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与人交往,沟通是桥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基础。笔者认为,与学生真诚沟通,要遵循“四要四不要”:要关爱不要冷漠、要理解不要说教、要尊重不要蛮横、要宽容不要处分。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构筑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关爱;理解;尊重;宽容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76-00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沟通是教师实现管理目标、满足管理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沟通可以了解学习和思想状况。因此,班主任要非常注重和学生的交流沟通,选择师生有效沟通的途径,讲究师生和谐沟通的技巧。那么,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呢?笔者认为沟通的要素是“四要四不要”。
一、要关爱不要冷漠
作为教师,要关爱学生。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最主要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当我们与学生沟通时,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如果像北风一样,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学生可能闭锁心扉,不予配合,这样不但不能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反之,像南风一样以友善的方式点拨,以温暖如春的感情去慢慢地感染学生,才能点石成金。而这一切源于师爱。马克思说:“你只能用爱交换爱,用相信交换相信。”播种爱的种子,才能萌发爱的幼芽。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当教师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的情感回报,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给予的一切。
二、要理解不要说教
爱是理解的别名,没有理解就没有爱,只有理解才能爱得更深。在《理解教育论》中有这样一句智慧锦言:“理解学生,教在心灵。”可见,理解学生不仅是决定教育成败的一个要素,而且也是教育实践对教师的理性要求。要理解学生就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学会“心理换位”。遇事先想假如我是个学生,就能使自己的心与学生贴得更紧。做到“心理换位”就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很多大人不容易理解的也就能理解了。
很多优秀教师都有一种非凡的本领:只需一走进教室,一来到学生之中,就可以面无表情地、疾速地觉察到学生们心情上细微的改变,与学生维持心灵相同。那么如何向学生传递理解呢?举个例子:如果有个学生上课迟到了,教师希望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说:“拜托你以后不要再迟到了!”“如果再迟到,我将对你采取措施。”“迟到是没有任何理由可言的。”可以说,上面话语都没有向学生传递理解的信息。因为理解学生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体验学生的感受。正如卡尔·罗杰斯所言:“理解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体会他人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向学生传递理解:“我知道你迟到是因为你生病了,妈妈带你去看病,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你现在好些了吗……不过你迟到了,这样不好。”我用这样的话告诉他,我对他今天的迟到表示理解,但是理解不等于同意或支持。如果教师总是怀着体恤,珍惜的心情观察学生的言行,即使是对他们的缺点和过失,也可以从积极的发展的角度去理解,那么,学生怎么会不愿意与教师沟通,怎么会不改正错误呢?因此,彼此理解,才会达到有效沟通。
三、要尊重不要蛮横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教师与学生交流时,教师都应以“尊重”二字为前提,要把学生看成是和自己一样有人格尊严的人。要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还要专心听学生讲话,用心灵去感受学生的心灵。面对调皮的学生,批评时的语气应委婉,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学生暂时出现了行为偏差,不能指责,要相信他们是最棒的。
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家里生活拮据,一次悄悄地把同学的钢笔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事情很快暴露,丢笔的同学向我汇报,并且锁定了嫌疑人小王,一口咬定有同学看见小王下课到他的座位上转悠,并打开了他的文具盒。围观的同学议论纷纷:“老师,搜兜,看兜里有没有!”“老师,我去把书包拿来,是不是转移到书包里了。”我看了看小王,他的神色有些不自然。于是,我对丢笔的同学说:“钢笔一定是你不小心掉哪儿了,回去再好好地找一找。”等同学们都散去了,我拍拍小王的肩膀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帮助他找到的,对吗?”最后的结果是钢笔在桌子缝中找到的,至于是怎么从兜里跑到桌子缝里的,这已经不重要了。试想一下,如果大张声势,蛮横地采取搜兜的方式处理这件事,将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多大的伤害。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加倍地尊重教师。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学生才有自豪感,教师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因此,彼此尊重,才能实现有效沟通。
四、要宽容不要处分
过失是与正确并存,与真理相伴,与人生同行的。每一个教师应该以一颗宽容之心容忍学生的每一个过失。要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选择、自我进步的时间、空间与主动性,从而体现出教师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以心灵感动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也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
一节思想品德课上,我提了一个问题:当外国人看到天安门广场地面上的口香糖时,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开始回答得很顺畅,后来一个学生站起来,洋腔怪调、扮着鬼脸说了一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同时观察我的反应。我也笑了起来,接了一句:“这外国人中国话说的还不错呢!”同学们又会心地笑起来,教师的宽容造就了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化解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当然,宽容并不等于放纵,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忍耐。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以宽容的人和事。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别。
综上所述,沟通就像大气中的空气一般,供人呼吸,供人生存。沟通就像盲人的拐杖一样助人为乐,与人方便。沟通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心灵的颤动。沟通给心灵增添了一笔笔亮色,给世界带来了一片片温馨。教师与学生的用心沟通架起了师生之间情感的桥梁,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了和谐的育人环境。让我们坚定“以爱育人”的理念,用关爱、理解、尊重、宽容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构筑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吧!
关键词:关爱;理解;尊重;宽容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76-00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沟通是教师实现管理目标、满足管理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沟通可以了解学习和思想状况。因此,班主任要非常注重和学生的交流沟通,选择师生有效沟通的途径,讲究师生和谐沟通的技巧。那么,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呢?笔者认为沟通的要素是“四要四不要”。
一、要关爱不要冷漠
作为教师,要关爱学生。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最主要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当我们与学生沟通时,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如果像北风一样,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学生可能闭锁心扉,不予配合,这样不但不能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反之,像南风一样以友善的方式点拨,以温暖如春的感情去慢慢地感染学生,才能点石成金。而这一切源于师爱。马克思说:“你只能用爱交换爱,用相信交换相信。”播种爱的种子,才能萌发爱的幼芽。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当教师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的情感回报,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给予的一切。
二、要理解不要说教
爱是理解的别名,没有理解就没有爱,只有理解才能爱得更深。在《理解教育论》中有这样一句智慧锦言:“理解学生,教在心灵。”可见,理解学生不仅是决定教育成败的一个要素,而且也是教育实践对教师的理性要求。要理解学生就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学会“心理换位”。遇事先想假如我是个学生,就能使自己的心与学生贴得更紧。做到“心理换位”就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很多大人不容易理解的也就能理解了。
很多优秀教师都有一种非凡的本领:只需一走进教室,一来到学生之中,就可以面无表情地、疾速地觉察到学生们心情上细微的改变,与学生维持心灵相同。那么如何向学生传递理解呢?举个例子:如果有个学生上课迟到了,教师希望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说:“拜托你以后不要再迟到了!”“如果再迟到,我将对你采取措施。”“迟到是没有任何理由可言的。”可以说,上面话语都没有向学生传递理解的信息。因为理解学生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体验学生的感受。正如卡尔·罗杰斯所言:“理解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体会他人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向学生传递理解:“我知道你迟到是因为你生病了,妈妈带你去看病,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你现在好些了吗……不过你迟到了,这样不好。”我用这样的话告诉他,我对他今天的迟到表示理解,但是理解不等于同意或支持。如果教师总是怀着体恤,珍惜的心情观察学生的言行,即使是对他们的缺点和过失,也可以从积极的发展的角度去理解,那么,学生怎么会不愿意与教师沟通,怎么会不改正错误呢?因此,彼此理解,才会达到有效沟通。
三、要尊重不要蛮横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教师与学生交流时,教师都应以“尊重”二字为前提,要把学生看成是和自己一样有人格尊严的人。要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还要专心听学生讲话,用心灵去感受学生的心灵。面对调皮的学生,批评时的语气应委婉,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学生暂时出现了行为偏差,不能指责,要相信他们是最棒的。
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家里生活拮据,一次悄悄地把同学的钢笔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事情很快暴露,丢笔的同学向我汇报,并且锁定了嫌疑人小王,一口咬定有同学看见小王下课到他的座位上转悠,并打开了他的文具盒。围观的同学议论纷纷:“老师,搜兜,看兜里有没有!”“老师,我去把书包拿来,是不是转移到书包里了。”我看了看小王,他的神色有些不自然。于是,我对丢笔的同学说:“钢笔一定是你不小心掉哪儿了,回去再好好地找一找。”等同学们都散去了,我拍拍小王的肩膀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帮助他找到的,对吗?”最后的结果是钢笔在桌子缝中找到的,至于是怎么从兜里跑到桌子缝里的,这已经不重要了。试想一下,如果大张声势,蛮横地采取搜兜的方式处理这件事,将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多大的伤害。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加倍地尊重教师。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学生才有自豪感,教师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因此,彼此尊重,才能实现有效沟通。
四、要宽容不要处分
过失是与正确并存,与真理相伴,与人生同行的。每一个教师应该以一颗宽容之心容忍学生的每一个过失。要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选择、自我进步的时间、空间与主动性,从而体现出教师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以心灵感动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也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
一节思想品德课上,我提了一个问题:当外国人看到天安门广场地面上的口香糖时,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开始回答得很顺畅,后来一个学生站起来,洋腔怪调、扮着鬼脸说了一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同时观察我的反应。我也笑了起来,接了一句:“这外国人中国话说的还不错呢!”同学们又会心地笑起来,教师的宽容造就了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化解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当然,宽容并不等于放纵,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忍耐。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以宽容的人和事。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别。
综上所述,沟通就像大气中的空气一般,供人呼吸,供人生存。沟通就像盲人的拐杖一样助人为乐,与人方便。沟通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心灵的颤动。沟通给心灵增添了一笔笔亮色,给世界带来了一片片温馨。教师与学生的用心沟通架起了师生之间情感的桥梁,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了和谐的育人环境。让我们坚定“以爱育人”的理念,用关爱、理解、尊重、宽容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构筑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