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纾的伦理道德观重视传统的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忠孝全是他追求的理想状态。林纾作为生活在中国男权社会的传统文人,他的女性观也偏于保守。他欣赏女性贞洁、柔顺的品格,这些都在林纾翻译的几部重要的言情小说—《迦茵小传》、《巴黎茶花女遗事》有所体现。
【关键词】:林纾;伦理道德观;女性观;林译小说
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个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认知方式及生活体验等,从而影响对原文文化意蕴的认知和阐释,产生改写现象。译者的伦理道德观与是其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翻译过程中介入了对原文的重构。而林纾翻译的几部重要言情小说———《迦茵小传》( Joan Haste) 、《巴黎茶花女遗事》( La Dame aux Camelias) ,也充分反映了其女性观对译文的操纵。对此,林纾并不讳言,在序跋中他曾经多次承认自己对小说的操纵,我们主要以《巴黎茶花女遗事》和《迦茵小传》为例探讨林纾本人的伦理道德观和女性观方其翻译小说的操纵如何影响
一、伦理道德的介入
儒家建立了一套复杂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讲求仁义礼智、仁、义、忠、孝。林纾用他所熟悉的一套儒家道德观去理解和改写原作的内容。外国小说中出现的属于西方话语体系的词汇,以带有儒家道德意味的词汇代替;对原文不符合译者价值观的地方,做了不同程度的删改。林译作品中最常出现的儒家伦理概念是忠、义、孝。
一、忠、义
林纾将外国言情小说中女性的牺牲精神转换为儒家的忠与义精神。《巴黎茶花女遗事》女主人公马克为了她钟爱的人的前途和家庭牺牲自己的爱情,林纾将马克比作中国古代著名的贤士一一龙逄和比干:“以为天下女子性情,坚于士夫,而士夫中必若龙逄、比干之挚忠极义,百死不可換折,方足与马克竞。” [林纾、《露濑格兰小传·序》,信陵骑客译《露濑格兰小传》,普通学书室,1902年版。]茶花女的行为被提高到忠臣的高度。《迦茵小传》中迦茵因为了亨利的家族利益放弃他,让他娶富绅来文杰之女爱玛。林纾同样把迦茵的牺牲行为提升到“忠” “义”的价值高度。再如迦茵准备代亨利而死,去的路上很犹豫,到底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逃离,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决定坚持到底,林译略去迦茵真实的内心感受,改写成简短的一句话:“天下赴义之事,安有退可成者? ”原文这段心理描写很自然,符合人性,而译文将迦茵改成一个义无反顾、从容赴义的女子,面对死亡竟毫无恐惧,这样反而不真实,使人物形象单薄了不少。林纾把人物变成了他自己传达道德理想的工具。
二、孝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重视家庭伦理,维护宗法家长制。传统的家庭秩序以孝为核心。林纾本人就是孝子,他写的悼文感人肺腑,林纾撰写的散文与小说,有不少表扬孝行的。‘孝’是林纾译文的一大主题。
《巴黎茶花女遗事》叙述马克的一只狗死了,她比母亲去世时还要伤心,因她的母亲曾虐待她,译文删去此内容。在林纾看来,即使母不慈,子也不能不孝。又写马克去世时一无所有,也不必为她的家人留下什么,因为“她不想见她的家人,他们也根本不在乎她”。林译:“家中无人,即留钱,身后何用。” 重家庭亲情的林纾,没法接受这种亲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因此加以改写。
《迦茵小传》描述亨利家人偏爱亨利哥哥,而漠视亨利。从童年时代就受到父母冷落,这让亨利内心备受煎熬:“他什么都没说,因为他的骄傲让他不屑于去妒忌,但是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平常的那些无心的忽视给他带来多少痛苦。”林纾改写为“人情善妒,或将赚于其兄,而亨利则泰然无忤。”
二、女性观的影响
林纾作为生活在中国男权社会的传统文人,他的女性观也偏于保守。他欣赏女性贞洁、柔顺的品格,认同男性为中心的两性关系。在译作中美化一些女性人物,使其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并且改写女性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独立、强大的性格,使其依附男性。
一、理想女性
林纾强调女性的贞与烈。林纾欣赏的理想女性具有贞洁与卑顺的品质,同时富于牺牲精神。林纾的女性观使他改写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赋予自己喜爱的人物美好的品质。马克、迦茵都是林纾钟爱的女性人物,林纾强调这些女性对爱情忠贞不渝、为爱牺牲的品质,过滤掉他不认同的性格,如叛逆精神,把自己对理想女性的要求加到人物身上。
(一)《巴黎茶花女遗事》
林纾的译文强化了马克的牺牲精神,又赋予她贞洁的品质,马克被塑造成一个中国式的贞女形象。林纾对马克这一形象,进行从外貌到性格的改写。原文写玛格丽特年轻貌美,译文成了 “至贞至节”,原文有好几段马克的外貌描写,林纾简化为:马克长身玉立,御长裙,仙仙然描画不能肖,虽欲故状其丑,亦莫知为辞。修眉媚眼,脸犹朝露,发黑如漆覆额,而仰盘于顶上,结为巨髻。耳上饰二钻,光明射目。余念马克操业如此,宜有沉忧之色,乃观马克之容,若甚整暇。原文描写马克的外貌固然有纯真的一面,但也有感性的的一面,如“鼻翼微鼓,像是对情欲生活有着热切地渴望”,译文中则完全删去这一层意思。林纾以形容中国古代美女的套语,把马克描绘成中国式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二)《迦茵小传》
《迦茵小传》译自哈葛德的言情小说Joan Haste (1895), 1905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畅销一时,且引来不少争议。这部在西方名不见经传的通俗言情小说,却给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读者带来强烈震撼。特别是迦茵纯洁、专情、无私,同时又個强不屈的一面以及能够挑战世俗的价值观。林舒过滤掉迦茵性格中反叛的一面,强调其悔过的态度与牺牲精神。
如小说第二十五章迦茵得知怀孕,绝望之极企图自杀,后经过一番思索,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说到底,她为何要自杀呢?难道成为母亲这么不道德吗?是的,从宗教和习俗的角度,她将是个如此不堪的母亲,但从天性而言呢?至于所犯罪过,她无能为力。林译:此时为一身计,则死亦无谓,天下钟情之事,亦所常有。即我违上帝之命,为食夜之行,然一身苦趣,即我之果报。知吾身无父母兄弟之累,即有羞辱,亦不涉于家人。何妨留此遗孽,俾其父见之。迦茵的思考过程基本被删掉,译文“此时为一身计,则死亦无谓,天下钟情之事,亦所常有”与“何妨留此遗孽,俾其父见之”两句为译者增译。前一句林纾以迦茵的“钟情”为其行为辩护。后一句道出迦茵忍辱偷生是为了替亨利抚养后代,赋予迦茵隐忍的母亲形象。
三、结语
清末民初文化界各种思想观念交锋论争激烈。西方思想的传入,使原本就日益没落的儒教权威面临崩渍。林纾翻译西方小说,不可避免地带入西方的伦理价值观。林纾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如主张婚烟自由、爱情专一,但是在基本立场上,林纾是维护传统伦理的。尽管他翻译的小说对传统价值观的瓦解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这种效果并非林纾本意。因此,他极力为自己翻译的小说辩解,坚定其维护伦常的立场。
参考文献:
[1]林纾、魏易译.迦茵小传 卷上[M].商务印书馆,1905.
[2]张俊才.林纾评传[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3]王旸.林琴南别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薛绥之 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5]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商务印书馆,1981.
[6]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6[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7]林紓.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M].商务印书馆,1927.
[8]林纾、魏易译《迦茵小传》卷上.商务印书馆,1905.
【关键词】:林纾;伦理道德观;女性观;林译小说
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个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认知方式及生活体验等,从而影响对原文文化意蕴的认知和阐释,产生改写现象。译者的伦理道德观与是其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翻译过程中介入了对原文的重构。而林纾翻译的几部重要言情小说———《迦茵小传》( Joan Haste) 、《巴黎茶花女遗事》( La Dame aux Camelias) ,也充分反映了其女性观对译文的操纵。对此,林纾并不讳言,在序跋中他曾经多次承认自己对小说的操纵,我们主要以《巴黎茶花女遗事》和《迦茵小传》为例探讨林纾本人的伦理道德观和女性观方其翻译小说的操纵如何影响
一、伦理道德的介入
儒家建立了一套复杂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讲求仁义礼智、仁、义、忠、孝。林纾用他所熟悉的一套儒家道德观去理解和改写原作的内容。外国小说中出现的属于西方话语体系的词汇,以带有儒家道德意味的词汇代替;对原文不符合译者价值观的地方,做了不同程度的删改。林译作品中最常出现的儒家伦理概念是忠、义、孝。
一、忠、义
林纾将外国言情小说中女性的牺牲精神转换为儒家的忠与义精神。《巴黎茶花女遗事》女主人公马克为了她钟爱的人的前途和家庭牺牲自己的爱情,林纾将马克比作中国古代著名的贤士一一龙逄和比干:“以为天下女子性情,坚于士夫,而士夫中必若龙逄、比干之挚忠极义,百死不可換折,方足与马克竞。” [林纾、《露濑格兰小传·序》,信陵骑客译《露濑格兰小传》,普通学书室,1902年版。]茶花女的行为被提高到忠臣的高度。《迦茵小传》中迦茵因为了亨利的家族利益放弃他,让他娶富绅来文杰之女爱玛。林纾同样把迦茵的牺牲行为提升到“忠” “义”的价值高度。再如迦茵准备代亨利而死,去的路上很犹豫,到底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逃离,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决定坚持到底,林译略去迦茵真实的内心感受,改写成简短的一句话:“天下赴义之事,安有退可成者? ”原文这段心理描写很自然,符合人性,而译文将迦茵改成一个义无反顾、从容赴义的女子,面对死亡竟毫无恐惧,这样反而不真实,使人物形象单薄了不少。林纾把人物变成了他自己传达道德理想的工具。
二、孝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重视家庭伦理,维护宗法家长制。传统的家庭秩序以孝为核心。林纾本人就是孝子,他写的悼文感人肺腑,林纾撰写的散文与小说,有不少表扬孝行的。‘孝’是林纾译文的一大主题。
《巴黎茶花女遗事》叙述马克的一只狗死了,她比母亲去世时还要伤心,因她的母亲曾虐待她,译文删去此内容。在林纾看来,即使母不慈,子也不能不孝。又写马克去世时一无所有,也不必为她的家人留下什么,因为“她不想见她的家人,他们也根本不在乎她”。林译:“家中无人,即留钱,身后何用。” 重家庭亲情的林纾,没法接受这种亲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因此加以改写。
《迦茵小传》描述亨利家人偏爱亨利哥哥,而漠视亨利。从童年时代就受到父母冷落,这让亨利内心备受煎熬:“他什么都没说,因为他的骄傲让他不屑于去妒忌,但是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平常的那些无心的忽视给他带来多少痛苦。”林纾改写为“人情善妒,或将赚于其兄,而亨利则泰然无忤。”
二、女性观的影响
林纾作为生活在中国男权社会的传统文人,他的女性观也偏于保守。他欣赏女性贞洁、柔顺的品格,认同男性为中心的两性关系。在译作中美化一些女性人物,使其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并且改写女性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独立、强大的性格,使其依附男性。
一、理想女性
林纾强调女性的贞与烈。林纾欣赏的理想女性具有贞洁与卑顺的品质,同时富于牺牲精神。林纾的女性观使他改写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赋予自己喜爱的人物美好的品质。马克、迦茵都是林纾钟爱的女性人物,林纾强调这些女性对爱情忠贞不渝、为爱牺牲的品质,过滤掉他不认同的性格,如叛逆精神,把自己对理想女性的要求加到人物身上。
(一)《巴黎茶花女遗事》
林纾的译文强化了马克的牺牲精神,又赋予她贞洁的品质,马克被塑造成一个中国式的贞女形象。林纾对马克这一形象,进行从外貌到性格的改写。原文写玛格丽特年轻貌美,译文成了 “至贞至节”,原文有好几段马克的外貌描写,林纾简化为:马克长身玉立,御长裙,仙仙然描画不能肖,虽欲故状其丑,亦莫知为辞。修眉媚眼,脸犹朝露,发黑如漆覆额,而仰盘于顶上,结为巨髻。耳上饰二钻,光明射目。余念马克操业如此,宜有沉忧之色,乃观马克之容,若甚整暇。原文描写马克的外貌固然有纯真的一面,但也有感性的的一面,如“鼻翼微鼓,像是对情欲生活有着热切地渴望”,译文中则完全删去这一层意思。林纾以形容中国古代美女的套语,把马克描绘成中国式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二)《迦茵小传》
《迦茵小传》译自哈葛德的言情小说Joan Haste (1895), 1905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畅销一时,且引来不少争议。这部在西方名不见经传的通俗言情小说,却给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读者带来强烈震撼。特别是迦茵纯洁、专情、无私,同时又個强不屈的一面以及能够挑战世俗的价值观。林舒过滤掉迦茵性格中反叛的一面,强调其悔过的态度与牺牲精神。
如小说第二十五章迦茵得知怀孕,绝望之极企图自杀,后经过一番思索,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说到底,她为何要自杀呢?难道成为母亲这么不道德吗?是的,从宗教和习俗的角度,她将是个如此不堪的母亲,但从天性而言呢?至于所犯罪过,她无能为力。林译:此时为一身计,则死亦无谓,天下钟情之事,亦所常有。即我违上帝之命,为食夜之行,然一身苦趣,即我之果报。知吾身无父母兄弟之累,即有羞辱,亦不涉于家人。何妨留此遗孽,俾其父见之。迦茵的思考过程基本被删掉,译文“此时为一身计,则死亦无谓,天下钟情之事,亦所常有”与“何妨留此遗孽,俾其父见之”两句为译者增译。前一句林纾以迦茵的“钟情”为其行为辩护。后一句道出迦茵忍辱偷生是为了替亨利抚养后代,赋予迦茵隐忍的母亲形象。
三、结语
清末民初文化界各种思想观念交锋论争激烈。西方思想的传入,使原本就日益没落的儒教权威面临崩渍。林纾翻译西方小说,不可避免地带入西方的伦理价值观。林纾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如主张婚烟自由、爱情专一,但是在基本立场上,林纾是维护传统伦理的。尽管他翻译的小说对传统价值观的瓦解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这种效果并非林纾本意。因此,他极力为自己翻译的小说辩解,坚定其维护伦常的立场。
参考文献:
[1]林纾、魏易译.迦茵小传 卷上[M].商务印书馆,1905.
[2]张俊才.林纾评传[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3]王旸.林琴南别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薛绥之 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5]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商务印书馆,1981.
[6]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6[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7]林紓.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M].商务印书馆,1927.
[8]林纾、魏易译《迦茵小传》卷上.商务印书馆,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