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课堂属于孩子的天地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在凌源市已实行8个年头了,在这里,我们仅仅高呼“新课程真好”似乎太简单了。于是,我们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新课改以新的内涵。在讨论新课改中,一位既是家长又是同行这样说过:“新课改的实验,决定着这一代孩子将来的命运!”教育家杜威也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于是,我们在思索:新课程下,我们应还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
  一、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生观”,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充满热情地去学习?新课改教材文质兼美,图文并茂,一首诗、一幅画、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愫。在教学中,我注重把学生带入课文中所描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让他们仔细品味,受到熏陶和感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每篇课文的开始,我都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展现一个“充满激情的我”,从而引领孩子们度过那“激情燃烧的”课堂,例如在教学《雪地上的小画家》一课时,在导入新课中,我在配着音乐的旋律中,激情的描述:“下雪了;下雪了,大地披上了银装,田野披上银毯……”学生立即就被带进了那大雪纷飞的雪景中,为语言表达开启了一扇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诱发了学生的情感的情况下,老师因势利导,带领学生探读课文,从而入情、移情、陶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潜能的时空,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是被动的倾听者,新课程倡导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1.与文章对话
  在我的语文课堂中,经常会这样问孩子:“如果你是书中的某某,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引导学生想象,让他们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例如在教学《船与风筝》一课时,问学生:“例如你就是这只小熊,你每放一只纸船在小溪里,你会说些什么?”让孩子们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2.师生对话
  在课堂上,教师不要高高在上,应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热情的手去“牵”一把,从而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识字教学时,请一位小老师教大家学习、生字;朗读时,或者与学生联读,或与学生们进行朗读比赛。每当学生走向讲台,从他们步履和体态中我可以看到他们是那么自豪,而台下学生也被这种形式所吸引,这就是师生的对话魅力!
  3.生生对话
  有学习伙伴可以交流,这是班级授课制的优势所在。课堂上,我们应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孩子们学会与心交往。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于是,我常依据教材特点,为孩子们创造交流、合作的机会,提出疑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感情朗读加深理解,让他们在“生生对话”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小组长分工,领着组员协同学习,从而在合作学习中实现“生生和谐对话”,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他们主动与他人交往的合作精神。
  三、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
  1.孩子们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们的一切!让他们尽情地去体验、探索、感悟,去展示自己!在课堂上,孩子们往往期望老师让自己展示收集的资料,这样,无论课内或课外,他们都有极大的热情去学习。
  2.引领学生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利用“例子”让学生学得方法后,尔后应是大量的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增强。大家都十分欣赏的全国青年教师语文观摩课中那位教师,一节课教了三首古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给孩子们推荐好的课外读物,让他们在阅读中自己认识新字新词,自己领悟书中精妙所在。同行们,让我们去做一个牧羊人吧,把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土地上去尽情地享受!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是“大语观”的需要。美国教育家华特也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生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所以,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让学生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来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觉得语文就在他们身边。“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很好地证明了这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是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应该眼里有资源、心中有教育。
  四、给孩子一个真正“言语学习的课堂”
  虽然我们的工作很繁重,但它仍然可以成为一种乐趣;虽然改革很艰难,但它仍然可以成为一种享受。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就能找到快乐的理由,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是一项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尤为重要。  一、评课的方法  1.全面评课方法  即围绕课的设计思路、教案的书写、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各个部分的组织实施过程、学生身体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反映、教学场地器材的设置、运用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2.专题评课方法  即为了深入研究和解决某
期刊
古人在《学记》上曾指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自,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可见古人非常注重提问的技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提问的方法,他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我有一位好朋友,曾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做、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台湾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经过多年的教学
期刊
一提起高三,我们的眼前便会出现一幅幅这样的画面:一间间显得拥挤的教室里,一张张被各种复习资料堆积如山的课桌后,坐着一个个灰头灰脑的高三学子;课堂气氛沉闷,学子们埋头题海,憔悴的脸、沉重的头深深埋在书山中。对于很多高三教师和学生来说,琅琅书声应该属于低年级,高三了还将时间花在朗读上,那简直是一种奢侈,甚至是一种浪费。殊不知,朗读对于高三复习同样重要。  一、认识朗读的重要性  高三语文课上,我们会无
期刊
【摘 要】教科书在教材资源系统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教科书解读是有效利用教科书的前提,是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绕不开的话题。教科书解读成功与否关系到教师教学目标的把握、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利用教科书自身资源解读教科书:活用目录宏观解读教科书;巧用课题中观解读教科书;抓住课文中关键词微观解读教科书。  【关键词】利用 教科书 自身资源 解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
期刊
【评课引发的争论】  2010年11月,我们下校参加了评课诊课活动。教师上的是《〈卖报歌〉的诞生》第一课时,这是语文版教材四年级(上)的一篇课文。评课时,大家就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呈现展开了争论。  以下是该课的背景资料呈现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生齐唱国歌。  2.教师导:你们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谁作曲的吗?  生:聂耳  师:展示聂耳背景介绍,让学生读。  3.师
期刊
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教育秩序的重建,新的教育的灵魂是“对话、协商、理解、调整和不断生成”。合作不仅是一种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追求目标。试想,不会合作学习的教师,怎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对合作认识不足的教师,又怎能发自内心地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本文将从课程开发、课堂构建、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三个方面来阐述语文教师的合作需求。  一、以合作的方式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标
期刊
【摘 要】随着高校竞争的不断加剧,高校迫切需要提高自身吸引力,本文从高校品牌资源、高校人力资源、高校地域与物质资源、高校科研与教学水平、高校管理理念与模式、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六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吸引力的相关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关注并加强高校吸引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高校管理 高校吸引力 生源竞争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
期刊
小学时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让学生接近生活,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所必须思考的,因此,我们要结合教材,深化教材内容,采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确实是一门艺术。  一、巧妙导入、质疑激趣,热激活。  如何打响第一枪,使“课伊始趣亦生”,把学生带入一种“心向往之”的教学境界,要求新、求活。但不能故弄玄虚,要像油锅里滴上几滴
期刊
【摘 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决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因此,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目标意识,站在课标的高度、全册教材甚至整个小学段教材的高度俯瞰教学内容,在充分分析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来确定教学目标。只有确立了合理、科学、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预设课堂,使课堂既扎实又灵活。  【关键
期刊
【摘 要】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 识字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124-02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