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佩皮尼昂,只谈“报道摄影”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ta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9月前后,在法国南部的边境城市佩皮尼昂,都会举办VISA国际报道摄影节(Visa pour l'Image)。摄影节可谓全城的节日,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摄影师和普通观众在城市间各种建筑物中穿梭。1989年创办,马上迎来第23届盛会的VISA摄影节,即使在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今天,也不追求“先锋派”和“时尚范儿”,只谈“报道摄影”(Photojournalism)。今年的摄影节将于8月27日至9月11日举行,本文将为您梳理VISA国际报道摄影节的三大特色。
  
  特色一:纯正的“报道摄影”节
  越来越多的报道摄影师开始抱怨行业的不景气,世界范围内报纸和杂志亏损比率也在提高,照片量产的速度越来越惊人,但图片编辑们却总是在烦恼找不到好的图片故事,读者对报道摄影的兴趣似乎也在减淡。“报道摄影已死”的声音已经持续很多年。市场确实正在萎靡,但是执着于报道摄影、希望用相机去挖掘世间真相的人总是一拨接一拨,观看这些照片,从中获得信息、观念甚至信仰的读者也还有很多。在佩皮尼昂,在VISA国际报道摄影节就能体会到这些。
  摄影节的创始人、总监让-弗朗索瓦·勒鲁瓦(Jean-Franois Leroy)曾表示,当看到报道摄影在很多摄影节成为点缀,就决定举办一个专注于报道摄影的盛会,于是,VISA诞生了,它试图向世界证明,高质量的报道摄影仍然存在,新道路将要被开拓,新标准将要被建立。在这里,摄影师和普通观众可以对报道摄影有更深入的接触,并了解从选题、筹备到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
  摄影节期间,通常会举办30个左右的专业展览,会在“专业周”的晚上放映依时间顺序编辑的新闻事件照片和以社会问题、战争和重大事件为主题的纪实摄影作品,自由摄影师也获许在特定的时间和场所展示自己的成果。VISA选择展览或放映的照片恪守传统报道摄影的理念,强调摄影的纪实功能,关注现实,关注世界范围内重大新闻事件,关注人的命运。参加者必须提交最近一年内所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照片,而纯艺术的摄影作品被拒之门外。
  今年的VISA共有30个展览,2011年WPP获奖作品将会集结展出,辗转于阿富汗和利比亚的战地摄影师罗德里戈·阿布德(Rodrigo Abd)、因拍摄解体后的苏联而扬名世界的马格南年轻摄影师乔纳斯·本迪克斯(Jonas Bendiksen)、2009年获得罗伯特·卡帕金奖获得者肖尔·施瓦茨(Shaul Schwarz)、曾深入英国黑帮内部进行拍摄的贝恩·胡格(Jocelyn Bain Hogg)、耗时十年记录南美监狱生活的瓦莱里奥(Valerio Bispuri)、马格南唯一华裔摄影师张乾琦等活跃在当今报道摄影领域的摄影大师也将亮相。
  摄影节期间也会举办一个为其三天的工作坊,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2011年的主题将是“传递”,试图探讨如何建立观念与想法和创作的联系,搭建各年代摄影师之间的沟通桥梁。美联社派驻非洲的首席摄影师Jérôme Delay将负责主持这个工作坊,《星期天泰晤士报》的资深图片编辑Jon Jones、《国际先驱论坛报》的前主编Mort Rosenblum、VⅡ图片社的合伙创始人Chris Morris等报道摄影界大腕也将现身说法。同时,摄影师见面会、公开讲座、图片交易等活动也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举行。
  
  特色之二:人才济济的“专业周”
  “专业周”(Professional week)可以说是VISA摄影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了。上文所说的晚间放映、工作坊、摄影师见面会和公开讲座都在此期间举行。相较于普通观展而言,“专业周”更是一个摄影师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大家看到那些没有出版过的深度报道和图片故事,去理解什么是职业的报道摄影。在佩皮尼昂,数以千计的摄影师在此交流他们的作品和职业生涯中的酸甜苦辣,向图片社推销自己的作品,获取新技术的信息。
  摄影节前,组委会接受摄影师、媒体人员和器材厂商的注册申请,专业周期间注册人员缴纳注册费用、领取证件后,会享受与普通观众不同的待遇,比如提前进场、参加工作坊和推荐自己的作品等。如今,每年大概会有3000名摄影师和来自50余个国家的280家媒体在新闻中心注册,有超过30家通讯社和图片社有自己的场地和柜台,世界上主要的摄影器材厂商也会有展览。
  每年的专业周,参展的通讯社、图片社和传统媒体都会在自己的展位上接待摄影师。特别是年轻摄影师会拿着自己作品集听取专家的建议,如果可能的话,顺便获得些工作机会。这估计也是专业周中最火爆的场面之一:来登门的摄影师太多,媒体只能在早上放号预约。据说在去年,Getty图片社每天10点开始登记预约10名摄影师,而9点45前就会有一堆人候着,等着开门直冲进去。
  “发现报道摄影领域的青年才俊”是VISA摄影节的宗旨之一,媒体接待台担负了部分这种功能,而在工作坊中,功成名就的摄影师会为年轻人提供建议,分享他们的价值观与信念,并解释他们从事新闻摄影的动力。今年的工作坊,摄影节的组委会希望通过讨论和学习,借助于前辈和图片编辑的指导,帮助50名年轻的新闻摄影师开启职业生涯。
  
  特色之三:别具一格的展览馆
  地中海沿岸小城佩皮尼昂是法国最南端的省府城市,虽然人口只有20万左右,但国际知名度却不小,西班牙传统风俗配上法国的浪漫情调,吸引着无数游客。佩皮尼昂有1000多年的历史,美酒、美食与美观的古代建筑融合,这就引出了VISA摄影节的第三个特色:所有的展览场所都是非常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教堂、修道院或历史遗迹。比如在今年的场馆安排中,女修道院(Couvent des Minimes)、多米尼加大教堂(Eglise des Dominicains)、圣克莱尔修道院(Couvent Sainte Claire)等都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宗教建筑,其本身便非常有吸引力。这些沧桑的建筑在见证过往,而展览的照片在诉说当下。尤其是当反映苦难与富含悲天悯人的摄影作品在宗教场所展出,周遭的氛围也会影响人们对照片的观感。
  
  在VISA摄影节期间颁发的相关报道摄影奖项:
  VISA突发新闻奖(Visa d’or News award)
  VISA专题摄影奖(Visa d’or Feature award)
  VISA日常新闻奖(Visa d’or Daily Press award)
  佩皮尼昂青年报道摄影师大奖(City of Perpignan Young Reporter’s Award)
  佳能女摄影记者奖(Canon Female Photojournalist Award)
  PIERRE & ALEXANDRA BOULAT摄影奖(Pierre & Alexandra Boulat Photography Grant)
  FRANCE24-RFI 网络纪实摄影奖(FRANCE24-RFI Web Documentary Award)
  ANI - PixPalace奖(Award ANI - PixPalace)
  Care人道主义报道奖(CARE Award for Humanitarian Reportage)
  盖蒂编辑类图片奖(Getty Images Grants for Editorial Photography)
  
其他文献
2011年3/4月的《美国摄影》用整刊80页的内容,介绍了新闻记者Brian Frank的边境拍摄故事、名人摄影奇才Dan Winters的独特拍摄风格,也历数了塑料相机的来源发展及其独特魅力,和活跃在世界各国的各种形式的职业摄影师自发组成的各类团体。    【 摄影点睛 】  本期的《Winters传奇》讲述了名人摄影师Dan Winters的拍摄心得。Winters的照片的平面设计感从他最初在
期刊
α35是索尼新发布的具有1620万高像素的APS-C画幅单电数码相机,是索尼α单电系列的入门级产品。7月上旬,笔者参与了索尼组织的“镜随我心”索尼α35广州试拍活动,得以提前接触这款相机。这次试拍的外景地是广州的几个著名景点:南沙滨海沙滩、百万葵园、十九涌、小瀛洲村和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在外拍活动中,我分别使用了DT18~55毫米F3.5-5.6 SAM和70~400毫米F4-5.6G两只变焦镜头
期刊
在社交网络盛行的时代,不少有价值的新闻照片往往是从网络开始传播,之后再被传统媒体所采用,那么网络照片到底有没有版权?其真实性如何确定,而作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今年6月发生在北京的一个案例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网络照片的版权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事件的经过:  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暴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地铁线路部分区段停运。随后,“新燕京七景”、“水漫
期刊
由于孩子的缘故,这几年常去英国,除了饱览大英帝国的余晖,作为古典相机收藏者,自然会借此机会造访古旧相机店。几次下来,对英国特别是伦敦的二手相机市场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寻觅到一些过去只有在书上和图片中得以一见的收藏珍品。  19世纪中叶,英国的科技领先全球,精密机械和光学工业进入高度发展时期,与法国、德国几乎同时发展的相机工业可谓机械和光学工业的结晶。  英国相机行业发展的百十年中诞生了许多传世之
期刊
将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主席、马格南图片社前总裁弗朗索瓦·赫贝尔(Francois Hebel)称为“职业拯救者”,实不为过。这位充满着浪漫气质的法国人既热爱艺术,同样也有着经营的天赋,两次濒临破产的阿尔勒摄影节以及马格南图片社,都因他的到来而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还在读大学时,年轻的弗朗索瓦·赫伯尔就在一家卖摄影书和摄影器材的法国公司El Pais做助理。那家公司有一个当时是巴黎老城区唯一的摄影画廊F
期刊
当今的香港摄影,基本上有三代摄影人。第一代摄影人许多出生并成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中国大陆,战后来到香港定居。他们的摄影作品尊崇传统中国文化道德的要求,追求图像简洁之美,一般称之为“画意摄影”。又因为他们喜欢参加沙龙摄影比赛,作品经常入选展览并获奖,所以也被称为“沙龙摄影”。以前照相机和胶卷价格都昂贵的时候,画意或沙龙摄影家多是富家人士,他们视摄影为嗜好,作品内容也充满着闲逸趣味。但是随着香港工业
期刊
因特网和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传播和报道方面为新闻报道摄影师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今,他们不但面临经济和金融危机以及纸质媒体衰退的挑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丧失了报道所需的传统上的资金来源,而且还需要应对人人可以通过诸如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实时报道突发事件,及这种媒体巨大的信息源和传播力不断扩张的挑战。在这个需要滚动上传新闻照片,而且到达现场报道越发危
期刊
世界摄影节是由美国世界摄影组织(WPO)举办的一个新生摄影节。致力于将年轻的摄影新锐向全球推介,开辟新的、未成熟的摄影市场,帮助摄影师在国际范围内展示作品,为全球摄影业提供多样的年会平台,衔接和促进市场内的交流。  2008年,世界摄影组织在上海举办了他们的第一届世界摄影节,外滩18号画廊是上海的合作方。在那次摄影节上,纪实、报道、当代摄影艺术领域的各方人士,摄影家、艺术家、批评家、传播者聚集在一
期刊
在经历了数天的阴雨大雾天气之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终于在7月3日迎来了痛痛快快的艳阳天,久违的阳光打在人们的脸上,仿佛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和每一个在大连的人拥抱——当然也有从北京远道而来的吴晓凌。  他是一名资深摄影记者,也是新华社摄影部国际新闻编辑室副主任。不过,人们提起他更多提到的是:2009年“荷赛”一等奖获得者。“运气,运气罢了。”每每被问及此事,吴晓凌总是这样应答。  当天下午,在大连市第
期刊
在摄影人的心目中,看过的摄影节是个啥模样?理想中的它又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哪些摄影节被关注得最多?为什么参加摄影节?我们选择了一些国内外年轻的摄影师进行采访,试图对此做一个了解,他们大多以摄影师身份参加过国际或国内摄影节。  我们采访的对象有限,但是大家的看法却非常一致:摄影节最大的作用是促进摄影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认识摄影师、策展人、评论家、出版商,让业界熟悉自己的作品,也让自己了解更多同行们的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