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园林建设是城市中的主要绿化方案之一,在日益规模化的城市化进程中,对绿化的需要不断加强,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也不断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园林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园林工程;施工;可持续;措施
1、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规划欠缺长远性
对于园林而言,其建造目的大多是为了美化城市,将大自然带入到城市之中,成为能够点缀城市景观、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亮点。但就目前施工方面而言,初期规划中涉及到的园林建设方案往往存在华丽的特点,预期中对资金、材料等方面的考虑并不全面,因此可能造成施工后期由于资金缺乏不得不草草收工现象。造成这种现象产生主要有施工管理本身以及设计偏离施工要求两种因素。在施工管理与绿化养护中,对远期规划考虑不全面的后果即为后期资金不足,施工资金不足会造成园林景观无法达到预期建设目标;而绿化养护资金不足则直接造成绿化植物的死亡。另外,城市自身发展也应被列入到长期考虑之内,例如城市需要修建地下轨道交通或是通信、电力施工可能造成园林景观反复开挖,不但不便于管理,对于植物的不良影响也比较大。
1.2、工程招标不符合规范
在园林竞标时,企业都喜欢以低廉的价格给出价比较低的承包商承包。而不追求与企业相符合承包商,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不停的压缩材料中的成本,甚至偷工减料和修改原有图纸,改变商家给的任务,不按照要求施工和办事。在进行竞标的时候,很多公司都会以低于工程估计的成本报价进行竞价。看上去可以节约成本,实际上最后实施的工程与当初标中的时的要求差距非常大,这此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漏洞百出,而承包商也置之不理,于是抢工程进度,最后严重影响园林的施工质量,施工后的结果只会是欺骗人众,并且施工人员与设计师基本没有沟通。所以施工人员对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缺乏深理解,于是在施工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就任凭自己的想法去调整,最后造成施工后的园林与设计效果相差很远。这样的园林设计最后只会毁坏的更快,喜欢的人更少。这样的设计也是自费,得不到人众的赞赏和肯定。
1.3、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园林施工管理者多为具有一定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而园林专业的毕业生要想成为管理者往往需要在具体工程中实践一段时间,因此在管理层面专业人员所占比例并不高,造成园林施工管理人员资质参差不齐。专业、科学的施工能够保障园林建设达到规划效果,但管理者素质差异可能造成不同建设单位成果展小效果的不同,导致园林景观无法成为城市绿化亮点,久之则可能处于被移除状态。
1.4、养护成本偏高
养护成本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程度是重要因素。由于需要保障城市园林设计的美观,设计师通常会选择一定比例的外来引进植物增添园林特殊性。但当代园林中不乏一些盲目引进导致植物死亡或养护成本过高现象,不同植物有其适合生长的环境,一些气候条件、水源条件相差较大的植物种植在同一园林中难免出现某种植物难以适应当地环境逐渐枯萎现象,在管理上比较困难。换言之,引进的植物对于当地环境中不良因子的侵扰抵抗力相对较差,养护时需要更多特殊照顾,包括养护人员、时间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造成养护费用的整体提升,无疑为养护工作增添了麻烦。在实际操作中不难发现,城市园林中若植物品种过于单一,植物群落效应便难以发挥,因此相关施工队伍应与养护人员结合,共同完善园林中植物搭配。
2、园林工程施工可持续发展策略
2.1、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制度问题的解決对于实现园林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我国应该针对园林施工建设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像建筑行业一样,有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保证各方严格按照施工制度进行工作。另外,我国政府还要独立建设专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监督管理的部门,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对园林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测制定合理计划,确保施工质量,保证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2.2、统筹安排园林工程施工
统筹安排园林施工,以改善环境,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为目标是保证园林工程施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因此在园林施工中也要充分突出这一理念。人类在长期发展进步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城市化进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种风俗习惯的传承,但是不同地域人们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都有一定的积淀和衍生。因此,园林工程施工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进行,将人与环境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园林建设为了人民的主旨,使每一个园林工程的建设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2.3、实现园林工程施工同人类居住环境的完美结合
为了实现园林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园林工程施工与人类居住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实现两者的完美对接。在现代园林工程施工中,要对施工所在地的自然资源<地质水文条件<生物资源以及天气状况等综合考虑利用现代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园林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要弥补这种破坏,对这种破坏进行修复。所以,园林工程施工要基于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居住环境的理念,充分结合人类居住地的自然资源,植树种草,保护城市湿地和地表水源地环境,将园林工程所在地的优先资源挖掘出来进行有效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用<保护<减量原则,真正实现园林工程施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将园林施工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在现代的园林工程建设中要将园林施工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园林工程当地的稀缺资源,丰富园林工程。在园林工程施工时要注意保护当地环境,不能破坏,不能违背建设初衷。同时,在园林工程建设时,可以减少使用外来植物品种,增加当地本土草本<乔木以及灌木等稀缺资源的使用,赋予其全新的内涵和意义,即实现了自然景观的合理使用,符合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还能减少园林工程施工材料的成本,一举两得。
2.5、应用节能技术
太阳能可以说是园林工程施工中最为常用的绿色能源。由于园林工程占地面积大且多数为露天施工,因此利用太阳能技术有着比较优越的先决条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可以将太阳辐射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组中,通过相应的输电线路,为施工设备提供电力供应,基本上可以满足设备的电力支持以及照明系统的用电需求。作为一种清洁绿色的能源,太阳能具有无污染、不消耗燃料、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应用于园林施工中,可以起到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考虑到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巨大差异,太阳能技术在不同的地区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例如,在北方,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应该充分结合建筑自身的保温性能,结合相应的供暖设备,降低建筑在冬季的采暖能耗。在南方,由于气候湿润炎热,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遮阳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且南方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在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应该引起施工人员的充分重视。
3、结束语
总言之,在以后的园林工程施工中,我们必须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善的园林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制度,以此全面改善现在的园林工程施工现状。
参考文献:
[1]陆泽秋. 园林工程施工可持续发展初探[J]. 现代园艺,2011,15:64+66.
[2]姚震. 园林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J]. 现代园艺,2014,18:169.
[3]李龙辉. 园林工程施工的细节问题[J]. 现代园艺,2014,02:197-198.
[4]林鑫盛. 浅析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 汕头科技,2014,03:31-34.
【关键词】 园林工程;施工;可持续;措施
1、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规划欠缺长远性
对于园林而言,其建造目的大多是为了美化城市,将大自然带入到城市之中,成为能够点缀城市景观、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亮点。但就目前施工方面而言,初期规划中涉及到的园林建设方案往往存在华丽的特点,预期中对资金、材料等方面的考虑并不全面,因此可能造成施工后期由于资金缺乏不得不草草收工现象。造成这种现象产生主要有施工管理本身以及设计偏离施工要求两种因素。在施工管理与绿化养护中,对远期规划考虑不全面的后果即为后期资金不足,施工资金不足会造成园林景观无法达到预期建设目标;而绿化养护资金不足则直接造成绿化植物的死亡。另外,城市自身发展也应被列入到长期考虑之内,例如城市需要修建地下轨道交通或是通信、电力施工可能造成园林景观反复开挖,不但不便于管理,对于植物的不良影响也比较大。
1.2、工程招标不符合规范
在园林竞标时,企业都喜欢以低廉的价格给出价比较低的承包商承包。而不追求与企业相符合承包商,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不停的压缩材料中的成本,甚至偷工减料和修改原有图纸,改变商家给的任务,不按照要求施工和办事。在进行竞标的时候,很多公司都会以低于工程估计的成本报价进行竞价。看上去可以节约成本,实际上最后实施的工程与当初标中的时的要求差距非常大,这此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漏洞百出,而承包商也置之不理,于是抢工程进度,最后严重影响园林的施工质量,施工后的结果只会是欺骗人众,并且施工人员与设计师基本没有沟通。所以施工人员对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缺乏深理解,于是在施工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就任凭自己的想法去调整,最后造成施工后的园林与设计效果相差很远。这样的园林设计最后只会毁坏的更快,喜欢的人更少。这样的设计也是自费,得不到人众的赞赏和肯定。
1.3、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园林施工管理者多为具有一定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而园林专业的毕业生要想成为管理者往往需要在具体工程中实践一段时间,因此在管理层面专业人员所占比例并不高,造成园林施工管理人员资质参差不齐。专业、科学的施工能够保障园林建设达到规划效果,但管理者素质差异可能造成不同建设单位成果展小效果的不同,导致园林景观无法成为城市绿化亮点,久之则可能处于被移除状态。
1.4、养护成本偏高
养护成本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程度是重要因素。由于需要保障城市园林设计的美观,设计师通常会选择一定比例的外来引进植物增添园林特殊性。但当代园林中不乏一些盲目引进导致植物死亡或养护成本过高现象,不同植物有其适合生长的环境,一些气候条件、水源条件相差较大的植物种植在同一园林中难免出现某种植物难以适应当地环境逐渐枯萎现象,在管理上比较困难。换言之,引进的植物对于当地环境中不良因子的侵扰抵抗力相对较差,养护时需要更多特殊照顾,包括养护人员、时间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造成养护费用的整体提升,无疑为养护工作增添了麻烦。在实际操作中不难发现,城市园林中若植物品种过于单一,植物群落效应便难以发挥,因此相关施工队伍应与养护人员结合,共同完善园林中植物搭配。
2、园林工程施工可持续发展策略
2.1、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制度问题的解決对于实现园林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我国应该针对园林施工建设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像建筑行业一样,有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保证各方严格按照施工制度进行工作。另外,我国政府还要独立建设专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监督管理的部门,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对园林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测制定合理计划,确保施工质量,保证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2.2、统筹安排园林工程施工
统筹安排园林施工,以改善环境,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为目标是保证园林工程施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因此在园林施工中也要充分突出这一理念。人类在长期发展进步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城市化进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种风俗习惯的传承,但是不同地域人们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都有一定的积淀和衍生。因此,园林工程施工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进行,将人与环境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园林建设为了人民的主旨,使每一个园林工程的建设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2.3、实现园林工程施工同人类居住环境的完美结合
为了实现园林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园林工程施工与人类居住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实现两者的完美对接。在现代园林工程施工中,要对施工所在地的自然资源<地质水文条件<生物资源以及天气状况等综合考虑利用现代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园林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要弥补这种破坏,对这种破坏进行修复。所以,园林工程施工要基于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居住环境的理念,充分结合人类居住地的自然资源,植树种草,保护城市湿地和地表水源地环境,将园林工程所在地的优先资源挖掘出来进行有效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用<保护<减量原则,真正实现园林工程施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将园林施工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在现代的园林工程建设中要将园林施工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园林工程当地的稀缺资源,丰富园林工程。在园林工程施工时要注意保护当地环境,不能破坏,不能违背建设初衷。同时,在园林工程建设时,可以减少使用外来植物品种,增加当地本土草本<乔木以及灌木等稀缺资源的使用,赋予其全新的内涵和意义,即实现了自然景观的合理使用,符合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还能减少园林工程施工材料的成本,一举两得。
2.5、应用节能技术
太阳能可以说是园林工程施工中最为常用的绿色能源。由于园林工程占地面积大且多数为露天施工,因此利用太阳能技术有着比较优越的先决条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可以将太阳辐射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组中,通过相应的输电线路,为施工设备提供电力供应,基本上可以满足设备的电力支持以及照明系统的用电需求。作为一种清洁绿色的能源,太阳能具有无污染、不消耗燃料、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应用于园林施工中,可以起到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考虑到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巨大差异,太阳能技术在不同的地区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例如,在北方,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应该充分结合建筑自身的保温性能,结合相应的供暖设备,降低建筑在冬季的采暖能耗。在南方,由于气候湿润炎热,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遮阳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且南方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在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应该引起施工人员的充分重视。
3、结束语
总言之,在以后的园林工程施工中,我们必须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善的园林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制度,以此全面改善现在的园林工程施工现状。
参考文献:
[1]陆泽秋. 园林工程施工可持续发展初探[J]. 现代园艺,2011,15:64+66.
[2]姚震. 园林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J]. 现代园艺,2014,18:169.
[3]李龙辉. 园林工程施工的细节问题[J]. 现代园艺,2014,02:197-198.
[4]林鑫盛. 浅析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 汕头科技,2014,0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