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对比《祥林嫂没有春天》《基于文学形象阅读和学习支架的小说教学》两篇《祝福》经典教学设计,旨在探究在“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向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转变,从其对比中展现新时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新面貌,为“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实现转向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祝福》;核心素养
一、教学理念——从能力培养到素养提升
在两篇教学设计中,对课文的内容分析都聚焦在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以及探究祥林嫂悲剧性命运的根源上,其差异形成主要来源于不同教学理念下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活动。
在“三维目标”之下的《祥林嫂没有春天》中,教师通过提问与延伸的方式引导课堂发展,从学习小说三要素出发对小说进行讲解,更加注重对学生梳理情节、细节描写分析、环境描写分析等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形成一定的情感与价值观导向。
但是在《基于文学形象阅读和学习支架的小说教学》中,教师则设立四个以学生为主导的活动,从学生的自主探究出发讲解文章,引导学生较之原来更为广泛而深刻地参与和融入课堂。课堂中主要围绕作品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推动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在自主探究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从学科中心到学生中心
通过《祥林嫂没有春天》教学目标的呈现,可以发现,该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开展,注重对文本的分析,从多个角度入手对文本进行详细的剖析,但是降低了文本在学生发展层面的价值的引导,而只是单纯地把文本分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文本為课程核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引导为主,较大地限制了学生课堂主体性与主动性的发挥。
而在《基于文学形象阅读和学习支架的小说教学》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相比之下,特别明确了“对学生合作探究、表达理解的习惯要求以及养成严谨的逻辑意识和批判性阅读思维的要求”。此外,在此教学设计中“永远新的旧故事”部分,还对学生提出结合生活经历联系文本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从知识积累到综合运用
在“三维目标”的取向下的《祝福》的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依然浅层地停留于传统的“情节、主题、人物、写作手法”:情节关注于复述故事梗概中的归纳概括,通过祥林嫂的几次肖像描写和再嫁时的外在表现串联人物的命运动荡;主题在于批判“四权”和封建伦理道德,循着作者关于死后的魂灵、地域、相见的“三个问题”辨明主题的典型性;人物聚焦于祥林嫂的“死因”体现富有一定深度的阶级对立,挖掘解读该小说的另一个思想维度;写作手法集中于倒叙的结构,环境渲染和人物刻画。虽然其在传统的小说内容分析中竭力开拓新的思想切入点,但皆未跳脱基于传统小说的内容的分析框架。
四、教学方法——从技术操作到课堂实效
经典课例《祥林嫂没有春天》教学设计围绕小说四要素中关键的情节、环境、人物与主题展开传统的“四面体”教学法,进行具有典型意味的课堂教学,基本采用师生问答法来教学,圆满地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经典课例《基于文学形象阅读和学习支架的小说教学》通过四个围绕祥林嫂这个核心艺术形象展开的语文学习活动,将真实的个人体验情境、生动的社会生活情境、扎实的学科认知情境紧密结合,表现其由表及里的综合效应,促进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成长,发挥具有主体意味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创新性地将教学内容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中,反复阅读文本,从特定又具有个性化的角度筛选、整合信息,相比规规矩矩的传统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生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从重视结果到关注过程
《祥林嫂没有春天》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主要为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祥林嫂的人物评论,并规定“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写作题目,形式较为单一,写作角度也具有较强的规定性。虽然,该教学设计做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但仍是以结果性的作业为主要评价形式。
而观之《基于文学形象阅读和学习支架的小说教学》,评价方式则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内容包括预学的提问数量、活动中的自主发言次数、上交的课堂活动成果三方面,评价的主体除了作为引导者的老师还增加了更具主体性的学生,同时注重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之,两篇经典教学设计体现了不同目标导向下的不同教学面貌,不论是教学理念中从能力培养到素养提升的转向,还是教学目标里从学科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聚焦;不论是教学内容中从知识积累到综合运用的强调,还是教学方法里从技术操作到课堂实效的多元、教学评价上从重视结果到关注过程的温情,皆呈现着当代语文阅读教学不断面向真实学习情境下的语文活动的核心素养的教学视角。可见,教学本身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新时代的语文教学需要准确把握不同目标导向下的不同关注点,在传统教材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创造、深化有学科特点且兼具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语文课程。
参考文献:
[1]方依德.基于文学形象阅读和学习支架的小说教学——《祝福》阅读活动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7(09):61-63.
[2]蒋雪静. 《祝福》的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张丽丽.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三维目标整合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
[4]万福成.祥林嫂没有春天——《祝福》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2(03):16-19.
作者简介:
林意林(1999—),女,汉族,福建厦门市人,本科学生,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非公费师范专业
黄亦婕(2000—),女,汉族,福建厦门市人,本科学生,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专业
张艺瀚(2000—),女,汉族,广西柳州市人,本科学生,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祝福》;核心素养
一、教学理念——从能力培养到素养提升
在两篇教学设计中,对课文的内容分析都聚焦在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以及探究祥林嫂悲剧性命运的根源上,其差异形成主要来源于不同教学理念下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活动。
在“三维目标”之下的《祥林嫂没有春天》中,教师通过提问与延伸的方式引导课堂发展,从学习小说三要素出发对小说进行讲解,更加注重对学生梳理情节、细节描写分析、环境描写分析等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形成一定的情感与价值观导向。
但是在《基于文学形象阅读和学习支架的小说教学》中,教师则设立四个以学生为主导的活动,从学生的自主探究出发讲解文章,引导学生较之原来更为广泛而深刻地参与和融入课堂。课堂中主要围绕作品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推动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在自主探究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从学科中心到学生中心
通过《祥林嫂没有春天》教学目标的呈现,可以发现,该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开展,注重对文本的分析,从多个角度入手对文本进行详细的剖析,但是降低了文本在学生发展层面的价值的引导,而只是单纯地把文本分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文本為课程核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引导为主,较大地限制了学生课堂主体性与主动性的发挥。
而在《基于文学形象阅读和学习支架的小说教学》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相比之下,特别明确了“对学生合作探究、表达理解的习惯要求以及养成严谨的逻辑意识和批判性阅读思维的要求”。此外,在此教学设计中“永远新的旧故事”部分,还对学生提出结合生活经历联系文本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从知识积累到综合运用
在“三维目标”的取向下的《祝福》的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依然浅层地停留于传统的“情节、主题、人物、写作手法”:情节关注于复述故事梗概中的归纳概括,通过祥林嫂的几次肖像描写和再嫁时的外在表现串联人物的命运动荡;主题在于批判“四权”和封建伦理道德,循着作者关于死后的魂灵、地域、相见的“三个问题”辨明主题的典型性;人物聚焦于祥林嫂的“死因”体现富有一定深度的阶级对立,挖掘解读该小说的另一个思想维度;写作手法集中于倒叙的结构,环境渲染和人物刻画。虽然其在传统的小说内容分析中竭力开拓新的思想切入点,但皆未跳脱基于传统小说的内容的分析框架。
四、教学方法——从技术操作到课堂实效
经典课例《祥林嫂没有春天》教学设计围绕小说四要素中关键的情节、环境、人物与主题展开传统的“四面体”教学法,进行具有典型意味的课堂教学,基本采用师生问答法来教学,圆满地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经典课例《基于文学形象阅读和学习支架的小说教学》通过四个围绕祥林嫂这个核心艺术形象展开的语文学习活动,将真实的个人体验情境、生动的社会生活情境、扎实的学科认知情境紧密结合,表现其由表及里的综合效应,促进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成长,发挥具有主体意味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创新性地将教学内容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中,反复阅读文本,从特定又具有个性化的角度筛选、整合信息,相比规规矩矩的传统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生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从重视结果到关注过程
《祥林嫂没有春天》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主要为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祥林嫂的人物评论,并规定“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写作题目,形式较为单一,写作角度也具有较强的规定性。虽然,该教学设计做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但仍是以结果性的作业为主要评价形式。
而观之《基于文学形象阅读和学习支架的小说教学》,评价方式则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内容包括预学的提问数量、活动中的自主发言次数、上交的课堂活动成果三方面,评价的主体除了作为引导者的老师还增加了更具主体性的学生,同时注重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之,两篇经典教学设计体现了不同目标导向下的不同教学面貌,不论是教学理念中从能力培养到素养提升的转向,还是教学目标里从学科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聚焦;不论是教学内容中从知识积累到综合运用的强调,还是教学方法里从技术操作到课堂实效的多元、教学评价上从重视结果到关注过程的温情,皆呈现着当代语文阅读教学不断面向真实学习情境下的语文活动的核心素养的教学视角。可见,教学本身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新时代的语文教学需要准确把握不同目标导向下的不同关注点,在传统教材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创造、深化有学科特点且兼具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语文课程。
参考文献:
[1]方依德.基于文学形象阅读和学习支架的小说教学——《祝福》阅读活动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7(09):61-63.
[2]蒋雪静. 《祝福》的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张丽丽.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三维目标整合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
[4]万福成.祥林嫂没有春天——《祝福》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2(03):16-19.
作者简介:
林意林(1999—),女,汉族,福建厦门市人,本科学生,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非公费师范专业
黄亦婕(2000—),女,汉族,福建厦门市人,本科学生,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专业
张艺瀚(2000—),女,汉族,广西柳州市人,本科学生,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