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是方方描写涂自强几年之间在武汉求学、工作然后死亡的故事,作者将一个从山村来到城市寻梦的读书人的生活进行了一番简单但深刻地书写。涂自强来到、留在都市,生活与都市发生了联系,在都市中经历悲欢,品尝酸甜。本文对作品中体现的城市形象,涂自强在城市中的个人生存感受及城市与个人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以此来探讨城市与个人这个问题。
【关键词】:《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城市形象;个人;关系
城市文学近年来为研究者所热爱,一座城,住着一群人。他们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关系。《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一书的研究也可以从城市与个人这一个大的方面入手,从城市形象、涂自强的生存环境以及所体现的城市与个人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城市形象变迁:从鲜明到符号化
在现当代作品中塑造的城市形象中,经历了形象鲜明独特的上海、北京到现在的统一符号化的城市内涵这一变化。
上世纪的老上海,从茅盾的《子夜》中展现的一个现代性发展的上海,新感觉派在西方性、消费性上呈现的上海,到张爱玲展示的日常性上海,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变的上海,不同的上海人,多样的上海与人之间的关系。
老北京虽然也是很多人描写的对象,但是北京被塑造的形象是统一融合的,与上海的破碎分裂不同。北京是内敛的、庄重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厚重感让它在不同作家的手中具有一个较统一的气质。
方方是“汉味小说”的代表人物,《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背景还是武汉,但是在这部作品中感受到的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复杂的。表现在城市的符号化、个人的荒原感、宿命感,城与人之间的相互需要又相互对立的复杂关系。
社会的发展让城市具有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它有着各种优越有利的条件,人们向往城市。城市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的主人公涂自强也是这样。他是一个考上武汉武昌一个二本大学的山里娃、农村人。他带着全村人的希望、父母的骄傲踏入城市学习、工作,但是这个城市武汉对于涂自强来说却只是一个与乡村对立的存在,在武汉的时间里充满的是在食堂打工、家教、考研、工作、找工作。他觉得城市热闹而繁华,觉得得在城市奋斗。
其实在这里可以看出,他所向往的只是城市,不是武汉,也可以是别的城市,而在这个城市,他甚至没有去过他唯一知道的武汉的标志黄鹤楼,以后因为生活奔波,他依然没有感受过武汉这所城市。可以说,就算是在城市的最差的生活,他也不愿意回去原来走出的小山村。他向往的这个城市已经符号化,它和北京、上海等城市一样带给他的是与乡村不一样的世界与生活。
二、涂自强的个人生存环境:个人的荒原感和宿命感
易中天说过“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中国的城市极其可读,中国可读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如果你有条件,不妨通读天下城市” [3]。但是涂自强这类人却无法解读每个城市的魅力。他们来到的只是城市,他们感受到的只是城市的符号化、共性,没有时间和机会对城市进行更深刻的交流。
在这个城市中,尽管它很大,有很多可以游览观赏的的地方,但是对于涂自强来说他却是被困于一隅、寸步难行。他没有依靠,他得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的生活基本所需。除了母亲,生活中他独自一人,甚至他的死亡也不被人发现,连他的母亲也不知道。他在向往的城市中是孤单寂寞的,虽然留在了城市中,却没有城市生活,他大多是一个人度过的,没有人倾诉,没有人倾听。
涂自强在这个城市找不到存在感,但是他将此归因于命运,有深重的宿命感。
他一直有清晰的认识,他来自乡下,他没钱没势,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只能一个人独自奋斗。他也不止一次说过这就是自己的命运,对于这些命运,涂自强是接受的。自己的出身决定了一些东西,这是无法改变的,他接受命运的安排,就像他最后的信中说这只是他的个人悲伤,他并不责怪于命运。
但是在他的奋斗史中,我们发现他一直都是积极乐观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不好而自暴自弃。他在食堂打工只为有饭吃了,买不起电脑、手机,室友赠送后他以洗衣服回报,想考研却因为父亲病故耽误了考试,工作后被骗但又坚持在饭馆打零工,接来母亲后因为母亲被开除了但又继续找工作,直到最后被查出肝癌也能冷静的安顿好母亲后一个人面对死亡。
他之所以如此拼命奋斗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个人目标,他要在这里安家、扎根。他也在放弃考研找工作时说过“这就是命运,我的命运!但我一定要与它斗争” [2]。他靠着这种信念,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奋斗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他没有因为先天的一些条件不足而自卑胆怯退后,他一直都是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其实,这可以解读成他的命运观。他相信命运,对于自己的贫穷他能够坦然面对、接受。正因为如此,他更要在后天的努力中达到目标,他相信自己的能力。
这就是涂自强的个人生存状态,尽管孤独而宿命,但却积极而努力。所以我们看到他一次次的奋斗,尽管失败,但他并不放弃,全盘接受这种命运之后,然后继续奋斗。直到最后的死亡来临,短暂的哀伤之后,迅速的冷静下来,瞒着母亲将她的未来安排好。
三、城市與人的关系:相互需要、相互对立
通过以上对都市和个人的分析来进一步思考在这里城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与人的相互需要,另一方面是城与人的对立。
人们对城市充满向往,人们愿意来到城市打拼;而城市有着巨大的包容力,它的发展需要人才,所以它能够提供职位给这些向往、来到城市的人。
涂自强在武汉读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了在这样一个社会自己能够进入城市,在城市打拼,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城市生存下去。所以说,他向往城市,城市需要建设,也接纳了他,让他可以在这里工作,城与人之间是彼此需要的关系。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城与人之间的对立。正是因为城与人之间这种彼此需要是符号化的,不需要具体到某个城市、某个人,也就决定了这种关系的脆弱性。城市在这里只是一个空间,人在这里也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人的存在在这个城市里是找不到归属。就像赵园在《北京:城与人》中说道:“当代文坛上正走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漂流者,或者仅仅以“漂流”为简单象征的人。” [4]。
涂自强在武汉待了这么多年,他需要武汉,但是武汉对于他来说没有意义,他要寻找的不是具体的武汉,而是一座城而已。而同样的,涂自强对于武汉来说也没有意义,他只是这个城市需要的万千人力资源中的一个,卑微的一个,他死去了,那个位置也会有别的人代替。
那个通过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一书中城市形象的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形象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它们从以前的鲜明独特变成了现在的同一单调,所以城市对涂自强而言只是一个符号性的象征。
而在这个符号化的城市,涂自强这个小小的个体也是一个符号,他在城市中生存,却找不到归属感,而又也深重的宿命感默默承受着。
这种城与人的关系不是无可替代的。城市需要的人,可以是涂自强,也可以是别人。而涂自强需要的城市,可以是武汉,也可以是别的城市。
这就是都市中的个人悲伤,这就是城与人之间的悲伤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欧梵.上海摩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9
[2]方方.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
[32]易中天. 读城记[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
[3]赵园.北京:城与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
【关键词】:《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城市形象;个人;关系
城市文学近年来为研究者所热爱,一座城,住着一群人。他们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关系。《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一书的研究也可以从城市与个人这一个大的方面入手,从城市形象、涂自强的生存环境以及所体现的城市与个人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城市形象变迁:从鲜明到符号化
在现当代作品中塑造的城市形象中,经历了形象鲜明独特的上海、北京到现在的统一符号化的城市内涵这一变化。
上世纪的老上海,从茅盾的《子夜》中展现的一个现代性发展的上海,新感觉派在西方性、消费性上呈现的上海,到张爱玲展示的日常性上海,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变的上海,不同的上海人,多样的上海与人之间的关系。
老北京虽然也是很多人描写的对象,但是北京被塑造的形象是统一融合的,与上海的破碎分裂不同。北京是内敛的、庄重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厚重感让它在不同作家的手中具有一个较统一的气质。
方方是“汉味小说”的代表人物,《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背景还是武汉,但是在这部作品中感受到的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复杂的。表现在城市的符号化、个人的荒原感、宿命感,城与人之间的相互需要又相互对立的复杂关系。
社会的发展让城市具有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它有着各种优越有利的条件,人们向往城市。城市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的主人公涂自强也是这样。他是一个考上武汉武昌一个二本大学的山里娃、农村人。他带着全村人的希望、父母的骄傲踏入城市学习、工作,但是这个城市武汉对于涂自强来说却只是一个与乡村对立的存在,在武汉的时间里充满的是在食堂打工、家教、考研、工作、找工作。他觉得城市热闹而繁华,觉得得在城市奋斗。
其实在这里可以看出,他所向往的只是城市,不是武汉,也可以是别的城市,而在这个城市,他甚至没有去过他唯一知道的武汉的标志黄鹤楼,以后因为生活奔波,他依然没有感受过武汉这所城市。可以说,就算是在城市的最差的生活,他也不愿意回去原来走出的小山村。他向往的这个城市已经符号化,它和北京、上海等城市一样带给他的是与乡村不一样的世界与生活。
二、涂自强的个人生存环境:个人的荒原感和宿命感
易中天说过“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中国的城市极其可读,中国可读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如果你有条件,不妨通读天下城市” [3]。但是涂自强这类人却无法解读每个城市的魅力。他们来到的只是城市,他们感受到的只是城市的符号化、共性,没有时间和机会对城市进行更深刻的交流。
在这个城市中,尽管它很大,有很多可以游览观赏的的地方,但是对于涂自强来说他却是被困于一隅、寸步难行。他没有依靠,他得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的生活基本所需。除了母亲,生活中他独自一人,甚至他的死亡也不被人发现,连他的母亲也不知道。他在向往的城市中是孤单寂寞的,虽然留在了城市中,却没有城市生活,他大多是一个人度过的,没有人倾诉,没有人倾听。
涂自强在这个城市找不到存在感,但是他将此归因于命运,有深重的宿命感。
他一直有清晰的认识,他来自乡下,他没钱没势,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只能一个人独自奋斗。他也不止一次说过这就是自己的命运,对于这些命运,涂自强是接受的。自己的出身决定了一些东西,这是无法改变的,他接受命运的安排,就像他最后的信中说这只是他的个人悲伤,他并不责怪于命运。
但是在他的奋斗史中,我们发现他一直都是积极乐观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不好而自暴自弃。他在食堂打工只为有饭吃了,买不起电脑、手机,室友赠送后他以洗衣服回报,想考研却因为父亲病故耽误了考试,工作后被骗但又坚持在饭馆打零工,接来母亲后因为母亲被开除了但又继续找工作,直到最后被查出肝癌也能冷静的安顿好母亲后一个人面对死亡。
他之所以如此拼命奋斗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个人目标,他要在这里安家、扎根。他也在放弃考研找工作时说过“这就是命运,我的命运!但我一定要与它斗争” [2]。他靠着这种信念,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奋斗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他没有因为先天的一些条件不足而自卑胆怯退后,他一直都是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其实,这可以解读成他的命运观。他相信命运,对于自己的贫穷他能够坦然面对、接受。正因为如此,他更要在后天的努力中达到目标,他相信自己的能力。
这就是涂自强的个人生存状态,尽管孤独而宿命,但却积极而努力。所以我们看到他一次次的奋斗,尽管失败,但他并不放弃,全盘接受这种命运之后,然后继续奋斗。直到最后的死亡来临,短暂的哀伤之后,迅速的冷静下来,瞒着母亲将她的未来安排好。
三、城市與人的关系:相互需要、相互对立
通过以上对都市和个人的分析来进一步思考在这里城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与人的相互需要,另一方面是城与人的对立。
人们对城市充满向往,人们愿意来到城市打拼;而城市有着巨大的包容力,它的发展需要人才,所以它能够提供职位给这些向往、来到城市的人。
涂自强在武汉读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了在这样一个社会自己能够进入城市,在城市打拼,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城市生存下去。所以说,他向往城市,城市需要建设,也接纳了他,让他可以在这里工作,城与人之间是彼此需要的关系。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城与人之间的对立。正是因为城与人之间这种彼此需要是符号化的,不需要具体到某个城市、某个人,也就决定了这种关系的脆弱性。城市在这里只是一个空间,人在这里也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人的存在在这个城市里是找不到归属。就像赵园在《北京:城与人》中说道:“当代文坛上正走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漂流者,或者仅仅以“漂流”为简单象征的人。” [4]。
涂自强在武汉待了这么多年,他需要武汉,但是武汉对于他来说没有意义,他要寻找的不是具体的武汉,而是一座城而已。而同样的,涂自强对于武汉来说也没有意义,他只是这个城市需要的万千人力资源中的一个,卑微的一个,他死去了,那个位置也会有别的人代替。
那个通过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一书中城市形象的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形象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它们从以前的鲜明独特变成了现在的同一单调,所以城市对涂自强而言只是一个符号性的象征。
而在这个符号化的城市,涂自强这个小小的个体也是一个符号,他在城市中生存,却找不到归属感,而又也深重的宿命感默默承受着。
这种城与人的关系不是无可替代的。城市需要的人,可以是涂自强,也可以是别人。而涂自强需要的城市,可以是武汉,也可以是别的城市。
这就是都市中的个人悲伤,这就是城与人之间的悲伤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欧梵.上海摩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9
[2]方方.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
[32]易中天. 读城记[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
[3]赵园.北京:城与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