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老师,《教育中的心里效应》就是这样一个好老师。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教授所著,是一本值得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好好读的一本书。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得好,往往事倍功半。但是作为老师,尤其是一些一线普通教师,往往容易对一些问题形成简单的思考,被一些“教育研究者”的言论误导,走入一种可怕的思维定势,不仅对教育无益,而且还有害。下面就来说说几种常见的“心里效应”,这些在老师的教育论文里常常容易看见。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谎言就是谎言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个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地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
要说心理效应對老师的影响,这个效应应该是最大的,凡是读教育心理学的,没有人不熟悉这个效应,参加教育培训,培训老师也会用这个案例教育新教师,只要你真心的付出,相信学生,石头也能变活人,别说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洋思的经典名言,“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大概也与这个案例遥相呼应。这个心理效应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真情的投入有时确实能得到很好的回报。但是事实上是石头就是石头,洋思中学也有教不会的学生,教师要有充足的心里准备。否则容易挫伤教育情绪。
二、南风效应——情感教育也有局限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能够脱去一位农夫的衣服。北风自以为力气大,脱件衣服不是难事。于是北风先来,他使劲地向农夫吹刮着寒冷的风,直吹得农夫浑身瑟瑟发抖,直打哆嗦,农夫不但不脱衣服,反而裹紧外衣,躲到背风的地方去了。北风只好无功而返。紧接着由南风上马,他向农夫轻抚慢拂,给农夫送去温暖的熏风。农夫本来就在田野里劳动,身上出了热汗,经南风这么一吹拂,倍感浑身发热。于是就放下手里的活计,到田边脱去衣服,再接着继续劳作。南风终于成功了。
这则寓言故事,被教育学者定为“南风效应”,意思是说,要教育学生,不要像北风一样让他们寒心,应该像南风一样,温暖学生,教化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引申到教育领域,应该是不要逼学生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教育态度不要强硬,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我们古人就说过,“严师出高徒”,尤其在班级化教育的今天,没有严明的纪律,完善的规章是很难达到教育效果的。情感教育是有必要的,但是唯情感教育就容易走入歧途。现代社会中我们很容易看见一些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不适应社会,甚至被社会无情的抛弃。现代社会就是一个纪律法制社会。
三、蝴蝶效应——夸大小事影响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上实际60年代年提出来的。说: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一场龙卷风。因为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蝴蝶效应”应用在教育学上,要告诉人们,对于一个学生,哪怕极小的事情都可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个效应的暗示下,许多老师缩手缩脚,什么也不敢做。不错,日常的一草一木,对学生确实有影响,可远没有“蝴蝶效应”这么危言耸听。我们的教育犹如人们进食,我们按照营养师告诉我们每天吸取多少热量是好的,吃营养师计量配好的“食片”也能活下去,但一定不会活的很健康,一定不会很快乐,起码会少了许多吃饭特有的乐趣。事实上人们在生活中,今天有好吃的,可口,就多吃一些,明天,哪怕隔几天再少吃一点就可以了,大体保持营养平衡,不仅活的健康,而且活的快乐。有三五个要好的朋友在一起大吃大喝一顿不仅不会遗害终身,而且还能让肠胃得到适当的锻炼,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学生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难道一定要像人们计量吃药一样学习吗?
在这一心理暗示下,我们的教育往往失去了应有的趣味,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第十名现象——奋勇争先才是自然法则
所谓“第十名现象”,据说是杭州的一位小学老师发现的。媒体介绍,这位从教近20年的老师,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作了跟踪调查,结果在这些如今已上大学或工作了的学生中间,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第十名现象”,即前三名之后,第十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相反,那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淡出优秀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这位老师进而分析,许多教育专家也这样分析道,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普通,但大都个性比较活泼、灵活性强,读书较为轻松,且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批学生,反而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潜力;同时,由于他们没有争一二名的心理压力,读书心态较健康,不会只懂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令他们有充足的后劲,进步和成才的机会率也就相应提高。北京一家大报在报道这项“研究成果”时用了这样的标题:《“第十名”才是栋梁材》。
这一心理效应的得来本身不科学,缺乏可信性。对于成材,中等生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如果受到这一心里效应的暗示,师生可能都会少了一些进取力,缺少真正的竞争。其实社会的进步,依靠的就是人们的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精神,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是自然法则。我们有什么理由过着逍遥不思进取的生活呢?
“尽信书,不如无书”,心理效应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可是作为老师,我们要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否则不仅对教育没有帮助,说不定还有害。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得好,往往事倍功半。但是作为老师,尤其是一些一线普通教师,往往容易对一些问题形成简单的思考,被一些“教育研究者”的言论误导,走入一种可怕的思维定势,不仅对教育无益,而且还有害。下面就来说说几种常见的“心里效应”,这些在老师的教育论文里常常容易看见。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谎言就是谎言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个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地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
要说心理效应對老师的影响,这个效应应该是最大的,凡是读教育心理学的,没有人不熟悉这个效应,参加教育培训,培训老师也会用这个案例教育新教师,只要你真心的付出,相信学生,石头也能变活人,别说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洋思的经典名言,“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大概也与这个案例遥相呼应。这个心理效应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真情的投入有时确实能得到很好的回报。但是事实上是石头就是石头,洋思中学也有教不会的学生,教师要有充足的心里准备。否则容易挫伤教育情绪。
二、南风效应——情感教育也有局限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能够脱去一位农夫的衣服。北风自以为力气大,脱件衣服不是难事。于是北风先来,他使劲地向农夫吹刮着寒冷的风,直吹得农夫浑身瑟瑟发抖,直打哆嗦,农夫不但不脱衣服,反而裹紧外衣,躲到背风的地方去了。北风只好无功而返。紧接着由南风上马,他向农夫轻抚慢拂,给农夫送去温暖的熏风。农夫本来就在田野里劳动,身上出了热汗,经南风这么一吹拂,倍感浑身发热。于是就放下手里的活计,到田边脱去衣服,再接着继续劳作。南风终于成功了。
这则寓言故事,被教育学者定为“南风效应”,意思是说,要教育学生,不要像北风一样让他们寒心,应该像南风一样,温暖学生,教化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引申到教育领域,应该是不要逼学生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教育态度不要强硬,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我们古人就说过,“严师出高徒”,尤其在班级化教育的今天,没有严明的纪律,完善的规章是很难达到教育效果的。情感教育是有必要的,但是唯情感教育就容易走入歧途。现代社会中我们很容易看见一些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不适应社会,甚至被社会无情的抛弃。现代社会就是一个纪律法制社会。
三、蝴蝶效应——夸大小事影响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上实际60年代年提出来的。说: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一场龙卷风。因为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蝴蝶效应”应用在教育学上,要告诉人们,对于一个学生,哪怕极小的事情都可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个效应的暗示下,许多老师缩手缩脚,什么也不敢做。不错,日常的一草一木,对学生确实有影响,可远没有“蝴蝶效应”这么危言耸听。我们的教育犹如人们进食,我们按照营养师告诉我们每天吸取多少热量是好的,吃营养师计量配好的“食片”也能活下去,但一定不会活的很健康,一定不会很快乐,起码会少了许多吃饭特有的乐趣。事实上人们在生活中,今天有好吃的,可口,就多吃一些,明天,哪怕隔几天再少吃一点就可以了,大体保持营养平衡,不仅活的健康,而且活的快乐。有三五个要好的朋友在一起大吃大喝一顿不仅不会遗害终身,而且还能让肠胃得到适当的锻炼,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学生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难道一定要像人们计量吃药一样学习吗?
在这一心理暗示下,我们的教育往往失去了应有的趣味,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第十名现象——奋勇争先才是自然法则
所谓“第十名现象”,据说是杭州的一位小学老师发现的。媒体介绍,这位从教近20年的老师,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作了跟踪调查,结果在这些如今已上大学或工作了的学生中间,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第十名现象”,即前三名之后,第十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相反,那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淡出优秀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这位老师进而分析,许多教育专家也这样分析道,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普通,但大都个性比较活泼、灵活性强,读书较为轻松,且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批学生,反而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潜力;同时,由于他们没有争一二名的心理压力,读书心态较健康,不会只懂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令他们有充足的后劲,进步和成才的机会率也就相应提高。北京一家大报在报道这项“研究成果”时用了这样的标题:《“第十名”才是栋梁材》。
这一心理效应的得来本身不科学,缺乏可信性。对于成材,中等生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如果受到这一心里效应的暗示,师生可能都会少了一些进取力,缺少真正的竞争。其实社会的进步,依靠的就是人们的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精神,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是自然法则。我们有什么理由过着逍遥不思进取的生活呢?
“尽信书,不如无书”,心理效应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可是作为老师,我们要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否则不仅对教育没有帮助,说不定还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