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趣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它以情感为依托,以体验为途径,让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以文化浸润、提升学生文化素质,让爱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情趣教学让情趣充满学生人生成长的历程。教师充分感悟教材预设构建情趣,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又特别是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现代教学媒体使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让教育真正成为润泽的教育,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现代教学媒体;CAI课件;构建;创设;情趣;教学;灵魂
歌德说:“人们只能认识自己所爱的,爱或激情越强烈越充沛,认识就越深刻越完整。”这是说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兴奋剂和原动力,激发情趣能更好地理解理趣。何不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手段创高“情趣”的魅力来唤醒孩子的心灵,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让孩子们的情趣与理趣共长呢?语文新课堂努力寻找一种“情趣”,构建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进而使学生认识一个深沉的理性世界。
教学实践中,我一直信奉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情趣;成功的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成功的课堂应该充满情趣。一句话:现代教学媒体铸就语文教学的灵魂—创情激趣。下面我就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一起商榷。
一、挖掘教材预设构建情趣
如果阅读教材不受学生喜欢,课文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学生没有学习的内驱动力,上课成了奉命而学,那么课堂的生命力就失去了一半,《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潜在的情感和情趣因素预设构建情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學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使用不同的现代媒体和CAI课件,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思”为核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探究的有效的方法,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主要手段。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在引导学生进入教材故事情境后,我通过让学生熟读课文,观看CAI课件演示,创设情境问题:假如你是文章中的“我”你会怎样做?学生望着画面中邱少云在熊熊烈焰中一动也不动的具体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入了想像:“邱少云会痛吗?”“我应该怎样去救我的战友?”“现代战争中会不会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借助问题,引发学生想像,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当时的状况,在情理交融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再如教学《将相和》、《草船借箭》等历史类的课文时,为引导学生加以体验人物的性格、内心,我通过让学生读文交流,课外通过网络收集等方法,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想像:假如你就是其中的某某……,你会……?以此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学生的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时,文中的人物就像他们自己的影子。他们自然关注事件的发展变化,关注人物的表现,在悄然对比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问题情境实质上是提供了一种环境支持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它强调一个支持学生学的环境创设,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主的探索。因此我们各种现代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三、通过现代媒体手段构筑民主平台,关注学生体验
教学中,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不仅仅是教与学之间的传递与互补,也是教师和学生作为完整人格的一种交流,教师要真情实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以情激情,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学习兴趣,处于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之中,阅读的创造潜能将会大大激发。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使用现代媒体手段构筑平等对话的平台,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通过CAI课件的交互功能来构筑师生平等对话。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只要是学生切身体验,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倍关注。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评价激发学生情趣,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经常感受成功的经历和体验,在他们的大脑里建立起一种条件反射,即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就自发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向成功的方向努力,去感受、去体验成功的滋味。因此,教师要随时关注主体的成功体验,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运用艺术性的言语和热情、温和的神情、亲密无间的动作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指正和点拨,使学生感受老师评价的真诚,产生学习的兴趣、情趣。如轻轻摸摸学生的头:“你吟诵的很有韵味儿,老师自叹不如!”,或发出由衷的赞叹:“听你朗读真是一种享受!”“有个人见解,言之有理,谁的发言比他更有信服力呢?”“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求答案的过程!”……
教师鼓励多元、尊重个性、赏识性的评价,创设出了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自由氛围,学生有了安全感与自由感,才能真正沐浴在一种真实、生动的语言交流中,沐浴在一种幸福、和谐的尊重与关爱中。可以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都会冒出许多“奇思妙想”,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把课堂变成充满情趣的生活乐园。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通过增加学生对教学过程的直接参与,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我们在教学中要扬学生的长,避学生的短,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法,加减轻分量、放慢进度、降低考试题目难度、寻找闪光点施以良性刺激等,使他们有机会体验成功。 四、通过多媒体营造艺术,感官刺激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课堂是艺术的课堂,艺术学科间本是融会贯通的。新型的语文教学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间的融合。美术、音乐、舞蹈、朗诵、赏读、摄影、表演等形式通过多媒体来实现。有机、适时地融入语文课堂,营造情趣,对语文教学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绘画渲染:我们可以借助美术这一门学科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来营造一种情趣的课堂。让美的画面对儿童的视觉产生直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富有美术情趣的客观课堂环境,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全方位地熏陶感染儿童,从而使儿童的审美心理得到更完整的培养。利用画面创设语言环境或语文场所,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和表达的“范围”。教师应依据课文内容,大胆创设情景,唤起孩子潜在的想象力,一旦孩子们兴趣盎然,就会“情动而辞发”。在处理《燕子》的教学时,让学生充分朗读、使用网络空间中美丽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课文片段中春天的各种美丽景物后,根据学生美术特长的优点,让学生用电脑中的各种画图软件画出文中美丽的春天,画出充满生机的万物和活泼的燕子。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情趣的画面陶冶了孩子的心灵。
音乐烘托: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音乐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是教学的一条捷径。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利用多媒体音乐功能播放悲哀音乐来烘托教学课文数万人在长安街目送总理的灵车这一部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们的悲切之情,使学生进入文本。恰当、适时的音乐出现有助于学生调动内心的情绪,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描绘的情境产生共鸣,受到精神的洗礼。音乐的情趣点燃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对语言美、情感美的体验能力。
此外,舞蹈、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手段通过适机适时地与教学结合,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创设情境,调动各种感官的刺激,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感悟人文,在艺术的氛围中体验,在艺术的体验中學习。
五、展示教师魅力,激化学生情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幽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 幽默是教师教学语言生动的法宝,能将深刻的课文内容,轻松愉快、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情趣,提高他们语文学习水平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中,教师又是情趣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幽默生动的举止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其实只要有心,幽默无处不在。
在教学《开国大典》一文中,为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在播放阅兵式的一段录像时,我设计了三个情景:第一个情景是只放画面不放音乐,不到十秒钟,就有学生反映,没有音乐,效果不好;于是我给画面配上了《二泉映月》,这次学生竟基本没有反映,这时,我就暂停画面问:“效果好不好?”下面竟发出“好”的声音。面对以上情形,我笑着说:同学们,下面老师想来表演一下接受检阅的士兵。听说老师要表演,那学生就更带劲了。音乐没响时,我摆出昂首挺胸的姿态,等《二泉映月》一响起,我就嘴里哼着音乐,配着昂扬的旋律摆出悠闲的动作,学生大笑起来,笑过之后有同学反映应该配上激烈雄壮的音乐。于是我再配上激烈雄壮《军队进行曲》让学生感受了阅兵式的壮观场面。
再如一次阅读观摩评比活动中,我执教的是《凡卡》,由于戴着无线话筒,在与学生探究凡卡在城里当学徒的悲惨生活的互动中,由于我过分投入,动作幅度较大,话筒突然滑落在地,面对此情此境,我灵机一动,边弯腰捡起,边幽默地说:“那老板和老板娘可真厉害,把话筒都给老师吓落下了”。随着一阵笑声和掌声,一场尴尬烟消云散,且老板和老板娘的人物形象也深深地印在学生心中。
六、、放飞情趣,搭一个感悟的舞台。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情趣原是那样的重要。因而语文老师不是诗人,但必须有诗情从而放飞学生的情趣。于是诗心自备,睿智自生的情趣课堂,它必将是充满爱心、充满激情的感悟课堂。
1、动态生成显情趣
教学首先是一种预设,也需要预设,但同时又因突破预设而变得丰富多彩和富有情趣。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课堂教学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也不喜欢出现偏差。利用多媒体手段动态生成的教学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
笔者在教《泊船瓜洲》一课时,先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自己读不懂得或有兴趣研究的词语。学生们认真地读书、画注、质疑,并踊跃地把认为值得研究或读不懂的词写在黑板上。有学生忽然提出“绿”用得不妥,应该用实实在在的“到”。这一石块投入水中,马上激起千层浪,课堂讨论进入了高潮,有的认为用得妙,它表现了春天的美景和春风的活力;有的认为用得不好,用“到”字更能表现春天这个季节的来临。教者使用图片和动画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感知,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最终统一的“绿”字。同学们情趣昂然,认知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用动态生成的理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情趣盎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诗文整合生情趣
诗文整合,“诗”是“文”的浓缩,“文”是“诗”的诠释,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诗文有效整合,定能使各自的优势得到互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语言信息量,同时有助于学生产生深切的感悟从而理解语言、积累语言。
让诗语变成白话文,让情趣融入课堂。如学《静夜思》,诗句意思很明白,一下子就能译成。改写诗语之事,学生能胜任。而且在改写的过程中,必定会融入学生的个性情感,以自己的情感经历来描述这样那样的诗句,那么学生也就能更好地感悟其中的内涵了。 让白话文变成诗,让情趣邂逅课堂。《桂林山水》有文有图,使用CAI课余展示一览无遗,可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威尼斯的小艇》虽然只在文末有重归入静的威尼斯夜景,但仍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情趣。看月倒映在水中,不就是“月穿潭底水无痕”最直接的展示吗?那么就随机介绍“竹影扫地尘不动”吧,这有禅意的诗联,结合着意境,便不经意地传给了学生。
七、运用媒体手段创设实践机会,发展学生情趣
将富有情趣的语文实践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主动积极地自我发展,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情趣中长知识、增才干。在实践中品味情趣,感悟人生。学海无涯,生活的大舞台更是多姿多彩。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无所不包,而情趣的得来,源自生活。此话古人早已说过,而且他们也真的是这样做的。他们闲居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游时“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途中有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释怀时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离别时呤“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怎样的性情怎样的诗,怎样的生活怎样的情。一切皆出乎那时情境、时境、心境。
生活本精彩,情趣無处不在。如果我们的语文课缺少了情趣,那就是语文本色的迷失,那就是语文教学的缺憾。追寻语文课的情趣,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精彩、更丰富,更有魅力;让我们的教者享受语文教学的快乐,让我们的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感悟生命的真谛、生活的美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释放个性,培养情趣,熏陶情感,完善人格,是“情趣”教学追求的更高目标。
运用现代媒体手段铸就语文教学情趣,使教学生机盎然;情趣,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学中,教师应当使用现代媒体手段将文本情趣、教学情境情趣、学习主体情趣等发生联动和共振,在以情激趣、以趣诱知,在情知和谐的教学艺术流程中,充分展现语文教学的人文趣味和文化精神,使学生在人文的教学过程中参与理解与体验、感悟与享受,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徐世贵《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开明出版社
[3] 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主编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
[4] 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现代教学媒体;CAI课件;构建;创设;情趣;教学;灵魂
歌德说:“人们只能认识自己所爱的,爱或激情越强烈越充沛,认识就越深刻越完整。”这是说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兴奋剂和原动力,激发情趣能更好地理解理趣。何不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手段创高“情趣”的魅力来唤醒孩子的心灵,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让孩子们的情趣与理趣共长呢?语文新课堂努力寻找一种“情趣”,构建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进而使学生认识一个深沉的理性世界。
教学实践中,我一直信奉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情趣;成功的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成功的课堂应该充满情趣。一句话:现代教学媒体铸就语文教学的灵魂—创情激趣。下面我就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一起商榷。
一、挖掘教材预设构建情趣
如果阅读教材不受学生喜欢,课文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学生没有学习的内驱动力,上课成了奉命而学,那么课堂的生命力就失去了一半,《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潜在的情感和情趣因素预设构建情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學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使用不同的现代媒体和CAI课件,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思”为核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探究的有效的方法,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主要手段。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在引导学生进入教材故事情境后,我通过让学生熟读课文,观看CAI课件演示,创设情境问题:假如你是文章中的“我”你会怎样做?学生望着画面中邱少云在熊熊烈焰中一动也不动的具体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入了想像:“邱少云会痛吗?”“我应该怎样去救我的战友?”“现代战争中会不会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借助问题,引发学生想像,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当时的状况,在情理交融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再如教学《将相和》、《草船借箭》等历史类的课文时,为引导学生加以体验人物的性格、内心,我通过让学生读文交流,课外通过网络收集等方法,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想像:假如你就是其中的某某……,你会……?以此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学生的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时,文中的人物就像他们自己的影子。他们自然关注事件的发展变化,关注人物的表现,在悄然对比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问题情境实质上是提供了一种环境支持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它强调一个支持学生学的环境创设,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主的探索。因此我们各种现代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三、通过现代媒体手段构筑民主平台,关注学生体验
教学中,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不仅仅是教与学之间的传递与互补,也是教师和学生作为完整人格的一种交流,教师要真情实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以情激情,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学习兴趣,处于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之中,阅读的创造潜能将会大大激发。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使用现代媒体手段构筑平等对话的平台,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通过CAI课件的交互功能来构筑师生平等对话。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只要是学生切身体验,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倍关注。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评价激发学生情趣,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经常感受成功的经历和体验,在他们的大脑里建立起一种条件反射,即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就自发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向成功的方向努力,去感受、去体验成功的滋味。因此,教师要随时关注主体的成功体验,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运用艺术性的言语和热情、温和的神情、亲密无间的动作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指正和点拨,使学生感受老师评价的真诚,产生学习的兴趣、情趣。如轻轻摸摸学生的头:“你吟诵的很有韵味儿,老师自叹不如!”,或发出由衷的赞叹:“听你朗读真是一种享受!”“有个人见解,言之有理,谁的发言比他更有信服力呢?”“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求答案的过程!”……
教师鼓励多元、尊重个性、赏识性的评价,创设出了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自由氛围,学生有了安全感与自由感,才能真正沐浴在一种真实、生动的语言交流中,沐浴在一种幸福、和谐的尊重与关爱中。可以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都会冒出许多“奇思妙想”,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把课堂变成充满情趣的生活乐园。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通过增加学生对教学过程的直接参与,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我们在教学中要扬学生的长,避学生的短,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法,加减轻分量、放慢进度、降低考试题目难度、寻找闪光点施以良性刺激等,使他们有机会体验成功。 四、通过多媒体营造艺术,感官刺激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课堂是艺术的课堂,艺术学科间本是融会贯通的。新型的语文教学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间的融合。美术、音乐、舞蹈、朗诵、赏读、摄影、表演等形式通过多媒体来实现。有机、适时地融入语文课堂,营造情趣,对语文教学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绘画渲染:我们可以借助美术这一门学科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来营造一种情趣的课堂。让美的画面对儿童的视觉产生直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富有美术情趣的客观课堂环境,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全方位地熏陶感染儿童,从而使儿童的审美心理得到更完整的培养。利用画面创设语言环境或语文场所,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和表达的“范围”。教师应依据课文内容,大胆创设情景,唤起孩子潜在的想象力,一旦孩子们兴趣盎然,就会“情动而辞发”。在处理《燕子》的教学时,让学生充分朗读、使用网络空间中美丽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课文片段中春天的各种美丽景物后,根据学生美术特长的优点,让学生用电脑中的各种画图软件画出文中美丽的春天,画出充满生机的万物和活泼的燕子。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情趣的画面陶冶了孩子的心灵。
音乐烘托: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音乐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是教学的一条捷径。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利用多媒体音乐功能播放悲哀音乐来烘托教学课文数万人在长安街目送总理的灵车这一部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们的悲切之情,使学生进入文本。恰当、适时的音乐出现有助于学生调动内心的情绪,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描绘的情境产生共鸣,受到精神的洗礼。音乐的情趣点燃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对语言美、情感美的体验能力。
此外,舞蹈、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手段通过适机适时地与教学结合,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创设情境,调动各种感官的刺激,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感悟人文,在艺术的氛围中体验,在艺术的体验中學习。
五、展示教师魅力,激化学生情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幽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 幽默是教师教学语言生动的法宝,能将深刻的课文内容,轻松愉快、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情趣,提高他们语文学习水平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中,教师又是情趣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幽默生动的举止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其实只要有心,幽默无处不在。
在教学《开国大典》一文中,为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在播放阅兵式的一段录像时,我设计了三个情景:第一个情景是只放画面不放音乐,不到十秒钟,就有学生反映,没有音乐,效果不好;于是我给画面配上了《二泉映月》,这次学生竟基本没有反映,这时,我就暂停画面问:“效果好不好?”下面竟发出“好”的声音。面对以上情形,我笑着说:同学们,下面老师想来表演一下接受检阅的士兵。听说老师要表演,那学生就更带劲了。音乐没响时,我摆出昂首挺胸的姿态,等《二泉映月》一响起,我就嘴里哼着音乐,配着昂扬的旋律摆出悠闲的动作,学生大笑起来,笑过之后有同学反映应该配上激烈雄壮的音乐。于是我再配上激烈雄壮《军队进行曲》让学生感受了阅兵式的壮观场面。
再如一次阅读观摩评比活动中,我执教的是《凡卡》,由于戴着无线话筒,在与学生探究凡卡在城里当学徒的悲惨生活的互动中,由于我过分投入,动作幅度较大,话筒突然滑落在地,面对此情此境,我灵机一动,边弯腰捡起,边幽默地说:“那老板和老板娘可真厉害,把话筒都给老师吓落下了”。随着一阵笑声和掌声,一场尴尬烟消云散,且老板和老板娘的人物形象也深深地印在学生心中。
六、、放飞情趣,搭一个感悟的舞台。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情趣原是那样的重要。因而语文老师不是诗人,但必须有诗情从而放飞学生的情趣。于是诗心自备,睿智自生的情趣课堂,它必将是充满爱心、充满激情的感悟课堂。
1、动态生成显情趣
教学首先是一种预设,也需要预设,但同时又因突破预设而变得丰富多彩和富有情趣。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课堂教学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也不喜欢出现偏差。利用多媒体手段动态生成的教学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
笔者在教《泊船瓜洲》一课时,先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自己读不懂得或有兴趣研究的词语。学生们认真地读书、画注、质疑,并踊跃地把认为值得研究或读不懂的词写在黑板上。有学生忽然提出“绿”用得不妥,应该用实实在在的“到”。这一石块投入水中,马上激起千层浪,课堂讨论进入了高潮,有的认为用得妙,它表现了春天的美景和春风的活力;有的认为用得不好,用“到”字更能表现春天这个季节的来临。教者使用图片和动画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感知,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最终统一的“绿”字。同学们情趣昂然,认知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用动态生成的理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情趣盎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诗文整合生情趣
诗文整合,“诗”是“文”的浓缩,“文”是“诗”的诠释,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诗文有效整合,定能使各自的优势得到互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语言信息量,同时有助于学生产生深切的感悟从而理解语言、积累语言。
让诗语变成白话文,让情趣融入课堂。如学《静夜思》,诗句意思很明白,一下子就能译成。改写诗语之事,学生能胜任。而且在改写的过程中,必定会融入学生的个性情感,以自己的情感经历来描述这样那样的诗句,那么学生也就能更好地感悟其中的内涵了。 让白话文变成诗,让情趣邂逅课堂。《桂林山水》有文有图,使用CAI课余展示一览无遗,可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威尼斯的小艇》虽然只在文末有重归入静的威尼斯夜景,但仍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情趣。看月倒映在水中,不就是“月穿潭底水无痕”最直接的展示吗?那么就随机介绍“竹影扫地尘不动”吧,这有禅意的诗联,结合着意境,便不经意地传给了学生。
七、运用媒体手段创设实践机会,发展学生情趣
将富有情趣的语文实践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主动积极地自我发展,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情趣中长知识、增才干。在实践中品味情趣,感悟人生。学海无涯,生活的大舞台更是多姿多彩。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无所不包,而情趣的得来,源自生活。此话古人早已说过,而且他们也真的是这样做的。他们闲居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游时“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途中有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释怀时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离别时呤“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怎样的性情怎样的诗,怎样的生活怎样的情。一切皆出乎那时情境、时境、心境。
生活本精彩,情趣無处不在。如果我们的语文课缺少了情趣,那就是语文本色的迷失,那就是语文教学的缺憾。追寻语文课的情趣,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精彩、更丰富,更有魅力;让我们的教者享受语文教学的快乐,让我们的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感悟生命的真谛、生活的美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释放个性,培养情趣,熏陶情感,完善人格,是“情趣”教学追求的更高目标。
运用现代媒体手段铸就语文教学情趣,使教学生机盎然;情趣,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学中,教师应当使用现代媒体手段将文本情趣、教学情境情趣、学习主体情趣等发生联动和共振,在以情激趣、以趣诱知,在情知和谐的教学艺术流程中,充分展现语文教学的人文趣味和文化精神,使学生在人文的教学过程中参与理解与体验、感悟与享受,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徐世贵《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开明出版社
[3] 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主编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
[4] 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