经拥有的,不可能再拥有;不曾拥有的,也不可能追寻得到。”学生们的思维一旦被激发,举起的手越来越多,对题目“镜中”的解读越来越丰富。   四
  因势利导。学生对事物的差异往往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和见解,保护和发展这种直觉性思维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前提。由于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是语言朦胧,内容偏向个人对人生的思考,形式表达上自由,不拘泥格式和韵律,所以如果脱离诗歌创作背景去解读诗歌的主题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抓住这个机会,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让他们自己查找张枣的相关资料。后来很多同学通过查找资料并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对《镜中》的主题作了很好的解读。如有同学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对女子的爱到了极致,生怕她有一点点闪失,所以在他看来危险的事情都不敢让她去做。最美的场景就是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羞涩,这是只有恋人才有的感觉。而他等不到女子,内心的悔恨由开篇的梅花落下,到结尾的梅花落满南山。爱是极致的,悔也是极致的。这是一首极有张力的诗。”另一同学认为:“这首诗是诗人理想破灭后写的。‘河的另一岸’是指他追求和向往的人生境界。‘松木梯子’是个很灵动的意象。松木本身具有香味,是美好事物和品质的象征。在古典诗歌中就用‘秋兰’‘辟芷’来表达。攀登松木梯子,也是指他所追求的美好的人生境界。而这一切他都无法追寻,无法实现,心中充满了悔恨。”又有一同学认为:“这首诗想表现的是诗人内心想挣脱而又无法摆脱的挣扎心境。文中的‘她’指的是诗人自己。在1984年,中国文化尚处在封闭和封锁的时期,很多优秀的诗人都进行了对文化和对社会的反思。‘游泳到河的另一岸’‘登上一株松木梯子’象征着诗人对先进文化的追求,这种事是危险而美丽的。‘骑马归来’‘回答着皇帝’象征心灵回归传统、经受专制文化的质问。‘皇帝’是专制的代名词。‘镜子’是一个虚幻而美好的传统世界。‘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中,指心灵永远无法摆脱传统专制文化的桎梏”。这些见解都说的很好。现代主义诗歌的解读本来就没有惟一的标准,它的解读是多元的,多义性的。“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同样,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阅读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
  结语
  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应该是学生的自我探究的过程。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主动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是课程改革的真正目的。中学生思维敏捷,富于联想,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而且现在的学生信息源极为广泛,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自身设置问題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学生提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都要贯穿发散性思维的思想,因为发散性思维并不拘泥于书本上的静态知识,而是打破思维常规,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探索,用多种方法寻找合理而灵活的答案,不断超越自我,释放出潜藏的无穷智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A.H.鲁克.创造能力的培养[M].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0.
  [2]吴进国.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M].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0.
  [3]项金荣.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8(3).
  [4]倪亚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吉林教育,2012(22).
  [5]魏忠元.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训练[J].昌吉学院学报,2007(6).
  [6]戴菊伟.善用质疑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J].文教资料,2005(12).
  [7]李尚志.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20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现状看,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施行的背景当中,如何建立与当下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一个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此,本文以评价理论的发展过程为基础,对现代学徒制下的学生学业评价理念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学生学业评价 评价理论 高职院校  高等职业教
摘要: 本文认为大学生雇佣性培养的提法过于狭隘,而基于社会与情感发展的大学生培养与教育为将大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构建了可行的框架,并为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提供了可靠前提。  关键词: 大学生可雇佣性大学生择业能力社会与情感发展  一、问题的缘起  可雇佣性(employabilty)是近年来在国际学界多个领域频繁出现的研究主题。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与就业和劳动力素质相
摘 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都有其历史性的演变过程,其中“异类女性”的演变很突出,值得关注。“异类女性”是指非人类的女性形象,她们从一开始的神话角色,到后来作品中的传奇人物,其间有一定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一转变与刻画,在清代文言白话小说集《聊斋志异》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 异类女性 鬼狐 演变  一、神话传说和前人作品中的异类女性形象  中国文学可以说是起源于远古神话传说
摘 要: 现今,创新链的网络式构建模式更注重跨学科人才和服务团队的建设,创新的技术和经济双重性决定了网络式构建平台具有跨学科性,就是要汇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优秀人才,满足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创新价值网络的高端增值服务要求。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分析了现阶段创新链中企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及学校现阶段创新创业培养的状况和企业对新聘毕业研究生的能力认可情况,以及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等现阶段企业与高校在
摘 要: 张泰先生新著《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不仅是对《聊斋俚曲集》中方言俗语系统研究的有益尝试,而且是近代汉语专书研究的新收获。文章具体分析了其特点。  关键词: 《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 特点 方言俗语  近代汉语专书词汇研究是指以近代汉语时段内一部文献的词汇作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专门研究。作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专书词汇向来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点,因此,专家学者对本领
摘 要: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兴专业,其课程设置问题已成为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核心课题。以云南省不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具体课程设置为例,指出其现状并剖析其原因,有利于我们更加明确小学教师专业的特性,并进一步从课程设置上解决职前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疏离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现状 云南省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在我国从策划到试点再到广泛
摘 要: 根据接受美学的文本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作为阅读者的主体地位,通过巧妙“留白”,即读前巧妙设疑,凸显教材空白;读中放权于学生,留出时间与思维空白;读后拓展阅读,再创造时空的方式促进学生阅读再创造。  关键词: 留白 高中英语 阅读再创造  根据接受美学文本理论,阅读文本是一个开放的、充满意义空白的召唤结构,召唤阅读者进行阅读再创造。即阅读
摘 要: 民族地区音体美专业中有着一定数量的苗族学生,他们中很多人的英语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的兴趣,害怕说英语,很难用英语进行交流。授课过程中进行苗族文化、汉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对比及成因分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焦虑,强化口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音体美专业 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苗汉英跨文化  1.引言  民族地区选拔音体美专业学生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特长,其他文化
摘 要: 教学质量監控体系的科学建立和良好运行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完善和重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在生死存亡关头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之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方式 实施研究  教学工作是每所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关乎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科学建立和良好运行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构建新的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完
摘 要: 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加强学风建设,对于学校文化精神的传承,对于大学生人才培养战略的精准实施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学风建设主要矛盾的基础上,通过对学风建设模式和方法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学风建设模式。  关键词: 学风建设 三维六位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微观来看,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