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应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是我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一、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思维活动。人的头脑则是思维活动的机器,而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启动思维机器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直观、生动的事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直观性”、“启发性”的原则,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特别是对那些能演示的过程更有兴趣。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地重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如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我会举出身边的实例,如支架是三角形的,铁制的拉门是平行四边形的。
  
  二、把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是通过观察、感知、操作、思维等心理活动形成认知结构。而这些认知的规律都是由他们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要使学生在学习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感到有兴趣,就应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此时我就会尽量用一些动态的课件来解释课本知识。
  
  三、创设质疑情境。巩固学习兴趣。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如何巧妙地导入新知识的学习,这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的极好时机。比如我在讲课前会让学生尝试着做些简单的题目,让他们对自己没解决的问题产生好奇感。这样在讲课中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通过教学的物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正逐步发展,形象或表象正在逐步让位于概念,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知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特别是对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需要借助具体直观的物化活动。
  
  五、挖掘教材与学生的潜在智力因素,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学生由于年龄的不同,思维水平的差异,他们对兴趣要求的层次就不同。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逐渐形成,仅用简单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些独立思考探究以及创造活动的机会。挖掘教材本身的智力因素,发展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使他们的技能得以发挥,使他们永远充满奋进拼搏的精神。
  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外,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它会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育是l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您若变成孩子,便有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瞬间成为乐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一件难事。首先,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喜爱之情,调查表明,学生往往在他们喜欢的老师的课堂上表现得更为活跃,思维也更敏捷。“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有利于情商的调动,正如赞可夫所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因此,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这样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是差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老师使学困生在“表扬一努力一成功一自信一再努力一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宽容。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对待学生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缩小镜”,真正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
  此外,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主人翁”就是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生而不是教师来做课堂的主人。让由枯燥无味的“听”变为生动有趣的“讲”,将内容比较浅显的课交给几个学生去准备。让他们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教学时可以穿插着让这些学生来讲。再由老师在对他们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不仅会对这样的课堂记忆深刻,也会懂得尊重老师、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了。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这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课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让我们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贏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让我们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其他文献
制作步骤:  1.先在卡纸上画出大象身体上所需要的各个部分(鼻子、腿、眼睛、尾巴、牙齿)。  2.用剪刀将各部分剪下来备用。  3.将大象身体上的各个部分粘贴好。  4.可爱的大象完成了!
幼儿得以与美术大师对话,往往需要成人的引荐。当幼儿能够在幼儿园、家庭、社会等场域与大师的作品相遇,对话就成为可能。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欣赏活动是相对薄弱,甚至是曾被冷落的一个领域[1]。纵观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政策的演变历程,从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个幼儿园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等诸多文件中,都曾提及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的相关内容。至《3-
数感培养曾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反观这些年走过的道路,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依然存在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如20以内数倒背如流,却不知比7大比9小的是几;要求32×28的结果是多少一致想到的是竖式;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却只说学校两百人的礼堂里坐得下一千人;知道100个100是10000,却说不清1万元里有多少张一百元的钞票……如果反思我们曾经的一些培养手段,会发现原来的很多做法并没有注重走进“感觉”的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多种可能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少一点固定的预设,多一点课堂的生成。我们可以在学生的需求中,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在对教学文本的多元解读中,在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中,在适度的拓展中,在创造中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从“预设”走向“生成”,关键是把学生看成一种教育资源。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需
一、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创新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灵魂,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我就抓住这一时机,把小学美术“激趣教学法与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研课题来研究,把它设计成小学三年级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美术活动课,以“激趣”和“创新”为切入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在提倡教师加强反思的同时,也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正学“懂”,学“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力呢?    一、创设一种氛围,激发学生反思意识    反思意识,是指对自己一单元学习作出判断,调节、修正,并提出下阶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设想。在学习中树立反思意识,这既是“有心人”,“明白人”的标志,
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的读书课。朗读应该成为教师引导中的一种创造,“读”字应该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要读出理解,读出个性。以下就低年级如何用好朗读这个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谈几点自己粗浅的做法。    一、联系生活,使学生更好地见文生义、见义生情    低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缺乏的是不会从生活中提取、重组经验,有时还会受浅显的生活经验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有时候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总
科学家阿基米得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那么,能撬动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工具为何物?课堂口头评价这一语言工具便是其一。  纵观各级各类的观摩课、公开课、展示课课堂,作课教师在口头评价上精心设计、细心推敲,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本校平时的家常课、随堂课上,也注意到教师在口头评价上,已经开始摆脱传统的一些僵化、简单、粗糙的评价形式,口头评价正在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开始散发
海绵宝宝是一块穿着短裤衬衫打领带、龅牙大眼睛的黄色海绵动画形象,它住在一个菠萝形状的房子里。开朗、纯真的海绵宝宝有许多好朋友,这群性格各异的家伙们聚在一起,闹出了不少笑话。孩子们非常喜欢《海绵宝宝》这部动画片,经常扮演片中的各种角色形象,尤其喜欢海绵宝宝的各种动作、表情以及发生的有趣故事。于是他们提议要用陶艺来制作海绵宝宝,陶艺版“海绵宝宝”STEAM项目就此诞生了。  一、活动目标  科学(Sc
有这样一个故事,是说中国云南昆明与美国的一个城市进行交流。美方派一个老师到中国,当时正要过圣诞节,美国老师叫学生画一幅表现节日气氛的图画,图画交上去了,却让美国老师大吃一惊,他发现所有的孩子画的都是同一内容:一棵挂满彩灯的圣诞树。原因在哪里呢?后来他发现教室里就挂着这样一幅画。于是他把这幅画摘了下来,叫同学们再画,结果同学们都不知如何下手。在传统的僵化、死板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在有意无意间扼杀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