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初中古诗文教学中

来源 :校本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們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第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所有这些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和谐统一,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讲解这些诗文,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一附中)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科学是一门以介绍大千世界万物生灵为基础的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生产、学习等方面与生物教学的联系,通俗易懂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教学 学生  初中生物课程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它与当今社会的许多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口恶性膨胀、自然资
期刊
初中生对历史课存在着不同的厌学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容易掌握,只要看书就可了解,用不着听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根本不可能把历史学好。在教学中应注重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其实,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所以,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关键离不开新颖的导入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出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去把握数学知识结构的核心和灵魂,其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实现,要正确认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立足基础突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创设情境,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1.数学思想方法的含义  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很多,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巧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分析全文,掌握文章选材,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布局谋篇,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细节描写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读写结合 作文  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即能迅速接收复杂的语言信息,有较强的语感能力;说,即通过大
期刊
一、历史教学中乡土考察活动课的作用  1. 历史教学中乡土考察活动是生动的直观教材   多年来,历史学科普遍不被中学生重视和喜爱,原因是学生觉得学习历史没有多大用处,课本所讲的历史事件因离我们太久远而感到枯燥无味。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地方史知识则可改变空间上的遥远,并由此缩短时间上的距离。因为地方史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人物事件都是土生土长的东西,而且地方史知识是大多数学
期刊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更是一个适合于学生个性主体发展的创新过程。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课堂提问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那么,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艺术性的提问呢?  一、切中要
期刊
【摘要】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组织好中学体育课课堂教学,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根据体育课的自身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 课堂教学 组织  一般情况下,中学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如何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笔者认为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保证。那么,怎样组织好中学体
期刊
教学分析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仅具备几个月的科学学习的经验,在实验常规、操作技能和知识储备上都还处在初级阶段,生活中对于温度计的接触也比较少,特别是在知识学习上,认识零度以下的温度以及熟练正确的读和写是存在困难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温度和温度计》主要借助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教会学生认识温度计的整体
期刊
我把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分成了三个阶段,即初读、细读、品读,这和心理学中的心理发展过程正好相符,从感知到品味,最后学以致用,运用到阅读各环节中去,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一、初读    初读是朗读的初级阶段,目的在于初步激发学生兴趣,感知课文内容和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钻石》这一课,学生都知道钻石的珍贵,通过读都会想:这是写钻石的什么呢?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把全文初看
期刊
2009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两句话已经成为现代经典:小沈阳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还没花了”;赵本山说,“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活着呢,钱没了”。呵呵,作为历史老师的我再补充两句:“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下课的铃声响了,课还没有讲完;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期末考试来了,不仅没给学生留下复习时间,连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 面对这些窘况,有的老师说:“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