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un9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改变并优化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行为转变的重要话题,是所有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相关教育理论为支撑,列举诸多实例,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进行阐述。
  【关键字】多媒体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课程 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出现了“学习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处理信息资料”、“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利用网络资源”等叙述。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后面附录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一些网页。这已经在告诉我们:现代语文教学要整合多媒体信息技术。
  但二者的整合实践不容乐观。不久前,我看了一篇文章《语文课:不要在多媒体中迷失》。文中谈及了作者参加“语文课堂教学观摩大赛”时,有两位老师上《春》这一课,他们都应用了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课件有图片、视频,真可以说是集声、光、音、色于一体。作者并没有直接评论这两堂课,而是提起了魏书生老师的一节诗词欣赏课《渔歌子》。指出当时没有这些“新理念”、“新名词”,更没有什么多媒体之类的,可魏老师就靠一张嘴,再加上学生的“人脑荧光屏”(想象力)就把课上活了。文章指出:这几年,电脑、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作者的言外之意,大概是老师们在多媒体中迷失了。
  另外,有不少的老师仍存在疑问,“是否一上公开课就得用多媒体?课件难道真的是新课改教学中的法宝?”“我们是在使用能够提高课堂效率的现代教育媒体,还是在台上做秀?”以上的困惑、思考和担心,充分体现了广大语文老师的责任感。仔细思量,我们不禁要问从什么时候起,教师们由欢迎到开始警惕多媒体了?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由怀疑到拒绝呢?责任是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本身,还是由于人们对新技术的陌生而产生的恐惧?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下面我想谈一谈自己对此的粗浅认识。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的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相应的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实施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来实现;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来实现,他据此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他还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起作用。
  由此可見,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整合,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语文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具体来说:
  1.它可以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过程更加符合人类本身的思维规律,使略读和快读得以经济、高效地实现;
  2.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更多更迅速的实现渠道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方式;
  3.借助网络语音软件,可轻易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专家、学习伙伴之间的广泛交流;
  4.可为语文素质的根本因素——思维能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1.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目标定向过程
  定向,就是告知学生课堂教学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最终学习结果是什么。这样有利于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和明白自己努力的程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用边讲边播放的方式把教学目标投射到电子白板,或传送到学生机上,必要时可重放,还可存于数据库中,让学生适时或随时访问参照。多媒体信息技术可对需要的提示重点用多种技术处理使其突出,以有效地引起学生注意。利用网络可设“弹性教学目标”,也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通过网络给以不同层级的学习目标。
  2.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讲解”情境
  语文教学中的讲解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没有必要每次都作系统的讲解,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寓讲于“画”,寓讲于“演”,寓讲于“思”……使教与学融为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例如《松鼠》一文,松鼠的漂亮、驯良和乖巧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采用了下面的步骤:①在悠扬动听的音乐声中向学生展示活泼漂亮的松鼠图片。让学生获得美感,产生学习兴趣。②在屏幕上逐次“画”出以下画面:松鼠的爪子→松鼠的身体→松鼠的眼睛→松鼠的尾巴。让学生自然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观察顺序和介绍重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③用鼠标分别点击松鼠的爪子、身体、眼睛、尾巴,使各部分分别着色。让学生感受“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等比喻句的优美。④出示猫或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描绘介绍。⑤播放《松鼠》视频文件,让同学们观察松鼠的生活习性等,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以上教学过程,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抛弃了繁琐的讲解,寓讲于“演”,寓讲于“思”,既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松鼠的特征,又指导学生要准确运用词语以进行形象生动的说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又如《安塞腰鼓》是新选进教材的课文,是诗一样的散文,是文字化了的舞蹈。由于初一的学生对安塞腰鼓这种民间艺术接触很少,如果直接让学生去谈文章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感受,效果不会很好。此时如果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观看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录像,亲身去感受和体验安塞腰鼓的粗犷、雄浑、奔放、洒脱的特点,并把舞蹈画面与课文内容相对照,再谈感受,效果会好得多,理解也深得多。
  3.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阅读理解过程
  阅读是学生感知文本、领悟文意、体会文思、欣赏文采的必经一环,也是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提高的必经之路。可惜的是,以前的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量太少。这种情况的形成,除了教师教学观念的原因外,也跟传统的信息传输媒介限制了阅读材料的增补有关。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可以轻松地突破这种限制。
  首先,多媒体网络系统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和容量。在课堂上,教师不再仅仅只能让学生阅读纸质课本,与课本有关的背景资料、作家概况、他人评价等材料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系统让学生自己适时阅读,彻底改变了由教师独家介绍的局面,从而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内容和思考时间。
  其次,扩大学生阅读的视角。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阅读超文本,甚至上网访问,阅读面可以极大地拓宽。
  如在《敬畏生命》中,关于作者的情况,我先展示网上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快速阅读,并抓住主要信息点,再让学生在留言板上输入自己所掌握的作者的关键信息,用大屏幕把留言全部展示后,学生讨论谁输入的信息最重要;然后教师点评。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我又让学生上网查看一些学生自杀的新闻材料;一段时间后,我让学生在留言板上用最简洁的话输入自己看后的感想,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生命。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去思考,并得出该如何对待生命的结论。这种讨论正是协作式的学习。这样的协作学习不但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出应掌握的关键内容,还能了解、掌握更多的思想和知识。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从网上获取知识信息的意识。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学到了语文课知识,也有了上网查寻语文方面的知识信息的意识,更有了网上也可获取其它知识信息的意识。
  4.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过程
  多媒体网络作文训练方式与传统作文训练方式相比有着许多优势。
  第一、多媒体网络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在网络中随心所欲地查询到各种各样与所写题目有关的信息。如,我在学生写作《植物王国漫游记》时,就指导学生上网寻找,有的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有的学生到“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心”观光了一圈,还有的学生进入了“英国剑桥大学植物百科全书大全”网站。漫游之后,同学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资料,并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写入了文章。可见,多媒体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快捷的信息资源。
  第二、多媒体网络作文以学生为本体。学生或单独作文,或小组讨论作文。教师的任务便是给学生提供导航、提示和服务。这样学生可以从独立思考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同学之间则培养了合作的团队精神。
  第三、课堂上缺的恰恰是形象,多媒体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形象,再现生活,激活学生内部言语,便于有效地转化为外部言语,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听潮》一课前,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把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和其它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汹涌而至,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页上浏览了钱塘江大潮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加深了对“天下奇观”的理解,写出了“海潮的遐想”、“海潮与人生”、“大潮与礁石的对话”等许多富有新意的作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祝智庭,钟志贤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浙江省嵊州市宣传部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对策”课题组对全市未成年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有一项“对社会上破坏公物的现象,你怎么看?”调查结果是40%的学生选择“上前阻止”,47.6%的学生选择了“心理难过但没有行动”,7.1%的学生选择了“视而不见”,5.3%的学生选择了“与己无关”。而这些学生中99%以上的学生都知道破坏公物是不好的。  上述调查情况真实地反映了当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现状—
期刊
强调创新发展的温州,曾为世人瞩目,人们对温州模式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制度与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津津乐道。1994年在这里落成的温州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建校之初,学校无论是办学硬件还是人员配置都比较薄弱,以年轻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和二流的生源使得学校的前途充满了未知数。然而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它就被成功打造为省重点中学、省文明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国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校……  一系列的荣誉让人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在过程性目标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动词,强调小学数学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觉深”。小学数学教学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感悟数学,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下面笔者就从体验感悟入手,谈谈小学数学中的体积概念教学。    一、体验生活,感悟物体有大有小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初中数学教学不再是纯理论、纯理性的探索,不再是单一的对确定事实的灌输,对唯一答案的寻求和封闭习题的操练。“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是新课程最为显著的特点。因此,需要我们每个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开放性教学问题。  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主要包含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习题训练的开放性、考试评价的开放性等,这里我就如何通过开放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认知和情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前者主要解决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学生在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心理态度、情绪体验的参与,产生愿不愿学、喜不喜欢学、信不信能学好等情感。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不主动学习,这同我们教育者没有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心理有很大关系。“忽视情感,是忘了教育的另一半”,因此把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是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校园文化特色时刻影响着师生的精神成长。我们树立这样的一个理念:走出校门的每个孩子都应该成为有内涵的人。这里所说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层面,让孩子们成为有丰富知识的人;二是做人的层面,让孩子们成为有涵养的人。因此,我们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目标,用阅读引领师生成长,让学生在书的世界中受到精神的洗礼。多年来,学校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的实践经验,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积极构建
期刊
(三)打造师生的精神家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人的生命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生命,一种是精神生命。我们一直认为,对师生生命的关注,是学校一切工作  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于是,我们把精神家园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学校生命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我们关注师生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更关注师生的精神世界。我们努力促进师生身心的健康,更要让校园成为师生焕发生命光彩的家园。  1.确立主题,营造氛围——幼小心灵在这里扬帆  
期刊
历史活动课作为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课型,它之所以成为各个版本实验教材争先恐后、下大力气推出的“品牌”,不仅仅是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此次课改的新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它本身是一种可激活历史教育、赋予历史教育以生机活力的理念。因此,对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实验教材中的活动课教学,我们应选择与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一、准备阶段,做到“早”、“实”、“新”    所谓“早”就是早准备。开展探究活动课,学
期刊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科书“用正多边形拼地板”、“设计轴对称图形”以及 “平移和旋转”中都有图案设计的相关内容。配套的教师用书[1]中提到:教材中增加了利用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这主要是让学生在動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和欣赏这些基本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体现,体验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但是笔者在查阅了一些关于美育的相关资料后发现,数学教育中的美育往往是被忽略的。  《教育大
期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