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X线和CT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到2010年8月73例门诊患者,经CT、X线检查确诊为骨转移瘤。结果:椎体转移瘤转移部位主要在骶椎,颈椎, 胸椎,腰椎处。还有病理性骨折,软组织改变,骨质破坏。x线检查后显示特点基本上可分为四个类型:囊状型,混合型,成骨型,溶骨型四类。结论:诊断骨转移瘤x线平片和CT是最方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骨转移瘤;X线;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43-01
1 临床资料和病理类型
1.1 临床资料:本组73例骨转移瘤病人,经CT、X线检查均确诊为是骨转移瘤。其中女患者共30例,男患者共43例,年龄在十九岁到八十五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六十四岁,其中33例患者进行CT检查,41例进行x线检查。临床症状表现为局部分别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1例病人局部软组织肿胀,62例病人局部疼痛的厉害。
1.2 病理類型主要如下:子宫内膜癌,6例原发癌不明,喉癌, 十二指肠内分泌癌,卵巢癌,胆囊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输尿管癌,肺癌,肝癌,胃癌,乳腺 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病发部位主要如下:肱骨,肩胛骨,骶髂关节颈椎,腰椎,胸椎,肋骨转移,脊柱转移,锁骨,胸骨,颅骨,骨盆。
2 结果
2.1 CT和X线检查椎体转移瘤显示:混合型转移椎体合并有溶骨和成骨两者的变化特点,临床上多个椎体受影响的病人常见,也就是说病人的一个椎体内呈成骨性变化,而另一个椎体内呈溶骨性的变化。或者是在一个椎体内同时发生了两种变化。溶骨型转移椎体在早期的主要表现是椎体内有单个或多个虫蚀样、斑片状的低密度影,密度不但表现均匀而且边缘也非常清晰,骨皮质有的连续在一起有的断开,病变进一步发展后形成蜂窝样的低密度区兼有一些软组织的肿块,不但导致椎管变狭窄而且压缩性骨折极有可能发生,不过椎间隙却不会有什么变化。x线和CT显示为椎体内有棉絮状,斑片状或者圆形的密度增高区。病变范围大的整个椎体可见,如象牙样致密影,没有形成椎管狭窄和软组织肿块。病变范围面积小的在椎体的一侧,少数患者病变范围到椎弓根部位。椎体转移瘤主要分布在骶椎,颈椎, 胸椎,腰椎处。
2.2 椎体转移瘤转移部位。主要在骶椎,颈椎, 胸椎,腰椎处。还有病理性骨折,软组织改变,骨质破坏。x线检查后显示特点基本上可分为四个类型:囊状型,混合型,成骨型,溶骨型四类(见表1)。
2.3 病理性的骨折及肿瘤肿块发生部位。 主要发生在锁骨,肩胛骨,肱骨部位。原发性的肿瘤主要来自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软组织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有不同轻、重程度的肿块。肿块发生部位主要在指骨,胸骨,肩胛骨,骨盆。
2.4 骨盆也是骨转移瘤最常被损害的部位。溶骨性破坏多数从髋臼周围开始病变,主要症状如下:骨质没有硬化,边缘模糊,缺损的骨质呈现穿凿状,斑片状和虫蚀状。在临床上准确诊断出长管状骨的单发性转移瘤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是引起多发性骨转移瘤的根本原因,其临床表现症状是肿块不但小而且骨膜没有反应,溶骨性被大面积破坏,骨皮质不见,还常常合并病理性的骨折。
3 讨论
据临床资料统计,临床上常见的几种原发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按高低排序依次如下,女性乳腺位癌高居第一,男性前列腺癌第二,接着是甲状腺癌,膀胱癌,肺癌,肾癌,恶性黑色素瘤,其中女性乳腺癌发生骨转移和几率最高,而且骨转移在乳腺癌治疗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后还极有可能才发生。 据文献报道患乳腺癌的女性中死于骨转移的人数高达90%,患前列腺癌的男性病人中死于骨转移的达90%,不过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这两种发病率都高达90%的疾病有一部分却找不到原发癌。本文73例骨移瘤患者经过x线特点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囊状型。x线显示有类似的良性骨肿瘤发生变化。这种类型的肿瘤在原发肿瘤不明的情况下也最容易诊断错误。②混合型。合并有成骨型和溶骨性两种类型的变化特点。③成骨型。临床上统计这种类型的骨转移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最多。④溶骨型。骨转移瘤最常见的类型是溶骨型。骨质破坏不但多有时并且还伴有大量的软组织块影。本组通过对73例骨转移瘤患者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临床上医生漏诊和误诊的原因主要如下。① 临床上老年人多发生骨转移瘤,本组中2例腰椎、胸椎转移瘤病人因骨质被破坏的程度较轻,X线片检查后被误诊是骨质疏松。②检查的方法不正确。本组病例中一部分骨盆转移瘤腰椎和胸椎转移瘤病人x线检查时漏诊,最后又经CT检查明确确诊。③放射科的医生对骨转症状还不够专业。由于放射科医生对囊状性骨转移瘤症状掌握不到位,本组1例股骨上端的囊状骨质破坏病人被误诊成是骨巨细胞瘤。④放射科医生警惕性不高导致病人漏诊。放射科医生在查看病人胸部和腹部CT检查结果时,发现原发性肿瘤却忽视了骨转移瘤。
综上所述,诊断骨转移瘤x线平片和CT是最方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不过也不可避免地会有误漏诊现现象发生。因此,临床上要尽可能减少这种误漏诊率,应做到以下几点。放射科医生要提高对骨转移瘤认识的专业知识,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到X线,CT和病人临床病理相结合,前期做出正确的诊断。充分利用X线和CT的影像技术优势,最大程度地降低骨转移瘤误漏诊率,这对后期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登学, 毛志全, 尤伟. 骨转移瘤的X线平片及CT诊断[J]. 山东医药, 2007, (32)
[2] 王广丽, 张成琪.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检查[J]. 山东医药, 2007, (03)
[3] 唐远玲. 全身骨显像未确定骨转移瘤的随访分析 [J] 现代肿瘤医学, 2009,(08)
[4] 张红梅, 杨力. 骨转移瘤的X线诊断[J]吉林医学, 2010,(33)
[5] 朱郧鹤, 杜兴邦, 余小华. 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价值的探讨[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05)
作者单位:414000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骨转移瘤;X线;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43-01
1 临床资料和病理类型
1.1 临床资料:本组73例骨转移瘤病人,经CT、X线检查均确诊为是骨转移瘤。其中女患者共30例,男患者共43例,年龄在十九岁到八十五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六十四岁,其中33例患者进行CT检查,41例进行x线检查。临床症状表现为局部分别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1例病人局部软组织肿胀,62例病人局部疼痛的厉害。
1.2 病理類型主要如下:子宫内膜癌,6例原发癌不明,喉癌, 十二指肠内分泌癌,卵巢癌,胆囊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输尿管癌,肺癌,肝癌,胃癌,乳腺 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病发部位主要如下:肱骨,肩胛骨,骶髂关节颈椎,腰椎,胸椎,肋骨转移,脊柱转移,锁骨,胸骨,颅骨,骨盆。
2 结果
2.1 CT和X线检查椎体转移瘤显示:混合型转移椎体合并有溶骨和成骨两者的变化特点,临床上多个椎体受影响的病人常见,也就是说病人的一个椎体内呈成骨性变化,而另一个椎体内呈溶骨性的变化。或者是在一个椎体内同时发生了两种变化。溶骨型转移椎体在早期的主要表现是椎体内有单个或多个虫蚀样、斑片状的低密度影,密度不但表现均匀而且边缘也非常清晰,骨皮质有的连续在一起有的断开,病变进一步发展后形成蜂窝样的低密度区兼有一些软组织的肿块,不但导致椎管变狭窄而且压缩性骨折极有可能发生,不过椎间隙却不会有什么变化。x线和CT显示为椎体内有棉絮状,斑片状或者圆形的密度增高区。病变范围大的整个椎体可见,如象牙样致密影,没有形成椎管狭窄和软组织肿块。病变范围面积小的在椎体的一侧,少数患者病变范围到椎弓根部位。椎体转移瘤主要分布在骶椎,颈椎, 胸椎,腰椎处。
2.2 椎体转移瘤转移部位。主要在骶椎,颈椎, 胸椎,腰椎处。还有病理性骨折,软组织改变,骨质破坏。x线检查后显示特点基本上可分为四个类型:囊状型,混合型,成骨型,溶骨型四类(见表1)。
2.3 病理性的骨折及肿瘤肿块发生部位。 主要发生在锁骨,肩胛骨,肱骨部位。原发性的肿瘤主要来自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软组织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有不同轻、重程度的肿块。肿块发生部位主要在指骨,胸骨,肩胛骨,骨盆。
2.4 骨盆也是骨转移瘤最常被损害的部位。溶骨性破坏多数从髋臼周围开始病变,主要症状如下:骨质没有硬化,边缘模糊,缺损的骨质呈现穿凿状,斑片状和虫蚀状。在临床上准确诊断出长管状骨的单发性转移瘤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是引起多发性骨转移瘤的根本原因,其临床表现症状是肿块不但小而且骨膜没有反应,溶骨性被大面积破坏,骨皮质不见,还常常合并病理性的骨折。
3 讨论
据临床资料统计,临床上常见的几种原发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按高低排序依次如下,女性乳腺位癌高居第一,男性前列腺癌第二,接着是甲状腺癌,膀胱癌,肺癌,肾癌,恶性黑色素瘤,其中女性乳腺癌发生骨转移和几率最高,而且骨转移在乳腺癌治疗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后还极有可能才发生。 据文献报道患乳腺癌的女性中死于骨转移的人数高达90%,患前列腺癌的男性病人中死于骨转移的达90%,不过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这两种发病率都高达90%的疾病有一部分却找不到原发癌。本文73例骨移瘤患者经过x线特点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囊状型。x线显示有类似的良性骨肿瘤发生变化。这种类型的肿瘤在原发肿瘤不明的情况下也最容易诊断错误。②混合型。合并有成骨型和溶骨性两种类型的变化特点。③成骨型。临床上统计这种类型的骨转移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最多。④溶骨型。骨转移瘤最常见的类型是溶骨型。骨质破坏不但多有时并且还伴有大量的软组织块影。本组通过对73例骨转移瘤患者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临床上医生漏诊和误诊的原因主要如下。① 临床上老年人多发生骨转移瘤,本组中2例腰椎、胸椎转移瘤病人因骨质被破坏的程度较轻,X线片检查后被误诊是骨质疏松。②检查的方法不正确。本组病例中一部分骨盆转移瘤腰椎和胸椎转移瘤病人x线检查时漏诊,最后又经CT检查明确确诊。③放射科的医生对骨转症状还不够专业。由于放射科医生对囊状性骨转移瘤症状掌握不到位,本组1例股骨上端的囊状骨质破坏病人被误诊成是骨巨细胞瘤。④放射科医生警惕性不高导致病人漏诊。放射科医生在查看病人胸部和腹部CT检查结果时,发现原发性肿瘤却忽视了骨转移瘤。
综上所述,诊断骨转移瘤x线平片和CT是最方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不过也不可避免地会有误漏诊现现象发生。因此,临床上要尽可能减少这种误漏诊率,应做到以下几点。放射科医生要提高对骨转移瘤认识的专业知识,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到X线,CT和病人临床病理相结合,前期做出正确的诊断。充分利用X线和CT的影像技术优势,最大程度地降低骨转移瘤误漏诊率,这对后期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登学, 毛志全, 尤伟. 骨转移瘤的X线平片及CT诊断[J]. 山东医药, 2007, (32)
[2] 王广丽, 张成琪.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检查[J]. 山东医药, 2007, (03)
[3] 唐远玲. 全身骨显像未确定骨转移瘤的随访分析 [J] 现代肿瘤医学, 2009,(08)
[4] 张红梅, 杨力. 骨转移瘤的X线诊断[J]吉林医学, 2010,(33)
[5] 朱郧鹤, 杜兴邦, 余小华. 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价值的探讨[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05)
作者单位:414000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