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是生活的调味剂,是情感的催化剂,是智慧的生成剂。蔡明、黄宏、陈佩斯、朱时茂、赵本山、小沈阳的小品,周立波的上海风味的清口、郭德纲北京特色的相声等等,无一不是通过机智风趣的幽默语言和动作打动人心博得喝彩的。同样,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幽默技巧,不仅会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还会锻炼学生思考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使语文课堂形成生动活泼的氛围,使语文教学走向鲜活创新的道路。
语文教师是更直接地同语言打交道的,因此,对其语言的要求也更严格。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在准确鲜明、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风趣幽默。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善于言辞、机巧幽默,就能使自己的课堂乐趣横生,充满快乐。所以,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规范性,还要讲求艺术性、人文性。
幽默语言是一种含蓄精炼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启迪的语言,它是智慧的结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运用得当,便会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情趣性、启发性和指导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总结出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的点滴心得,归纳如下,以资探讨。
一、设计幽默开场,自我推销自己
每个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体会:到一所新的学校,接一个新的班级,上第一节课,师生彼此陌生,这时如何自我介绍至关重要。如果教师预先精心设计几句幽默的开场白便能调节紧张的气氛,缩短心理距离,学生的畏惧感顿消,教师的亲近感增加。学生的畏惧感陌生感没了,这对以后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流和学习互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学生喜欢博学多才、热情开朗、平易近人又具有高超讲话艺术的教师,不喜欢正襟威“言”、不苟言笑、古板冷漠又缺乏讲话技巧的先生。记得2002年我调到一所省重点中学,开学第一课走进教室,感觉气氛肃静,全班六十几个学生正襟危坐表情严肃,都用好奇和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我站上讲台,面带微笑地说:“先向同学们推销一下我自己。”此言一出,感觉有的同学眼里露出一丝微笑,那笑意好像是:有趣,不是老套的“介绍”而是商品一样的“推销”。我接着说:“我是世界级中外名人。”闻听此语,学生顿时眼睛一亮,兴趣陡生。课堂气氛明显趋于放松。我不失时机地说“我曾经是鲁迅笔下和巴尔扎克小说中的主人翁。俄国的一位曾写过《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的大作家是我的祖师爷。”这时下面的学生思维开始活跃、情绪开始振奋,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开了。“高尔基!高尔础!老师姓高。”这个学生显然知识面比较广。突然有一个男生兴奋地叫起来“啊,我知道了,高老头!”、“哈哈哈哈”听到这个名字,同学们不禁哄堂大笑。接下来这开学第一课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着。
二、消除审美疲劳,激发学习兴趣
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趣,驱除学生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一个教师整个学期都和同样的学生上课,全班学生一学期都跟同一个老师接触,时间长了难免会没了神秘感、新鲜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变花样、换口味,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学生成天捧着书本,有厌倦厌烦情绪在所难免。作为语文老师,除了传授课本知识之外,还必须补充增加课外知识。我往往会在每节课的开始讲一个笑话故事(有关课文作者或其他的),内容既和要讲的课文有关,又引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致;有时会在下午第一节课,学生们刚刚睡醒昏眼迷离之际就在黑板上写一个人名或问一个无厘头的问题,学生们大梦初醒顿被吸引。南非世界杯期间我一走进教室陡然就问:“今夜谁拔谁的牙?”学生们莫名其妙之际我说:“今晚西班牙和葡萄牙对决。”学生们顿悟,发出会心的微笑,睡意全消。有时在一节课的中间视课堂具体情况穿插一些雅俗共赏的俚语方言、英语表达、插科打诨,以调节气氛。或在一节课结束时和学生来一次角色互换的互动,学生出题我来作答,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获。
三、引导个性思维,启迪人生智慧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重“灌”轻“启”,因而造成学生思维僵化、肤浅。思维死板呆滞,看事物想问题,只信“自古华山一条路”,不晓“条条大路通罗马”,所以常常陷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缺乏思维的灵活性。或者思维表面化,看事物想问题,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缺乏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僵化和肤浅严重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能力的提高。这就迫切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使用幽默语言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燃起积极思维的烈火。幽默语言不仅可以将事物穷形尽相,而且能够入木三分,它能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促进探究性、挑战性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我在教师讲《拿来主义》一文时,在学生预习后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我国有位作家随团出访欧洲,在宴会上,有位西方记者一边大嚼牛排一边问这位作家:“中国改革开放,向西方学习,难道不怕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吗?”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境用幽默的话来回击对方。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教师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给出答案:“这正像先生吃牛排而不怕变成牛一样。”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寓意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还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可谓一箭双雕。
四、处理突发事件,不忘人文关怀
课堂突发事件是最令教师特别是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憷头的事。它不仅打乱课堂秩序,分散学生注意力,还影响教师情绪。然而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凭借深厚的知识底蕴,高超的语言技巧,灵活处理,巧妙引导,化消极为积极。一次课上,一学生昏昏欲睡头不时地触点桌面。我一边讲课一边走到他身边,轻轻地喊醒后问到:“刚刚周公批评教诲你什么让你磕头如捣蒜?”学生恍然醒悟,面有愧色。
教师幽默语言的使用,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对语言的精雕细刻,目的是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的人生观,这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幽默语言是高雅的、优美的,它妙趣横生,使学生如沐春风、陶冶情操。不过要注意两点:一是格调要高,不可俗用;二是结合教学,不可滥用。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适当幽默的语言是教师灵感的外现,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语文教师是更直接地同语言打交道的,因此,对其语言的要求也更严格。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在准确鲜明、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风趣幽默。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善于言辞、机巧幽默,就能使自己的课堂乐趣横生,充满快乐。所以,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规范性,还要讲求艺术性、人文性。
幽默语言是一种含蓄精炼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启迪的语言,它是智慧的结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运用得当,便会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情趣性、启发性和指导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总结出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的点滴心得,归纳如下,以资探讨。
一、设计幽默开场,自我推销自己
每个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体会:到一所新的学校,接一个新的班级,上第一节课,师生彼此陌生,这时如何自我介绍至关重要。如果教师预先精心设计几句幽默的开场白便能调节紧张的气氛,缩短心理距离,学生的畏惧感顿消,教师的亲近感增加。学生的畏惧感陌生感没了,这对以后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流和学习互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学生喜欢博学多才、热情开朗、平易近人又具有高超讲话艺术的教师,不喜欢正襟威“言”、不苟言笑、古板冷漠又缺乏讲话技巧的先生。记得2002年我调到一所省重点中学,开学第一课走进教室,感觉气氛肃静,全班六十几个学生正襟危坐表情严肃,都用好奇和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我站上讲台,面带微笑地说:“先向同学们推销一下我自己。”此言一出,感觉有的同学眼里露出一丝微笑,那笑意好像是:有趣,不是老套的“介绍”而是商品一样的“推销”。我接着说:“我是世界级中外名人。”闻听此语,学生顿时眼睛一亮,兴趣陡生。课堂气氛明显趋于放松。我不失时机地说“我曾经是鲁迅笔下和巴尔扎克小说中的主人翁。俄国的一位曾写过《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的大作家是我的祖师爷。”这时下面的学生思维开始活跃、情绪开始振奋,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开了。“高尔基!高尔础!老师姓高。”这个学生显然知识面比较广。突然有一个男生兴奋地叫起来“啊,我知道了,高老头!”、“哈哈哈哈”听到这个名字,同学们不禁哄堂大笑。接下来这开学第一课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着。
二、消除审美疲劳,激发学习兴趣
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趣,驱除学生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一个教师整个学期都和同样的学生上课,全班学生一学期都跟同一个老师接触,时间长了难免会没了神秘感、新鲜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变花样、换口味,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学生成天捧着书本,有厌倦厌烦情绪在所难免。作为语文老师,除了传授课本知识之外,还必须补充增加课外知识。我往往会在每节课的开始讲一个笑话故事(有关课文作者或其他的),内容既和要讲的课文有关,又引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致;有时会在下午第一节课,学生们刚刚睡醒昏眼迷离之际就在黑板上写一个人名或问一个无厘头的问题,学生们大梦初醒顿被吸引。南非世界杯期间我一走进教室陡然就问:“今夜谁拔谁的牙?”学生们莫名其妙之际我说:“今晚西班牙和葡萄牙对决。”学生们顿悟,发出会心的微笑,睡意全消。有时在一节课的中间视课堂具体情况穿插一些雅俗共赏的俚语方言、英语表达、插科打诨,以调节气氛。或在一节课结束时和学生来一次角色互换的互动,学生出题我来作答,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获。
三、引导个性思维,启迪人生智慧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重“灌”轻“启”,因而造成学生思维僵化、肤浅。思维死板呆滞,看事物想问题,只信“自古华山一条路”,不晓“条条大路通罗马”,所以常常陷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缺乏思维的灵活性。或者思维表面化,看事物想问题,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缺乏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僵化和肤浅严重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能力的提高。这就迫切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使用幽默语言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燃起积极思维的烈火。幽默语言不仅可以将事物穷形尽相,而且能够入木三分,它能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促进探究性、挑战性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我在教师讲《拿来主义》一文时,在学生预习后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我国有位作家随团出访欧洲,在宴会上,有位西方记者一边大嚼牛排一边问这位作家:“中国改革开放,向西方学习,难道不怕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吗?”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境用幽默的话来回击对方。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教师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给出答案:“这正像先生吃牛排而不怕变成牛一样。”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寓意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还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可谓一箭双雕。
四、处理突发事件,不忘人文关怀
课堂突发事件是最令教师特别是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憷头的事。它不仅打乱课堂秩序,分散学生注意力,还影响教师情绪。然而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凭借深厚的知识底蕴,高超的语言技巧,灵活处理,巧妙引导,化消极为积极。一次课上,一学生昏昏欲睡头不时地触点桌面。我一边讲课一边走到他身边,轻轻地喊醒后问到:“刚刚周公批评教诲你什么让你磕头如捣蒜?”学生恍然醒悟,面有愧色。
教师幽默语言的使用,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对语言的精雕细刻,目的是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的人生观,这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幽默语言是高雅的、优美的,它妙趣横生,使学生如沐春风、陶冶情操。不过要注意两点:一是格调要高,不可俗用;二是结合教学,不可滥用。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适当幽默的语言是教师灵感的外现,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