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状思考
当我们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CAI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为数学课堂带来了新鲜的气息。然而,在实践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基于对现状的思考,我认为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要在辅助教学的层面上有所提高,要让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以崭新的面目进入课堂。
二、尝试整合
“分数乘分数”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猜测、操作、验证等实践中,研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在多种算法的归纳总结之后完成算法优选。借助此内容,我们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尝试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何克抗教授语)的目标。
1.设置一个情境承载问题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设计课程内容,为学生发现和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地指出,小猴子要包装礼品,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材文本被巧妙地改装成学生手中的问题资源,以不同于课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轻松练习环节中,共设置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练习一是看图写式子并计算;练习二是简便计算,渗透计算过程中约分的知识;练习三是自由练习,每道题目之后有适当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从哪一个练习开始。学生在网页中学,在网页中玩,寓教于乐,体验着与以往不同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功能。
2.利 用一条主线探索新知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和掌握知识的方法上。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要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的设计主要遵循“尝试——验证——总结——应用”的思路进行。在复习了分数乘整数之后,让学生先尝试算1/2×1/2,并鼓励多种算法。新课程倡导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要组织和指导的应该是有任务的学习。教师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类似的指导,久而久之,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发展成为内在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3.创设一个平台“对话”学习
所谓学习,就是模仿、对照的运动。我们以此作为“分数乘分数”一课的理念支撑,利用信息技术作为环境构建工具,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平台,实现对话式的学习。
(1)学习的第一种对话实践,是同客体的对话。直面教育内容的概念、原理和结构,从事具体客体的观察、实验和操作,运用概括化的概念和符号,构建客体的意义世界并且构筑结构化的控制关系。
(2)学习的第二种对话实践,是同自己的对话。儿童通过自我内在的对话,改造自己所拥有的意义关系,重建自己的内部经验。
(3)学习的第三种对话实践,是同他人的对话。这种对话是在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中实现的。
三、问题反思
开放性、灵活性、科学性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特性。从实际出发,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点,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不可或缺的原则,同时还耍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综观全课,我们提倡让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以崭新的面目进入课堂。在计算机上。学生可以写、可以画、可以折,这正符合了学生喜欢有趣的学习的心理特点。全新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感到很新鲜,他们兴致很高。
新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以往班级授课的形式,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每学生一台计算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被无形之间拉开了,课堂的亲和力下降。广播教学的应用,使得生生之间、组际之间的语言交流减少了,由此引发的思维碰撞的火花也随之暗淡。教学流程的一览无遗,多多少少限制了学生的思路,课堂预设之外的动态生成也逊色了。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中,学生、教师、教材、技术交互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如何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反思、总结。相信信息技术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当我们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CAI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为数学课堂带来了新鲜的气息。然而,在实践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基于对现状的思考,我认为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要在辅助教学的层面上有所提高,要让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以崭新的面目进入课堂。
二、尝试整合
“分数乘分数”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猜测、操作、验证等实践中,研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在多种算法的归纳总结之后完成算法优选。借助此内容,我们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尝试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何克抗教授语)的目标。
1.设置一个情境承载问题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设计课程内容,为学生发现和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地指出,小猴子要包装礼品,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材文本被巧妙地改装成学生手中的问题资源,以不同于课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轻松练习环节中,共设置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练习一是看图写式子并计算;练习二是简便计算,渗透计算过程中约分的知识;练习三是自由练习,每道题目之后有适当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从哪一个练习开始。学生在网页中学,在网页中玩,寓教于乐,体验着与以往不同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功能。
2.利 用一条主线探索新知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和掌握知识的方法上。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要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的设计主要遵循“尝试——验证——总结——应用”的思路进行。在复习了分数乘整数之后,让学生先尝试算1/2×1/2,并鼓励多种算法。新课程倡导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要组织和指导的应该是有任务的学习。教师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类似的指导,久而久之,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发展成为内在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3.创设一个平台“对话”学习
所谓学习,就是模仿、对照的运动。我们以此作为“分数乘分数”一课的理念支撑,利用信息技术作为环境构建工具,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平台,实现对话式的学习。
(1)学习的第一种对话实践,是同客体的对话。直面教育内容的概念、原理和结构,从事具体客体的观察、实验和操作,运用概括化的概念和符号,构建客体的意义世界并且构筑结构化的控制关系。
(2)学习的第二种对话实践,是同自己的对话。儿童通过自我内在的对话,改造自己所拥有的意义关系,重建自己的内部经验。
(3)学习的第三种对话实践,是同他人的对话。这种对话是在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中实现的。
三、问题反思
开放性、灵活性、科学性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特性。从实际出发,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点,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不可或缺的原则,同时还耍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综观全课,我们提倡让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以崭新的面目进入课堂。在计算机上。学生可以写、可以画、可以折,这正符合了学生喜欢有趣的学习的心理特点。全新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感到很新鲜,他们兴致很高。
新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以往班级授课的形式,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每学生一台计算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被无形之间拉开了,课堂的亲和力下降。广播教学的应用,使得生生之间、组际之间的语言交流减少了,由此引发的思维碰撞的火花也随之暗淡。教学流程的一览无遗,多多少少限制了学生的思路,课堂预设之外的动态生成也逊色了。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中,学生、教师、教材、技术交互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如何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反思、总结。相信信息技术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展现出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