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解释并能利用工具书翻译文章。
2.了解“说”的文体。
3.品析莲花的高洁品格,理解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继续掌握文言词汇,背诵并默写全文;
4.从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感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莲花 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味莲的品格及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衬托手法的运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在大自然这幅丰富多彩的画卷中,姹紫嫣紅的花可以说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特别是莲花以它独特的气质和婀娜的姿态成为了众多文人墨客竞相描绘的对象。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了莲花的娇美艳丽;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了芙蓉花(荷花)的清新自然。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莲的文章,那就是周敦颐的《爱莲说》,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莲花的。(板书课题作者)
二、预习检测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老师让大家预习文章,包括作者,“说”这个问题,重点字词的读音释义以及文章的翻译,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
同学们展示,教师点拨
多媒体展示:
1.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
2.“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3.蕃fán :多;淤yū :泥; 染 :沾染(污秽)
濯zhuó :洗涤;亵xiè玩 :亲近而不庄重
予Yú;;; 鲜xiǎn :少
4.重点句子翻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宜乎众矣
三、合作探究之赏莲
1.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多,为什么作者偏偏喜爱莲花呢?请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莲花的,具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
明确: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好的可贵精神;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从茎干体态的角度写出了它通达正直、不趋炎附势的高贵品质;③“香远益清”,从香气的角度写出了莲的高洁品质和美名远扬的特性;“亭亭净植”,从体态的角度写出了它的高洁独立的品质;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观赏者的角度写出了莲的自尊自爱和不可侵犯的个性。
3.作者除了写莲花外,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这两种花有分别代表什么人呢?
小组交流
教师:因为菊花不与百花争艳,而在百草凋零的季节里不畏严寒,独吐幽香,它是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隐遁山林的隐士的象征。
因为牡丹绚丽浓艳,国色天香,因此它是雍容华贵的象征。在当时代表的是那些追求名利,追求荣华富贵的人。
小组交流
教师:起衬托作用。
菊花正衬: 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同时又是花中的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牡丹反衬: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因此它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
四、文章主题
课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赞美了莲花的美好品质,以及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五、课外拓展
(1)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随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什么花?;
(2)写出莲花的其它别称,至少两个。
(3)写出至少5句描写莲花的诗句。
(4)仿句:莲花的美,美在它的高洁。
———的美,美在它的——。
———的美,美在它的——。
六、教师结语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莲花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做人也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远离世俗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尚,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名扬天下!
七、作业布置
大自然中的景物有很多,试模仿《爱莲说》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赞梅傲霜斗雪的《梅赞》或论竹虚心刚直的《竹说》……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菊花 ↘正衬
牡丹 ↗反衬;莲——高洁
↓托物言志
“我”——洁身自好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解释并能利用工具书翻译文章。
2.了解“说”的文体。
3.品析莲花的高洁品格,理解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继续掌握文言词汇,背诵并默写全文;
4.从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感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莲花 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味莲的品格及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衬托手法的运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在大自然这幅丰富多彩的画卷中,姹紫嫣紅的花可以说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特别是莲花以它独特的气质和婀娜的姿态成为了众多文人墨客竞相描绘的对象。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了莲花的娇美艳丽;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了芙蓉花(荷花)的清新自然。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莲的文章,那就是周敦颐的《爱莲说》,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莲花的。(板书课题作者)
二、预习检测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老师让大家预习文章,包括作者,“说”这个问题,重点字词的读音释义以及文章的翻译,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
同学们展示,教师点拨
多媒体展示:
1.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
2.“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3.蕃fán :多;淤yū :泥; 染 :沾染(污秽)
濯zhuó :洗涤;亵xiè玩 :亲近而不庄重
予Yú;;; 鲜xiǎn :少
4.重点句子翻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宜乎众矣
三、合作探究之赏莲
1.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多,为什么作者偏偏喜爱莲花呢?请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莲花的,具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
明确: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好的可贵精神;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从茎干体态的角度写出了它通达正直、不趋炎附势的高贵品质;③“香远益清”,从香气的角度写出了莲的高洁品质和美名远扬的特性;“亭亭净植”,从体态的角度写出了它的高洁独立的品质;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观赏者的角度写出了莲的自尊自爱和不可侵犯的个性。
3.作者除了写莲花外,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这两种花有分别代表什么人呢?
小组交流
教师:因为菊花不与百花争艳,而在百草凋零的季节里不畏严寒,独吐幽香,它是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隐遁山林的隐士的象征。
因为牡丹绚丽浓艳,国色天香,因此它是雍容华贵的象征。在当时代表的是那些追求名利,追求荣华富贵的人。
小组交流
教师:起衬托作用。
菊花正衬: 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同时又是花中的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牡丹反衬: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因此它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
四、文章主题
课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赞美了莲花的美好品质,以及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五、课外拓展
(1)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随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什么花?;
(2)写出莲花的其它别称,至少两个。
(3)写出至少5句描写莲花的诗句。
(4)仿句:莲花的美,美在它的高洁。
———的美,美在它的——。
———的美,美在它的——。
六、教师结语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莲花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做人也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远离世俗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尚,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名扬天下!
七、作业布置
大自然中的景物有很多,试模仿《爱莲说》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赞梅傲霜斗雪的《梅赞》或论竹虚心刚直的《竹说》……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菊花 ↘正衬
牡丹 ↗反衬;莲——高洁
↓托物言志
“我”——洁身自好