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对话教学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需求,并当之无愧地成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法则。而语文课堂是师生之间通过对话、文本等言语作品以及听说读写思等言语行为进行的思想、情感和信息的双向交流活动,是一种典型的“对话舞台”。 “对话是展示意义和把握意义的过程,学生就在这种对话的参与中获得了教育。因此对话并不是把某种真理、意义、态度等传递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对话过程本身‘揭示’了真理,它使真理‘显现’出来,从而通过学生的理解而接受。”(巴赫金语)为了初中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对话舞台”,不妨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尝试。
1.调动文化储备,融入教学课堂,缩短对话距离
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生命的籽实是饱满的,生命的样式是斑斓的,生命的积淀是厚重的。在这样的文本面前,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可能感到力怯,感到莫名的威慑,从而进入不了文本的话语系统,进入不了作者或文本的心田。在这种状态下,将文化储备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仿佛为学生架起了拉近与文本距离的桥梁,为学生扫除了对话的阴霾。曾听过一位教师讲授“下放名著”的课,他不是抢占课堂,从作者到背景,从电视剧到“红学”,从情节到形象去作大量的分析介绍,而是先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四个组的内容分别是:“我看贾府”、“走近黛玉”、“戏说熙凤”、“评说宝玉”,要求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写成发言稿。这样学生们融合了各自的文化储备,拓展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背景知识,无疑为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准备了条件,使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和鉴赏增加了文化含金量。
2.挖掘生活体验,补充间接感受,铺设对话通道
教师在教学中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所以要有教师介入,让教师也成为对话者,就是因为在教师的参与下,学生本不够丰富的阅历会有所增长,沉睡的体验回得到唤醒,躲闪的知识能得到复现,一句话,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叶圣陶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示、启发、交流、澄清就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铺设了通道,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畅通,更便捷,更有收获。例如,教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当讲到洞天美景时,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仙人盛会图,可作者为什么不让自己也融入这幅美景中呢?”第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诗歌贵在含蓄,所以作者不愿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尽了,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像空间,就像……就像……”“就像维那斯的断臂,给人带来的不是遗憾,而是美好的想像,这也就是所谓的‘残缺美’吧,是吗?”学生显得很兴奋:“对,对!我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作者自己太喜欢这幅画了,他怕自己入画惊动了神仙,破坏了美丽。” 教师接着说:“就像冬天的一个早上,你推开门准备去上学,却发现满地是一尘不染的白雪,你站在门口,实在不忍心挪动双脚去破坏那洁白,是吗?” 在教师如此的点拨下,学生的直接生活与间接生活感受丰硕了,富有了,在文中的经典与细微处才会有独到的发现和体会,才能滋生出新的知识的经验,也才能更好更准地掌握与文本对话的主动权。
3.创设教学情境,感染学生理趣,形成对话企盼
对话是双向的、互动的交流过程,是思维撞击的动态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追求一种和谐的氛围,在这种情境中使教师和学生的心灵沟通起来,把学生既有经验与要探究、解决的新问题联系起来,把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以《茶花赋》教学为例,一上课,教师就从情境入手,满怀真情地说:“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到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有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界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我们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的感情!”当学生被点燃起爱国之情的火苗后,教师便让学生吟诵描绘、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名诗佳句。学生在情绪激昂之中,对美丽祖国一唱三叹,荡气回肠,心驰神往。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企盼着与文本对话,企盼着向作者诉说内心的感受,任何认同与辩白都将是生机勃勃的,因为它来自与学生的肺腑。
收稿日期:2012-04-20
1.调动文化储备,融入教学课堂,缩短对话距离
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生命的籽实是饱满的,生命的样式是斑斓的,生命的积淀是厚重的。在这样的文本面前,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可能感到力怯,感到莫名的威慑,从而进入不了文本的话语系统,进入不了作者或文本的心田。在这种状态下,将文化储备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仿佛为学生架起了拉近与文本距离的桥梁,为学生扫除了对话的阴霾。曾听过一位教师讲授“下放名著”的课,他不是抢占课堂,从作者到背景,从电视剧到“红学”,从情节到形象去作大量的分析介绍,而是先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四个组的内容分别是:“我看贾府”、“走近黛玉”、“戏说熙凤”、“评说宝玉”,要求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写成发言稿。这样学生们融合了各自的文化储备,拓展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背景知识,无疑为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准备了条件,使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和鉴赏增加了文化含金量。
2.挖掘生活体验,补充间接感受,铺设对话通道
教师在教学中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所以要有教师介入,让教师也成为对话者,就是因为在教师的参与下,学生本不够丰富的阅历会有所增长,沉睡的体验回得到唤醒,躲闪的知识能得到复现,一句话,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叶圣陶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示、启发、交流、澄清就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铺设了通道,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畅通,更便捷,更有收获。例如,教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当讲到洞天美景时,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仙人盛会图,可作者为什么不让自己也融入这幅美景中呢?”第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诗歌贵在含蓄,所以作者不愿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尽了,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像空间,就像……就像……”“就像维那斯的断臂,给人带来的不是遗憾,而是美好的想像,这也就是所谓的‘残缺美’吧,是吗?”学生显得很兴奋:“对,对!我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作者自己太喜欢这幅画了,他怕自己入画惊动了神仙,破坏了美丽。” 教师接着说:“就像冬天的一个早上,你推开门准备去上学,却发现满地是一尘不染的白雪,你站在门口,实在不忍心挪动双脚去破坏那洁白,是吗?” 在教师如此的点拨下,学生的直接生活与间接生活感受丰硕了,富有了,在文中的经典与细微处才会有独到的发现和体会,才能滋生出新的知识的经验,也才能更好更准地掌握与文本对话的主动权。
3.创设教学情境,感染学生理趣,形成对话企盼
对话是双向的、互动的交流过程,是思维撞击的动态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追求一种和谐的氛围,在这种情境中使教师和学生的心灵沟通起来,把学生既有经验与要探究、解决的新问题联系起来,把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以《茶花赋》教学为例,一上课,教师就从情境入手,满怀真情地说:“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到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有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界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我们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的感情!”当学生被点燃起爱国之情的火苗后,教师便让学生吟诵描绘、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名诗佳句。学生在情绪激昂之中,对美丽祖国一唱三叹,荡气回肠,心驰神往。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企盼着与文本对话,企盼着向作者诉说内心的感受,任何认同与辩白都将是生机勃勃的,因为它来自与学生的肺腑。
收稿日期: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