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持续发展的今天,每一位小学校长都在思考:怎样办特色化学校?学校特色是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是个创新研发的过程,更是个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身心发展、校园文化的形成等诸多方面都需要特色化、个性化,可以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可以开发身边的有利资源,可以营造全新的文化氛围,还可以形成独有的办学风格。站在百年名校厚重的历史根基上,我以近几年在积极探索学校特色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为例,谈谈在彰显学校特色、建设学校文化方面的一些尝试。
一、保留传统,在传承民族文化上寻找切入点
学校的办学目标应是以学生为本,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化发展的独特领域。个性化办学方向的形成,首先依赖于对学校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师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深入探索,它应具有鲜明的学校品味。发扬已有的优秀传统,既从校情出发,让全校师生能很快入门、上手,易操作,收效快,又从学情出发,帮助学生提升一至几项专业素养,拓展个人的文化气息。因此,在特色办学形成的初期,我们从传承民族文化上入手,寻找切入点。学校自1995年以来,在扬州市率先致力于具有前瞻性的写字实验课题研究,自编写字教材,开发了毛笔写字校本教材《墨花香》、硬笔写字练习册,每周开设两节20分钟的写字课,根据学生写字水平分层次教学;开展教师全员练字活动,以定期成果展示促整体水平的提高,写字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学生开展的“百人书法”展、阳光学堂“义务写春联”等活动,都在市区产生较大影响。借助传统项目——书法,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铸民族魂,扎中国根。
二、探索新路,在打造品牌文化上寻求立足点
所谓学校品牌,是指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同行业中领先或具备特有能力的学校综合内涵的概括,是学校文化力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战略个性。对于学校发展来说,用“升学率说话”的时代,必然会让位于“用品牌说话”的时代。学校品牌的建立,来源于对于学校发展的长远思考,来源于为全体师生发展搭建广阔发展空间的思考,更来源于提升学校品质、品效、品味的思考。于是,学校立足当前小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托学校德育平台,从文明禮仪入手,打造出了一系列的东关小学德育品牌工程。
1.做大“礼育”品牌
从2009年年初开始,学校把“培养和规范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以“礼育”为抓手的序列化教育活动。从此,“礼育教育”这个新名词深入人心,成为了每一位东关人热捧的话题。
(1)礼育活动多样化。学校将“礼育”规范融进一个个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小儿歌中,配上礼仪小常识、名人名言,编写出了具有东关特色的礼育校本教材。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使“礼育”文化体现在每个学生的举手投足之间。
(2)礼育评价常态化。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存在的缺失,学校制定出了礼育“六要”,并将“六要”指标细化,制定月度“礼育”重点,围绕一个主题培养一个习惯。让“礼育”评价模式深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点点滴滴。通过建构多种形式的评价体系,学生提升了仪态美,塑造了形象美,内化了心灵美。
2.做强“德育”品牌
百年名校培育出大量的杰出英才。老校友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关心东关学子的成长,难忘小学时光,2000年11月曾回信东关学子,勉励学生从小立志成才,长大报效祖国。学校就以江泽民同志给东关小学吴霜同学的复信精神为德育载体,紧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贯彻回信精神,立志成才报国”为德育主题,充分发挥东关小学广陵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的辐射作用,做强“德育”品牌。从2004年3月18日开始,陆续开展了传唱《夕歌》、飞燕迎春、感恩母校、争当文明少年、唱响文明新童谣等活动,举办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论坛,为全区各小学提供了德育活动的有力榜样。
3.做好“节日”品牌
节日文化是当下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中国传统节日到西方节日,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学校里将会度过很多难忘的节日。因此,从学校特色出发,打造节日文化建设新主题,成了学校品牌文化建设 的一项崭新内容。我们筛选并设立了“东关十节”,如尚礼节、体育节、艺术节,以及校庆纪念日、十岁成长日、新年畅想日等,将各种主题融入节日文化,让学生在节日活动中成长,使学生良好品德在有效的途径与载体上自然形成,从而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开辟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天地。
三、挖掘资源,在构建课程文化上寻访落脚点
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课程文化决定了学校文化的主题,因此课程文化建设自然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是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的,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在彰显学校特色的工作上,我们选择了以学校浓厚的文化背景、丰富的社会资源平台、新颖多样的社团活动为落脚点,开发出了东关小学校本教材系列丛书,为学校课程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1.文化东关——人文之笔
“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是新时期东关小学奏响的新号角。学校依托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环境优势,开发《文化东关》校本课程,从校园篇、东关篇、运河篇、扬州篇四个角度,分6册向学生全方位呈现了与“东关”相关联的人、事、物、景、典……图文并茂,叙述生动,引人入胜,贯古通今,激发了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感情。“文化东关”的四个板块分布教学楼的四个楼层,一至四楼依次为“菁菁校园”“璀璨双东”“悠悠运河”“人文扬州”。踏上楼梯平台,抬头所见的是各板块的综述,沿长廊向南分别为各版块的具体内容。展牌制作精美,图文并茂,文字浅显生动。下课时,孩子们聚集在文化长廊,阅读着、欣赏着、陶醉着,可谓“百年文脉,薪火相传”。长廊文化成了东关小学一道独特的风景,更成了东关小学推行文化东关校本课程,打造人文校园的有效载体。
2.体艺2 1——创新之笔 近年来,东关小学独辟蹊径,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结合区域体艺“2 1”项目的实施要求,学校对体育、音乐、美术学科进行校本化统整与创造。在保证课程实施水平的基础上,用4/5的教学时间完成原学科的教学内容,余下的1/5的教学时间分别增设口琴、动漫绘画、五子棋等校本课程,“一减一增”体艺课程特色悄然生成。校本教材的集结出版,为“一减一增”烙上了课程规范化印记。学校分年级编制了《我爱吹口琴》《动漫绘画》《我爱五子棋》三门学科的校本教材,制定了相应的考级办法,并开展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文化艺术节、动漫活动周、定级考级赛、技能争霸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今的东关小学,学生人人能吹口琴,人人会画动漫,个个会下棋,全面提升了学校体艺品牌的文化含金量。
3.社团活动——缤纷之笔
“以生为本”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东关人的追求,学生社团的组建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坚持“打破班级界限,全员参与,全员活动”的社团建设宗旨,将社团活动纳入固定课程。组建初期,发放社团活动调查表,征求学生及家长意愿,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围绕“人文东关”课程特色主题,建立了艺术类、益智类、操作类、运动类、语言类等5大类88个社团。超市化、菜单式、开放性的选修课程,以及长达70分钟的社团实践活动课,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发展时间和空间,真正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增长知识,发展个性。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一批批特长生不断涌现。社团活动,为许多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向上发展的空间,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校通过开设内涵丰富的七彩课程,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推进校本课程特色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发展的品牌与内涵;通过突出校本课程的研究,把“以生为本”的教育宗旨落在了实处。
四、拓展渠道,在开发教科研文化上尋找生长点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科研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科研文化建设,可以完善运行机制,增强师资力量,强化科研能力,提高专业化水平,促使教师自觉养成良好的教科研习惯。因此,学校重视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拓展教科研渠道,寻找教科研文化的生长点,走出了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化之路。结合师资特点,首创“同创共享课”“年级展示课”“专家指导课”“课题研究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备课策略研究,建立备课资源库,多角度关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组团办学要求,搭建理论性研讨平台“东关讲坛”,创设互联网交流平台“东关论坛”,及时组织教师参与各类论文评选活动,主动交流论文发表心得,积极投身课题研究工作,成立教师子课题联盟,组建完善的师徒梯队力量;结合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研究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操作策略,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制定、落实、考核、评定为手段,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成长。组建名师工作室,名师牵头,工作小组组团教科研攻关,有效地促进了骨干教师的专业提升。校本教研卓有成效的开展,培养出了一支精干的教师梯队、一大批科研型人才,为学校创造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一所学校,只有厚积底蕴、彰显特色、亮出品牌,才能永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潮头。在学校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上,会不断涌现新的元素、新的主题,我们将不断探索,一路前行。
一、保留传统,在传承民族文化上寻找切入点
学校的办学目标应是以学生为本,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化发展的独特领域。个性化办学方向的形成,首先依赖于对学校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师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深入探索,它应具有鲜明的学校品味。发扬已有的优秀传统,既从校情出发,让全校师生能很快入门、上手,易操作,收效快,又从学情出发,帮助学生提升一至几项专业素养,拓展个人的文化气息。因此,在特色办学形成的初期,我们从传承民族文化上入手,寻找切入点。学校自1995年以来,在扬州市率先致力于具有前瞻性的写字实验课题研究,自编写字教材,开发了毛笔写字校本教材《墨花香》、硬笔写字练习册,每周开设两节20分钟的写字课,根据学生写字水平分层次教学;开展教师全员练字活动,以定期成果展示促整体水平的提高,写字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学生开展的“百人书法”展、阳光学堂“义务写春联”等活动,都在市区产生较大影响。借助传统项目——书法,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铸民族魂,扎中国根。
二、探索新路,在打造品牌文化上寻求立足点
所谓学校品牌,是指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同行业中领先或具备特有能力的学校综合内涵的概括,是学校文化力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战略个性。对于学校发展来说,用“升学率说话”的时代,必然会让位于“用品牌说话”的时代。学校品牌的建立,来源于对于学校发展的长远思考,来源于为全体师生发展搭建广阔发展空间的思考,更来源于提升学校品质、品效、品味的思考。于是,学校立足当前小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托学校德育平台,从文明禮仪入手,打造出了一系列的东关小学德育品牌工程。
1.做大“礼育”品牌
从2009年年初开始,学校把“培养和规范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以“礼育”为抓手的序列化教育活动。从此,“礼育教育”这个新名词深入人心,成为了每一位东关人热捧的话题。
(1)礼育活动多样化。学校将“礼育”规范融进一个个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小儿歌中,配上礼仪小常识、名人名言,编写出了具有东关特色的礼育校本教材。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使“礼育”文化体现在每个学生的举手投足之间。
(2)礼育评价常态化。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存在的缺失,学校制定出了礼育“六要”,并将“六要”指标细化,制定月度“礼育”重点,围绕一个主题培养一个习惯。让“礼育”评价模式深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点点滴滴。通过建构多种形式的评价体系,学生提升了仪态美,塑造了形象美,内化了心灵美。
2.做强“德育”品牌
百年名校培育出大量的杰出英才。老校友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关心东关学子的成长,难忘小学时光,2000年11月曾回信东关学子,勉励学生从小立志成才,长大报效祖国。学校就以江泽民同志给东关小学吴霜同学的复信精神为德育载体,紧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贯彻回信精神,立志成才报国”为德育主题,充分发挥东关小学广陵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的辐射作用,做强“德育”品牌。从2004年3月18日开始,陆续开展了传唱《夕歌》、飞燕迎春、感恩母校、争当文明少年、唱响文明新童谣等活动,举办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论坛,为全区各小学提供了德育活动的有力榜样。
3.做好“节日”品牌
节日文化是当下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中国传统节日到西方节日,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学校里将会度过很多难忘的节日。因此,从学校特色出发,打造节日文化建设新主题,成了学校品牌文化建设 的一项崭新内容。我们筛选并设立了“东关十节”,如尚礼节、体育节、艺术节,以及校庆纪念日、十岁成长日、新年畅想日等,将各种主题融入节日文化,让学生在节日活动中成长,使学生良好品德在有效的途径与载体上自然形成,从而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开辟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天地。
三、挖掘资源,在构建课程文化上寻访落脚点
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课程文化决定了学校文化的主题,因此课程文化建设自然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是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的,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在彰显学校特色的工作上,我们选择了以学校浓厚的文化背景、丰富的社会资源平台、新颖多样的社团活动为落脚点,开发出了东关小学校本教材系列丛书,为学校课程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1.文化东关——人文之笔
“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是新时期东关小学奏响的新号角。学校依托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环境优势,开发《文化东关》校本课程,从校园篇、东关篇、运河篇、扬州篇四个角度,分6册向学生全方位呈现了与“东关”相关联的人、事、物、景、典……图文并茂,叙述生动,引人入胜,贯古通今,激发了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感情。“文化东关”的四个板块分布教学楼的四个楼层,一至四楼依次为“菁菁校园”“璀璨双东”“悠悠运河”“人文扬州”。踏上楼梯平台,抬头所见的是各板块的综述,沿长廊向南分别为各版块的具体内容。展牌制作精美,图文并茂,文字浅显生动。下课时,孩子们聚集在文化长廊,阅读着、欣赏着、陶醉着,可谓“百年文脉,薪火相传”。长廊文化成了东关小学一道独特的风景,更成了东关小学推行文化东关校本课程,打造人文校园的有效载体。
2.体艺2 1——创新之笔 近年来,东关小学独辟蹊径,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结合区域体艺“2 1”项目的实施要求,学校对体育、音乐、美术学科进行校本化统整与创造。在保证课程实施水平的基础上,用4/5的教学时间完成原学科的教学内容,余下的1/5的教学时间分别增设口琴、动漫绘画、五子棋等校本课程,“一减一增”体艺课程特色悄然生成。校本教材的集结出版,为“一减一增”烙上了课程规范化印记。学校分年级编制了《我爱吹口琴》《动漫绘画》《我爱五子棋》三门学科的校本教材,制定了相应的考级办法,并开展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文化艺术节、动漫活动周、定级考级赛、技能争霸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今的东关小学,学生人人能吹口琴,人人会画动漫,个个会下棋,全面提升了学校体艺品牌的文化含金量。
3.社团活动——缤纷之笔
“以生为本”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东关人的追求,学生社团的组建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坚持“打破班级界限,全员参与,全员活动”的社团建设宗旨,将社团活动纳入固定课程。组建初期,发放社团活动调查表,征求学生及家长意愿,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围绕“人文东关”课程特色主题,建立了艺术类、益智类、操作类、运动类、语言类等5大类88个社团。超市化、菜单式、开放性的选修课程,以及长达70分钟的社团实践活动课,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发展时间和空间,真正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增长知识,发展个性。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一批批特长生不断涌现。社团活动,为许多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向上发展的空间,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校通过开设内涵丰富的七彩课程,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推进校本课程特色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发展的品牌与内涵;通过突出校本课程的研究,把“以生为本”的教育宗旨落在了实处。
四、拓展渠道,在开发教科研文化上尋找生长点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科研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科研文化建设,可以完善运行机制,增强师资力量,强化科研能力,提高专业化水平,促使教师自觉养成良好的教科研习惯。因此,学校重视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拓展教科研渠道,寻找教科研文化的生长点,走出了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化之路。结合师资特点,首创“同创共享课”“年级展示课”“专家指导课”“课题研究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备课策略研究,建立备课资源库,多角度关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组团办学要求,搭建理论性研讨平台“东关讲坛”,创设互联网交流平台“东关论坛”,及时组织教师参与各类论文评选活动,主动交流论文发表心得,积极投身课题研究工作,成立教师子课题联盟,组建完善的师徒梯队力量;结合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研究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操作策略,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制定、落实、考核、评定为手段,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成长。组建名师工作室,名师牵头,工作小组组团教科研攻关,有效地促进了骨干教师的专业提升。校本教研卓有成效的开展,培养出了一支精干的教师梯队、一大批科研型人才,为学校创造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一所学校,只有厚积底蕴、彰显特色、亮出品牌,才能永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潮头。在学校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上,会不断涌现新的元素、新的主题,我们将不断探索,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