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摄影节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月前往纽约书展,我们碰巧赶上了纽约摄影节最后一天。阴霾的雨天里,撑起伞在纽约布鲁克林的10个展区扫过,一是想看看有没有适合中国读者的影像出版题材,二是想见见摄影界的朋友。正好碰到了老朋友、联系图片社总裁普雷基,在拥抱寒暄之后,他马上表示了对今年纽约摄影节策展的不满。据说,金融危机前的纽约摄影节,是书商POWERHOUSE BOOKS和VII PHOTOAGENCY赞助,实力雄厚,策展也讲究。今年出版人不再资助,摄影节仅由一家公司来运作,没有政府背景的资金支持,一切全靠组委会自己,所以今年只聘请了两个策展人。而从展览照片简单的装裱制作,到背板的简陋,就能看出组委会今年资金的捉襟见肘和策展的力度不够。摄影节有点像布鲁克林区一样有一种衰退的寂寞感。中国摄影师阿音反映内蒙古中小学教育在过去20年变迁情况的《学校》系列,只是被随意地散放在仅两米高的简易展板上,制作和装裱也很随意,稍不留意,很容易漏掉。展览的灯光更是简陋,个别展厅的展板如同我们旧的木色合成板,破环了不少作品的气氛和欣赏性。整个摄影节似乎没有把今年“摄影的现状:深入参与、个性化和充满活力”这一主题表达出来。倒是今年在摄影节新闻中心旁的POWERHOUSE BOOKS书店设计得颇有新意,LOFT的结构,简约独特的书架,及颇多当影像艺术的图书,让我们驻足良久。在书店呈现的多媒体的展览形式也算是纽约摄影节的一个小小的亮点。不过,纽约摄影节还是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摄影界人士(比如我们)和游客花钱买票观看展览。摄影节的讲座吸引了不少人,但像我们这样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观众,多少有一点点失望。
  去年我从阿尔勒摄影节归来,心头一直弥漫着对中国摄影节实力和水准的失落感。这种感觉直到看到了纽约摄影节才渐渐散去。纽约摄影节让我重拾了对于我们摄影节的信心。
  再说阿尔勒摄影节。这个每年7月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小镇举行的国际性摄影节,确实像这座小城市一样具有魅力。在法国政府和阿尔勒市政府的支持下,在摄影节总监弗朗索瓦·赫贝尔,这个瘦高、书生模样、头发总是蓬乱着的忙碌的法国人和他有效的团队的运作下,通过国际化和对前卫摄影潮流的推动,以及专业化的策展和商业开发,经营运作,阿尔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由此也拓展了来自私人企业的资金渠道。
  另一方面,政府还给予了摄影节优厚的硬件条件。近年来,阿尔勒几乎所有可利用的空间都被改造成了展览馆。建于12世纪的教堂、梵高中心、画廊、古罗马剧院和废旧厂房等,这些场地都是阿尔勒市政府无偿提供的,组委会只需支付展览所需的布展搭建、安保、组织工作所产生费用,而这些费用的支出大部分也来源于预算中的政府拨款。
  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弥漫着薰衣草和百里香的味道,拥有明媚的阳光,明朗的星空,罗马建筑遗迹,梵高的印记,古老又充满生气的阿尔勒小镇本身所散发的迷人魅力其实就足够吸引人。而政府还如此支持摄影节的延续,可以看出法国热爱和重视文化艺术的政府传统。
  据说,阿尔勒摄影节举办最初只是将美国摄影艺术引入法国,想与法国摄影艺术冲击、碰撞。因此,阿尔勒摄影节创立之初,展出的多是法国和美国摄影师的作品。后来,摄影节向更多国家的摄影师敞开大门。 在明朗阳光的沐浴下,当你看到络绎不绝持票参观的人群,和盛夏在古罗马剧场的摄影幻灯会上,台阶上千的观众,你禁不住有一种肯定的结论:法国人确实在探索艺术的过程中,一点也不像他们对法语的那种保守和固步自封和自恋。他们是如此地好奇,又富于挑战性。
  这也注定了阿尔勒摄影节不只是城市的一部分或一个节目,而是整个城市的艺术节日和一个国际化的艺术交流活动。
  尽管摄影节有政府的财政支持,而随着我们观展的深入,发现阿尔勒摄影节整个运行的高效和专业化,策展的艺术水准高,成功的简约商业运营模式,让人信服。与中国的摄影节截然不同的是,他们没有盛大的开幕式和表演,也没有盛大的闭幕式。看不到奢侈的炫耀,你看到的是外表简约,但内容丰厚的一个个高水平的策展和个性张扬的摄影师的作品,以及认认真真的讲座和对话。正如摄影节总监向我们阐述的:我们一贯坚持邀请最好的摄影师和艺术团队,选择最优秀的作品。
  阿尔勒摄影节开幕式是从工厂园区开始的。法国文化部部长、阿尔勒市长、摄影节主席、总监一行剪断丝带,打开展览大门,买票的观众只需尾随着这些VIP鱼贯而入就可以了。没有讲话和大会,更没有民俗表演和喧天锣鼓。
  开幕当天的下午,在建于15世纪的共和广场,为阿尔勒摄影节吉祥物揭幕时,我们同样还是碰上了这一群VIP。没有戒严,没有保卫,气氛融洽得像是自家的聚会。
  而当你进入展场时,你会不自觉地陷入影像所带给你的冲击和碰撞。从主体到环境,从策展光线到背景色彩的控制,你一进入展厅,就能感受到一种情绪,一种节奏,一种氛围,一个主题或思想的气息。策展人能够利用环境,艺术地展示摄影师的作品,环境中的所有要素,都服务于摄影师的主题和思想的表达。单单三米高的展板,也足够实现摄影节向艺术展靠近的想法。每个展览和展馆都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结构、主题而设计不同的展览形式。与图书阅读一样,展览不是一张张照片的观看,其实是一种阅读,结构、感觉、设计、环境和光线,都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影像泛滥的今天,无论你是做出版还是展览,再好的内容,也需要好的呈现。书要考虑封面、版式设计、阅读结构、材料,整体的手感和观感;展览也是如此,策展人需要把一个概念或主体在空间呈现、突出,需要考虑材料、制作的工艺、设计形式,光线,图片展出的结构,空间的运用……策展不仅仅是展示影像作品本身,应该说要融合一个全影像空间的感受。
  阿尔勒摄影节的展出形式 ,实际上是艺术展览的水准。可贵的是,全城68个展览,无论规模大小,我所看到的大部分展览都有自己的独特表达和精心设计。
  在工厂园区可以看到,摄影家Marcos Lopez效果突出、夸张、略带血腥的充满美艳和痛苦的当代影像作品,在高大、色彩明丽的背板上的大幅展示,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而在Atelier de Mecanique 展出的安妮·科利尔的作品时,策展人夸张地运用了一面10米宽的墙面,展出一张10寸作品,将她的作品所体现的个人与宇宙之间的界限,以及对感知,表达和视觉凝聚力的探索予以了充分的体现。我甚至感到,正是因为这样的策展形式,才加深和拓展了其作品的张力和延展性。
  90岁高龄的视觉艺术大师Léon Ferrari充满反教权主义和对独裁政权质疑的作品,选择在église Sainte-Anne拥有高大屋顶和古老岩壁的教堂展示,所释解的主题毋庸质疑。
  在黑色为基调的空间展示的摇滚主题,更是入情入境地诠释了蓬皮杜中心的现代艺术馆长Emma Lavigne所选择的20个艺术家的作品。当然,你要看到20个策展人及他们的身份,以及为摄影节工作的制作团队名单,你就能了解为什么阿尔勒摄影节的水准如此之高。策展人中包括Francois Hebel,阿尔勒摄影节主席;Emma Lavigne,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当代艺术策展人; Bill Ewing,洛桑爱丽丝摄影博物馆总监;Tom Eccles:纽约巴德学院展览策划学术中心执行总监;Liam Gillick,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家;Hans-Ulrich Obrist,伦敦蛇形画廊展览项目总监;Philippe Parreno,艺术家;Beatrix Ruf,苏黎世Kunsthalle美术馆总监、策展人;Anne Biroleau,法国国家图书馆摄影和印刷部策展总监。
  在摄影节的团队中,除了总监、执行总监、法定审计师、秘书等常设的建制外,为摄影节临时搭建的制作展览和运行团队的工种也相当齐全。制作部门包括展览制作经理、制作助理、活动和编辑部经理、技术总监。展览部门包括展览设计、艺术工艺管理、木工部负责人、美术部负责人、照明部负责人、悬挂部负责人、质检管理、质检员、标识、物流、维修和视听等等。
  由于阿尔勒摄影节的革命精神,还是有一些颇具传统或有一定影响力、没有列入到主题展中的艺术家和摄影家会在7月的假期来到阿尔勒,展示作品、会会新老朋友。
  在阿尔勒rue de l’hoste小街,我遇到了年轻的当代艺术家Reeve Schumacher和他的妻子M Lafille。Reeve是美国人,M Lafille是法国马赛人,他们刚刚搬进这里一间不大的老屋,并准备和他们的孩子长期居住。他们用一系列的艺术作品和他们代理的摄影家Matthias Olmeta的肖像作品策划了题为《回想过去》的展览。在斑驳的老墙上,Matthias Olmeta复古质感的肖像作品与 Reeve用绳、线、节编制的古书和圣经的装置作品,让这间老房子呈现出更加迷离、神秘、凝重的气氛。夏日,可以顺着一根粗麻绳下到小小的地窖,坐在清凉的长凳上,一个人欣赏多媒体衍生的概念影像。他们是一对很阳光的夫妻,闲谈间,你能感受到他们将定居于这个富有浪漫和艺术气息的地方的喜悦。
  我还记得与摄影家Willian Ropp见面的那个明丽的下午。我是被一幅极富情绪和戏剧情调的现实黑白影调肖像的海报吸引,找到那个颇有情调的小院。那里是Willian在阿尔勒的私人空间。Willian Ropp先生是颇有名气的摄影家,素有光影雕刻大师的美称,他有用光绘制情绪现场肖像的本领,对黑白影调的把握令人折服。当我对他的作品表示了兴趣,并希望介绍给更多的中国朋友时,他一定要让我在小院中休息一下,等他把作品刻盘给我带走。
  庭院中Willian的朋友,一位巴黎的独立出版人和影像博物馆的拥有者以及几个摄影师在闲谈。我也加入到其中。这使我想起作家梅尔在普罗旺斯一年中描述的情景,那是一个满心洋溢着一种奢侈的拥有感的下午。我发现,我不再是一个游客,而是参与阿尔勒摄影节的一分子。
  无论纽约,无论阿尔勒,摄影节所带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思考和对固有思维的冲击,以及灵感的火花。我们会对世界重新认识,会对艺术重新思考。城市也因此而活跃,开放和富有生气。
其他文献
当今的香港摄影,基本上有三代摄影人。第一代摄影人许多出生并成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中国大陆,战后来到香港定居。他们的摄影作品尊崇传统中国文化道德的要求,追求图像简洁之美,一般称之为“画意摄影”。又因为他们喜欢参加沙龙摄影比赛,作品经常入选展览并获奖,所以也被称为“沙龙摄影”。以前照相机和胶卷价格都昂贵的时候,画意或沙龙摄影家多是富家人士,他们视摄影为嗜好,作品内容也充满着闲逸趣味。但是随着香港工业
期刊
因特网和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传播和报道方面为新闻报道摄影师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今,他们不但面临经济和金融危机以及纸质媒体衰退的挑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丧失了报道所需的传统上的资金来源,而且还需要应对人人可以通过诸如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实时报道突发事件,及这种媒体巨大的信息源和传播力不断扩张的挑战。在这个需要滚动上传新闻照片,而且到达现场报道越发危
期刊
世界摄影节是由美国世界摄影组织(WPO)举办的一个新生摄影节。致力于将年轻的摄影新锐向全球推介,开辟新的、未成熟的摄影市场,帮助摄影师在国际范围内展示作品,为全球摄影业提供多样的年会平台,衔接和促进市场内的交流。  2008年,世界摄影组织在上海举办了他们的第一届世界摄影节,外滩18号画廊是上海的合作方。在那次摄影节上,纪实、报道、当代摄影艺术领域的各方人士,摄影家、艺术家、批评家、传播者聚集在一
期刊
在经历了数天的阴雨大雾天气之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终于在7月3日迎来了痛痛快快的艳阳天,久违的阳光打在人们的脸上,仿佛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和每一个在大连的人拥抱——当然也有从北京远道而来的吴晓凌。  他是一名资深摄影记者,也是新华社摄影部国际新闻编辑室副主任。不过,人们提起他更多提到的是:2009年“荷赛”一等奖获得者。“运气,运气罢了。”每每被问及此事,吴晓凌总是这样应答。  当天下午,在大连市第
期刊
在摄影人的心目中,看过的摄影节是个啥模样?理想中的它又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哪些摄影节被关注得最多?为什么参加摄影节?我们选择了一些国内外年轻的摄影师进行采访,试图对此做一个了解,他们大多以摄影师身份参加过国际或国内摄影节。  我们采访的对象有限,但是大家的看法却非常一致:摄影节最大的作用是促进摄影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认识摄影师、策展人、评论家、出版商,让业界熟悉自己的作品,也让自己了解更多同行们的所
期刊
每年的9月前后,在法国南部的边境城市佩皮尼昂,都会举办VISA国际报道摄影节(Visa pour l'Image)。摄影节可谓全城的节日,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摄影师和普通观众在城市间各种建筑物中穿梭。1989年创办,马上迎来第23届盛会的VISA摄影节,即使在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今天,也不追求“先锋派”和“时尚范儿”,只谈“报道摄影”(Photojournalism)。今年的摄影节将于8月27日至9
期刊
172年前,法国人发明了摄影术;42年前,法国人又发明了摄影师聚会的节日,后来成了今天欧洲最有影响力的的阿尔勒国际摄影节(Rencontres d’Arles)。那时候,从美国旅行回来的法国人Lucien Clerque为了加强欧美的交流在一个剧院举办了小型的摄影节,如今这个摄影节已经发展成为包括连续两个月的影展、研讨、幻灯会、大师班、书展、作品见面会的摄影盛事,每年接待七万多专业和非专业参观者。
期刊
全场灯熄,投影亮起,“当日新闻摄影与我的视角”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本来给我的题目不是这个,是‘对当日新闻照片采编的思考’,我觉得这个题目太大,自己讲不好。所以我自己改了一下,重点谈‘我’的视角。”新华社摄影部新闻采访室副主任王建华的开场白简单明了。  2011年6月19日下午2时,在杭州市萧山区宝盛宾馆四层会议室,由《摄影世界》杂志社、新华社浙江分社图片中心、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办,尼康映像仪器销售
期刊
西班牙国际摄影和视觉艺术节(Photo Espana)是一个国际性摄影节,于每年6月至7月在首都马德里举办。该摄影节于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已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摄影艺术盛会,第一至第十三届西班牙国际摄影和视觉艺术节在博物馆、艺术中心、画廊等地共举办了792场展览,每年都会吸引50多万来自国内外的观众,是该国目前最重要与最具群众基础的年度文化活动之一,其影响之大,甚至超越了摄影
期刊
20多年前的纪念摄影术发明150周年庆典引发了全世界新一轮关注摄影艺术的浪潮,世界各地举行了不同形式的庆祝和纪念活动。在墨西哥城,也集中举办了一系列的展览、讲座、书籍介绍和宣传活动,其中许多是经过十年的拉美摄影学术讨论后经文化部门认可的项目,如1993年诞生的“图片九月”(Fotoseptiembre)摄影节。  如何匹配艺术家的激情和兴趣,让更多的受众了解他们的世界观?怎样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摄影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