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叶维廉先生作为一位诗人,其诗歌中的意象成为诗歌的一大特色,“窗”和“雨”就是其中鲜明的两大意象。他的许多诗中都有这两个意象的呈现,它们倾注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叶维廉的诗中,它们是“郁结”与“突围”这两个主题的集中体现,诗人的特殊在于他透过“窗”观察了“雨”景,又在“雨”中成功突围。
  关键词: “窗” “雨” 叶维廉 诗歌 意象
  
  意象,是指文学作品中有着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何云波先生在《新编比较文教程·主题学》的研究中对意象研究进行了探讨和阐释:“当自然界中的物象贯注了主体的情思,也就使它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蕴。”①中国古典文论中强调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而运斤。”②“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③
  比较文学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④“窗”和“雨”,这是两个常见的物象。古往今来,多少文人、作家对它们进行过描述,它们被灌注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它们的意蕴各不相同,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叶维廉作为一位诗人,其诗歌中的意象成为诗歌的一大特色,“窗”和“雨”就是其中鲜明的两大意象。它们倾注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窗内——窗外:超越与追逐
  近代以后中国诗歌形式多样、方式多样,内容宽泛,“诗意”就这样一直在这些诗歌中通过我们沟通世界与大地的“窗口”显现出来。叶维廉,这个奔波于大陆、港台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大诗人,正是从“窗”中捕捉到了这一诗意。在这个写出了曾被批评家称作“台湾现代派诗中最难解的作品”⑤的诗人的许多诗集中,“窗”这个意象层出不穷,正如张志国先生所述:“窗是叶维廉存在之思在诗歌中最忠实的记录者和转化者。”⑥
  “它来了,出现,清澈,显示,绝灭,薄弱的冲动,驰过朝花的眉目,加深了许多寒窗的孤独。”(《我们忽略了许多事实》),这时年仅18岁的诗人叶维廉已经离家六年了。这其间有多少雄心壮志,又有多少无可奈何?对于叶维廉来说,由于过早地被放逐,家的概念已经陌生了,他心中那种家的感觉也“涛声不再”,反而加深了窗内的“孤独”。
  “孤独”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呈现,如思念的孤独——“一日不见,如三月矣”,窗内人苦等苦思,寄托于“物”,凝聚于“窗”。而叶维廉的孤独却是来自远方漂泊他乡的窗外人的思念,好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孤之、凄之。
  从窗内到窗外,超越传统到现实,古今中外多少人“寒窗苦守”,将目标直指“窗外”的世界,但是这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如愿以偿呢?苦苦地追索,只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独怆然而涕下”。20世纪以来,尤其是接受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思潮的中国现代诗人,在遭遇传统文化的“前放逐”情境下,依旧对窗外寄以美好的情思而孜孜以求之,“窗”依旧是他们超越传统的追逐理想的一个通道。
  对于一个生于大陆的诗人,早年的叶维廉闭于窗内,也渴求着窗外的风景。他深深地懂得,身体的放逐并不意味着自己逃出了窗的阻隔。相反,他是在更努力地突破无形的“窗”的困扰,超越传统而追索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寒窗的孤独”中,叶维廉既聆听着“去吧,泛湖去,无舟可渡。独上西楼,月复如钩?”(《信札二贴》)的历史回响,又体味着现代人的生命遭受不安定、不规则、瞬间性侵袭所带来的孤独感、焦虑感。⑦
  由此观之,叶维廉是不断追索人生理想的现代“窗内人”与被现代中国放逐在外的“窗外人”的复合体。其诗集中的意象“窗”有多重寓意,既有对“窗外”理想的“追索”,又有对“窗内”故乡的“怀念”。在其诗歌中,“窗”这个通道有更深的寓意,是其抒理想、展抱负,也是其徘徊无奈、望月怀乡的起点和终点。“开窗”展志体现出其内心的欲望和忙乱,“关窗”回归表达了其心灵的不安与无奈。这种“窗”有诗人超越传统、转向现代时的“郁结”,也代表了诸如此类的诗人,特别是台湾现代诗人受压抑的“郁结”。
  “窗外雨景”:郁结与突围
  我们从“窗”的历史传承和新质这一独特视角,可以窥见叶维廉早期诗歌展现的边缘性,这一切,让诗人深深地拷问社会、拷问自己。凭“窗”远眺,“窗外”呈现的是一片“烟雨蒙蒙”。“雨”这个意象也是叶维廉诗歌的主要意象之一,它体现了诗人由“郁结”到“突围”的这一过程。
  超越传统后的叶维廉在窗外不断追逐,却只领略了“你走出去就是这样的了,人挤逼,空间也逼……”,他“不愿意再进入那种郁结的心境”。⑧因此,他“利用这寒冬的雨水,犁翻心中的碎屑……”(《元旦》)。在这里,“雨”发挥了其洗涤的功能,作者期望用雨水做工具,寻找心中疑虑的症结。对于叶维廉来说,他作为一个放逐者,透过内窗来到窗外,这是对传统的超越,是转向现代主义的寻觅。叶维廉的窗外的寻梦是“雨的天堂”:“下雨了,雨是无声的;雨,无声地下着。”这是他身处窗外,努力追求后的感受:无言以对。这不是一种简单的“乡愁”,而更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心态的反映。⑨
  也许他的愁、他的无奈郁结起来正如蒙蒙阴雨。古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叶维廉的愁并不汹涌澎湃,但远胜“缘愁似个长”,乃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诗人感受着“郁结”,当然也在寻求着解脱之道。“雨”是“郁结”的产物,“雨”也让叶维廉“突围”——“我们永远在转化中”。⑩20世纪70年代以来,叶维廉诗歌创作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现代主义向中国传统美学回归,其中吸纳道家美学思想是促成他从文化“郁结”成功“突围”的关键。{11}这一切,我们从其诗歌中“雨”的意象的转变不难把握。
  在雨景中,诗人默默耕耘出“一幅恬淡的风景画”:“风流自不必问,尽在画图中。”(《耕雨》)雨景中,诗人剪出雅致山影:“雨雾里,山影,缓缓地,一层一层地被剪出。竟是如此轻!竟是如此的薄!”(《剪出的山影》)这里的“雨”,成了自然山水之友,连诗人自己都称:“什么好?无色无臭的雨最好!”这无疑是对道家美学的向往与回归。
  诗人透窗观雨,心如止水,郁结不再,就如“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湿漉漉的街上,好一阵凉爽”,还能“猛一回头,竟是一条朦胧的彩虹。”(《北京的彩虹》)。“来了,要,炸碎,冷气和安乐紧闭的门窗”(《雷雨》),曾经的郁结如雷雨,劈开了那道让他“郁结”的“窗”。对诗人而言,“窗”不再是隔绝,“窗”之内外已渐渐融合。他在《躯壳之颂》中写道:“外:晨光、太阳花雨、夜潮浪;内:吐纳、循环、脉澎湃。”窗内的风景与窗外的雨景在诗人眼中已是自然,都是“道”,都是“美”。“雨”是发光的金子,诗人在“雨”中实现了突围:“在雨雾中”捉笔“去画一张我那渐被遗忘的故乡”。
  《雨的味道》中更是充满了乡愁,充斥着复杂的文化心态。诗人叶维廉突破内窗,超越传统,在窗外雨景中追索,而这让他嗅到了“梅雨的味道”以至于郁结难开。窗外的他,就在雨景中,用“雨”洗涤尘埃,用“雨”刷去愁垢,用“雨”融入自然,从而成功地突围。
  “窗”和“雨”这两个意象是多少文人雅士的寄托,而在叶维廉的诗中,它们更是“郁结”与“突围”这两个主题的集中体现,诗人的特殊在于他透过“窗”观察了“雨”景,又在“雨”中成功突围。我们期望,突围后的叶维廉在“晚年开创出新的诗境”。{12}
  
  注释:
  ①张铁夫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
  ②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③王昌龄.诗格.
  ④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⑤古远清编著.台湾现代诗赏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⑥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2008.3.
  ⑦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2008.3.
  ⑧梁新怡等.与叶维廉谈现代诗的传统和语言.见《叶维廉文集》,第七卷.
  ⑨陈亮.“郁结”:从文化心态到美学形态——读叶维廉《雨的味道》.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2008.3.
  ⑩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龙扬志.郁结与突围——试论叶维廉70年代诗歌风格的转变.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2008.3.
  {12}书珺.放逐与游心——浅谈叶维廉诗歌创作意识的转向.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2008.3.
  
  参考文献:
  [1]叶维廉.叶维廉文集第六七卷(诗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叶维廉.走过沉重的年代(雨的味道·序).
  [3]张铁夫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
  [4]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5]王昌龄.诗格.
  [6]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8.3.
  [8]古远清编著.台湾现代诗赏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9]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针对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问题,着重从感知——发现美、联想——体验美、创新——表达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音乐欣赏教学 “美” 渗透    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但音乐的情感不是任何人都能准确、深刻感受到的,更不是任何人都能恰当地表现出来的。这主要是因为音乐的情感不是人的本能生理现象,而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的美感。所谓音乐欣赏就是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领悟音乐的内涵,觉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09年福建省英语高考的两道单选题,认为用比较法来学习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对它们在句中作定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和状语时的区别进行了分析,旨在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二者在用法上如何区分。  关键词: 比较法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区别    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福建卷)单项填空第32题:  ?摇?摇 ?摇 not to miss the flight at 15:20,t
摘 要: 艾迪是福克纳著名小说《我弥留之际》的中心人物,整部小说围绕着她的弥留和“返乡归葬”前后十余天的故事情节展开。本文通过评析艾迪形象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及其爱恨交织的一生体现出的不彻底的叛逆性,探索福克纳笔下女性人物的悲剧根源。  关键词: 《我弥留之际》 艾迪 复杂性格 爱恨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卓越的作家,在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渭南市几所中学教学中计算机应用状况的调查,了解到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识态度与教学现状,以及影响我市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状况教师发展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多层次地影响着中学课程教学。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而且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依靠一
摘 要: 教育是陶冶人类精神的摇篮,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工具,更是使学生的情感境界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今天的教育界,自觉地探讨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对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怀培养的重视逐渐演变成一股清新的活力。小学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小学生年纪小,其心灵和情感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学阶段重视人文情怀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探讨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人文情怀。  关键词
摘 要: 职高语文课的教学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本文列举了德育渗透的两大途径:传授知识,自然渗透;激发生活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 以生为本 职高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作为职高一名语文教师,面对这些知识基础差,没有良好行
摘 要: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是文化的特有组成部分。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是极其重要的。然而长期以来,英语词汇教学仅停留在音、形、义等表面层次,对隐藏在词汇表面层次背后的文化因素缺乏足够、普遍的重视,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对词汇理解及使用上的偏差,影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本文提出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文化教育的一些方法及原则
摘 要: “不是人间富贵花”是纳兰性德这个贵族公子在盛世中发出的感叹,本文通过对其生平的介绍寻找这种感叹的根源,通过对整首词的解读与纳兰性德一起体验他的盛世悲情。  关键词: 纳兰性德 生平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心灵困境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落雪了,寒风凛
当前,许多教师基本上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学生对教师绝对服从,教师所传授的一切,学生必须接受,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兴趣。在新课标下这种方法越来越显示其局限性,所以教师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下面我就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谈谈一些看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多年来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重要规律,现行人教版9年级、苏科版8年级物理教材“浮力”中的“探究浮力大小”分组实验虽然装置取材容易,但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1.将物体放入烧杯,水从杯内流出时,都有或多或少的水沿溢水口底部流到桶外。  2.由于液面的波动,溢出水的体积大于物体的体积。  以上缺陷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通过比较物块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实验的失败集中在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