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心理活动课堂的实效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对心理的学习和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践,让我对心理健康活动课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在心理课堂上,每当我看到学生的笑脸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心理课的魅力。近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我也不断走向成熟。下面就是在近几年的心理活动课的实践中,对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效,让心理健康活动课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欢乐的笑声永驻心理课堂的思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活动课;主体参与;提高实效
  近些年来,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了,每所小学有一名专兼职的心理教师。这就是发生在我上的心理健康活动课课堂上的一个真实片段。这是一个周一下午的般会课,我去上课,我走上台阶的时候,发现有学生跟着我,突然,我意识到自己走错班级了,今天上课的班级是在后一排,我就马上转头往回走,我听到那两个跟着我的学生说了一声,“终于回来了”。等我走进四(1)班教室的时候,全班同学都鼓掌了。这时我才明白,刚才那两个学生看见我没走进他们的教室,才跟着我过去的。
  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班被冲到了两节心理活动课。面对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这一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在这节课上,气氛活跃,师生间互动效果较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面对今天全班同学鼓掌的情形,我内心真的感到很欣慰。心理健康活动课能这样受学生欢迎,说明心理健康课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全班同学的掌声,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促我反省,催我奋进。在这近几年的时间里,在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下面,就把我在近几年的体会与大家交流与分享,并作为鞭策我的动力,促使我更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努力提高心理的实效,让快乐的笑声能永驻心理课堂。
  一、 巧用“首因效应”,上好第一课
  由于受师资、开课时间的限制,各校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设方式均不同。对有专职教师的学校而言,心理健康活动课一般会排进课表,以便更系统、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系统开课的学校而言,上好心理第一课至关重要。心理第一课相当于其他学科中的绪论。上好心理第一课,对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参与热情有很大关系。对此,我也深有感触。2008年,当我第一次走上心理课堂,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前几个班的第一课的效果不理想,后几个班的第一课的效果比较好。在后来的实践中,我发现后几个班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热情要比前几个班高的多,实效性也强多了。
  其实,上好心理第一课便是巧妙利用了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如果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第一感觉比较好,那么就会激发其浓厚的兴趣。对于心理健康活动课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而言,则更是如此。
  在实践中,我以“走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题作为心理第一课,使“让健康者更健康”的理念深入每一位同学的心中。在心理第一课上,教师可以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科学的认识。在这一课上,诸如“美国成功人士的标志,就是一手拉着律师的手,另一手拉着心理医生的手”这样形象生动的话,可以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向往。“心理健康是成材的关键”、“心理健康是人健康的基础”等都可以在这一课上出现。这样,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就会产生好感,也迫切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心理健康者,那么,学生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热情和参与程度便会大大提高。
  由于我巧妙利用了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上好了心理第一课,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兴趣。孩子都非常喜歡上心理健康活动课。其实,这便是心理第一课起了较好的作用。
  二、 创设和谐心理环境,让心理课堂焕发活力
  对心理健康活动课而言,创设和谐心理环境,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其对象是人,是关乎每个人的自身发展的。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唯有创设和谐心理环境,有着宽松的心理氛围,有着诸多倾听的耳朵,学生才会倾吐自己的心声。
  在实践中,我就致力于创设和谐心理环境,提供给全体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坦荡的朋友之间的交流。特别是那些成绩差,或者过于内向的学生,他们在其他课上羞于发言,害怕出错。对于这样的同学,心理课堂就要特别提供其发言的机会。学生发言时,教师能微微俯下身来倾听。这细微的动作,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正是因为创设了和谐的心理环境,构建了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就乐于在心理课堂上抒发心声,心理课堂就焕发了活力。很多学生表示,正视因为心理课堂宽松的气氛,使他们在课上能心情舒畅,也不怕讲错话,所以他们就很喜欢心理健康活动课。这样,学生主体参与性强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效。
  三、 针对学生需要,“有的放矢”选择活动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科教学如此,心理健康活动课亦是如此。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心理健康活动课取得成功的保证。因此,在上好心理第一课的基础上,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学生需要,选择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内容,这是心理健康活动课实践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心理健康活动课内容的选择就要有的放矢,能针对学生需要,能给学生解决一定的问题,所以,教师平时要与学生多接触,与班主任多联系,这样就可以更多了解这个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这样,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内容就更加具有针对性。我也经常对学生需要上什么样的内容进行调查,以便使心理健康活动课更加具有针对性。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活动内容。
  如针对学生怕背书的心理,课上“如何登上记忆快车”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如针对学生考试不好,失去自信的情况,可以上重树自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如针对学生存在不团结的时候,可以上关于团结合作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内容是起到其实效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必须针对学生需要,能给学生及时雨般的感觉,提高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效。   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
  对于心理健康活动课来说,其很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其活动课程的特点,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把心理健康活动课落到实处。在心理健康课的内容选择好以后,如何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内容落实下去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心理健康活动课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必要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选择多种方式。
  与其他课程相比,心理健康活动课是针对每个人自我的,因此,心理健康活动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而更多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课堂上,心理剧、小品表演丰富了课堂表现形式,又增添了心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使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在心理剧和小品表演上,教师只是初步设计好内容,具体如何展开就完全仍学生去发挥。这样,表演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的真实状况,从某种程度而言还有点“投射”的作用,这样,就更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效性。
  有时,心理健康活动课甚至可以走出课堂,到操场上,到花园去上。我所在的学校环境优美,非常适合上心理健康活动课,为此,我也实践了几次,效果相当不错。在适当的时候,心理健康活动课走出课堂,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心理实效。
  心理健康活动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应发挥自身优势,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能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热情,提高实效。
  五、拓宽课堂触角,让个别辅导作为心理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对于心理健康活动课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心理健康活动课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又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心理困惑。因此,为提高心理课的实效,心理健康活动课必须拓宽其触角,个别心理辅导应作为心理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个别心理辅导包括面谈、心理热线、心理信箱(包括电子邮件),它既是学生整体心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可以为心理健康活动课效用的增强起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在上了“更快适应初中生活”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后,有个别学生提出来还很不适应,心情很郁闷,这样,就可以对其进行个别辅导,把心理健康活动课延伸到课外。如针对考试焦虑特强的学生,也应給予个别心理辅导。每次上完考前心理辅导的活动课后,我就提醒学生,如对考试感到特别紧张,可为学生提供个别心理辅导。通过个别心理辅导,一方面切实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心理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的帮助,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上他们就会更加积极的参与。这样,个别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活动课有机结合,更好地整合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心理健康活动课更有实效。
  在这几年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践中,我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心理健康活动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心理健康活动课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欢迎。在上关于学习兴趣的这一课时,在谈及什么是他们最喜欢的学科时,很多同学都提到了心理健康活动课,这表明心理健康活动课已经走入了很多同学的心田。在最近一次的关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调查中,有95%以上的同学喜欢心理健康活动课,这个比例比前两年略有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心理健康活动课强大的生命力。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着眼于学生毕生发展的课程。我在实践中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何更好提高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将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努力争取在今后的实践中,能一直让学生欢乐的笑声永驻心理课堂,能在心理课堂上更多地看到学生会心的微笑,让心理健康活动课成为学生的最爱,切切实实为学生更好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幸福从心开始》李子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心理健康全书》朱月龙.山东人民出版社.
  [3]七期宣武工作站课程讲义.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自信  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期刊
活动类型:心理游戏(沙盘)  活动场地:心理咨询室  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  活动人数:10人  活动时间: 40分钟  设计思路:通过以沙盘游戏为主题形式的课程,老师可以帮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庭、社区(村镇)。指导他们在沙盘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探索,学习社会生活中主动地交流、沟通。  活动目的:1.了解孩子们对生活的看法。  2.引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活动中体会相互理解,相互
期刊
一、案例描述  小伟,男,11岁,他平时很少说话,内向,胆子小,自卑,基本没听见他大声说过话,而且还经常不写作业。刚开学不久的一天,班里的一个同学来找我说“老师我不想挨着小伟做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小伟不讲卫生,每每走到他跟前身体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同学不大愿意接近他,其实大家都不愿意接近他。而且不管是哪科,作业都很少完成,学习成绩也不好。每次老师让他拿出作业,他都一直在书包里翻,要么就是
期刊
摘要:心里健康已经是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将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全面进和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学;心里健康教育;科学教学;学科特点;和谐课堂;交往情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条件。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
期刊
设计思想:  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呵护关怀中长大,在生活中大都没有经受过多少挫折,缺乏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遇到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大大小小的挫折,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此时他们正面临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学业上的挫败感更会大大增
期刊
摘要: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殊途同归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能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增强心理健康,让“生命”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生命教育  还记得那是2012年的夏天,我听到了一个让人心痛的消息,一名我曾教过的学生跳楼自杀了。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离开
期刊
1.背景资料  小A,女,8岁,二年级。小A在班中成绩较差,上课总是走神,总是完不成班主任留得作业。她比起同龄的孩子稍显成熟,但个人卫生差,不和群,也从来不和同学谈到自己的父母以及其他家人。班主任曾经找我聊过,班里总是出现丢东西的现象,经过老师的慢慢查询,才发现是小A所为。她总是偷拿别人的东西,铅笔、橡皮、小贴画,甚至课外读物、小吃等。而且每次问她,她都不承认,都说自己是捡到的。因此同学们都叫她小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我尝试将心理效应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南风效应----班级管理的杀虫剂;暗示效应----班级管理的润滑剂;门槛效应----班级管理的催化剂;成功效应----班级管理的强心剂。  施教之法,在于巧妙。智慧地运用心理效应,必将优化班级管理,使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南风效应;暗示效应;门槛效应;成功效应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承担着“
期刊
一、背景资料  六年级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叫张ⅹⅹ她没有漂亮的衣服、干净的书包,更没有同龄人都非常喜爱的小物件。她每天总是低着头,不敢看别人的眼睛,因为在她是一个没人管的小孩,因为她是一个家庭条件很差的孩子。母亲是一个智障的残疾人,父亲是一个一头扎进劳动里的粗人。所以在她的生活中似乎没有童年的快乐。而因为自己的过渡自卑她不能用正常的状态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而由于她的沉默与怯懦,也让她远离班集体,
期刊
摘要: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家庭也就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加强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问题;健康管理  一、农村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表现  家是驿站、港湾,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块沃土。对于尚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