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新闻摄影要有“我”的视角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场灯熄,投影亮起,“当日新闻摄影与我的视角”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本来给我的题目不是这个,是‘对当日新闻照片采编的思考’,我觉得这个题目太大,自己讲不好。所以我自己改了一下,重点谈‘我’的视角。”新华社摄影部新闻采访室副主任王建华的开场白简单明了。
  2011年6月19日下午2时,在杭州市萧山区宝盛宾馆四层会议室,由《摄影世界》杂志社、新华社浙江分社图片中心、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办,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全程支持的“影像·从心”新华社高端影像文化巡讲杭州站讲座顺利开始。王建华作为主讲人,与到场的近200位影友分享了对新闻摄影中“我”的视角的感悟与思考。
  在演讲中,王建华先从当日新闻摄影的新趋势谈起,之后又回顾了新华社当日新闻摄影的发展和现状,最后从“位置决定画面”、“策划的力量”、“温情视角”、“客观与立场”、“思考使摄影更有魅力”、“使命与艺术家”、“与时俱进”七个不同侧面阐述了新闻摄影中“我”的视角的体现形式和实现途径。
  
  人人都是摄影记者的时代
  王建华的一个年岁较长的朋友看到大家用手机拍照发到微博上,疑惑地问他:“手机上的照片不是只能传给电话簿里的人吗?”
  这一问,是整个讲座的切入点。从这个典型问题,他谈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闻摄影,谈到了这个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摄影记者的时代。
  这些都以一个著名的事例开始:2009年1月15日下午3:50,美国一位普通人用iPhone拍了一张飞机坠落于哈德逊河上的事故的照片,并将其上传到Twitter上。这张照片击败了诸多后来闻讯赶到的专业摄影记者所拍的事故照片,成了各大报纸的头版照片(见图1)。至于理由,美联社摄影部主任给出的解释是这张照片具有“新闻价值和即时性”。
  王建华认为,这个事件“继业余摄影师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为主流媒体采用,开创‘公民新闻报道’先河之后,再次展现公民用iPhone手机这种集电脑、电话、相机和网络于一身的资讯产品,在报道突发事件中的潜力。”
  在这个资讯技术一日一变的社会里,很多记者在别人看来“不是在写文章,就是在玩iPhone4”。也正是因为这种沉迷的状态,才能让记者这个站在信息传播一线的群体跟得上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节奏。
  “拍摄、编辑、传输、发表,影像的传播从未如此快捷;拍照手机、微博等扮演起当日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可谓是一派“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势头,挑战扑面而来,王建华掷地有声地发问——我们该怎么办?
  
  “我”的视角重要性凸显
  王建华先是回顾了新华社当日新闻摄影的沿革之路,看看新华社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新华社的当日新闻摄影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在引入传真机以前,对于发生在北京的新闻(主要是中央新闻),每周有一两张当日新闻图片报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新华社引入了美联社的滚筒式传真机之后才得以改变。自此之后,摄影记者开始把北京以外的照片传真到总社。
  1987年,新华社摄影部成立新闻中心,专门编辑当日新闻。但是发稿的体制和速度非常落后,“据当年的一位当事人向我回忆说,那个时候新闻照片的播发,曾一度执行类似出版体制的程序,比较繁琐,发稿速度很慢。”王建华说,“1999年国庆现场的照片,都是记者拍完之后马上由司机师傅把胶卷送到总社进行签发,靠的是人工。”
  现在的新华社,每天以中、英文发稿2000张左右。以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大典、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为标志,新华社在重大事件的当日新闻传播力达到新的高度。2009年国庆大典,新华社出动了整整98人的一线采编队伍,多点覆盖,立体观察,全景报道,最终一战立威,拿出了国际一流水准的图文报道。其中,有线、无线的即拍即传技术的成熟运用,极大解放了人力支配上的局限,为即时、全面的报道立下汗马功劳。
  对技术领域的高度重视是解答“怎么办”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硬件准备,但是在王建华看来,“人”的素养和水准的提高更为关键,软实力的提高也至关重要。王建华认真分析了新华社当日新闻摄影这枚“硬币”的两面。首先,作为一个新闻机构,新华社当日新闻摄影显示出不断发展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在西方该行业处于相对稳定甚至收缩、纸媒受到新媒体冲击的时期,新华社籍由中国经济和整体实力的高速发展,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仍处在一个上升期。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给新闻摄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摄影师,甚至是普通拍摄者之间,科技的进步使得新闻摄影操作层面的障碍不断被突破,或者日益显得微不足道。新闻报道的策划、构思、视角是否独到成为决定一次报道成败的评判标准,也成为一个摄影记者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所谓‘我’的视角,就是属于拍摄者自己的视角,体现的是拍摄者的分析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王建华强调,“‘我’的视角,在信息接近泛滥的当日新闻传播中,凸显重要。”
  
  “我”的视角之七个关键词
  既然优秀的当日新闻摄影需要更加注重“我”的视角的体现,那么它的体现形式是什么?又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才能实现?王建华面对听众的这些疑问,用七个关键词从不同的侧面对“‘我’的视角”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一:位置——决定画面,影响摄影者的创造空间
  王建华认为新闻摄影在保证其新闻性的同时,还兼有一定的艺术性,而这种艺术性决定了它对摄影者进行创作的需求。
  在新华社的许多大型报道中,摄影团队总是作为一个集体来完成报道的。每一个独立的摄影记者,只能作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完成一个“局部”的画面。虽然对于我们整体的报道,对于什么时间,在哪个位置,拿到什么样的画面,可以进行近乎精确的控制,但摄影者的独特个性和创作力,始终是确保整个报道成功最关键因素之一。
  王建华在讲座中,以新华社2009年国庆阅兵新闻摄影为例进行讲解。他向听众展示了三张密密麻麻的摄影记者位置图,上面用圈圈点点线线的黑色手写笔迹诉说着在重大事件新闻摄影中“位置”的重要性(见图2)。位置决定了记者所观察到的画面,也给拍摄者的创造空间划定了范围,定下坐标。
  他还透露,在新华社的摄影团队中,“拿到你那个位置的最佳画面”是对摄影记者的要求。“在给定位置上,体现‘我’的视角,是对记者专业性的挑战和考验!”王建华如是说。
  关键词二:策划——提升报道质量和独特性
  很多人一提起“策划”这个词,就想起曾经被披露的“导演”新闻的闹剧和笑话,而事实上“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是意义大相径庭的两个概念。同样,“新闻摄影策划”和“策划新闻摄影”也有着不同的含义。
  王建华认为,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任何一家媒体挖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独家新闻”的难度越来越大。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日渐风行的当下,想做到信息“独家”恐怕更是难以企及。所以,策划的力量开始彰显,并将越来越成为媒体竞争中制胜的关键。
  这里的“策划”指的是“新闻摄影策划”而非“策划新闻摄影”,前者指的是对可预见的新闻事件预设拍摄方案、组织适合的人力物力、预判有新闻价值的画面出现的时间地点等工作;而后者指的是干预新闻事实本身,进行摆拍、捏造、导演等有违新闻真实性的行为。
  王建华以新华社对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拍摄之前的周密策划为例,向听众讲解了事先进行合理、细致的新闻摄影策划的重要性。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期6个月,是跨度最大的单项重大题材报道。新华社摄影团队为了确保4月30日晚开幕式拍摄的成功,提前两个月开始在上海进行“踩点”。“为确保开幕式焰火拍摄成功,对上海世博园20个制高点的争夺,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王建华说。
  关键词三:温情——海量信息,温情视角
  当PPT上开始播放新华社记者金立旺在重走汶川灾区时所拍摄的“三口之家——再生育档案”系列照片的时候(见图3),听众席上传来一阵唏嘘声——打动他们的不是多高明的摄影技巧,而是画面上的浓浓温情。
  在王建华看来,在某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图片信息往往是海量的,如果不加以深入思考,选择独特的“我”的视角,那所拍出的作品肯定会被淹没。而选择人性化、选择温情视角,则更易于打动读者,易于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以“再生育档案”系列的新闻照片为例,王建华说:“很平实的照片,没有花哨的、夸张的图片语言,却被很多报纸整版采用,落地效果非常好,这是为什么?照片中传递的人性温情在起作用。”
  王建华又提到自己的作品《微笑的折翼天使》来说明这个问题(见图4),这张照片也被很多媒体使用。“是因为这张照片传递了汶川地震灾难之后的乐观与笑容。我其实没做什么,是这孩子的笑容打动了读者,这也是人性温情的一部分——但是作为摄影记者,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捕捉这样的画面和故事。”
  关键词之四:立场——用客观的语言陈述立场
  “新闻应该不应该客观?应该。新闻能不能完全、绝对客观?不可能!”王建华讲到了第四个关键词,立场。“新闻图片也是一样,只不过用的是画面语言罢了,也需要用客观的语言陈述立场。”
  任何新闻总是有一定立场的,“当你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的时候,你就已经按你的立场和观点对事实进行了选择。”但是如何令人信服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而不是让人心生抵触呢?要用客观的镜头语言,用事实来表达。
  王建华向听众展示了新华社记者黄宗治6月6日在杭州拍摄的《杭州市积极供应饮用水》(见图5)为例进行说明。“这张照片后来被70多家媒体采用,为什么它能在那么多的照片中受到青睐?画面传递的信息比较丰富而真实是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它和那些拍市民因钱塘江上游受污染而抢购纯净水的照片相比,多传递了一层信息:应对。”王建华分析说,“这样的照片看了心里踏实,有利于安抚市民情绪,缓解恐慌。”
  同样的情况在另一张王建华自己拍的照片上得到应验。2007年,王建华在淮河边上报道抗洪,拍了一张解放军战士抬沙包抗洪的照片,后被多家媒体采用。“原因还在于这样的片子传递的是积极的应对信息。灾难来临,这种立场显然更为有责任感的媒体所接受。”
  关键词五:思考——思考使摄影更有魅力。
  思考是什么?思考是在按下快门之前先想好如何拍,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胡乱拍。王建华引用卡蒂埃·布勒松的话语来阐述思考的重要性:“两个shooting是一回事,都是踮起脚尖小心靠近……哪怕目标只是一个静物——还要有天鹅绒般光滑的手,老鹰一样的眼睛——这是我们摄影师应该有的全部”、“漫无目的地连拍照片就像用机关枪扫射鹌鹑一样”。
  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中的布勒松,面对达到最高峰的学生暴动,一个小时内只拍了四张。“现在的相机……刚才尼康公司的技术代表在介绍时也讲了,D3S相机每秒种就可以拍十几张……每张照片中蕴含的思考份量,明显不一样。”王建华说,“思考能让摄影更有魅力,摄影因思考而变成一种创造,而不仅仅是记录。”
  比如岳月伟拍摄的《交锋》(见图6)就鲜明地体现出了作者的思考与用意,本来很普通的会议现场被拍出了丰富的信息,恰如其分地刻画了画面中人物身份和性格,显得妙趣横生。再比如,刘建生拍摄的《温家宝总理出席记者招待会》(见图7),作者以“中华颂”书法诗词作为背景,凸显温总理的博大胸怀和领袖气质。
  关键词六:艺术——专业的新闻摄影应有艺术感
  王建华认为,单幅静态照片比不断变化的录像更容易留在观者的记忆中,它的伟大之处在于能捕捉到一些人的眼睛,或电视及电影镜头未能捕捉到的细微东西。而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应该可以让观者仔细地端详研究,并且能在闭上眼睛后还能想到它的“余像”(after image)。比如,丁焕新拍摄的《立波“秀”》(见图8)、罗晓光拍摄的《iPad上市》等(见图9)。
  “这样的照片,才最具有持久的记忆。”王建华说。
  关键词七:与时俱进——掌握新技术,锤炼“我”的视角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新闻摄影亦如此。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不致落伍,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王建华认为,当前的新闻摄影新技术值得重视,不主动融入就会被淘汰。“数码传播技术,尤其是网络传播和移动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变化,将越来越多地改变新闻采集、编辑、制作和传播的过程。新闻报道网络一体化是无法逆转的趋势,纸质媒体最终会被整合在数码网络平台上,这势必会影响到新闻摄影的生存、传播和发展。”
  但是,仅有对新技术的掌握还是不够的,因为技术不会因人而异,思考和视角才会因人而异。王建华说:“器材不再是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摄影师、‘公民记者’之间的主要壁垒,摄影师需要利用最新的技术和观念进行报道,拍摄出‘我’的视角的摄影作品,以体现‘专业性’。”
其他文献
在社交网络盛行的时代,不少有价值的新闻照片往往是从网络开始传播,之后再被传统媒体所采用,那么网络照片到底有没有版权?其真实性如何确定,而作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今年6月发生在北京的一个案例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网络照片的版权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事件的经过:  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暴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地铁线路部分区段停运。随后,“新燕京七景”、“水漫
期刊
由于孩子的缘故,这几年常去英国,除了饱览大英帝国的余晖,作为古典相机收藏者,自然会借此机会造访古旧相机店。几次下来,对英国特别是伦敦的二手相机市场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寻觅到一些过去只有在书上和图片中得以一见的收藏珍品。  19世纪中叶,英国的科技领先全球,精密机械和光学工业进入高度发展时期,与法国、德国几乎同时发展的相机工业可谓机械和光学工业的结晶。  英国相机行业发展的百十年中诞生了许多传世之
期刊
将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主席、马格南图片社前总裁弗朗索瓦·赫贝尔(Francois Hebel)称为“职业拯救者”,实不为过。这位充满着浪漫气质的法国人既热爱艺术,同样也有着经营的天赋,两次濒临破产的阿尔勒摄影节以及马格南图片社,都因他的到来而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还在读大学时,年轻的弗朗索瓦·赫伯尔就在一家卖摄影书和摄影器材的法国公司El Pais做助理。那家公司有一个当时是巴黎老城区唯一的摄影画廊F
期刊
当今的香港摄影,基本上有三代摄影人。第一代摄影人许多出生并成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中国大陆,战后来到香港定居。他们的摄影作品尊崇传统中国文化道德的要求,追求图像简洁之美,一般称之为“画意摄影”。又因为他们喜欢参加沙龙摄影比赛,作品经常入选展览并获奖,所以也被称为“沙龙摄影”。以前照相机和胶卷价格都昂贵的时候,画意或沙龙摄影家多是富家人士,他们视摄影为嗜好,作品内容也充满着闲逸趣味。但是随着香港工业
期刊
因特网和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传播和报道方面为新闻报道摄影师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今,他们不但面临经济和金融危机以及纸质媒体衰退的挑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丧失了报道所需的传统上的资金来源,而且还需要应对人人可以通过诸如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实时报道突发事件,及这种媒体巨大的信息源和传播力不断扩张的挑战。在这个需要滚动上传新闻照片,而且到达现场报道越发危
期刊
世界摄影节是由美国世界摄影组织(WPO)举办的一个新生摄影节。致力于将年轻的摄影新锐向全球推介,开辟新的、未成熟的摄影市场,帮助摄影师在国际范围内展示作品,为全球摄影业提供多样的年会平台,衔接和促进市场内的交流。  2008年,世界摄影组织在上海举办了他们的第一届世界摄影节,外滩18号画廊是上海的合作方。在那次摄影节上,纪实、报道、当代摄影艺术领域的各方人士,摄影家、艺术家、批评家、传播者聚集在一
期刊
在经历了数天的阴雨大雾天气之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终于在7月3日迎来了痛痛快快的艳阳天,久违的阳光打在人们的脸上,仿佛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和每一个在大连的人拥抱——当然也有从北京远道而来的吴晓凌。  他是一名资深摄影记者,也是新华社摄影部国际新闻编辑室副主任。不过,人们提起他更多提到的是:2009年“荷赛”一等奖获得者。“运气,运气罢了。”每每被问及此事,吴晓凌总是这样应答。  当天下午,在大连市第
期刊
在摄影人的心目中,看过的摄影节是个啥模样?理想中的它又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哪些摄影节被关注得最多?为什么参加摄影节?我们选择了一些国内外年轻的摄影师进行采访,试图对此做一个了解,他们大多以摄影师身份参加过国际或国内摄影节。  我们采访的对象有限,但是大家的看法却非常一致:摄影节最大的作用是促进摄影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认识摄影师、策展人、评论家、出版商,让业界熟悉自己的作品,也让自己了解更多同行们的所
期刊
每年的9月前后,在法国南部的边境城市佩皮尼昂,都会举办VISA国际报道摄影节(Visa pour l'Image)。摄影节可谓全城的节日,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摄影师和普通观众在城市间各种建筑物中穿梭。1989年创办,马上迎来第23届盛会的VISA摄影节,即使在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今天,也不追求“先锋派”和“时尚范儿”,只谈“报道摄影”(Photojournalism)。今年的摄影节将于8月27日至9
期刊
172年前,法国人发明了摄影术;42年前,法国人又发明了摄影师聚会的节日,后来成了今天欧洲最有影响力的的阿尔勒国际摄影节(Rencontres d’Arles)。那时候,从美国旅行回来的法国人Lucien Clerque为了加强欧美的交流在一个剧院举办了小型的摄影节,如今这个摄影节已经发展成为包括连续两个月的影展、研讨、幻灯会、大师班、书展、作品见面会的摄影盛事,每年接待七万多专业和非专业参观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