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担当的诗歌为分析对象,从互文性的角度分析担当诗歌互文的形式、互文性的理论意义及其形成互文的原因。同时指出:担当的诗歌互文从理论上主要得益于其复古和师法的理论主张、其对朋友“二我”的理解和阐释、其与朋友的交互酬唱、互相砥砺、其禅诗、诗画的相互阐发;担当诗歌中的互文性主要表现在其友谊诗和题画诗、禅趣诗中。
关键词:担当诗歌;互文性;唱和
作者简介:付晶(1986-),女,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5
一、“互文”及“互文性”释义
“互文”在中国首先是一种修辞方式。中国很早就有关于“互文”的提法。“互文”一词曾见于唐李善《文选注》,《文选注·恨赋》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二句,李善注云:“心当云危,涕当云坠,江氏爱奇,故互文以见义。”贾公彦在《仪礼注疏》中云:“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杨鸿儒这样定义:
“在文学作品中,由于写作上的需要,常常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放在两个句子中,或把两个句子的意思压缩在一个句子中,这样上下文互相交错,互相补充。前后结合起来看,意思才完整明白的修辞方式叫‘互文’。”[1]
唐人孔颖达在经疏中指出了两种“互文”,一种是“互文而相足”,“象曰:‘君子以惩忿窒欲。’(《周易·损卦》)《正义》曰:‘惩者息其既往,窒者闭其将来,忿、欲皆有往来,惩、窒互文而相足也。’”(《周易正义》卷四)另外一种是“互相发见”。互相发见要求相互依赖,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无法理解原文。
从以上资料来看,“互文”在中国古代主要是一种修辞的方式,其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行文的方便,这种修辞方式利用上下文语境的生发性,从而使人们能窥见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一般来说,互文见义主要局限于两个句子之间,产生互文作用的也主要是两个字词,但这种范围扩大了也同样可以理解,比如一个词同一个或多个句子之间,一个句子同一首诗之间,两首或者多首诗之间,一首诗歌同一篇小说之间,也可以形成互文见义。这种范围被扩大时,把其放在一个大的语境中来理解,也是可行的。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批评术语,是由法国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的,有时被翻译为“文本间性”。“互文性”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如萨莫瓦约在《互文性研究》中说的那样,“互文性”这个词,如此广泛地被引用、定义和赋予不同的意义,以至于它已然成为文学批评中最含混不清的一个概念。比起这个专业术语,人们通常更愿意用隐喻的手法来指称所谓“文中有文”的现象,诸如:拼凑、用典、旁征博引、人言己用、诗禅互通、诗画互证等等。“互文”可以用来分析文本之间相互交错、彼此依赖的若干表现形式。
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一书中将“互文性”定义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她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文本,而必然卷入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文本中的语义元素构成文本的历史记忆,和其他文本建立起一套联接关系,一个交互的网络。在这里虽说“互文性”指向此处的文本和彼处的文本的一种共时的关系,但是“互文性”这一术语并不仅仅只限于文学中常见的借鉴、引用、影响、戏拟等关系,同时它又指向于此处的文本和彼处文本间的一种历时关系。
“文字词语之概念,不是一个固定的点,不具有一成不变的意义,而是文本空间的交汇,是若干文字的对话,即作家的、受述者的或是相关人物的、现在和先前的文化语境中的诸多文本的对话。[2]
概而言之,“互文性”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二是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或明或暗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譬如,先时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对过去引文的重新组织。在这里,我所用来分析担当诗歌的“互文性”主要采取的是第一种意义,即两个或者几个文本之间,或这样或那样的的总是存在关联,可以说它们是一种互文关联。
二、担当诗歌中的互文性分析
(一)擔当对师法前人的强调
诗人应该在阅读过程中熟悉前辈作家的运思和技巧,从而化为己用,作为自己创作时的启发和借鉴。诗人的用典、句法、炼字,须以广泛的阅读前人的优秀作品,从而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像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宋代大家,知识之丰富,学问之广博已尽为人知,他们的这种博览群书,博闻强识的本领,使得他们能够往来今古,无论是用典、还是用事,都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这在当时形成了一种重学问的氛围。担当学识渊博,对前辈文化人心存敬意,加之这种重学问的氛围,他提出了要师法前人。他的诗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与前辈诗人作品的“镶嵌”关系以及与前辈诗人进行跨时空精神对话的现象,是典型的互文性文本。
杨慎流放云南,歌咏云南,提携云南文人,对云南文化学术发展贡献极大。后辈云南文化人多以感恩之心爱戴他,担当更是如此。他和杨慎都是志行高洁、富于才情之人,又有坎坷的人生遭遇,他们心灵相通。担当写的与杨慎相关的作品就对杨慎作品起着“复读、强调、浓缩、转移和深化的作用”。《写韵楼歌》、《杨升庵太史写韵楼》明显嵌入了杨慎的有关文本,是对杨慎际遇的共鸣,也是一种精神对话:
君不见撑天柱地惟气节,丈夫临难当自决。升庵太史重伦彝,触犯天威杖以百。悲哉百杖杖不死,诏遣荷戈戍金齿。去来常爱点苍雪,为楼写韵班山里。书法专学铁门限,挥毫全用藏经纸。唱酬日日李中溪,诙谐处处弘山子。戍滇四十有余年,每上斯楼独洒然。摇落风霜公老矣,叶榆十楼俱废斯楼传。生憎斯楼太孤绝,高人披览常不辍。愧我无酒要焙茶,冷灶尘生多扯拽。几株垂柳忒无情,靠墙倚壁委柴荆。其如窟狐又穴鼠,不怜旧燕与新莺。梁间阿谁遗此匾,嘉靖丁酉时代远。灵和之殿已成尘,风光况复忘忧馆,山僧无力可重修。巴蜀乡情重山丘,蜀人首唱诸神和,金碧辉煌楼上头。挺霄插汉烟云流,使我一眺即能穷九州。从此声韵更清越,憔悴腰肢舞不歇。国朝九十状元郎,公为领袖朝金阙。斯楼若较戍楼高,赖有坎坷成大业。大业既能垂千秋,孤忠焉敢怨迁谪?君不见关山月。[3] 思归无策欲何如,望断长安涕泪余。
向日蜀葵虽惨淡,经霜滇柳尚扶疏。
状元楼阁文章府,隐者家风木石居。
可那今秋寒更早,不吹横笛也愁余。[4]
杨慎在谪滇期间,长期住在感通寺,写论音韵之文,后人称此楼为写韵楼。嘉靖《大理府志》:
写韵楼,在城西南荡山,成都杨慎流寓,著《六书转注》,一时问字者名其所居楼曰写韵。[5]
担当写《写韵楼歌》、《杨升庵太史写韵楼》,亦登临感怀,纪念升庵,同时也表达自己的节操。诗歌中就运用了“复读、转移、镶嵌”的主要互文手法来表现他对升庵的遭遇给予的深深同情。“君不见撑天柱地惟气节,丈夫临难当自决。升庵太史重伦彝,触犯天威杖以百”,这是担当对杨升庵所遭遇的不幸的复读,他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有自己的抉择和坚守,杨慎就是这样“重伦彝”的士人,令人敬仰!担当进而把杨慎的遭际与自己的境遇相结合,转入对自己情志的抒发,既写杨慎的节操,又嵌入自己的身世遭遇,其中也暗含着深深的同情。
除此二首之外,担当《楚雄道中见垂柳吊杨升庵太史四首》与杨慎《杨柳篇》亦是互文性文本。《楚雄苴力桥,有垂柳一株,婉的可爱,往来行之,赋此志感》:
灵和殿前艳阳时,忘忧馆里光风吹。
千门万户旌旗色,九陌三条雨露滋。
苍凉苑日笼燕甸,缥缈宫云覆京县。
芳树重重归院迷,飘花点点临池见。
临池归院总仙曹,应制分题竞彩毫。
诏乘西第将军马,诗夺东方学士袍。
金明绿暗留烟雾,旧燕新莺换朝暮。
只知眉黛为君颦,肯信腰肢有人妒。
从此沈沦万里身,可怜憔悴四经春。
支离散木甘时弃,攀折荒亭委路尘。
摇落秋空上林远,婆娑生意华年晚。
肠断关山明月楼,一声横笛清霜坂。[6]
《垂柳篇》又作《杨柳篇》,是杨慎的传世名作之一,句句写的是柳树,却句句有人在。在咏物赋形的过程中,寄寓今昔异境的沉沦之感。杨升庵诗歌中写柳树以自比,写出自己的节操。王文才先生评此诗:
使事用语,一字不苟,四句转韵,通篇对仗,辞采韵调,无不类似初唐歌行。前八句写京都柳色,自喻往日佳境;中八句由宫中应制咏柳,转入才华被忌;后八句衰柳飘零,自伤远谪。前半多眷恋繁华,后半情调亦稍低沉。[7]
担当的《楚雄道中见垂柳吊杨升庵太史四首》:
看山大半不相同,垂柳依然在楚雄。
纵遇新霜摧不折,千枝万叶写孤忠。
一干凌霄苦自耽,据鞍忍涕实难堪。
沉沦未死枝如铁,万古森森向日南。
苑日经秋色淡然,荷戈金齿是何年?
不羞眉黛随人妒,生死君恩只在滇。
骤雨摧残在一时,光风肯向戍楼吹。
空梦万古盘根想,绕树生魂知不知?[8]
第一首“看山大半不相同,垂柳依然在楚雄”,字面上写的是山变了,垂柳依然还在,这里暗含着明王朝的覆灭,但是自己还尚未被打败,还在坚持自己的操守。下句“纵遇新霜摧不折,千枝万叶写孤忠”,意义就更加明瞭了,当时的垂柳现在依然遭受风霜的摧折,可始终枝叶繁茂。此诗亦句句写柳树,句句有人在,诗人意在表明杨慎身上体现的节操在他的身上还继续存在,因而,他们并不孤立、孤独!第二首暗写自己虽然经历了重大变故,九死一生,却依然忠贞不已。第三首写杨慎被贬谪到滇,然,正因如此,升庵才得以葆全。第四首写人生的磨难只是一时的,终有结束之日,不知道如果杨柳有魂能否感知?这是对升庵的告慰之语。每一首写的都是柳树的形象、遭际和杨慎的孤忠,其实每首都是写担当自己。诗歌表达了对杨慎的同情,也借此抒发自己同样的志节与孤忠。担当的这首诗杨升庵的诗歌遥相呼应,是对同样际遇、同样的节操的坚持和认同。通过这样的追和,杨慎与担当的诗歌共同构成了经典的互文性文本。
(二)担当与朋友的交游和酬唱
1、廣阔的交游
担当交游甚广,文人、衲子、道士等等,他们的交游是明代文坛上的一段佳话。在交往中,他们相互切磋书画诗文,往返赠诗,在面临危难之时相互扶持,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担当所结交的友人有画家董其昌、陈继儒,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诗僧苍雪等,这些亦已有学者论述过。但明清易代之际担当的交游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担当的一生除了进京应考时期以外,基本上都是在云南本土特别是滇西一带生活的,因而担当交游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云南本土诗人的交游,其中,与云南遗民陈佐才、何蔚文、许鸿等人的交游酬唱极为频繁,他们相互赠诗论文、学佛参禅。担当在苍山、鸡足山等地与众多诗人结交,往返酬唱,其中有以共同的爱好为基础而结交的,如他的师友董其昌;也有以“义”而结交的,如与清庭“不共戴天”的侠士陈佐才;诗歌往返最多者乃徐霞客,现存担当赠徐霞客诗歌共30首,徐霞客也有诗歌相赠,足见担当对他们之间友谊的珍视。从他广泛的交游中,可以看出:担当结交的人物,有官员、僧侣、画家、旅行家、遗民、隐士等,他们都是在艺术的各个领域有很深造诣的文人;担当的友谊诗中大量的互文、“镶嵌”得益于和这样一批好友的酬唱切磋;担当禅诗中的“参”、“悟”除来自于自己研读佛教典籍之外,还和师承、交游有重要关系;担当在隐居期间仍能保持自己的高尚志节,获得充实的生活和恬淡的心境对他的诗歌创作有重要影响,与大错、陈佐才、何景文、何蔚文、许鸿等一批具有高迈节操和宏阔见识的血性男子的真挚友谊有关,他们互相慰藉、鼓励,对人品和艺术的提高都大有助益。
2、担当对朋友特殊的理解
担当心中的朋友乃“二我”,即另一个我,或者说是“我”的影子。他说:“古人云朋友乃二我也。何云二我?谓与我肝胆嗜好,只隔一丝,不隔一丝云尔。”[9]朋友就是和自己肝胆相照,有着共同的爱好,理解并尊重对方的人。在其《论交曲》里担当这样写到: 君不见,我生只影无兄弟,天下良朋皆二我。岂惟颜面共悲欢,肺肠稳贴元成伙。饥亦与饥寒亦寒,性情相狎不相左。而今不必言久要,金石久矣成灰器。今君为琴我为瑟,恩爱不移声韵调。声韵调时心畅悦,即遇风波不可折。岂止生同衾,更需死同穴。年少夫妻始发结,良朋二我非臆说,不如管鲍非人杰。[10]
这是一首对友谊的赞歌,里面使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兄弟”、“二我”、“肺肠”、“饥与饥寒与寒”、“金石”、“琴瑟”、“声韵”、“夫妻”来形容朋友之情。最后还化用鲍叔牙和管仲终身相知相惜的故事。担当把朋友当做第二个我,是可以和“我”有发自内心的对话的相知相伴的人。
基于这样的理解,担当对朋友坦诚磊落,真诚交心。陈继儒说:“大来神用清审,志意贞立。当安奢煽惑,贵竹为梗,大来从岭右间茧足万里,访眉道人于空山。余震骇相劳,苦不得怡,而大来谓‘吾友天下士,方自此始’,真磊落奇男子也。”[11]冯再来《塔铭》曰:“晚居点苍山之感通寺。宦游叶榆者,无不就寺谒师。师不避客,报谒如常礼,惟绝口不提及世事。词色蔼然,无诗僧相,并无禅师相,以是人乐从师游,恨相见晚也。”[12]担当自言:“余与翼叔交以侠,而不以诗。一日出其诗以示余,诗仍从侠来。侠以气胜,不事穿凿,自成一家言。”[13] “余游遍天下,今见此人,岂忠义之灵泄为章句,使翼叔铮铮不已耶!”[14]这些评论都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担当是个值得深交的“磊落男子”。“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语),担当的诗歌中,尤其珍惜相见相知的友谊。
支持和理解朋友的选择,为朋友的处境担忧,这是难能可贵的。金实秋指出:“徐、唐二子志趣相投,才学相埓、家世相近,有见面交往之缘,岂不相亲相爱、相知相重乎!”[15]《大游篇赠霞客徐先生》写出了徐霞客游历天下的胸怀和精神所在,敬慕霞客之情跃然纸上。“朝履霜岑暮雪湖,阳春寡和影犹孤”,担当在独居他乡时有着十分孤独的体验,他也十分理解霞客在游历山川过程中除了要受肉体上的苦痛之外,也要忍受精神上的孤独和思乡之苦。因此,他极力安慰霞客“到处有同明”,我们都同在一片月光之下,其实并不孤独。这分明有玄觉禅师《永嘉正道歌》中的“一日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的深切意味了。
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酬唱
“和意”与“和韵”是酬唱的两大分类。担当诗歌主要属于“和意”一类。
“和意”是在一个范围内,赵以武先生认为和意是“和诗中写的事、抒的情,必须与唱诗一致,不可歧出,情与意必须与唱诗吻合,不能它移”。《西昆酬唱集·序》中有这样的话:
“予得以游其墙蕃,而咨其模楷,不我遐弃,博约诱掖,实之同声。因以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劘。”[16]
对于“诱掖”,王仲茕先生注曰:“诱谓前导之,掖谓傍抉之。”对于“同声”,先生引《易经·乾·文言》而注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刘禹锡《砥赋》:‘切劘上下,真质灼见。’”这里,结合序文与注释,我们就可以看出,“和意”包括两个基本的点:一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一点同赵先生上面的说法是一致的;二是“切劘上下,真质灼见”,这一点指出了“和意”的另一个重要内涵,那就是“和意”是两意相和而产生另外的意思,也正是所谓的“切劘上下”而“真质灼见”。这一种唱和中和诗对于唱诗的“意”是可以有所改变和提升的,否则如何“切劘上下,真质灼见”?
担当的诗文有很大一部分是和朋友唱和而作,如《赠陈眉公先生》、《答谢闽中曹能始先生》、《赠李本宁先生》、《答范漫翁》、《寄答内侄黄介生》、《赠友》、《答一忍师叔》等等。赠答诗、唱和诗在其诗集中随处可见。担当不但与交往的朋友唱和,即使是没有现实交往的,也因声同气,其进行诗文上的应和。如《洞庭秋乃楚中郭天门所作也罗二吉依属和三十首索余效颦勉成一律》:
岳阳霜冷奈愁何,迁客登楼一放歌。
日月浮沉天亦小,江河停渎地无多。
竹声滴碎千帆雨,木叶吹平万顷波。
暮气不开山欲裂,斥将雷电恐鼋鼍。[17]
这首诗和和郭天门的《洞庭秋》而作,担当应该是没有和郭天门有过接触。天门是明末诗人郭都贤的字,其号些庵,湖广益阳人,天启壬戌进士,写过七律组诗《洞庭秋》。据载,当时共作有九十首。通篇以平水韵之平声韵目为韵,分前后两篇。如其中一首:
风流淘尽大江东,南国滔滔五渚通。
青草破荒红树外,黄陵濡沫赤沙中。
蔚蓝天尽收浮蜃,阊阖风高忆断鸿。
万里素秋何处接,微波一叶下新桐。[18]
该组诗以洞庭湖为依托,目穷今古,“面极壮丽,情极清婉,景极浑沦,极变化。”“而气汹势猛,豪健异常。”
郭都贤像屈原一样,行吟洞庭湖畔,古今同慨,寄托于《洞庭秋》中。郭天门的身世经历象极担当,也是经历复国无望之悲,怀才而无用武之地。最后也是出家为僧,取名些俺。《洞庭秋》的创作,与屈原的部分创作具有相似的时代背景,故在作品思想内容上也不乏相通之处。组诗既出,在遗民群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之者遍海内”,[19]当时追和其《洞庭秋》的人有陶汝鼐、熊之臣、郭良使、王船山、沈可济、薛嗣昌以及担当和担当诗里提到的罗二吉等人。如陶之采的和诗:
留得菱花点碧波,洞庭春色让秋多。
大干沙界幻楼阁,十二峰峦现髻螺。
系楫有心怜汉水,洗兵无力挽银河。
荡舟吟过芦花岸,最有寒光鉴泪罗。[20]
围绕洞庭秋色的唱和,表达了这些唱和者无可奈何的萧瑟之意。正如《跋郭些庵洞庭秋诗后》云,“ 欲共渔郎去问津,归来江令作游民。暮年风月犹丁卯,故国楼台已甲申。事去难填沧海石,心空不拭镜台尘。河汾遺老悲歌在,零落中州集里人。”[21]此诗点出了这群唱和者的真意。所有的围绕《洞庭秋》的唱和,形成一个集体的互文时空,表达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参与唱和诗人集体的情绪。
关键词:担当诗歌;互文性;唱和
作者简介:付晶(1986-),女,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5
一、“互文”及“互文性”释义
“互文”在中国首先是一种修辞方式。中国很早就有关于“互文”的提法。“互文”一词曾见于唐李善《文选注》,《文选注·恨赋》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二句,李善注云:“心当云危,涕当云坠,江氏爱奇,故互文以见义。”贾公彦在《仪礼注疏》中云:“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杨鸿儒这样定义:
“在文学作品中,由于写作上的需要,常常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放在两个句子中,或把两个句子的意思压缩在一个句子中,这样上下文互相交错,互相补充。前后结合起来看,意思才完整明白的修辞方式叫‘互文’。”[1]
唐人孔颖达在经疏中指出了两种“互文”,一种是“互文而相足”,“象曰:‘君子以惩忿窒欲。’(《周易·损卦》)《正义》曰:‘惩者息其既往,窒者闭其将来,忿、欲皆有往来,惩、窒互文而相足也。’”(《周易正义》卷四)另外一种是“互相发见”。互相发见要求相互依赖,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无法理解原文。
从以上资料来看,“互文”在中国古代主要是一种修辞的方式,其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行文的方便,这种修辞方式利用上下文语境的生发性,从而使人们能窥见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一般来说,互文见义主要局限于两个句子之间,产生互文作用的也主要是两个字词,但这种范围扩大了也同样可以理解,比如一个词同一个或多个句子之间,一个句子同一首诗之间,两首或者多首诗之间,一首诗歌同一篇小说之间,也可以形成互文见义。这种范围被扩大时,把其放在一个大的语境中来理解,也是可行的。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批评术语,是由法国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的,有时被翻译为“文本间性”。“互文性”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如萨莫瓦约在《互文性研究》中说的那样,“互文性”这个词,如此广泛地被引用、定义和赋予不同的意义,以至于它已然成为文学批评中最含混不清的一个概念。比起这个专业术语,人们通常更愿意用隐喻的手法来指称所谓“文中有文”的现象,诸如:拼凑、用典、旁征博引、人言己用、诗禅互通、诗画互证等等。“互文”可以用来分析文本之间相互交错、彼此依赖的若干表现形式。
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一书中将“互文性”定义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她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文本,而必然卷入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文本中的语义元素构成文本的历史记忆,和其他文本建立起一套联接关系,一个交互的网络。在这里虽说“互文性”指向此处的文本和彼处的文本的一种共时的关系,但是“互文性”这一术语并不仅仅只限于文学中常见的借鉴、引用、影响、戏拟等关系,同时它又指向于此处的文本和彼处文本间的一种历时关系。
“文字词语之概念,不是一个固定的点,不具有一成不变的意义,而是文本空间的交汇,是若干文字的对话,即作家的、受述者的或是相关人物的、现在和先前的文化语境中的诸多文本的对话。[2]
概而言之,“互文性”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二是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或明或暗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譬如,先时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对过去引文的重新组织。在这里,我所用来分析担当诗歌的“互文性”主要采取的是第一种意义,即两个或者几个文本之间,或这样或那样的的总是存在关联,可以说它们是一种互文关联。
二、担当诗歌中的互文性分析
(一)擔当对师法前人的强调
诗人应该在阅读过程中熟悉前辈作家的运思和技巧,从而化为己用,作为自己创作时的启发和借鉴。诗人的用典、句法、炼字,须以广泛的阅读前人的优秀作品,从而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像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宋代大家,知识之丰富,学问之广博已尽为人知,他们的这种博览群书,博闻强识的本领,使得他们能够往来今古,无论是用典、还是用事,都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这在当时形成了一种重学问的氛围。担当学识渊博,对前辈文化人心存敬意,加之这种重学问的氛围,他提出了要师法前人。他的诗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与前辈诗人作品的“镶嵌”关系以及与前辈诗人进行跨时空精神对话的现象,是典型的互文性文本。
杨慎流放云南,歌咏云南,提携云南文人,对云南文化学术发展贡献极大。后辈云南文化人多以感恩之心爱戴他,担当更是如此。他和杨慎都是志行高洁、富于才情之人,又有坎坷的人生遭遇,他们心灵相通。担当写的与杨慎相关的作品就对杨慎作品起着“复读、强调、浓缩、转移和深化的作用”。《写韵楼歌》、《杨升庵太史写韵楼》明显嵌入了杨慎的有关文本,是对杨慎际遇的共鸣,也是一种精神对话:
君不见撑天柱地惟气节,丈夫临难当自决。升庵太史重伦彝,触犯天威杖以百。悲哉百杖杖不死,诏遣荷戈戍金齿。去来常爱点苍雪,为楼写韵班山里。书法专学铁门限,挥毫全用藏经纸。唱酬日日李中溪,诙谐处处弘山子。戍滇四十有余年,每上斯楼独洒然。摇落风霜公老矣,叶榆十楼俱废斯楼传。生憎斯楼太孤绝,高人披览常不辍。愧我无酒要焙茶,冷灶尘生多扯拽。几株垂柳忒无情,靠墙倚壁委柴荆。其如窟狐又穴鼠,不怜旧燕与新莺。梁间阿谁遗此匾,嘉靖丁酉时代远。灵和之殿已成尘,风光况复忘忧馆,山僧无力可重修。巴蜀乡情重山丘,蜀人首唱诸神和,金碧辉煌楼上头。挺霄插汉烟云流,使我一眺即能穷九州。从此声韵更清越,憔悴腰肢舞不歇。国朝九十状元郎,公为领袖朝金阙。斯楼若较戍楼高,赖有坎坷成大业。大业既能垂千秋,孤忠焉敢怨迁谪?君不见关山月。[3] 思归无策欲何如,望断长安涕泪余。
向日蜀葵虽惨淡,经霜滇柳尚扶疏。
状元楼阁文章府,隐者家风木石居。
可那今秋寒更早,不吹横笛也愁余。[4]
杨慎在谪滇期间,长期住在感通寺,写论音韵之文,后人称此楼为写韵楼。嘉靖《大理府志》:
写韵楼,在城西南荡山,成都杨慎流寓,著《六书转注》,一时问字者名其所居楼曰写韵。[5]
担当写《写韵楼歌》、《杨升庵太史写韵楼》,亦登临感怀,纪念升庵,同时也表达自己的节操。诗歌中就运用了“复读、转移、镶嵌”的主要互文手法来表现他对升庵的遭遇给予的深深同情。“君不见撑天柱地惟气节,丈夫临难当自决。升庵太史重伦彝,触犯天威杖以百”,这是担当对杨升庵所遭遇的不幸的复读,他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有自己的抉择和坚守,杨慎就是这样“重伦彝”的士人,令人敬仰!担当进而把杨慎的遭际与自己的境遇相结合,转入对自己情志的抒发,既写杨慎的节操,又嵌入自己的身世遭遇,其中也暗含着深深的同情。
除此二首之外,担当《楚雄道中见垂柳吊杨升庵太史四首》与杨慎《杨柳篇》亦是互文性文本。《楚雄苴力桥,有垂柳一株,婉的可爱,往来行之,赋此志感》:
灵和殿前艳阳时,忘忧馆里光风吹。
千门万户旌旗色,九陌三条雨露滋。
苍凉苑日笼燕甸,缥缈宫云覆京县。
芳树重重归院迷,飘花点点临池见。
临池归院总仙曹,应制分题竞彩毫。
诏乘西第将军马,诗夺东方学士袍。
金明绿暗留烟雾,旧燕新莺换朝暮。
只知眉黛为君颦,肯信腰肢有人妒。
从此沈沦万里身,可怜憔悴四经春。
支离散木甘时弃,攀折荒亭委路尘。
摇落秋空上林远,婆娑生意华年晚。
肠断关山明月楼,一声横笛清霜坂。[6]
《垂柳篇》又作《杨柳篇》,是杨慎的传世名作之一,句句写的是柳树,却句句有人在。在咏物赋形的过程中,寄寓今昔异境的沉沦之感。杨升庵诗歌中写柳树以自比,写出自己的节操。王文才先生评此诗:
使事用语,一字不苟,四句转韵,通篇对仗,辞采韵调,无不类似初唐歌行。前八句写京都柳色,自喻往日佳境;中八句由宫中应制咏柳,转入才华被忌;后八句衰柳飘零,自伤远谪。前半多眷恋繁华,后半情调亦稍低沉。[7]
担当的《楚雄道中见垂柳吊杨升庵太史四首》:
看山大半不相同,垂柳依然在楚雄。
纵遇新霜摧不折,千枝万叶写孤忠。
一干凌霄苦自耽,据鞍忍涕实难堪。
沉沦未死枝如铁,万古森森向日南。
苑日经秋色淡然,荷戈金齿是何年?
不羞眉黛随人妒,生死君恩只在滇。
骤雨摧残在一时,光风肯向戍楼吹。
空梦万古盘根想,绕树生魂知不知?[8]
第一首“看山大半不相同,垂柳依然在楚雄”,字面上写的是山变了,垂柳依然还在,这里暗含着明王朝的覆灭,但是自己还尚未被打败,还在坚持自己的操守。下句“纵遇新霜摧不折,千枝万叶写孤忠”,意义就更加明瞭了,当时的垂柳现在依然遭受风霜的摧折,可始终枝叶繁茂。此诗亦句句写柳树,句句有人在,诗人意在表明杨慎身上体现的节操在他的身上还继续存在,因而,他们并不孤立、孤独!第二首暗写自己虽然经历了重大变故,九死一生,却依然忠贞不已。第三首写杨慎被贬谪到滇,然,正因如此,升庵才得以葆全。第四首写人生的磨难只是一时的,终有结束之日,不知道如果杨柳有魂能否感知?这是对升庵的告慰之语。每一首写的都是柳树的形象、遭际和杨慎的孤忠,其实每首都是写担当自己。诗歌表达了对杨慎的同情,也借此抒发自己同样的志节与孤忠。担当的这首诗杨升庵的诗歌遥相呼应,是对同样际遇、同样的节操的坚持和认同。通过这样的追和,杨慎与担当的诗歌共同构成了经典的互文性文本。
(二)担当与朋友的交游和酬唱
1、廣阔的交游
担当交游甚广,文人、衲子、道士等等,他们的交游是明代文坛上的一段佳话。在交往中,他们相互切磋书画诗文,往返赠诗,在面临危难之时相互扶持,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担当所结交的友人有画家董其昌、陈继儒,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诗僧苍雪等,这些亦已有学者论述过。但明清易代之际担当的交游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担当的一生除了进京应考时期以外,基本上都是在云南本土特别是滇西一带生活的,因而担当交游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云南本土诗人的交游,其中,与云南遗民陈佐才、何蔚文、许鸿等人的交游酬唱极为频繁,他们相互赠诗论文、学佛参禅。担当在苍山、鸡足山等地与众多诗人结交,往返酬唱,其中有以共同的爱好为基础而结交的,如他的师友董其昌;也有以“义”而结交的,如与清庭“不共戴天”的侠士陈佐才;诗歌往返最多者乃徐霞客,现存担当赠徐霞客诗歌共30首,徐霞客也有诗歌相赠,足见担当对他们之间友谊的珍视。从他广泛的交游中,可以看出:担当结交的人物,有官员、僧侣、画家、旅行家、遗民、隐士等,他们都是在艺术的各个领域有很深造诣的文人;担当的友谊诗中大量的互文、“镶嵌”得益于和这样一批好友的酬唱切磋;担当禅诗中的“参”、“悟”除来自于自己研读佛教典籍之外,还和师承、交游有重要关系;担当在隐居期间仍能保持自己的高尚志节,获得充实的生活和恬淡的心境对他的诗歌创作有重要影响,与大错、陈佐才、何景文、何蔚文、许鸿等一批具有高迈节操和宏阔见识的血性男子的真挚友谊有关,他们互相慰藉、鼓励,对人品和艺术的提高都大有助益。
2、担当对朋友特殊的理解
担当心中的朋友乃“二我”,即另一个我,或者说是“我”的影子。他说:“古人云朋友乃二我也。何云二我?谓与我肝胆嗜好,只隔一丝,不隔一丝云尔。”[9]朋友就是和自己肝胆相照,有着共同的爱好,理解并尊重对方的人。在其《论交曲》里担当这样写到: 君不见,我生只影无兄弟,天下良朋皆二我。岂惟颜面共悲欢,肺肠稳贴元成伙。饥亦与饥寒亦寒,性情相狎不相左。而今不必言久要,金石久矣成灰器。今君为琴我为瑟,恩爱不移声韵调。声韵调时心畅悦,即遇风波不可折。岂止生同衾,更需死同穴。年少夫妻始发结,良朋二我非臆说,不如管鲍非人杰。[10]
这是一首对友谊的赞歌,里面使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兄弟”、“二我”、“肺肠”、“饥与饥寒与寒”、“金石”、“琴瑟”、“声韵”、“夫妻”来形容朋友之情。最后还化用鲍叔牙和管仲终身相知相惜的故事。担当把朋友当做第二个我,是可以和“我”有发自内心的对话的相知相伴的人。
基于这样的理解,担当对朋友坦诚磊落,真诚交心。陈继儒说:“大来神用清审,志意贞立。当安奢煽惑,贵竹为梗,大来从岭右间茧足万里,访眉道人于空山。余震骇相劳,苦不得怡,而大来谓‘吾友天下士,方自此始’,真磊落奇男子也。”[11]冯再来《塔铭》曰:“晚居点苍山之感通寺。宦游叶榆者,无不就寺谒师。师不避客,报谒如常礼,惟绝口不提及世事。词色蔼然,无诗僧相,并无禅师相,以是人乐从师游,恨相见晚也。”[12]担当自言:“余与翼叔交以侠,而不以诗。一日出其诗以示余,诗仍从侠来。侠以气胜,不事穿凿,自成一家言。”[13] “余游遍天下,今见此人,岂忠义之灵泄为章句,使翼叔铮铮不已耶!”[14]这些评论都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担当是个值得深交的“磊落男子”。“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语),担当的诗歌中,尤其珍惜相见相知的友谊。
支持和理解朋友的选择,为朋友的处境担忧,这是难能可贵的。金实秋指出:“徐、唐二子志趣相投,才学相埓、家世相近,有见面交往之缘,岂不相亲相爱、相知相重乎!”[15]《大游篇赠霞客徐先生》写出了徐霞客游历天下的胸怀和精神所在,敬慕霞客之情跃然纸上。“朝履霜岑暮雪湖,阳春寡和影犹孤”,担当在独居他乡时有着十分孤独的体验,他也十分理解霞客在游历山川过程中除了要受肉体上的苦痛之外,也要忍受精神上的孤独和思乡之苦。因此,他极力安慰霞客“到处有同明”,我们都同在一片月光之下,其实并不孤独。这分明有玄觉禅师《永嘉正道歌》中的“一日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的深切意味了。
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酬唱
“和意”与“和韵”是酬唱的两大分类。担当诗歌主要属于“和意”一类。
“和意”是在一个范围内,赵以武先生认为和意是“和诗中写的事、抒的情,必须与唱诗一致,不可歧出,情与意必须与唱诗吻合,不能它移”。《西昆酬唱集·序》中有这样的话:
“予得以游其墙蕃,而咨其模楷,不我遐弃,博约诱掖,实之同声。因以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劘。”[16]
对于“诱掖”,王仲茕先生注曰:“诱谓前导之,掖谓傍抉之。”对于“同声”,先生引《易经·乾·文言》而注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刘禹锡《砥赋》:‘切劘上下,真质灼见。’”这里,结合序文与注释,我们就可以看出,“和意”包括两个基本的点:一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一点同赵先生上面的说法是一致的;二是“切劘上下,真质灼见”,这一点指出了“和意”的另一个重要内涵,那就是“和意”是两意相和而产生另外的意思,也正是所谓的“切劘上下”而“真质灼见”。这一种唱和中和诗对于唱诗的“意”是可以有所改变和提升的,否则如何“切劘上下,真质灼见”?
担当的诗文有很大一部分是和朋友唱和而作,如《赠陈眉公先生》、《答谢闽中曹能始先生》、《赠李本宁先生》、《答范漫翁》、《寄答内侄黄介生》、《赠友》、《答一忍师叔》等等。赠答诗、唱和诗在其诗集中随处可见。担当不但与交往的朋友唱和,即使是没有现实交往的,也因声同气,其进行诗文上的应和。如《洞庭秋乃楚中郭天门所作也罗二吉依属和三十首索余效颦勉成一律》:
岳阳霜冷奈愁何,迁客登楼一放歌。
日月浮沉天亦小,江河停渎地无多。
竹声滴碎千帆雨,木叶吹平万顷波。
暮气不开山欲裂,斥将雷电恐鼋鼍。[17]
这首诗和和郭天门的《洞庭秋》而作,担当应该是没有和郭天门有过接触。天门是明末诗人郭都贤的字,其号些庵,湖广益阳人,天启壬戌进士,写过七律组诗《洞庭秋》。据载,当时共作有九十首。通篇以平水韵之平声韵目为韵,分前后两篇。如其中一首:
风流淘尽大江东,南国滔滔五渚通。
青草破荒红树外,黄陵濡沫赤沙中。
蔚蓝天尽收浮蜃,阊阖风高忆断鸿。
万里素秋何处接,微波一叶下新桐。[18]
该组诗以洞庭湖为依托,目穷今古,“面极壮丽,情极清婉,景极浑沦,极变化。”“而气汹势猛,豪健异常。”
郭都贤像屈原一样,行吟洞庭湖畔,古今同慨,寄托于《洞庭秋》中。郭天门的身世经历象极担当,也是经历复国无望之悲,怀才而无用武之地。最后也是出家为僧,取名些俺。《洞庭秋》的创作,与屈原的部分创作具有相似的时代背景,故在作品思想内容上也不乏相通之处。组诗既出,在遗民群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之者遍海内”,[19]当时追和其《洞庭秋》的人有陶汝鼐、熊之臣、郭良使、王船山、沈可济、薛嗣昌以及担当和担当诗里提到的罗二吉等人。如陶之采的和诗:
留得菱花点碧波,洞庭春色让秋多。
大干沙界幻楼阁,十二峰峦现髻螺。
系楫有心怜汉水,洗兵无力挽银河。
荡舟吟过芦花岸,最有寒光鉴泪罗。[20]
围绕洞庭秋色的唱和,表达了这些唱和者无可奈何的萧瑟之意。正如《跋郭些庵洞庭秋诗后》云,“ 欲共渔郎去问津,归来江令作游民。暮年风月犹丁卯,故国楼台已甲申。事去难填沧海石,心空不拭镜台尘。河汾遺老悲歌在,零落中州集里人。”[21]此诗点出了这群唱和者的真意。所有的围绕《洞庭秋》的唱和,形成一个集体的互文时空,表达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参与唱和诗人集体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