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牢记词汇和语法,而是挖掘深含其中的理想信念及审美观,它不仅能使中职学生学握语言基础知识,更应从中获得进一步的人文内涵,使学生的性情理念在语文学习中得到舒展,从而成为名副其实全面发展的人。
一、关爱自己,远离灰色生活
爱的含义包括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能力,都是以人格的健康为基础,科技发展推进人的异程,在中职学生中表现突出的就是沉湎上网和网络游戏,他们大多数在初中表现不佳,到中职学校后存在自卑心理,在网上他们无所不能,但在现实中一无是处,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他们精神异常脆弱;而一部分学生的家庭不幸福美满。在单亲环境中长大或是空巢家庭,分父母沟通致少,在这样被冷漠的环境中成长,没有积极的生活目标,因此他们不相信现实生活中存在爱,在学校对教师往往有抵触情绪,甚至顶撞。一旦玩起虚拟游戏就能得到暂时的精神满足,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语文教学中找回对他们的关怀。
我们通过语文学作样品培养学生善待自己,树立不屈不饶的信心,例如我在教学《前赤壁赋》时。学生能读懂文中的景物,但是对苏轼议论自己时却无法理解它与文中景物的关联,于是在讲解完字词后要求学生回家查找写作本文的背景。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不高,一旦听说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查阅知识,立马兴奋起来。这可是他们的强项啊,他们查到了“乌台诗案”,知道了苏轼被贬黄州,愤懑在所难免,但他不能生活在压抑中,寻求精神自救,就成了居士精神生活中最迫切的需求。通过《前赤壁赋》中,我们能看到世间万物有起有落,月亮满盈时喜,缺损时悲,上个月出现蓝月亮时惊,月亮阴晴圆缺,依然如故,江水不断流去,从古至今依然存在,所以人类亦会如此,得意、失意是矛盾统一,贵得志不会永恒,穷困潦倒也未必伴随终生,苏轼尽管遭贬,仍像普通人一样享受人生,享受造物主无尽的恩赐,学生们逐渐有所思考,在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得出一句话:风雨之后见彩虹。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后应坦然面对,保持平静的心,为自己营造一个绿色精神家园,走出自卑自贱的阴影。
二、关爱他人,学会推己及人思考
现在的中职学生的独生子女较多,但他们只懂得接受别人给予,却不懂得付出与回报。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问题。
教学《荷塘月色》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关爱身边的人或事,面对“朱自清为何而愁”时,学生的答案是这样的:“缺钱”“为生活奔波”,在要求学生回家搜集查找资料,检验以上答案是否正确,结果第二天有同学的资料显示:朱自清的月薪为500元,约合现在人民币15000元/月,由此推测,朱自清并非缺錢而愁。另有学生的答案是“为国家”,资料显示。辛亥革命后,国共合作出现新局面,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共产党人,大革命陷入低谷,全国人民怎样才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才有了“近日来心情颇不宁静”。同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也采用了同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推己及人想到天下所有无避所的寒士,愿有万千广厦救助他们。讨论发言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从多角度感受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进一步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关爱的重要,还有同学从手机新闻中了解到,网红老人韦思浩,本是一名浙大毕业生,中学一级教师,退休后有5000多元的退休金,为了支助无数的学困儿童,自己终身勤俭,退休后又去拾荒,还捐献自己的人体器官。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或多或少要和其他人产生联系。学会推己及人的思考,学会关爱他人,社会才会有序发展。这样的思想对学生的成长是不无裨益的。
三、关爱大自然,与之和谐共处
我国现在处于高速发展之中,高楼大厦林立,高速公路世界排名第一,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然而与之付出的是坏境过度污染,资源提前消耗,许多动植物濒临绝种。面对这样的生态环境,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了专题作文课的方式来进行人文内涵的教育。
首先布题为《自然与我》,分小组找资料,在一周内合作完成一篇文章,字数为700字到1000字,文体自选。从反馈情况来看,结果还是比较满意,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的同学回忆了童年拾荒与喜欢的小动物度过美好的时光,与现在人与人之间紧张复杂的关系比起来,动物们对他们的回报是真诚单纯洁的。有的感叹城市的发展,而有的则感叹城市的污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自然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充,曾经孕育人类的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被日益发展的现代工业摧毁,不惜把地球逐步逼向毁灭。
然后,在讲评课上,根据学生的作文做了进一步的归纳:从利用人类自身的角度看,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尊重大自然就是把生命观进一步扩充,以更理性的方式对待世间万物,与之和谐、平等地共处在同一天屋下。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是益事,但是必须遵守一个原则,就是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生命,关爱与我们共生息的大自然。
我们有必要教会学生懂得,要掌握技术本领。不能牺牲自我,他人及大自然为代价。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使他们掌握某一项社会需要的技能,同时不能忽视对他们的人文内涵的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可以看成是培养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关于人的存在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性思考。人文内涵与职业技术、技能的结合将有助与规范技术、技能的发展走向。希望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学生们把语文课上学到的人文内涵自觉用于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成为完整意义的人。
一、关爱自己,远离灰色生活
爱的含义包括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能力,都是以人格的健康为基础,科技发展推进人的异程,在中职学生中表现突出的就是沉湎上网和网络游戏,他们大多数在初中表现不佳,到中职学校后存在自卑心理,在网上他们无所不能,但在现实中一无是处,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他们精神异常脆弱;而一部分学生的家庭不幸福美满。在单亲环境中长大或是空巢家庭,分父母沟通致少,在这样被冷漠的环境中成长,没有积极的生活目标,因此他们不相信现实生活中存在爱,在学校对教师往往有抵触情绪,甚至顶撞。一旦玩起虚拟游戏就能得到暂时的精神满足,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语文教学中找回对他们的关怀。
我们通过语文学作样品培养学生善待自己,树立不屈不饶的信心,例如我在教学《前赤壁赋》时。学生能读懂文中的景物,但是对苏轼议论自己时却无法理解它与文中景物的关联,于是在讲解完字词后要求学生回家查找写作本文的背景。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不高,一旦听说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查阅知识,立马兴奋起来。这可是他们的强项啊,他们查到了“乌台诗案”,知道了苏轼被贬黄州,愤懑在所难免,但他不能生活在压抑中,寻求精神自救,就成了居士精神生活中最迫切的需求。通过《前赤壁赋》中,我们能看到世间万物有起有落,月亮满盈时喜,缺损时悲,上个月出现蓝月亮时惊,月亮阴晴圆缺,依然如故,江水不断流去,从古至今依然存在,所以人类亦会如此,得意、失意是矛盾统一,贵得志不会永恒,穷困潦倒也未必伴随终生,苏轼尽管遭贬,仍像普通人一样享受人生,享受造物主无尽的恩赐,学生们逐渐有所思考,在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得出一句话:风雨之后见彩虹。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后应坦然面对,保持平静的心,为自己营造一个绿色精神家园,走出自卑自贱的阴影。
二、关爱他人,学会推己及人思考
现在的中职学生的独生子女较多,但他们只懂得接受别人给予,却不懂得付出与回报。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问题。
教学《荷塘月色》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关爱身边的人或事,面对“朱自清为何而愁”时,学生的答案是这样的:“缺钱”“为生活奔波”,在要求学生回家搜集查找资料,检验以上答案是否正确,结果第二天有同学的资料显示:朱自清的月薪为500元,约合现在人民币15000元/月,由此推测,朱自清并非缺錢而愁。另有学生的答案是“为国家”,资料显示。辛亥革命后,国共合作出现新局面,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共产党人,大革命陷入低谷,全国人民怎样才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才有了“近日来心情颇不宁静”。同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也采用了同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推己及人想到天下所有无避所的寒士,愿有万千广厦救助他们。讨论发言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从多角度感受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进一步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关爱的重要,还有同学从手机新闻中了解到,网红老人韦思浩,本是一名浙大毕业生,中学一级教师,退休后有5000多元的退休金,为了支助无数的学困儿童,自己终身勤俭,退休后又去拾荒,还捐献自己的人体器官。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或多或少要和其他人产生联系。学会推己及人的思考,学会关爱他人,社会才会有序发展。这样的思想对学生的成长是不无裨益的。
三、关爱大自然,与之和谐共处
我国现在处于高速发展之中,高楼大厦林立,高速公路世界排名第一,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然而与之付出的是坏境过度污染,资源提前消耗,许多动植物濒临绝种。面对这样的生态环境,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了专题作文课的方式来进行人文内涵的教育。
首先布题为《自然与我》,分小组找资料,在一周内合作完成一篇文章,字数为700字到1000字,文体自选。从反馈情况来看,结果还是比较满意,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的同学回忆了童年拾荒与喜欢的小动物度过美好的时光,与现在人与人之间紧张复杂的关系比起来,动物们对他们的回报是真诚单纯洁的。有的感叹城市的发展,而有的则感叹城市的污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自然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充,曾经孕育人类的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被日益发展的现代工业摧毁,不惜把地球逐步逼向毁灭。
然后,在讲评课上,根据学生的作文做了进一步的归纳:从利用人类自身的角度看,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尊重大自然就是把生命观进一步扩充,以更理性的方式对待世间万物,与之和谐、平等地共处在同一天屋下。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是益事,但是必须遵守一个原则,就是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生命,关爱与我们共生息的大自然。
我们有必要教会学生懂得,要掌握技术本领。不能牺牲自我,他人及大自然为代价。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使他们掌握某一项社会需要的技能,同时不能忽视对他们的人文内涵的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可以看成是培养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关于人的存在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性思考。人文内涵与职业技术、技能的结合将有助与规范技术、技能的发展走向。希望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学生们把语文课上学到的人文内涵自觉用于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成为完整意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