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解语言密码中感受言语魅力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soft_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实录】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段落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主要内容。
  (学生读完汇报,板书:特别好)
  师:我们知道这段话是围绕着“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来写的,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字词让你具体感受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学生自由读书,圈画,思考)
  生:我从“毫不手忙脚乱”中的“毫”字感受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毫”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生:毫米、丝毫。
  师:可见“毫”的意思是?
  生:一丝、很少的意思。
  师:那么,“毫不手忙脚乱”呢?
  生:一点儿也不慌乱。
  师:对,这句话不用“毫”,只说“不手忙脚乱”也说得通,可是一样吗?
  生:不一样,用“毫”说明船夫一点也没有忙乱。不用“毫”可能还有一点乱。
  生:不用“毫”不好。因为“毫”字在这里说明了船夫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手忙脚乱,去掉后,表达就不准确了。
  师:说得好,一个“毫”字形象地写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里作者准确地用词表达,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还找到了哪些词语?
  生:我从“速度极快”中的“极”字受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因为“极”字说明了当时船的速度非常快,只有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才能做到这样。
  师:你读得很仔细,真棒!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段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极”?
  生:出现了三个“极”字,分别是“行船的速度极快”“遇到极窄的地方”“我们的眼睛忙极了”。
  师:如果把这些“极”字去掉,你觉得好吗?
  生:我觉得这里的“极”字不能去掉,因为“极”字表示“很,非常”的意思,在这里形容船夫的驾驶技术非常高超,去掉“极”字后,就不能突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了。
  生:我也认为不能去掉,因为只有驾驶技术特别好的船夫才能把船开得那么快,快得两岸的景物让人眼睛都看花了,而且还能从非常窄的地方穿过。
  师:是的,一个“极”字,生动、准确地体现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除了字词外,这段话中还有些关联词也能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请你把它找出来。
  生:“不管……总能……而且……还能……”。
  师:能不能先用上“不管……总能……”这对关联词说句话,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呢?
  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管多窄的河道,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管来往的船只有多少,他总能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师:看来,这样难不倒“船夫”,下面要加大点难度了(课件出示:“不管……总能……而且……”),能再加上“而且”说说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吗?
  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管多窄的河道,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
  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而且毫不手忙脚乱。
  师:不错,看来“船夫”是有真才实学的呀。接下来再加大点难度(课件出示:“不管……总能……而且……还能……”),敢挑战吗?
  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管多窄的河道,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师:说得不错。老师建议大家还可以大胆地联系上下文,用上课文中的其他内容来说。
  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操纵自如,而且毫不手忙脚乱,还能像田沟里的水蛇一样轻快灵活地挤过去。
  师:是呀,船夫的驾驶技术真的特别好。谁愿意起来读读这段话,把你的感受表现出来呢?(生读)
  师:船夫的技术这么好,这么有特色,让我们一起把它记住吧!请同学们再一起读一读这段话,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生读)
  【教后感悟】
  以往教学这段话,教师会较多地使用直观的多媒体画面再现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或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形象表演体会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我在教学时,更多的是从语言现象入手,利用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中学语言、用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一、文本语言秘妙的独特发现
  语文学科究竟是干什么的?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给予了明确的回答:“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但是,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目标的教学有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教师必须过好教材解读关。也就是说,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像以前那样,总把目光盯在内容上,而是要特别关注文本的语言元素。备课时,我发现这段话虽然内容不多,却蕴含着丰富的、易为人所忽略的语文现象。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展开叙述的总分构段固然一看就知,但是,分述部分中除了直接描写,“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的间接描写,是以往总分写法所没有的。而且,三个“极”字,关联词“不管……总能……而且……还能……”,“操纵自如”“左拐右拐”“毫”等词语,以及“拥挤”“极窄的地方”“来往船只很多”三个典型性选材,是对“特别好”的最好诠释。挖掘出文本中的这些语言秘妙,才能为精巧的教学设计、扎实的言语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语言文字学习的层递训练
  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的途径应该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本片段教学,进行层层推进的语言文字训练,从而达到学文、用文的目的。首先,引导发现“不管……总能……而且……还能……”这一个关联词也能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中心,并在读中初步感受关联词的意思;接着,撷取这个关联词中的“不管……总能……”说话,分别说说船夫在“船多”“拥挤”“极窄”三种情况下的表现,通过说话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同时在具体运用中感受“不管……总能……”所表达的意思。然后,提高难度,要求同时用上“不管……总能……而且……”说船夫的三种驾驶技术,这样一来,语言表达的组合方式更多,灵活度也更大,学生不仅可以用文中原有的句式说话,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内容调换语序、多样组合进行语言文字表达训练。最后,要求用上“不管……总能……而且……还能……”完整地说话。由于有了前面的语言积累和表达经验,虽然难度较大,但学生潜在的语言创造力得以激发,就能结合上下文大胆地进行多样化、创新性的语言表达。如此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选择、调整、排序、组合,内部言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不仅感受到汉语言的独特魅力,而且体验到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
  三、教师指导效能的合理发挥
  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努力营造生本课堂,是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教师的课堂指导,如何真正、合理地发挥教对学的促进作用,是我们要思考的。比如本段中的三个“极”字的运用之巧妙,是学生难以发现的。对此,我在课前是做了充分预设的,于是,当学生说出“速度极快”时,我就顺势提出“你们发现这段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极’字?”的要求,让学生的思维有了一个正确的导向,学生很容易找出“极快”“极窄”“忙极”三个词语。不仅如此,还引导学生通过有“极”与无“极”的比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以及这样表达的作用与效果,从而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再如,学习“毫不手忙脚乱”时,特别抓住“毫”字,理解其“一丝”“一丁点”本义,又回到词语本身,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船夫的驾驶技术确实特别好,从中感受到一个看似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毫”字,却对突出“特别好”有着独特的表现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县东水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课题新颖、活动丰富、形式多样的习作课固然让人耳目一新,但最重要的还是实效,要让学生乐于表达、写得精彩……”走进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正值他们每周四的校本教研日,全校语文教师正围绕“有效习作教学”进行激烈的研讨。眼前这位正在发言的人面容刚毅,谈起教学言语精辟、见解独到,让人马上联想到这肯定是一个在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兵”。他,便是从一个青涩腼腆的代课教师成长为福建省特级教师,又刚刚荣获“泉
期刊
【教学片段】  师:怎样把一个故事讲得精彩呢?老师有一个法宝。概述的时候,我们把一个故事变成三句话;现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们要把一句话变成三句话。有了这个本事,你就能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了。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吧!就看这一句:“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怎么变成三句话呢?  生:(齐读)夜叉从水底钻出来。  师:(板书)只见——  生:只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在洗澡。  师:“白
期刊
一、课前调查知学情,以学定教是基础——基于学生  只有诊断好学情,把握好学生的起点与难点,才能更好地对接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课堂教学才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教为学服务的宗旨才能落到实处。  【片段1】教师在执教《分数意义》这一课时,在上课前,先让学生用画图、举例等方式表示出 ,并要求至少表示出2种,并展示如下作品1:  师:看,同学们表示的 ,对吗?  生:不对,它没有平均分。  教师承接点评肯定这
期刊
曾经,儿童作文的价值取向倍受关注。主要为人们所诟病的是,儿童为了谋取应试高分或赢得读者的青睐,捏造事实,伪造生活。随后,大力宣扬儿童作文要真实,表达要有真情实感。然而,之后又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  我在教学中就曾遇到一次。学校一次期末考,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次____》,有几位学生写“难忘的一次体验”,主要写作内容是:为老人院送温暖,做好事。初看选材,着实让人感动,体现出我们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
期刊
与实验稿课标相比,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统称“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概念更加清楚,定义更加明晰,表述更加科学。界定的明晰,必将框定、引领、昭示着教学的走向。现摭谈如下。  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  什么是语文,基于学科,人们比较公认的是叶圣陶先生的论断: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什么是语文课程,长期以来,各家立足不同基点,着眼不同的角度,争议纷呈,观点各异,莫衷一是。新课标在吸
期刊
一、通过挖掘数学本质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本质在宏观上就是指“什么是数学”以及“数学是什么”,可以说数学本质就是数学观问题。因此,数学本质既体现在数学研究结果上,又体现在研究过程中;数学本质不仅体现在数学知识上,还体现在数学思想里。  在微观上,数学本质是指具体数学内容的本真意义。这需要我们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一层层地追问。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的是什么数学知识、数学规律?这个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是什
期刊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用计算器计算》一课,课中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  1 师出示:142857×1=( ),142857×2=( ),  142857×3=( )  学生运用计算器得出结论:  142857×1=142857,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  2 师:不用计算器,你能知道下面的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142857×4=( )
期刊
问:《清平乐·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到底是翁媪“醉”还是词人“醉”?是“酒醉”还是“陶醉”?  答:《清平乐·村居》(人教版第十册第5课)是南宋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孩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淡笔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田园生活画。我们细细品之,却发现词中那
期刊
我最早“认识”管建刚老师,是因为《魔法作文营》。我循着他作文研究的轨迹,创办了班刊《小荷露尖角》,在拙稚行为基础上,不断完善,加以改进实践。我所任教的两届学生是受益者。如今,再次走进管建刚老师教育教学世界,是他所写的《一线教师》。边阅读边摘抄时,我心头涌动的是共鸣和敬畏:敬畏其对自己生命价值的珍爱,敬畏其对教育工作研究的热爱,更敬畏其对人性弱点剖析的深刻……想说的共鸣感受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且让我,
期刊
学习体验既是一种生命体验,又是建构知识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手段和途径,因而是教学活动揭示、展现、提升生命意义的关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这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根本的是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注重学生体验的教学,是强调学生的个人体验,强调师生、生生间的生活联系,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和生命意义的建构。这样的教学才真正使教育恢复其原有的本意,即“自身生成”“引导”和“唤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