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是以苏联为学习榜样的,尤其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在一些政策方法上都与苏联很相似,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考察中苏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的异同点,有利于更准确把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异同
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就是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以后,必须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的道路。列宁发展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思想,宣称是列宁继承者的斯大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理论,领导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第一个在世界上建立起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制度。一直将苏联作为学习对象的中国,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也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过程中虽然有对苏联和斯大林农业集体化运动经验的学习,也有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体现中国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观点和具体做法。二者在同一运动中的区别和相似之处值得探讨。
一、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同点
(一)集体化的原因、目的相同
中苏在当时都是以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大国,二者进行农业集体化的目的和原因基本是相同的。当时的苏联小农经济已不能满足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并且由于富农的反抗还间接的引发了谷物收购危机的出现、再者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是一个本身会分泌、产生和滋养资本家、富农以及其他各种剥削分子的阶级小生产者不能彻底摆脱贫困和富农的剥削,需要过渡到集体的公共经济,因而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相同的是中国也是为了处理好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客服农民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防止两极分化而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二者进行农业改造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改善农民的生活,消灭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解决好工业化所需要的粮食问题。
(二)集体化过程中的相同点
1、前期都采取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方法
在农业集体化的前期中苏都是制定并采取的是逐步过渡的方法。苏联,一开始制定了关于农业合作化从初级到高级的三种形式,分别是初级的共耕社、中级的劳动组合、高级的农业公社,并且一直将这种循序渐进的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到1929年。中国,毛泽东在吸取苏联的教训后按照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提出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政策,通过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形式的高级农业合作社这样逐步过渡的方法并且一直执行到1955年。
2、后期都走向了冒进
中苏在坚持了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方法后,农业的集中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二者都在后期都走向了冒进。首先是苏联,1929年斯大林发表了《大转变的一年》指出农民不应该再一批一批的加入集体农庄,而应该整村、整区、整乡的加入。随后1930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决议,规定集体化运动要稳步前进,没有考虑已经此时运动的的进程超过计划的事实推进集体农庄的建立,出现冒进。到1933年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已经占全国耕地的70%以上,同时斯大林宣布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其次是中国,毛泽东在195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省、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做了《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问题》的报告,错误的否定了1953和1955年春对合作社的两次整顿工作,大批“右倾”错误,而后这种批判不断扩大,到10月七届六中全会《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发表后达到高潮,由此掀起了全国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全国农村不顾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实,在急于过渡的思想指导下,很快全面过渡到高级社,到1956年年底,农业改造工作完成了。
(三)集体化的模式基本相同
苏联开创的“一大二公”的农业集体化模式为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范本,所以二者的集体化模式基本相同。在所有制结构上都追求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的单一形式,苏联的农业形成了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中国的高级社也是形成的集体所有制形式。在分配上二者都是要交完、扣完后剩下的才按劳动日进行分配。在经济管理体制上,苏联通过国营机器拖拉机站对集体农庄实行直接领导,庄员不得随意离开农村迁入城市。中国的高级社是在国家计划经济计划的指导下独立的经营生产,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是高度集中的,农民不能随意流动。
二、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不同点
(一)农业集体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先后关系不同
在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关系上,苏联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本来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初期就提过,要发展工业必须从发展农业开始,强调从发展农业着手扩展工业,并在农业的带动下恢复工业,恢复现有工厂。但是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就把新经济政策的重点放在了发展重工业为中心上,并在此后领导苏联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也正是因为斯大林将发展中心放在重工业上,苏联的农业生产虽然超过了战前水平,但却与社会主义工业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特别是粮食生产(由于分散经营和不能采取现代化技术而落后了)。基于农业与社会主义工业的这种不相适应,群众性的农庄运动开始,并在1929年底急剧发展起来。而毛泽东在处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关系时,不同于苏联的方式。毛泽东在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并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进一步指出“我国农业化的步驟应当和我国的社會主义工业化的步骤相适应”【1】。由此,避免了苏联农业与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有效的解决了人们对商品粮食的需求、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巩固了工农联盟。
(二)农业机械化与农业集体化先后关系不同 前面提到中苏在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先后关系上存在不同,因此二者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集体化的先后关系上也就不同了。原因在于,苏联是先发展工业再抓农业集体化的,因此,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集体化先后关系上,苏联是有了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后才开始农业集体化的,此时的农业集体化已有了可利用的农业机械。与苏联不同的是,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国情要实现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需要分两步走,即先合作化,后机械化,并提出了先实现农业合作化,后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方针,主张在土地改革完成后“趁热打铁”,不失时机的引导个体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而事實证明在中国实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针是正确的。
(三)在依靠对象的范围上不同
虽然在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苏在依靠贫农这一点上基本相同,但是在对中农的政策上表现出了不同。苏联在对待中农时没有根据其比例的变化做出调整,在中农占总农户比例较少时坚持依靠贫农,在大规模开展农业集体化时农村阶级构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贫农下降到35%,中农上升到60%)斯大林和苏共仍然坚持依靠少数的贫农。把占农村人口大多数的中农作为团结的对象,并且还发生剥夺中农选举权和财产等倾向。反之,毛泽东与中共对待中农的政策是随着中农比例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土地改革中和土地改革后:土改中,实行的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阶级的政策;土改后,由于原来很多贫雇农分到了生产资料,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迅速上升为中农,中农的比例占到农村人口的60%以上。基于这种变化,毛泽东将中农分为上中农和下中农两个部分,并指出:在农业合作化中,要仅仅依靠贫农、新下中农和老上中农,团结新上中农和老下中农。由于当时贫农与下中农合在一起大约是农村人口的60%--70%占了农村人就大多数,所以依靠贫农、下中农的方针为农业合作化奠定了广泛的阶级和群众基础。
(四)对待富农问题上不同
除了上述对待中农的不同外,在对待富农问题上,斯大林与毛泽东的主张也不同,主要体现在消灭富农阶级的具体主张上。首先是苏联,斯大林和苏共中央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对富农采取的是:从限制富农剥削过渡到消灭富农的政策。甚至对富农分子分别采取了镇压、驱逐等严厉措施,结果遭到富农的激烈反抗,不利于富农的改造和农业集体化的发展。毛泽东和中共在对待富农的具体做法上与斯大林和苏共不同:采取的是消灭富农和改造富农分子相结合的办法。在合作社初期,不允许富农分子加入合作社;基本实现合作化后,采取分别对待的方法,吸收富农分子入社,通过进行同工同酬的劳动,使其逐步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富农阶级也随之消灭了。这种方法,不但减少了富农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反抗和破坏,又把富农分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益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总结
从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因为没有照搬照抄苏联的做法,而是在学习借鉴苏联的同时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并且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因此,在今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定要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来分析解决建设和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切不可教条化、经验化。
注释:
[1]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问题》·1995年7月31日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7页
参考文献:
[1]张北根斯大林、毛泽东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比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5)
[2]赵金鹏毛泽东与斯大林关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比较研究----兼论毛泽东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贡献石油大学学报(社会主义科学版)1993(4)
[3]陈爱玉中苏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异同比较研究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4]张进选,宋俊英中苏农业合作(集体)化实践和比较分析经济经纬2003(2)
[5]曹英伟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合理性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6)
[6]王景新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和集体农庄制度演变及重新评价中国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2012(34)
[7]沈宗武,李静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理论的是非新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5)
[8]汤德森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湖北大学学报2001(9)
[9]秦弘毅毛泽东与邓子恢对农业集体化的分歧及其原因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
[10]席富群毛泽东、邓小平农业集体化思想比较研究
[11]刑和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蘇联因素中共党史研究2007(6)
[12]思源中苏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和教训
[13]冯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07(11)
【关键词】: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异同
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就是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以后,必须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的道路。列宁发展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思想,宣称是列宁继承者的斯大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理论,领导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第一个在世界上建立起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制度。一直将苏联作为学习对象的中国,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也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过程中虽然有对苏联和斯大林农业集体化运动经验的学习,也有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体现中国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观点和具体做法。二者在同一运动中的区别和相似之处值得探讨。
一、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同点
(一)集体化的原因、目的相同
中苏在当时都是以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大国,二者进行农业集体化的目的和原因基本是相同的。当时的苏联小农经济已不能满足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并且由于富农的反抗还间接的引发了谷物收购危机的出现、再者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是一个本身会分泌、产生和滋养资本家、富农以及其他各种剥削分子的阶级小生产者不能彻底摆脱贫困和富农的剥削,需要过渡到集体的公共经济,因而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相同的是中国也是为了处理好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客服农民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防止两极分化而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二者进行农业改造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改善农民的生活,消灭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解决好工业化所需要的粮食问题。
(二)集体化过程中的相同点
1、前期都采取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方法
在农业集体化的前期中苏都是制定并采取的是逐步过渡的方法。苏联,一开始制定了关于农业合作化从初级到高级的三种形式,分别是初级的共耕社、中级的劳动组合、高级的农业公社,并且一直将这种循序渐进的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到1929年。中国,毛泽东在吸取苏联的教训后按照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提出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政策,通过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形式的高级农业合作社这样逐步过渡的方法并且一直执行到1955年。
2、后期都走向了冒进
中苏在坚持了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方法后,农业的集中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二者都在后期都走向了冒进。首先是苏联,1929年斯大林发表了《大转变的一年》指出农民不应该再一批一批的加入集体农庄,而应该整村、整区、整乡的加入。随后1930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决议,规定集体化运动要稳步前进,没有考虑已经此时运动的的进程超过计划的事实推进集体农庄的建立,出现冒进。到1933年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已经占全国耕地的70%以上,同时斯大林宣布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其次是中国,毛泽东在195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省、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做了《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问题》的报告,错误的否定了1953和1955年春对合作社的两次整顿工作,大批“右倾”错误,而后这种批判不断扩大,到10月七届六中全会《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发表后达到高潮,由此掀起了全国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全国农村不顾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实,在急于过渡的思想指导下,很快全面过渡到高级社,到1956年年底,农业改造工作完成了。
(三)集体化的模式基本相同
苏联开创的“一大二公”的农业集体化模式为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范本,所以二者的集体化模式基本相同。在所有制结构上都追求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的单一形式,苏联的农业形成了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中国的高级社也是形成的集体所有制形式。在分配上二者都是要交完、扣完后剩下的才按劳动日进行分配。在经济管理体制上,苏联通过国营机器拖拉机站对集体农庄实行直接领导,庄员不得随意离开农村迁入城市。中国的高级社是在国家计划经济计划的指导下独立的经营生产,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是高度集中的,农民不能随意流动。
二、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不同点
(一)农业集体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先后关系不同
在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关系上,苏联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本来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初期就提过,要发展工业必须从发展农业开始,强调从发展农业着手扩展工业,并在农业的带动下恢复工业,恢复现有工厂。但是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就把新经济政策的重点放在了发展重工业为中心上,并在此后领导苏联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也正是因为斯大林将发展中心放在重工业上,苏联的农业生产虽然超过了战前水平,但却与社会主义工业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特别是粮食生产(由于分散经营和不能采取现代化技术而落后了)。基于农业与社会主义工业的这种不相适应,群众性的农庄运动开始,并在1929年底急剧发展起来。而毛泽东在处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关系时,不同于苏联的方式。毛泽东在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并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进一步指出“我国农业化的步驟应当和我国的社會主义工业化的步骤相适应”【1】。由此,避免了苏联农业与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有效的解决了人们对商品粮食的需求、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巩固了工农联盟。
(二)农业机械化与农业集体化先后关系不同 前面提到中苏在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先后关系上存在不同,因此二者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集体化的先后关系上也就不同了。原因在于,苏联是先发展工业再抓农业集体化的,因此,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集体化先后关系上,苏联是有了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后才开始农业集体化的,此时的农业集体化已有了可利用的农业机械。与苏联不同的是,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国情要实现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需要分两步走,即先合作化,后机械化,并提出了先实现农业合作化,后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方针,主张在土地改革完成后“趁热打铁”,不失时机的引导个体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而事實证明在中国实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针是正确的。
(三)在依靠对象的范围上不同
虽然在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苏在依靠贫农这一点上基本相同,但是在对中农的政策上表现出了不同。苏联在对待中农时没有根据其比例的变化做出调整,在中农占总农户比例较少时坚持依靠贫农,在大规模开展农业集体化时农村阶级构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贫农下降到35%,中农上升到60%)斯大林和苏共仍然坚持依靠少数的贫农。把占农村人口大多数的中农作为团结的对象,并且还发生剥夺中农选举权和财产等倾向。反之,毛泽东与中共对待中农的政策是随着中农比例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土地改革中和土地改革后:土改中,实行的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阶级的政策;土改后,由于原来很多贫雇农分到了生产资料,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迅速上升为中农,中农的比例占到农村人口的60%以上。基于这种变化,毛泽东将中农分为上中农和下中农两个部分,并指出:在农业合作化中,要仅仅依靠贫农、新下中农和老上中农,团结新上中农和老下中农。由于当时贫农与下中农合在一起大约是农村人口的60%--70%占了农村人就大多数,所以依靠贫农、下中农的方针为农业合作化奠定了广泛的阶级和群众基础。
(四)对待富农问题上不同
除了上述对待中农的不同外,在对待富农问题上,斯大林与毛泽东的主张也不同,主要体现在消灭富农阶级的具体主张上。首先是苏联,斯大林和苏共中央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对富农采取的是:从限制富农剥削过渡到消灭富农的政策。甚至对富农分子分别采取了镇压、驱逐等严厉措施,结果遭到富农的激烈反抗,不利于富农的改造和农业集体化的发展。毛泽东和中共在对待富农的具体做法上与斯大林和苏共不同:采取的是消灭富农和改造富农分子相结合的办法。在合作社初期,不允许富农分子加入合作社;基本实现合作化后,采取分别对待的方法,吸收富农分子入社,通过进行同工同酬的劳动,使其逐步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富农阶级也随之消灭了。这种方法,不但减少了富农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反抗和破坏,又把富农分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益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总结
从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因为没有照搬照抄苏联的做法,而是在学习借鉴苏联的同时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并且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因此,在今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定要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来分析解决建设和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切不可教条化、经验化。
注释:
[1]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问题》·1995年7月31日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7页
参考文献:
[1]张北根斯大林、毛泽东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比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5)
[2]赵金鹏毛泽东与斯大林关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比较研究----兼论毛泽东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贡献石油大学学报(社会主义科学版)1993(4)
[3]陈爱玉中苏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异同比较研究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4]张进选,宋俊英中苏农业合作(集体)化实践和比较分析经济经纬2003(2)
[5]曹英伟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合理性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6)
[6]王景新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和集体农庄制度演变及重新评价中国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2012(34)
[7]沈宗武,李静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理论的是非新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5)
[8]汤德森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湖北大学学报2001(9)
[9]秦弘毅毛泽东与邓子恢对农业集体化的分歧及其原因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
[10]席富群毛泽东、邓小平农业集体化思想比较研究
[11]刑和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蘇联因素中共党史研究2007(6)
[12]思源中苏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和教训
[13]冯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