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张曼菱看来,给西南联大做口述史算是生平一大快事,甚至是极其幸运的一件事。“这段生涯反而激发了我的生命力,采访到的那些老学长在学风、人格、人品、境界上都使我得到了提升。我觉得我很幸运,同时也获得一种心灵的安宁。”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史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檄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园泪。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这是西南联大的校歌。在做西南联大口述史的时候,张曼菱已不止一次看到老校友神情肃穆地唱起这首歌。
今年10月16日,北京大学校友会给张曼菱发来了一封邀请函,邀请她出席11月1日在北大举行的“西南联大建校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张曼菱并不是西南联大校友,但近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资料的抢救与整理、传播,并著有影视作品《西南联大启示录》《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和书籍《西南联大行思录》。
张曼菱出生于云南昆明,自幼就听着父母讲西南联大的故事。自1938年到1946年,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的八年时间里,正值张曼菱父母的青春时期。
当时,昆明的好几个大礼堂经常有西南联大的老师上台演讲,闻一多講诗,刘文典讲《红楼梦》,潘光旦讲优生学,吴晗讲形势。讲到山河之痛,国破家亡,台上痛哭失声,台下群情激愤。“昆明市民都去听演讲。我父亲那时候在昆明富滇银行工作,他也去听,他算是西南联大的旁听生。”当年,张曼菱的母亲还在市女中读书,联大的学生就是她们的代课老师。“我妈跟我说,她们的老师是东三省的流亡学生,生活很苦,鞋底和鞋帮都是分开的,用麻绳绑在一起。老师给她们讲东三省的沦陷,在课堂上声泪俱下。后来,她们还参加了‘一二一’游行,当时闻一多先生就走在她们前面。”
“像这些东西给我的父母的激励都是一生的,我觉得他们那一代人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还有就是非常刚毅、非常有气节,另外就是民主的学风。”从小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张曼菱,也受此感染。此前,父亲给她说过,闻一多先生为了让那些找上门来又不是同类的人自觉地走开,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鸟兽不可以同行,吾非斯人之人,与而谁与?”后来,当时“很牛也很傲”的张曼菱也把这句话贴在自己宿舍门口,“我父亲就叫我赶紧撕下来,说那个是说给特务的,说我是乱来。”说到这里,张曼菱哈哈大笑。
1978年,张曼菱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学生考进了北大中文系。也因此,“与那一代经历过‘五四’启蒙的老先生们幸运相遇了。”
从北大毕业后,张曼菱进入天津作协,后来又自创公司,到海南投身影视业。1998年,张曼菱回到故乡,并就职于云南省委宣传部影视中心。“当时我觉得我常年在外,还没回家乡做过事,我应该回来了,也觉得自己比较成熟了。”上任后,张曼菱向云南省申报了关于西南联大的项目,随后,立项成功,财政厅给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当时,项目的要求是做一个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录片,也就是后来的《西南联大启示录》。
西南联大的老校友们散居各地,联系并采访到他们并非易事。为此,张曼菱北上回到母校北大寻求援助。当时正好赶上季羡林先生米寿。早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张曼菱和季羡林就已经是“忘年之交”。得知张曼菱要做西南联大史料整理的事情,季羡林十分支持,“他说,你是北大人又是云南人,你可以做。”与此同此,北大老领导也对张曼菱予以支持。很快,北大宣传部就着手给张曼菱下文件、定协议。随即,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也加入进来,三校关于西南联大史料抢救工作的合作平台就此搭成。
“作为北大学子和昆明籍人,我与西南联大有着虽是细枝末节,却不可逾越的缘分。”凭借着这缘分,张曼菱走进了这段历史,走进了这个人群。
“他们见到了我就像见到了昆明,见到了他们的青春一样,都是穿得漂漂亮亮,打扮得好好的,想跟我再现他们青年时候的模样。”张曼菱的来访受到了老校友们的欢迎。
“采访朱光亚(原子能专家)的时候,他是国家保密人物,一般不让随便来访的。进门的时候,他的秘书问‘不是说是欧美同学会的吗?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我不敢说话。”当时,张曼菱以为是老先生弄错了,没想到一进门,客厅的茶几上已摆好了西南联大的史料、册子。朱光亚笑着迎接他们,还顽皮地一吐舌头。张曼菱这才明白,原来老先生知道他们要干什么,是秘书和门卫被哄了。这段经历让张曼菱很是感动。
到南屏大剧院看戏、在周家大院吃“雷稀饭”、泡茶馆念书、联大学生盖房子、联大学生谈恋爱、教授指导社团……回忆起少年时光,老校友们如数家珍。在台北采访老校友刘长兰时,一开口,老人就是一句诗:“记得少年春衫薄”。八九十岁的高龄还能保持童心,这让张曼菱很受震撼,“使我想起什么叫‘不信青春唤不回’。”
“那些老校友真的是恨不得把所有的话讲给你听。”有人愿意记录西南联大那一段历史,已到耄耋之年的老校友们自然很高兴,相比平时,话特别多。
老校友们认真配合,自然是好事,但当时他们的“健谈”也一度让张曼菱矛盾不已。做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的早期,设备落后,录像用的还是磁带。“当时设备要充电,电量也是有限的。比如说我今天下午约好采访两位校友,那我的摄像组准备好两块电池,准备好磁带。如果第一个人讲太久,就等于把另一个人的电量用了。那时候的摄像器材都很笨重,不像现在是数码的,磁带也是有限的。” 沉浸在回忆中的老人对着镜头讲个不停,同行的同事把张曼菱拉到一旁,提醒她叫老人尽快结束。“当时很矛盾啊,因为作为纪录片他们的话确实足够了,一个人有三五分钟都用不完。”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张曼菱又感觉,登门一次也是很难的,她一离开可能就再也不会重新来了,“并且也是八九十岁的人,能感觉到他们讲的非常珍贵”。
思量过后,张曼菱觉得还是要尽可能地挖掘,尽量地让老人多讲。“然后我就安排人去买磁带,他们也无可奈何,我就说‘让他讲,让他讲’。” 即便是这样,纪录片完成后,很多老人看到最后播出的纪录片里自己只有几句话,便“质问”张曼菱:“我说了几个小时的话都去哪了,怎么片子上只剩几句话?”每当这时,张曼菱只好哭笑不得地跟他们解释:“老爷子,片子上不能给你讲几小时哦。其他的话,以后给你做成访谈录、写成书。”在那以后,张曼菱决定,纪录片里装不下的,要写成书,记录下来,“这肯定是一笔财富”。
2003年,经历前后五年的拍摄、采访和史料收集,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终于完成,并先后在云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片子播出前,张曼菱及其团队赶往北京与央视进行工作对接。当时正值“非典”时期,“那时在北京就是一会看见抬出一个人,一会又一个。在中央台门口就看见救护车往那经过。反正是很紧张。我们摄制组一个很能干的小伙子他妈妈天天给我打电话,就是叫他儿子赶快回来。”即便如此,张曼菱还是坚持到最后一个。“我当时就想,不管了,反正只要能把这个片子能播出去,我就算是被染了非典那也就算了。”
从北京回来后,张曼菱不得不被隔离了二十天。“当时去机场接我的同事还跟我说,叫我回去打出租车可千万不要说从北京回来,要不然打不着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曼菱忍不住笑起来。张曼菱被隔离期间,《西南联大启示录》正在央视第十频道的“探索发现”栏目播出,“我那时就在家看片子,自己看得也挺高兴,津津乐道的哈哈哈。”
史料收集期间,张曼菱还曾经把一部分老校友请到昆明来,但是当时父亲已病重,这令张曼菱很为难,“老人们都已经八九十岁了,我必须得陪着,出什么事可不得了,我都不敢离开一步。但父亲让我去陪他们,因为父母对他们有感情。”回忆起这段经历,张曼菱形容自己“没有做成家里的孝子,却做了西南联大的孝子”。
繁重的史料收集工作,使得张曼菱的眼睛感到日渐疲惫,2004年到2008年期间几近双目失明。“所幸北大同乡校友安排医治,又重见光明。”
2008年,马英九赢得台湾大选。见政治局势有所变化,张曼菱趁此机会马上申报西南联大的台湾项目。“岛上有300多名校友,现在能够找到并且能跟我说话的就9位了。” 时任国台办新闻发言人的李维一是张曼菱在北大的同学,在李维一的帮助下,张曼菱顺利采访到了冯钟豫、刘长兰、柴之棣、孔令晟等定居台江的联大老校友。
根据张曼菱原来的打算,台湾的采访也要做成纪录片,叫《西南联大台湾行》。但基于种种困难,她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转而把台湾部分也写进书中。“从台湾回来之后,就结合之前纪录片的内容,整理出书。然后又补充了南迁这一部分内容。”
长期居住台湾的老校友们对这段历史更是格外关心。“冯钟豫先生的女儿跟我说,她爸爸临走前问,‘张曼菱的那些东西有整理出来了吗?’我听着真的很难受。他们就是把这个片子、把我的采访当成一种回归。”听到这里,张曼菱更是不敢懈怠,只好抓紧时间准备出书。“一想起那些跟我挥手的,还有半瘫痪的老爷子老太太,我要是不把它弄出来,我死都不敢死啊,要不然怎么见他们。”2013年,《西南联大行思录》终于在三联书店出版,拿到书后,张曼菱“赶紧烧了三炷香,就是和老人们说‘对不起’,这书总算是有了”。
西南联大建于1938年,张曼菱的史料抢救工作开始于1998年,刚好过去整整六十年。在张曼菱找到他们时,很多早期入学的老校友已是耄耋老者。
“老多老人,像董树屏老爷子,我采访他的时候精神很好,采访完他我还没有离开北京,才过了一个礼拜,他就过世了,把我大吃一惊。”在那一星期之前,老人还对张曼菱谈起他的出身、求学、参与当年清华物资转移等经历,还说起要用新买的电脑写回忆录,但电脑还没打开,老人便离开了。“后来他们说:‘他碰见你,他放心了’,在我这里讲完了可能是心一松就走掉了,好几个都是讲完以后就走掉了。”张曼菱说。
在台北采访一位姚姓学长,离开的时候,张曼菱已走到楼梯,摄影师忽然说:“张老师,她在向你招手呢!”张曼菱回头一看,老学长自己拄着拐杖,走到了家门口,推开防盗门的铁栏,向他们招手、目送。“那一刹那,我感到她的目光里有一种东西,我永远不能忘记,那是一个人在看着她一生最宝贵的东西正在离去的目光。”
“郝学长”、“姚学长”、“易学长”……在《西南联大行思录》中,张曼菱保留了“学长”这个称呼。“我所采访的联大人都称我为‘学妹’,正如我在北大被下面年纪的同学们称为‘师姐’一样,这是校园的氛围,有一种血脉的认同。我是在内心里把他们当作‘学长’,也是如此称呼的。”
在《西南联大行思录》的附录里,收录有任继愈老先生写的一篇关于《西南联大启示录》的观后感。除却肯定,老先生也提出了其中的不足和遗憾:“这一工程启动迟了几年。陈岱孙、周培源等老一辈先生先后谢世。今天能够提供信息的见证人,都属于西南联大的第二代。这个损失已无法弥补。”这对于张曼菱来说,同样是一大遗憾。
“纪录片和书里面都是著名校友居多,普通校友似乎没怎么记录到?”面对记者的疑问,张曼菱承认,这又是一大遗憾。“之前有一个叫李忠的校友跟我说,我知道你先得做这些著名校友,把那些成就最大、名声最大的那些人做出来先,要不然怎么说这个学校大呢,但是做完之后你能不能把我们这些普通人的、中等一点的人也做进去?”张曼菱不得不承认,老校友的话十分在理,“普通学子们在生活中也在实践着西南联大的精神,也在遵循着校训,也在做了很多贡献。实质上他们的东西才最具有代表性,就是他們作为一种默默无闻的人,也随着中国社会在这种变化里边沉沉浮浮,他们对西南联大的记忆可能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且他们那种人情味会更重。”
但现实是,当时的张曼菱并没有一支可以分头行动的队伍。“做完这些有名的人,我再回头去找这些普通的校友,但他们也老了,讲不动了。所以这真的是抢救啊,你不能说你再等我几年,我再回来找你,就像我现在我又有资金了,又有摄像机了,我跑去找他们,他们的记忆和精力已经不行了。”
在张曼菱看来,给西南联大做口述史算是生平一大快事,甚至是极其幸运的一件事。“这段生涯反而激发了我的生命力,采访到的那些老学长在学风、人格、人品、境界上都使我得到了提升。我觉得我很幸运,同时也获得一种心灵的安宁。”
当年,张曼菱还在北大读书的时候,便发表了处女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并被改编成电影《青春祭》,毕业后也从事小说创作。改做口述史后,有人问她怎么还不写小说。但她觉得,“这个事情比我的才气还重要,它是时不再来的,那些老人是不能再等的。”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史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檄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园泪。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这是西南联大的校歌。在做西南联大口述史的时候,张曼菱已不止一次看到老校友神情肃穆地唱起这首歌。
今年10月16日,北京大学校友会给张曼菱发来了一封邀请函,邀请她出席11月1日在北大举行的“西南联大建校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张曼菱并不是西南联大校友,但近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资料的抢救与整理、传播,并著有影视作品《西南联大启示录》《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和书籍《西南联大行思录》。
“我的父亲是西南联大的旁听生”
张曼菱出生于云南昆明,自幼就听着父母讲西南联大的故事。自1938年到1946年,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的八年时间里,正值张曼菱父母的青春时期。
当时,昆明的好几个大礼堂经常有西南联大的老师上台演讲,闻一多講诗,刘文典讲《红楼梦》,潘光旦讲优生学,吴晗讲形势。讲到山河之痛,国破家亡,台上痛哭失声,台下群情激愤。“昆明市民都去听演讲。我父亲那时候在昆明富滇银行工作,他也去听,他算是西南联大的旁听生。”当年,张曼菱的母亲还在市女中读书,联大的学生就是她们的代课老师。“我妈跟我说,她们的老师是东三省的流亡学生,生活很苦,鞋底和鞋帮都是分开的,用麻绳绑在一起。老师给她们讲东三省的沦陷,在课堂上声泪俱下。后来,她们还参加了‘一二一’游行,当时闻一多先生就走在她们前面。”
“像这些东西给我的父母的激励都是一生的,我觉得他们那一代人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还有就是非常刚毅、非常有气节,另外就是民主的学风。”从小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张曼菱,也受此感染。此前,父亲给她说过,闻一多先生为了让那些找上门来又不是同类的人自觉地走开,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鸟兽不可以同行,吾非斯人之人,与而谁与?”后来,当时“很牛也很傲”的张曼菱也把这句话贴在自己宿舍门口,“我父亲就叫我赶紧撕下来,说那个是说给特务的,说我是乱来。”说到这里,张曼菱哈哈大笑。
“你是北大的,又是云南人,你可以做”
1978年,张曼菱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学生考进了北大中文系。也因此,“与那一代经历过‘五四’启蒙的老先生们幸运相遇了。”
从北大毕业后,张曼菱进入天津作协,后来又自创公司,到海南投身影视业。1998年,张曼菱回到故乡,并就职于云南省委宣传部影视中心。“当时我觉得我常年在外,还没回家乡做过事,我应该回来了,也觉得自己比较成熟了。”上任后,张曼菱向云南省申报了关于西南联大的项目,随后,立项成功,财政厅给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当时,项目的要求是做一个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录片,也就是后来的《西南联大启示录》。
西南联大的老校友们散居各地,联系并采访到他们并非易事。为此,张曼菱北上回到母校北大寻求援助。当时正好赶上季羡林先生米寿。早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张曼菱和季羡林就已经是“忘年之交”。得知张曼菱要做西南联大史料整理的事情,季羡林十分支持,“他说,你是北大人又是云南人,你可以做。”与此同此,北大老领导也对张曼菱予以支持。很快,北大宣传部就着手给张曼菱下文件、定协议。随即,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也加入进来,三校关于西南联大史料抢救工作的合作平台就此搭成。
“作为北大学子和昆明籍人,我与西南联大有着虽是细枝末节,却不可逾越的缘分。”凭借着这缘分,张曼菱走进了这段历史,走进了这个人群。
“记得少年春衫薄”
“他们见到了我就像见到了昆明,见到了他们的青春一样,都是穿得漂漂亮亮,打扮得好好的,想跟我再现他们青年时候的模样。”张曼菱的来访受到了老校友们的欢迎。
“采访朱光亚(原子能专家)的时候,他是国家保密人物,一般不让随便来访的。进门的时候,他的秘书问‘不是说是欧美同学会的吗?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我不敢说话。”当时,张曼菱以为是老先生弄错了,没想到一进门,客厅的茶几上已摆好了西南联大的史料、册子。朱光亚笑着迎接他们,还顽皮地一吐舌头。张曼菱这才明白,原来老先生知道他们要干什么,是秘书和门卫被哄了。这段经历让张曼菱很是感动。
到南屏大剧院看戏、在周家大院吃“雷稀饭”、泡茶馆念书、联大学生盖房子、联大学生谈恋爱、教授指导社团……回忆起少年时光,老校友们如数家珍。在台北采访老校友刘长兰时,一开口,老人就是一句诗:“记得少年春衫薄”。八九十岁的高龄还能保持童心,这让张曼菱很受震撼,“使我想起什么叫‘不信青春唤不回’。”
“健谈”的老校友——“让他们讲”
“那些老校友真的是恨不得把所有的话讲给你听。”有人愿意记录西南联大那一段历史,已到耄耋之年的老校友们自然很高兴,相比平时,话特别多。
老校友们认真配合,自然是好事,但当时他们的“健谈”也一度让张曼菱矛盾不已。做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的早期,设备落后,录像用的还是磁带。“当时设备要充电,电量也是有限的。比如说我今天下午约好采访两位校友,那我的摄像组准备好两块电池,准备好磁带。如果第一个人讲太久,就等于把另一个人的电量用了。那时候的摄像器材都很笨重,不像现在是数码的,磁带也是有限的。” 沉浸在回忆中的老人对着镜头讲个不停,同行的同事把张曼菱拉到一旁,提醒她叫老人尽快结束。“当时很矛盾啊,因为作为纪录片他们的话确实足够了,一个人有三五分钟都用不完。”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张曼菱又感觉,登门一次也是很难的,她一离开可能就再也不会重新来了,“并且也是八九十岁的人,能感觉到他们讲的非常珍贵”。
思量过后,张曼菱觉得还是要尽可能地挖掘,尽量地让老人多讲。“然后我就安排人去买磁带,他们也无可奈何,我就说‘让他讲,让他讲’。” 即便是这样,纪录片完成后,很多老人看到最后播出的纪录片里自己只有几句话,便“质问”张曼菱:“我说了几个小时的话都去哪了,怎么片子上只剩几句话?”每当这时,张曼菱只好哭笑不得地跟他们解释:“老爷子,片子上不能给你讲几小时哦。其他的话,以后给你做成访谈录、写成书。”在那以后,张曼菱决定,纪录片里装不下的,要写成书,记录下来,“这肯定是一笔财富”。
“要是不把它弄出来,我死都不敢死啊”
2003年,经历前后五年的拍摄、采访和史料收集,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终于完成,并先后在云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片子播出前,张曼菱及其团队赶往北京与央视进行工作对接。当时正值“非典”时期,“那时在北京就是一会看见抬出一个人,一会又一个。在中央台门口就看见救护车往那经过。反正是很紧张。我们摄制组一个很能干的小伙子他妈妈天天给我打电话,就是叫他儿子赶快回来。”即便如此,张曼菱还是坚持到最后一个。“我当时就想,不管了,反正只要能把这个片子能播出去,我就算是被染了非典那也就算了。”
从北京回来后,张曼菱不得不被隔离了二十天。“当时去机场接我的同事还跟我说,叫我回去打出租车可千万不要说从北京回来,要不然打不着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曼菱忍不住笑起来。张曼菱被隔离期间,《西南联大启示录》正在央视第十频道的“探索发现”栏目播出,“我那时就在家看片子,自己看得也挺高兴,津津乐道的哈哈哈。”
史料收集期间,张曼菱还曾经把一部分老校友请到昆明来,但是当时父亲已病重,这令张曼菱很为难,“老人们都已经八九十岁了,我必须得陪着,出什么事可不得了,我都不敢离开一步。但父亲让我去陪他们,因为父母对他们有感情。”回忆起这段经历,张曼菱形容自己“没有做成家里的孝子,却做了西南联大的孝子”。
繁重的史料收集工作,使得张曼菱的眼睛感到日渐疲惫,2004年到2008年期间几近双目失明。“所幸北大同乡校友安排医治,又重见光明。”
2008年,马英九赢得台湾大选。见政治局势有所变化,张曼菱趁此机会马上申报西南联大的台湾项目。“岛上有300多名校友,现在能够找到并且能跟我说话的就9位了。” 时任国台办新闻发言人的李维一是张曼菱在北大的同学,在李维一的帮助下,张曼菱顺利采访到了冯钟豫、刘长兰、柴之棣、孔令晟等定居台江的联大老校友。
根据张曼菱原来的打算,台湾的采访也要做成纪录片,叫《西南联大台湾行》。但基于种种困难,她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转而把台湾部分也写进书中。“从台湾回来之后,就结合之前纪录片的内容,整理出书。然后又补充了南迁这一部分内容。”
长期居住台湾的老校友们对这段历史更是格外关心。“冯钟豫先生的女儿跟我说,她爸爸临走前问,‘张曼菱的那些东西有整理出来了吗?’我听着真的很难受。他们就是把这个片子、把我的采访当成一种回归。”听到这里,张曼菱更是不敢懈怠,只好抓紧时间准备出书。“一想起那些跟我挥手的,还有半瘫痪的老爷子老太太,我要是不把它弄出来,我死都不敢死啊,要不然怎么见他们。”2013年,《西南联大行思录》终于在三联书店出版,拿到书后,张曼菱“赶紧烧了三炷香,就是和老人们说‘对不起’,这书总算是有了”。
每一次的采访都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
西南联大建于1938年,张曼菱的史料抢救工作开始于1998年,刚好过去整整六十年。在张曼菱找到他们时,很多早期入学的老校友已是耄耋老者。
“老多老人,像董树屏老爷子,我采访他的时候精神很好,采访完他我还没有离开北京,才过了一个礼拜,他就过世了,把我大吃一惊。”在那一星期之前,老人还对张曼菱谈起他的出身、求学、参与当年清华物资转移等经历,还说起要用新买的电脑写回忆录,但电脑还没打开,老人便离开了。“后来他们说:‘他碰见你,他放心了’,在我这里讲完了可能是心一松就走掉了,好几个都是讲完以后就走掉了。”张曼菱说。
在台北采访一位姚姓学长,离开的时候,张曼菱已走到楼梯,摄影师忽然说:“张老师,她在向你招手呢!”张曼菱回头一看,老学长自己拄着拐杖,走到了家门口,推开防盗门的铁栏,向他们招手、目送。“那一刹那,我感到她的目光里有一种东西,我永远不能忘记,那是一个人在看着她一生最宝贵的东西正在离去的目光。”
“郝学长”、“姚学长”、“易学长”……在《西南联大行思录》中,张曼菱保留了“学长”这个称呼。“我所采访的联大人都称我为‘学妹’,正如我在北大被下面年纪的同学们称为‘师姐’一样,这是校园的氛围,有一种血脉的认同。我是在内心里把他们当作‘学长’,也是如此称呼的。”
在《西南联大行思录》的附录里,收录有任继愈老先生写的一篇关于《西南联大启示录》的观后感。除却肯定,老先生也提出了其中的不足和遗憾:“这一工程启动迟了几年。陈岱孙、周培源等老一辈先生先后谢世。今天能够提供信息的见证人,都属于西南联大的第二代。这个损失已无法弥补。”这对于张曼菱来说,同样是一大遗憾。
“纪录片和书里面都是著名校友居多,普通校友似乎没怎么记录到?”面对记者的疑问,张曼菱承认,这又是一大遗憾。“之前有一个叫李忠的校友跟我说,我知道你先得做这些著名校友,把那些成就最大、名声最大的那些人做出来先,要不然怎么说这个学校大呢,但是做完之后你能不能把我们这些普通人的、中等一点的人也做进去?”张曼菱不得不承认,老校友的话十分在理,“普通学子们在生活中也在实践着西南联大的精神,也在遵循着校训,也在做了很多贡献。实质上他们的东西才最具有代表性,就是他們作为一种默默无闻的人,也随着中国社会在这种变化里边沉沉浮浮,他们对西南联大的记忆可能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且他们那种人情味会更重。”
但现实是,当时的张曼菱并没有一支可以分头行动的队伍。“做完这些有名的人,我再回头去找这些普通的校友,但他们也老了,讲不动了。所以这真的是抢救啊,你不能说你再等我几年,我再回来找你,就像我现在我又有资金了,又有摄像机了,我跑去找他们,他们的记忆和精力已经不行了。”
在张曼菱看来,给西南联大做口述史算是生平一大快事,甚至是极其幸运的一件事。“这段生涯反而激发了我的生命力,采访到的那些老学长在学风、人格、人品、境界上都使我得到了提升。我觉得我很幸运,同时也获得一种心灵的安宁。”
当年,张曼菱还在北大读书的时候,便发表了处女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并被改编成电影《青春祭》,毕业后也从事小说创作。改做口述史后,有人问她怎么还不写小说。但她觉得,“这个事情比我的才气还重要,它是时不再来的,那些老人是不能再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