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阶段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应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为例,探究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时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策略
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需要,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下面以《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融入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先入为主,利用地图,夯实基础,实现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从知识与技能层面来看它包含区域分布、区域位置、区域要素、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演变、区域发展等。从空间角度来看,了解东北三省,我们必须借助地图了解东北三省的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知道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本节课中以“东北三省空白版图”为载体,在教与学过程中将所有重要知识点填充在“东北三省空白版图”之中,形成“东北三省各地理要素分布图”,也就是这一节内容的知识图谱。这种地图和文字呈现方式在课堂上课开始就使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一节的重要知识点及局部区域各地理要素状况,在后期的復习中也能很快抓住知识要点,提升了学习实效,也突出了地理学的区域性,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自主探究,落实地理实践力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情境,学生和教师扮演情境中相应的角色,按活动设定的相关要求,参与者将自己整个身心置于角色中,生动、形象地处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关注学生的行为体验,以激活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为此,设计了一次冬季东北三省的模拟旅游情境,分成四组,进行探究。
第一组:寻找美食
[教师提问]作为一名资深吃货,初到东北,你发现了哪些诱人的美食?
[学生活动]交流:大冰糕、冻梨、酸菜炖粉条、松子、榛子、小鸡炖蘑菇……
[教师提问]这些饮食和东北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交流:东北地区冬季寒冷,以前冬季新鲜水果和蔬菜比较缺乏,因此在冬季有冻水果和泡酸菜的做法,在冬季吃着清爽、开胃。东北山地多,物产丰富,林产品较多。
第二组:寻访乡下人家
[教师提问]走进普通的东北农家小院,看看东北人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交流:大火炕、厚墙、双层窗户、屋顶坡度大……
[教师提问]这些特色民居和东北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东北三省冬季漫长寒冷,乡下人家利用作物秸秆燃烧做饭,同时也通过炕道暖炕,煤多也有的用烧煤取暖;降雪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雪;墙厚窗户小,有利于保暖。
第三组:体验户外运动
[教师提问]冬季的东北三省,有哪些好玩的呢?
[学生活动]交流:逛雪乡、赏冰灯、看冰雕、滑冰……
[教师提问]这些活动和东北的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活动]交流:东北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雪期长,人们的户外运动多与冰雪相关。
第四组:结交东北朋友
[教师提问]东北人给你什么印象?
[学生活动]交流:热心豪爽自来熟、风趣幽默有搞笑天赋、爱扭秧歌、爱看二人转……
[教师提问]这些性格爱好和东北的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活动]交流:古时东北位置偏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食物较充足,本地人与外界联系较少,渴望从外来人员获取外界的信息,交往中繁文缛节,因此对人热心豪爽自来熟;东北寒冷冬季漫长,无多娱乐活动,喜欢聚在一起唠嗑,在长期的插科打诨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东北语言风格。东北人热爱生活,大秧歌动作简洁有力,挥洒自如,火爆热烈这和东北人直爽、粗放的性格是一致的。二人传也表现了东北人的天真和浪漫。黑森森的原始森林、茫茫的大草原、一望无际的黑土地、苦寒而干燥的气候必然陶冶出粗犷豪放的气质。只有这种原始的野性和蛮勇才能与这种自然环境相抗衡。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合作,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内心冲动,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答案,这样把基础知识融入到问题分析过程中,体现了思维的综合性和地理的人文性,同时角色扮演学生课堂参与度高,使其获得了心理体验,又培育了地理实践力。
三、设置追问,拓展思维,延伸课堂,渗透人地协调观
追问是学生回答教师预设问题之后有目的有方向的提问,有利于再次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持课堂思考的延续性。学生通过分析东北的区域特征,了解发展农业的利弊条件,有利于学生用辩证思维进行区域认知。在学习东北三省经过多年的开发,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之后,出现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这部分内容时,采用了追问的方法,该如何解决问题,又在学习东北发展重工业的优势后,提到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该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引发了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促使学生无意识的从掌握知识转向“可持续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的培育,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人地协调观。
四、全面复盘,思维导图,建立联系,培养综合思维
让学生根据对本堂课的理解绘制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关系链接,不仅能较容易归纳地理要素,还能辨析相互的因果关系。同时,思维导图也很清晰地呈现对问题的分析角度和过程,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育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初中地理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坚持深度挖掘教材,找准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契合点,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设计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过程,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德高.中国人性格地图(经典珍藏版).
[2]中国商业出版社.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策略
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需要,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下面以《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融入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先入为主,利用地图,夯实基础,实现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从知识与技能层面来看它包含区域分布、区域位置、区域要素、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演变、区域发展等。从空间角度来看,了解东北三省,我们必须借助地图了解东北三省的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知道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本节课中以“东北三省空白版图”为载体,在教与学过程中将所有重要知识点填充在“东北三省空白版图”之中,形成“东北三省各地理要素分布图”,也就是这一节内容的知识图谱。这种地图和文字呈现方式在课堂上课开始就使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一节的重要知识点及局部区域各地理要素状况,在后期的復习中也能很快抓住知识要点,提升了学习实效,也突出了地理学的区域性,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自主探究,落实地理实践力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情境,学生和教师扮演情境中相应的角色,按活动设定的相关要求,参与者将自己整个身心置于角色中,生动、形象地处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关注学生的行为体验,以激活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为此,设计了一次冬季东北三省的模拟旅游情境,分成四组,进行探究。
第一组:寻找美食
[教师提问]作为一名资深吃货,初到东北,你发现了哪些诱人的美食?
[学生活动]交流:大冰糕、冻梨、酸菜炖粉条、松子、榛子、小鸡炖蘑菇……
[教师提问]这些饮食和东北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交流:东北地区冬季寒冷,以前冬季新鲜水果和蔬菜比较缺乏,因此在冬季有冻水果和泡酸菜的做法,在冬季吃着清爽、开胃。东北山地多,物产丰富,林产品较多。
第二组:寻访乡下人家
[教师提问]走进普通的东北农家小院,看看东北人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交流:大火炕、厚墙、双层窗户、屋顶坡度大……
[教师提问]这些特色民居和东北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东北三省冬季漫长寒冷,乡下人家利用作物秸秆燃烧做饭,同时也通过炕道暖炕,煤多也有的用烧煤取暖;降雪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雪;墙厚窗户小,有利于保暖。
第三组:体验户外运动
[教师提问]冬季的东北三省,有哪些好玩的呢?
[学生活动]交流:逛雪乡、赏冰灯、看冰雕、滑冰……
[教师提问]这些活动和东北的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活动]交流:东北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雪期长,人们的户外运动多与冰雪相关。
第四组:结交东北朋友
[教师提问]东北人给你什么印象?
[学生活动]交流:热心豪爽自来熟、风趣幽默有搞笑天赋、爱扭秧歌、爱看二人转……
[教师提问]这些性格爱好和东北的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活动]交流:古时东北位置偏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食物较充足,本地人与外界联系较少,渴望从外来人员获取外界的信息,交往中繁文缛节,因此对人热心豪爽自来熟;东北寒冷冬季漫长,无多娱乐活动,喜欢聚在一起唠嗑,在长期的插科打诨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东北语言风格。东北人热爱生活,大秧歌动作简洁有力,挥洒自如,火爆热烈这和东北人直爽、粗放的性格是一致的。二人传也表现了东北人的天真和浪漫。黑森森的原始森林、茫茫的大草原、一望无际的黑土地、苦寒而干燥的气候必然陶冶出粗犷豪放的气质。只有这种原始的野性和蛮勇才能与这种自然环境相抗衡。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合作,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内心冲动,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答案,这样把基础知识融入到问题分析过程中,体现了思维的综合性和地理的人文性,同时角色扮演学生课堂参与度高,使其获得了心理体验,又培育了地理实践力。
三、设置追问,拓展思维,延伸课堂,渗透人地协调观
追问是学生回答教师预设问题之后有目的有方向的提问,有利于再次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持课堂思考的延续性。学生通过分析东北的区域特征,了解发展农业的利弊条件,有利于学生用辩证思维进行区域认知。在学习东北三省经过多年的开发,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之后,出现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这部分内容时,采用了追问的方法,该如何解决问题,又在学习东北发展重工业的优势后,提到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该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引发了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促使学生无意识的从掌握知识转向“可持续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的培育,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人地协调观。
四、全面复盘,思维导图,建立联系,培养综合思维
让学生根据对本堂课的理解绘制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关系链接,不仅能较容易归纳地理要素,还能辨析相互的因果关系。同时,思维导图也很清晰地呈现对问题的分析角度和过程,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育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初中地理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坚持深度挖掘教材,找准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契合点,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设计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过程,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德高.中国人性格地图(经典珍藏版).
[2]中国商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