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还是“失真”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fe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它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哈克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历险活动。然而,本文认为小说结尾,不仅使哈克这一人物形象失去往日英雄的光彩,而且还削弱了小说抨击蓄奴制的主题。最后小说结尾的某些营救细节也经不起推敲。小说的结尾不能不说是全文的败笔。其情节大致如下:吉姆被两个骗子以40美元卖了,哈克再次前去营救。汤姆的意外加入使得营救变成一场闹剧。最后还是华珍小姐的遗嘱让吉姆重获自由。本文观点基于以下三点理由:
  
  一、 结尾使得哈克的形象大打折扣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成功就在于马克·吐温成功塑造了哈克贝利·费恩这一人物形象。小说开头的哈克热爱自由,厌恶古板虚伪的文明。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又穿上我那身破烂衣服,钻到我那空糖桶里呆着,这才觉得自由自在,心满意足。”后来哈克以“死亡”的假象逃离小镇,开始流浪汉的自由生活。此时的他独自一人,逃上小島,克服种种困难,得以生存。后来在密西西比河上,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哈克机智勇敢,热衷冒险的形象已深深印入读者脑海中。
  更叫读者着迷的是哈克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哈克营救黑奴吉姆时复杂激烈的心理冲突。作为白人,传统的种族歧视观念使他决心告发吉姆。最后关头,他又不禁想到了吉姆的种种好处,终于把告发信一边撕得稀烂,一边说道:“那么,好吧,下地狱就下地狱吧。”此时马克·吐温也赋予哈克这一人物形象更深的意义:让哈克成了一名反对奴隶制的斗士。
  可就当读者期待哈克再次把吉姆解救出来时,汤姆意外出场了,此时汤姆取代哈克俨然成了小说的主角。结尾处哈克听凭汤姆的摆布,对汤姆荒唐的解救行为听之任之,麻木不仁,这无疑削弱了哈克的光彩形象,跟前面的哈克形象大有出入。
  
  二、小说结尾削弱了其抨击蓄奴制的主题
  
  这部小说以帮助黑奴逃跑为主线,大量描写了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之间同甘共苦结下的深厚友谊。其中哈克为了帮助黑人吉姆逃跑的激烈心理冲突以及他对蓄奴制度认识的不断提高是本书最动人的部分。
  在小说结尾,汤姆和哈克实施了一系列“愚蠢荒谬”的计划去营救吉姆。而这一切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还是华珍小姐的一则遗嘱让吉姆重获自由。费尔普斯家与华珍家是一样的性质,都是白人上流社会的代表。哈克和吉姆经过一番历险后又回到他们初始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 再由华珍小姐的遗嘱来解放吉姆,表明哈克和吉姆的对自由的追求是失败的。因为这种自由的获得是寄托在一个奴隶主的良心发现上。试想,如果没有这个遗嘱的出现,而是哈克和吉姆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最终吉姆获得自由。这样的结局说明只有斗争,而不是慈悲,才能带来自由。
  
  三、小说结尾部分的营救细节经不起推敲
  
  首先,汤姆在明知吉姆已经获得自由的情况下,还进行了一系列荒唐的营救行为。比如他们首先挖了一个通往关押吉姆小木棚的地洞,其次做一个软梯,偷一件衣服给吉姆做血书日记,还偷一把餐刀让吉姆自己挖洞出来等等。所有这些都只是为了好玩,满足他的“历险”目的。我认为这缺乏真实性。结尾这样写法,使得全书反对奴隶制的寓意变成了一出滑稽的闹剧。
  其次,吉姆呆在那里,任凭自己被汤姆和哈克摆布而毫无怨言。汤姆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用眼泪浇花,对着老鼠吹口琴,跟蜘蛛和花蛇睡在一起,用血写日记等等。吉姆受尽折磨,却毫无反抗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此时作者笔下的吉姆成了一味顺从,没有头脑的“傻子”。而吉姆对于白人的盲目顺从和奴性在这里也体现得尤为彻底。这是白人对黑人一贯的印象,有种族主义的嫌疑。
  最后,小说结尾部分关于吉姆的拘禁生活也值得商榷。吉姆被锁在农场一间简陋的小木棚里,看管不严。只要给他提供一点点帮助,他就可以从那里成功逃出,这与囚犯身份不符。在当时的美国南方,奴隶是主人可以随时处分买卖的对象。奴隶一旦逃亡,根据当时的逃奴法案,奴隶主会立即发布缉奴告示进行追捕。而帮助黑奴逃跑的白人要被处以千元罚款, 并处以半年以下监禁等等。而吉姆被捕后却受到费尔普斯夫妇“礼遇”。这不能不令人生疑。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马克·吐温通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深入地批判了奴隶制,但由于其自身所处的历史局限性,小说的结局还是暴露了一些不足。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其他文献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有所感悟和思考,领悟遣词造句的奥妙,感受语言的魅力,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现在,我摘取《桥》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片段与大家共享:  一、读薄句子,唤发感悟——于词语扩散中走向简约  1.紧扣题眼,认识自然之桥  镜头一:师:刚才有同学发现这篇课文的题目虽然是《桥》,可课文里真正写桥的句子却很少,你能找到吗?(生读“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师: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呢?  生1:这是
期刊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教育也正进入一个转轨时期。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当前时代的小学教育中正肩负着越来越重大的责任。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仍处在探索之中,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长期研究。  一、当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我们的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正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思想在困惑中酝酿着危机,罹患心理疾病与人格障碍的可能性大增。目前小学生
期刊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新课程评价要求评语评价不仅要体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一份综合、全面,并具有激励性的操行评语,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各自的容貌。犹如心灵的“超链接”,让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灵相互沟通;犹如喜剧小品,让人在喜悦中接受教育;犹如春风细雨,能使学生天赋的种子生根、开花
期刊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如同一幕电视连续剧,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导入)固然不可缺少,扣人心弦的教学过程当然很关键,但让人浮想联翩、留有余韵的结尾也十分重要,只有精彩落幕,才能让一切尽在回忆中。那么,在政治课的结尾中有哪些好的方式、方法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归纳总结结尾法——提纲挈领  归纳总结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或教师本人以准确精练
期刊
前段时间,当笔者用心读完了朱永新教授的《享受与幸福——教育随笔》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这本书收录了作者撰写的各类教育随笔共计131篇。全书分为六辑,分别是成长感悟、杏坛时评、科研漫谈、名家印象、教育定律、网络情怀。它们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教育历程,以及作者视教育为幸福
期刊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的确,语文不仅是一种语音、符号系统,更具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其中积淀了人类的精神、智慧,是古今文化的结晶。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更强调情感,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所以:有人称语文课为“情感课”,课堂情感交流也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  一、语文课堂情感交流的主
期刊
高校是培养人的阵地,党员结构及工作性质不同,决定了高校党员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坚持教育、监督、处理“三个结合”,是改进和加强高校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能有效地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    一、教育    提高党员素质,是党建工作的基本任务,而党员素质的提高,重在教育。怎样有效地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呢?  第一,党员教育工作要有计划性。从现实来看,学校党员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党员素质和
期刊
在中学语文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实现动脑、动口和动手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了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了一些尝试与努力。  在全日制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语文《鸿门宴》教学延伸课中,我这样设计:  课题:《鸿门宴》故事改写  设计理念:布卢姆的掌握学习
期刊
一、问题与现状  在我国,教材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材建设历来受到重视。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在《自由的学习》中指出,教材有意义而且符合学生学习目的者才会产生学习。近年来,由国内学者编著的各类心理学教材、译著或译丛似有繁荣之感,但其传递的知识质量似乎要大打折扣。如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国内至少有几十个版本,重复建设比较严重。  我国台湾学者张春兴教授指出,高水平的心理学著作应具
期刊
学校秉承“尊重差异,开发潜能,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办学思想,遵循“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育人原则,创新评价体制,注重成长过程,对学生不仅让他们获得一种知识,还要培育一种精神,磨炼一种意志,养成一种习惯。“孩子皆星星,颗颗亮晶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以文化人,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营造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精良的硬件设施是实施素质教育有力的保障。学校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