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这就要求教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调整思路,转变方式,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笔者探索运用了三维并举的阅读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三维并举阅读教学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互换三个角度:一是挖掘文本阅读深度,二是拓展阅读的宽度,三是延伸阅读对话的长度。
一、用好教材,挖掘文本阅读深度
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的范本,因此,用好教材,至关重要。
1.注重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尽管我们的教材不断更新、调整,但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因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或时空距离遥远,或因生活习俗不同等,故而教材与学生产生距离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就应尊重和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差别,“打通穴道”,拉近学生和教材的距离。例如,学习老舍《北京的春节》一课,我在放寒假是就布置一道作业:走进春节,做好记录,记录时间从年底十二廿四至新年正月十五。开学后,我把学生所做的记录进行综合、筛选,列出潮汕人过春节的习俗表,让学生交流阅读。有了这层生活体验做铺垫,学生阅读《北京的春节》轻松自然。这是生活经验的连接点,拉近学生和教材的距离。阅读教学中努力创建多个学生与课文的连接点,在教材和学生架起一道道桥梁,让孩子走得快乐,走得亲近。
2.注重留给学生与教材对话的时间和空间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指引学生深度读文,课堂上给学生更多可支配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与教材深入对话。
还学生独立阅读的时间。教师不能过度占用课堂时间,要把时间还足给学生,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大胆提出问题。每次上新课,笔者都先让学生读文,各自提出自己问题,接着把问题汇总,在展台上展示出来。学生带着自己感受较深的问题来读文,学起来更为主动。保持学生这种读文提问题的热情,学生的阅读水平会不断提高的。还学生反思和质疑的空间。学完新课后,一定要腾出空间,或让学生自己静思,或与同桌交流,或分小组讨论。有了质疑空间,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时候学生的反应让我措手不及,但笔者内心窃喜,学生的情感已融入文本中了。这是课堂阅读碰撞出来的灿烂的火花。
二、课外拓展,增加阅读宽度
《语文課程标准》明确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生不少于145万字)可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何其重要。为达成目标,笔者采取了3个途径。
1.相对应拓展
相对应拓展即是阅读课文时补充阅读材料或以课文为点扩展到整个作品。如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我们除了领会这首诗外,还介绍他的坎坷的一生,引出杜甫的一些经典作品让学生品读;读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词句,就会指引学生去读岳飞大的《满江红》,并出示岳飞生平,走近岳飞这位民族英雄以及南宋那段历史。学习一篇课文扩展到整个作品,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种以点带面的阅读法,学生是很感兴趣的。
2.推荐拓展
推荐拓展就是老师向学生推荐书目和学生间相互推荐读物的拓展方式。教师推荐的书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年龄特点。首先,可以考虑新课标课外必读书目,笔者分年级列出推荐书目给学生,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取相应读本,鼓励学生自行买几本,放置于教室图书角,方便学生交换阅读。每周安排一节课为课外阅读辅导课,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师经常陪同学生读书,完成既定目标。此外,还可以考虑学生能够接受的国学经典。当然,教师推荐的阅读内容要广泛些。
3.自我拓展
该拓展法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氛围自选书籍进行阅读。此拓展阅读法的灵感源于一个学生的一句话。学生小谢到我办公室,看见我办公桌上一个笔洗,脱口而出:“老师,您 这个笔洗上面呈现出金丝铁线,是现代仿制哥窑的瓷器。”我听了,兴奋问明原因,他说他爸喜欢收藏,家里有许多关于收藏的书籍。他是看了马未都著《马未都说收藏》而懂得。而后我进行家访并作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家庭有藏书。于是我提出“细读家底书,传承好家风”的倡议,结果惊喜不断。学生自读的书有《中国书法史》《潮安彩塘志》《巴黎圣母院》……可真是异彩纷呈。叶圣陶说过:“到寒暑假,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阅读,那一定比不经略读的训练多得吸收的实效。”读书有了需要与兴趣,我想他们已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三、引路搭台,延伸阅读长度
开展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自主读书,并形成良好读书习惯。为此,笔者用心引路,搭建一些人人都能参与、并为孩子们所接受的平台,以延伸阅读长度。
1.传授方法,指引学生阅读的路径
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多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于阅读方法落实,笔者采用“导”“扶”“放”三步来组织教学。
精读用导,朗读、诵读穿插其间。精读就是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细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则创设多种情景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课文。略读用扶。在精读中传授给学生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读懂课文。教师巡回查看,加以点拨,并不时提醒学生,阅读是你自己与课本交流,个人的理解体会可以不同。浏览用放。“放”即学生放开心扉去阅读文章,这时提倡学生用默读法。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用最少时间完成读文。对这方面的训练,可搜集各类报道、短文等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让孩子阅读,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2.创建阅读交流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一个多重对话的过程,十分凸显“对话”与“交流”这一阅读理念。学生现在喜欢上QQ和微信,笔者利用这两个用利平台,建立QQ书香空间和微信书香阅读群,把同学开展的一系列读书活动图片资料、师生作品、读书记录、推荐篇目等内容放进这两个群空间,让学生和家长查阅,浓化读书氛围。同时,让学生在上面留言,提意见,写心得和评论,畅所欲言,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打造引人的阅读展示舞台
阅读舞台场景的布设即是读书氛围的创设。教室的走廊旁,随处可见有关读书的格言和标语,这些镶嵌入墙的名言警句时时启迪学生,如:“美好人生从读书开始”“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犹药也,善读者可医愚”等。教室后的黑板报宣传出版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的方法、富有童趣的读书心得交流。更重要的是学习园地里粘贴的全体学生的读书笔记、心得。每个人都上墙,让孩子都有荣誉感。作品是会说话的,我的作品让人看,我又看别人的作品。学生、作品无时无刻进行交流,很美妙。如果说这些作品像一朵朵花,那这园地就是花园了。
三维并举的阅读教学法,教学中特别关注兴趣、方法及习惯。在实施过程中是相互渗透,交错进行的,是一个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独立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这就要求教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调整思路,转变方式,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笔者探索运用了三维并举的阅读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三维并举阅读教学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互换三个角度:一是挖掘文本阅读深度,二是拓展阅读的宽度,三是延伸阅读对话的长度。
一、用好教材,挖掘文本阅读深度
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的范本,因此,用好教材,至关重要。
1.注重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尽管我们的教材不断更新、调整,但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因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或时空距离遥远,或因生活习俗不同等,故而教材与学生产生距离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就应尊重和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差别,“打通穴道”,拉近学生和教材的距离。例如,学习老舍《北京的春节》一课,我在放寒假是就布置一道作业:走进春节,做好记录,记录时间从年底十二廿四至新年正月十五。开学后,我把学生所做的记录进行综合、筛选,列出潮汕人过春节的习俗表,让学生交流阅读。有了这层生活体验做铺垫,学生阅读《北京的春节》轻松自然。这是生活经验的连接点,拉近学生和教材的距离。阅读教学中努力创建多个学生与课文的连接点,在教材和学生架起一道道桥梁,让孩子走得快乐,走得亲近。
2.注重留给学生与教材对话的时间和空间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指引学生深度读文,课堂上给学生更多可支配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与教材深入对话。
还学生独立阅读的时间。教师不能过度占用课堂时间,要把时间还足给学生,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大胆提出问题。每次上新课,笔者都先让学生读文,各自提出自己问题,接着把问题汇总,在展台上展示出来。学生带着自己感受较深的问题来读文,学起来更为主动。保持学生这种读文提问题的热情,学生的阅读水平会不断提高的。还学生反思和质疑的空间。学完新课后,一定要腾出空间,或让学生自己静思,或与同桌交流,或分小组讨论。有了质疑空间,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时候学生的反应让我措手不及,但笔者内心窃喜,学生的情感已融入文本中了。这是课堂阅读碰撞出来的灿烂的火花。
二、课外拓展,增加阅读宽度
《语文課程标准》明确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生不少于145万字)可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何其重要。为达成目标,笔者采取了3个途径。
1.相对应拓展
相对应拓展即是阅读课文时补充阅读材料或以课文为点扩展到整个作品。如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我们除了领会这首诗外,还介绍他的坎坷的一生,引出杜甫的一些经典作品让学生品读;读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词句,就会指引学生去读岳飞大的《满江红》,并出示岳飞生平,走近岳飞这位民族英雄以及南宋那段历史。学习一篇课文扩展到整个作品,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种以点带面的阅读法,学生是很感兴趣的。
2.推荐拓展
推荐拓展就是老师向学生推荐书目和学生间相互推荐读物的拓展方式。教师推荐的书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年龄特点。首先,可以考虑新课标课外必读书目,笔者分年级列出推荐书目给学生,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取相应读本,鼓励学生自行买几本,放置于教室图书角,方便学生交换阅读。每周安排一节课为课外阅读辅导课,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师经常陪同学生读书,完成既定目标。此外,还可以考虑学生能够接受的国学经典。当然,教师推荐的阅读内容要广泛些。
3.自我拓展
该拓展法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氛围自选书籍进行阅读。此拓展阅读法的灵感源于一个学生的一句话。学生小谢到我办公室,看见我办公桌上一个笔洗,脱口而出:“老师,您 这个笔洗上面呈现出金丝铁线,是现代仿制哥窑的瓷器。”我听了,兴奋问明原因,他说他爸喜欢收藏,家里有许多关于收藏的书籍。他是看了马未都著《马未都说收藏》而懂得。而后我进行家访并作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家庭有藏书。于是我提出“细读家底书,传承好家风”的倡议,结果惊喜不断。学生自读的书有《中国书法史》《潮安彩塘志》《巴黎圣母院》……可真是异彩纷呈。叶圣陶说过:“到寒暑假,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阅读,那一定比不经略读的训练多得吸收的实效。”读书有了需要与兴趣,我想他们已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三、引路搭台,延伸阅读长度
开展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自主读书,并形成良好读书习惯。为此,笔者用心引路,搭建一些人人都能参与、并为孩子们所接受的平台,以延伸阅读长度。
1.传授方法,指引学生阅读的路径
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多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于阅读方法落实,笔者采用“导”“扶”“放”三步来组织教学。
精读用导,朗读、诵读穿插其间。精读就是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细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则创设多种情景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课文。略读用扶。在精读中传授给学生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读懂课文。教师巡回查看,加以点拨,并不时提醒学生,阅读是你自己与课本交流,个人的理解体会可以不同。浏览用放。“放”即学生放开心扉去阅读文章,这时提倡学生用默读法。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用最少时间完成读文。对这方面的训练,可搜集各类报道、短文等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让孩子阅读,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2.创建阅读交流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一个多重对话的过程,十分凸显“对话”与“交流”这一阅读理念。学生现在喜欢上QQ和微信,笔者利用这两个用利平台,建立QQ书香空间和微信书香阅读群,把同学开展的一系列读书活动图片资料、师生作品、读书记录、推荐篇目等内容放进这两个群空间,让学生和家长查阅,浓化读书氛围。同时,让学生在上面留言,提意见,写心得和评论,畅所欲言,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打造引人的阅读展示舞台
阅读舞台场景的布设即是读书氛围的创设。教室的走廊旁,随处可见有关读书的格言和标语,这些镶嵌入墙的名言警句时时启迪学生,如:“美好人生从读书开始”“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犹药也,善读者可医愚”等。教室后的黑板报宣传出版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的方法、富有童趣的读书心得交流。更重要的是学习园地里粘贴的全体学生的读书笔记、心得。每个人都上墙,让孩子都有荣誉感。作品是会说话的,我的作品让人看,我又看别人的作品。学生、作品无时无刻进行交流,很美妙。如果说这些作品像一朵朵花,那这园地就是花园了。
三维并举的阅读教学法,教学中特别关注兴趣、方法及习惯。在实施过程中是相互渗透,交错进行的,是一个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独立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