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中英语教師习惯将英文作为一种完全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的语言体系进行教授,对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实践较少,导致学生无法灵活地进行中英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的切换,为实现青少年中外文化沟通交流设置了障碍。没有一门语言是完全独立的,文化的魅力就在于不同文化体系之间存在共性也尊重个性。只有教师在规划英语教学设计时着重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融会贯通,成长为符合全球化趋势的跨文化人才。
【关键词】高中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渗透
【作者简介】沈舜卿,福建省石狮市第一中学。
【基金项目】福建省石狮市普通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课题,编号SGT183—11“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英语课堂”。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也兼具社会功能。高中英语的最终教育目的是培养跨文化人才,而不是“分数精英”。如果教师将视角局限于讲解语言使用技巧,就耽误了学生获得综合文化素养的学习进程。高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练习运用英语解释、描述中华传统文化概念和事物的能力,也需要利用好中华文化来理解英语体系的独特性。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引导,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导入,帮助学生在对比中进行中外文化的同步学习。
一、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1. 参照中华传统文化,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英文对话场景。中式思维模式十分独特,根源在于中华传统文化在造字、语序、价值观念、行为方法上都和英文体系存在很大不同。对于我国高中生来说,只有参照着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英语学习,才能在形成中华文化自觉的前提下更快更好地理解英文。通过导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创设符合中国学生认知习惯的文化场景,教师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达成对英文概念的初步理解,从而为后续的思考和运用打好基础。
2.站在双重语境视角,学生能更好地包容文化差异性。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同时为学生降低语言壁垒打开认识外部世界的大门。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有助于学生将中外文化平等地摆在一起去理解,这样能有效避免学生武断地对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进行优劣评判和简单取舍。所以,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设双重语境,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度和文化认同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的策略
1. 深入分析英语教学内容,找对中华文化导入的切入点。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强调不同模块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每部分内容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罗列。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需要英语教师主观上增强对于中外文化共性与差异性的理解,清晰地知道哪些教学内容适合进行中外文化的横向比较,哪些教学模块需要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入来进行导入等。只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有机地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 Culture Corner“English Tea And Coffee Culture”这篇课文里有大量内容体现了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饮食文化,详细描述了英式下午茶和咖啡馆文化的来源及特点,为学生展现了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的饮食风貌。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体验过英式下午茶,也不曾到过正宗的西式咖啡馆,所以,这段课文中描述的场景会让学生比较难于快速形成概念,从而在理解和接受课文内容上产生障碍。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可以介绍一下中国的茶馆文化现象,用更易于学生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产生深刻的记忆。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找中国古诗词中关于茶和喝茶场景的描写,由学生整理之后试着用英文来翻译中国古诗词。或者教师可以用易懂的英文语段为学生简单讲解《茶经》或介绍中国盛产茶叶的地区和茶叶的种类,来引导学生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差异产生认知。如此一来,学生便会真正参与进课堂教学之中,积极主动地摄取知识,在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中外文化的对比和学习。
2.善用教学新模式,结合“微课”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近年来,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而提升高中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恰恰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课”模式被广泛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微课”能够以其简洁性、趣味性、即时性等特点实现教学的画龙点睛,对于推行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来说,“微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选择。可见,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模式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入,有其合理性和优越性,且不会喧宾夺主。既能够突出“硬性”知识点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掌握过程,又不忽视“软性”文化因素的导入培养,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3
【关键词】高中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渗透
【作者简介】沈舜卿,福建省石狮市第一中学。
【基金项目】福建省石狮市普通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课题,编号SGT183—11“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英语课堂”。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也兼具社会功能。高中英语的最终教育目的是培养跨文化人才,而不是“分数精英”。如果教师将视角局限于讲解语言使用技巧,就耽误了学生获得综合文化素养的学习进程。高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练习运用英语解释、描述中华传统文化概念和事物的能力,也需要利用好中华文化来理解英语体系的独特性。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引导,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导入,帮助学生在对比中进行中外文化的同步学习。
一、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1. 参照中华传统文化,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英文对话场景。中式思维模式十分独特,根源在于中华传统文化在造字、语序、价值观念、行为方法上都和英文体系存在很大不同。对于我国高中生来说,只有参照着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英语学习,才能在形成中华文化自觉的前提下更快更好地理解英文。通过导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创设符合中国学生认知习惯的文化场景,教师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达成对英文概念的初步理解,从而为后续的思考和运用打好基础。
2.站在双重语境视角,学生能更好地包容文化差异性。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同时为学生降低语言壁垒打开认识外部世界的大门。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有助于学生将中外文化平等地摆在一起去理解,这样能有效避免学生武断地对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进行优劣评判和简单取舍。所以,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设双重语境,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度和文化认同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的策略
1. 深入分析英语教学内容,找对中华文化导入的切入点。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强调不同模块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每部分内容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罗列。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需要英语教师主观上增强对于中外文化共性与差异性的理解,清晰地知道哪些教学内容适合进行中外文化的横向比较,哪些教学模块需要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入来进行导入等。只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有机地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 Culture Corner“English Tea And Coffee Culture”这篇课文里有大量内容体现了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饮食文化,详细描述了英式下午茶和咖啡馆文化的来源及特点,为学生展现了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的饮食风貌。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体验过英式下午茶,也不曾到过正宗的西式咖啡馆,所以,这段课文中描述的场景会让学生比较难于快速形成概念,从而在理解和接受课文内容上产生障碍。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可以介绍一下中国的茶馆文化现象,用更易于学生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产生深刻的记忆。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找中国古诗词中关于茶和喝茶场景的描写,由学生整理之后试着用英文来翻译中国古诗词。或者教师可以用易懂的英文语段为学生简单讲解《茶经》或介绍中国盛产茶叶的地区和茶叶的种类,来引导学生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差异产生认知。如此一来,学生便会真正参与进课堂教学之中,积极主动地摄取知识,在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中外文化的对比和学习。
2.善用教学新模式,结合“微课”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近年来,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而提升高中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恰恰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课”模式被广泛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微课”能够以其简洁性、趣味性、即时性等特点实现教学的画龙点睛,对于推行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来说,“微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选择。可见,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模式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入,有其合理性和优越性,且不会喧宾夺主。既能够突出“硬性”知识点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掌握过程,又不忽视“软性”文化因素的导入培养,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