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寺外》与圣经的渊源关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老舍是中国现代比较典型的基督徒作家,30年代初,任教于教会大学齐鲁大学,《大悲寺外》正是写于他回国后不久。这一段时间,老舍的创作可以说受圣经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创造有意、无意中都能找到受基督教思想影响的痕迹。
  【关键词】: 《大悲寺外》;基督教;圣经
  一
  《大悲寺外》讲述的是在一所中学担任学监的黄先生,对学生极其负责,也很有爱心,他经常拿出自己的一部分薪水帮助学生。当然,对于违反学校规定的学生,也会按照学校规矩办事。虽然黄学监外貌很普通,但他的坦诚、慈爱和宽厚的性格却赢得很多学生的喜欢。也有些学生因为不受管教,对他很有意见。以致他在一次全校学生大会上,被一个学生扔砖头伤着头部,尽管伤势很严重,可他依然坚守岗位,不肯去医院,最后因伤口感染而死,并在临死时宽恕那个学生。不难发现,这个尽职尽责、全然爱护学生的黄学监,与耶稣的人格是极为吻合的,可谓是圣经中耶稣的化身。
  圣经中,耶稣在世上仅仅度过了三十三年半时间,就被钉上了十字架。在他上十字架之前,他在他的选民以色列人身上行了许多神迹和好事。他用五饼二鱼使五千人吃饱,治好了瘸腿、瞎眼、长大麻风的病人,甚至使人从死里复活。很多人跟随他,像马利亚、马大、拉撒路一家,他们真心地爱主,并不是因着他们从主耶稣身上得到一些好处,而是他们真正地认识主耶稣,并跟主建立了美好的关系。也有很多人反对耶稣,甚至想要害死他。犹太人中的领袖,法利赛人、撒都该人、文士和长老,他们认为耶稣的到来威胁到他们的权威和地位,他们总想趁耶稣讲道的时候抓住他的把柄。
  最后,他们把耶稣钉在了十字架上,耶稣却在十字架上为众人祈祷:“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耶稣求他的父神赦免钉他、戏弄他的人,并以他的血遮盖了所有人的罪,第三天复活。
  黄学监“胖胖的,老穿着灰布大衫”,长相极为普通,却是让人不讨厌。圣经中的耶稣 “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象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从外貌上来说,黄学监和耶稣的形象很相似,他们的长相都极为普通。
  黄学监是“我”最钦佩敬爱的一位老师,虽然他待“我”未必与别的同学有什么分别,但是他爱全体的学生,圣经中说耶稣“并不偏待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主耶稣也是这样爱他的每一个子民。
  对学生如此关爱的学监,竟然不被学生理解,半年之后,有的学生开始对黄学监表示不满了,“他们受了他十样的好处后而被他申斥了一阵,黄先生便变成顶可恶的”,有的受了他的规戒,有的是出于立异,正像圣经中记载的耶稣所责备的以色列人,虽然耶稣极力挽回他们的心,讲出他们的错处,但是他们当中有极少数悔改接受耶稣,大多数人仍硬着颈项,不肯回转。
  黄学监对学生的爱和宽恕,与主耶稣对以色列民的爱和宽恕是一致的。主耶稣宽恕了那些他所爱并钉他十字架的人,同样地,黄学监面对他所爱的学生的辱骂和戏弄,作为普通的人,也抬过头,也曾想过怒,但他最后还是以超人般的力量“低下头”,并宽容了学生。
  他不惜屈就自己,跟一群十几岁的孩子真诚地握手言和,“咱们彼此原谅吧”!明明是学生不懂事,曲解了黄学监对他们的爱,黄学监却做出主动让步,他的心是那么温和、谦卑。圣经中耶稣对待别人也是一样地谦卑,主耶稣这样教导他的门徒:“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黄学监在世上这短短的三四十年与耶稣的经历极为相似。黄学监始终不忘自己的身份与责任,始终牢记“我是学监”,并且他如果及时治疗,他本来可以不死,为了尽上自己的职责,丧掉了自己的生命。而这在他看来却是丝毫不后悔的。耶稣从他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也同样地牢记自己的使命,为拯救自己的子民,最终担负了全人类的罪上了十字架。当然,耶稣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免受迫害,因为他是神的儿子,但他一句怨言也没有,在兵丁的戏弄与众人的辱骂、讥笑中,甘愿被钉十字架。
  当黄学监死了以后,“我”年年愿看看他的矮墓。“黄先生的一切显在我的心上,在我有口气的时候,他是永生的。真的,停在我心中,他是在死里活着。”老舍借着“我”的自言,表达了对黄学监的尊敬和爱意。老舍在小说中没有明确指出黄学监是基督徒,但黄学监所行出来的却是效法耶稣。
  二
  打死黄学监的丁庚虽然短时间内像是得到一些好处,新上任的手工教员学监不再管束他。但是他后来的情形却不好。黄学监在去医院前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只讲了一句话:“无论是谁打我来着,我决不,决不计较”。
  黄学监说的“决不计较”是一种真诚的爱,而丁庚不相信他的爱,不相信黄学监是真的肯饶恕他,一直对黄学监抱有敌意。从那以后,黄学监的那句“我不计较”像一个咒诅似的跟着他。他生活里的很多重大事件都被“我不计较”这句话所击败。先是与“我”换班次,与“我”抢夺代理校长的职务,“我”无意中说了一句“我不计较”让他心存芥蒂,他辞职离开了学校;然后是他在河务局工作时,和一个姓李的争地位,姓李的让给他时也说了一句“决不计较”,让他再次崩溃,最后辞职而走;甚至新婚之夜时,发现妻子不贞,丁庚铁了心不饶恕他的妻,而他的妻却宁愿死,也决不跟他计较,从此,他变成一个有家室的漂流者。最后,当他参加广东革命军的时候,与同他出生入死的战友争军长职务时,又是对方无心的一句“决不计较”使丁庚不得不又想起黄学监。
  丁庚作为黄学监的一名学生,一方面受惠于黄学监,另一方面却做出对不起他的事。而圣经中的犹大,作为耶稣的一个门徒,天天跟耶稣在一处,也竟然做了出卖耶稣的事情。犹大不相信耶稣肯原谅他,最后因内疚而自杀。如果他回头,耶稣是可以原谅他的,会赦免他的罪。正如圣经中说的“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凈一切不义”。
  丁庚总是在做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的时候,那句“决不计较”冒出来,成为他拷问自己良心的一道坎儿。而他始终没有明白过来问题出在哪里,却仍旧怪罪于黄学监阴魂不散地跟着他。他一直不相信黄学监的宽恕,可以说是他害得自己一直活在痛苦中。
  黄学监形象如同被钉于十字架的耶稣,具有宽容、爱心、饶恕、牺牲的理想人格。耶稣对以色列人的爱是无条件的,黄学监爱他的学生也是舍己、不求回报的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结语
  《大悲寺外》是老舍一篇很有特色的小说,老舍曾自述这篇小说的素材来源于“我自己的经验或亲眼看见的人与事”,类似素材来源的作品还有《微神》、《柳家大院》、《眼镜》、《牺牲》、《毛毛虫》等。作家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学校,该学校专门培养小学师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作品中的场景和人物与作家当年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当然也不能排除揉入了其他生活段的见闻和感受的可能性。
  《大悲寺外》是老舍受基督教思想影响的产物,无论从人物形象塑造,还是语言特色上,都能找到圣经中的影子。小说中没有明确指出这些人是否基督徒,但小说中人物的塑造都与圣经有着明确的联系老舍区别于其他作家的是,老舍刻画这些基督式“理想人物”,其旨意并非在这些理想人物身上,而是指归在对人灵魂的观照。
  参考文献:
  [1] 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
  [2] 魏韶华.老舍作品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3] 吴永平.老舍小说《大悲寺外》新解[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4] 徐爱红.基督教文化视域中的《大悲寺外》[J],阅读与写作,2005(7):17-18
其他文献
【Abstract】: The movie Troy regards the Iliad of Homer’s Epics as blueprint, and it represents the solemn and stirring Trojan War in the Greek mythology. By describing the visual impact of movie and gi
期刊
【摘要】: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一文选取三个视角对同一事件进行了透视,折射出了多种价值立场和文本意义。多重视交叉在文本的叙述过程中叙述不仅体现着作者的构思技巧,也映射着文本之后现实价值立场的多元。  【关键词】:多重;叙述视角;透视;差异  《哺乳期的女人》一文至今虽已有二十年的时间,但其涵盖的社会价值在当下仍有意义,对20世纪90年代商业语境下生存现实的透视与描绘,不仅引发了对留守儿童心灵缺爱
期刊
看着娃娃坐立难安、哼哼唧唧的样子和那两道火一般炽热的视线,我就知道它已经不能再满足于玻璃窗户疏忽之间遗漏进屋内的那几缕琐碎的阳光了。  娃娃是只可卡犬,和放学时学校胡同口儿安静端坐在几位聊天老大爷旁边一动不动的那只狗是一个品种,可娃娃比它好看,也比它闹腾多了。  娃娃内心究竟有多向往外面的世界?被它拽着从楼梯飞奔下去的我心里一直好奇。它疯狂地摇动尾巴,认真舒展着全身的筋骨和肌肉,纯粹地用速度宣泄着
期刊
《聊斋志异》无论文学技巧还是思想水平都堪称我国志怪题材小说的高峰,作者蒲松龄常用人与仙妖狐怪之间真幻相生的故事或切入时代肌理直陈其弊;或冷嘲人性之堕落沉沦;或讴歌狐怪纯真的人性之美寄托理想。其中涉及婚恋题材的作品占全部的四分之一之巨,引起学者的广泛的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蒲松龄的婚恋观念和创作心理者有之,从文本层面梳理作品中女性形象,探讨婚恋观念者有之,但鲜有论者注意到作品中其实纠缠着作者对个性解
期刊
【摘要】:演唱者诠释新的声乐作品时,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对音乐独特的触觉,进行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演唱表演过程中把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对音乐形象的鲜明塑造进行诠释。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声乐作品在舞台上“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声乐演唱;二度创作;情感;舞台  歌唱表演展现的是演唱者的全面技能,扎实的演唱功底、良好的音乐修养和表演方法,仅仅是为演唱者创造了展现艺术才华的平
期刊
【摘要】: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两汉乐府诗作为一种新的诗体,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以及灵活多样的体制,一度成为诗歌的新范本。其中有不少题名为“歌”或“行”的,更是成为了后人争相使用的诗题。但由于时代不同、作者不同,同题古辞被赋予的主旨和内涵往往有相同也有差别。  【关键词】:长歌行;同题古辞;同题同意;人生咏叹  正文:  漫漫历史长河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从
期刊
上小学那几年,经常见不到爸爸,到是从我奶奶那里听到一些有关爸妈的事情:他们刚结婚那会儿感情还是很好的,在妈妈去打了两块钱酱油之后,发现家里的存款只剩下了一张十块钱,又气又急的她一夜之间后背生了好多疮。后来爸爸做了生意,饭局上喝得烂醉之后,宁愿脸朝地痴睡在臭水沟旁的马路边也不愿回家。送他回来的那个叔叔常常带着一抹游离且似笑非笑的眼神瞅我妈一眼,要么是在一进门的时候,要么是在要走了低吼一声“嫂子,我先
期刊
【摘要】:《情史》一名《情史类略》,又名《情天宝鉴》,为明朝文学家冯梦龙所著,全书共计二十四卷,八百七十余篇,其中情外篇选录了历代的同性情爱故事,故事人物范畴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歌伶市民。从明朝中晚期开始男色小说大兴,自万历年间第一篇男色小说《金兰四友传》始,各类男色小说层出不穷,如《男皇后》、《宜春香质》、《龙阳逸史》、《弁而钗》等,包括同期的《金瓶梅》、后期的《聊斋志异》中也有大量描写男色的桥段
期刊
【摘要】:在歌剧作品之中,男中音咏叹调所占的分量是相对比较少的,在整个世界歌剧史上是由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第一个将其这种独特的魅力进行充分发挥的。在多尼采蒂歌剧《唐·帕斯夸莱》之中就有《像天使一样美丽》这样的经典唱段。本文对《唐·帕斯夸莱》的剧情、角色以及人物的性格进行了论述,并且从呼吸、声区、声音和吐字等各个方面来对这首咏叹调的歌唱技巧进行了深入地解析,希  【关键词】:歌剧;《唐·帕斯夸莱》;像
期刊
【摘要】:“京派”小说呈现的是一幅幅乡村风景画,那么海派则致力于勾勒一道道都市风景线。前者充满着恬静、和谐,诗意的氛围,后者却处处显得颓靡、悲观甚至荒淫;前者多赞美歌颂之词,而后者则带有鞭挞批判之意;前者处处表现乡村生活的人情美、人性美,后者则致力于揭露都市生活中黑暗、落后的一面。  “京派”小说主要是指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京津一代,围绕在《大公报》、《现代评论》、《文学杂志》、《水星》等报刊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