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数学美,是指在数学世界里能够引起学生感官进行体验的一种严肃的、雅致的、含蓄的美。小学数学教师如能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充分向学生展示数学美的诱惑力,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美好情感,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必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和谐美的鉴赏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和加强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是贯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化素质教育、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環。但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这时就需要教师设法利用概念间令人赏心悦目的和谐美,引导学生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如:在小学数学课本中讲述“带分数乘法”时,有这样一段文字:“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时,着重要使学生领会“通常”一词的含义。大多数学生可能认为“通常”的意思就是我们应按照这个规定去做,少部分学生可能却不知所以然。这时,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实例,使学生感悟到有时不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可能更加简单,从而可以避免不做分析一律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的现象。通过点拨,不仅能够使学生对“通常”一词有恰当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和谐之美。
二、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奇异美的鉴赏能力
数学的奇异美常能够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易使人兴奋和激动。如: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以后,我出示了这样一组题:640÷5、1800÷25、3200÷125,要求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计算。学生感到问题很新奇,纷纷开始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有的学生得出:640÷5 =(640×2)÷(5×2) = 1280÷10 = 128,有的还将此题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640×2)÷(5×2) = 640×2÷10 = 640÷10×2 = 64×2 = 128。在此基础上,学生继续探索另外几题的筒算方法,从而发现了这种特殊的题目用“以乘代除”的方法算起来更加简便,不知不觉中激起了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积极情趣,而这正是数学的奇异美所产生的巨大效应。
三、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简练美的鉴赏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带领学生寻求巧妙的解题方法,从而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教学行程问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两辆扫雪车同时相对从大桥两头匀速对开。第一次相遇后继续前行,分别到另一头后立即返回,继续对开。已知第一次相遇点距桥东头900米,第二次相遇点距桥西头600米,求桥长。”这道题如果用代数方法解会出现二次方程,这就超出了小学生的知识范围。但如果画图作解,就容易看出“相对行驶的两车,两次相遇共行了三个桥长”。寻找到这一解题的关键,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作解,显然比较简单明了,体现了教学的简练美,从而使学生在寻找最佳解题方法的同时受到了数学简练美的陶冶。
四、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抽象美的鉴赏能力
抽象美是数学特有的美,但其抽象性却是最易使儿童生畏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针对几何初步知识较为抽象和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有意识地多借助投影进行直观演示。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在学生通过实物和模型认识了长方体后,可以设问:“现在如果去掉物体的材料、颜色,只留下它的形状,该是什么样的?”当学生思考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投影片抽去实物中的非本质属性,把长方体的形状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可以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比较容易地抽象出长方体的本质特征。
一、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和谐美的鉴赏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和加强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是贯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化素质教育、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環。但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这时就需要教师设法利用概念间令人赏心悦目的和谐美,引导学生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如:在小学数学课本中讲述“带分数乘法”时,有这样一段文字:“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时,着重要使学生领会“通常”一词的含义。大多数学生可能认为“通常”的意思就是我们应按照这个规定去做,少部分学生可能却不知所以然。这时,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实例,使学生感悟到有时不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可能更加简单,从而可以避免不做分析一律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的现象。通过点拨,不仅能够使学生对“通常”一词有恰当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和谐之美。
二、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奇异美的鉴赏能力
数学的奇异美常能够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易使人兴奋和激动。如: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以后,我出示了这样一组题:640÷5、1800÷25、3200÷125,要求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计算。学生感到问题很新奇,纷纷开始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有的学生得出:640÷5 =(640×2)÷(5×2) = 1280÷10 = 128,有的还将此题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640×2)÷(5×2) = 640×2÷10 = 640÷10×2 = 64×2 = 128。在此基础上,学生继续探索另外几题的筒算方法,从而发现了这种特殊的题目用“以乘代除”的方法算起来更加简便,不知不觉中激起了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积极情趣,而这正是数学的奇异美所产生的巨大效应。
三、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简练美的鉴赏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带领学生寻求巧妙的解题方法,从而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教学行程问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两辆扫雪车同时相对从大桥两头匀速对开。第一次相遇后继续前行,分别到另一头后立即返回,继续对开。已知第一次相遇点距桥东头900米,第二次相遇点距桥西头600米,求桥长。”这道题如果用代数方法解会出现二次方程,这就超出了小学生的知识范围。但如果画图作解,就容易看出“相对行驶的两车,两次相遇共行了三个桥长”。寻找到这一解题的关键,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作解,显然比较简单明了,体现了教学的简练美,从而使学生在寻找最佳解题方法的同时受到了数学简练美的陶冶。
四、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抽象美的鉴赏能力
抽象美是数学特有的美,但其抽象性却是最易使儿童生畏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针对几何初步知识较为抽象和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有意识地多借助投影进行直观演示。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在学生通过实物和模型认识了长方体后,可以设问:“现在如果去掉物体的材料、颜色,只留下它的形状,该是什么样的?”当学生思考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投影片抽去实物中的非本质属性,把长方体的形状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可以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比较容易地抽象出长方体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